企业预案-氧气充装站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2094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预案-氧气充装站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企业预案-氧气充装站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企业预案-氧气充装站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企业预案-氧气充装站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企业预案-氧气充装站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氧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充装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应对生产安全事故 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 员伤亡、 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产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市特种设备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及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 等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

2、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 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 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1.4.2 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 各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 发情况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 1.4.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在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 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各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 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1.4.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遵循科学原理,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

3、和完 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 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4.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 故预防、 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 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 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 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专家 技术组、 现场指挥部等组成,见下图 1。 应急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各班组

4、组长组成,是本 单位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本 单位总经理担任。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如下: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总经理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安全管理组组长、气瓶充装组组长、营销财务 组组长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专家技术组 现场指挥部 警戒保卫组 抢险救灾组 通信联络组 医疗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 善后工作组 应急办公室 图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现场应急指挥部是事故发生后由应急领导小组派出的现场应急救 援指挥机构。行使现场应急指挥、协调、处置等职责。应急指挥部下设 抢险救灾组、疏散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信联络组、善 后处理

5、组等。 现场应急指挥部应设在公司安全管理组,应急指挥部下 设各组组长及成员由公司安全员、气瓶检查人员、气瓶附件检修人员、 气瓶充装工及资料管理人员等组成。具体分组由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 故具体情况指定,分组情况详见附件 2。 在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在政府应急部门的指 挥和领导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2 应急救援岗位职责 2.2.1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订充装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人员的调动。 (3)确定事故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

6、及相关物证、资料。 (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9)接受政府部门的指令和调动。 2.2.2 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1)根据应急领导小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针对事态发 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防止次生灾害或二次事故发生。 (2)如地方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 工作。 (3)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保证信息的真实、及时与畅通。 (4)负责整合调配应急资源。 (5)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6)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有关资料。 (7)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现场应急工作总结报告。 2.2.3 应急办公室职责 (1)负责 24 小时应急值班

7、值守。 (2)在突发事件时接受报告、信息报送。 (3)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4)负责建立事故应急处置的专家库与日常管理。 2.2.4 专家技术组职责 (1)针对充装站突发事故应急工作,提供应急处置方案建议和技术 支持。 (2)根据应急办公室安排,参与制定应急方案和(或)参加现场处置 工作。 2.2.5 抢险救灾组职责 (1)负责现场抢险抢修作业。 (2)负责现场紧急救援。 (3)负责现场事故情况监测。 2.2.6 疏散警戒组职责 (1)负责现场人员疏散工作。 (2)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工作。 2.2.7 通信联络组职责 (1)建立有效的通信网络,危险区域内提供防爆型通信器材,现场 禁止使用手机等非

8、防爆型通信器材。 (2)保障现场救援指挥通信联络以及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 2.2.8 善后工作组职责 主要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在指挥部确定现场已无人身危险的情况 下,组织抢修人员对现场其他危险设施、损坏设备进行排险抢险或抢 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负责事故善后处理、损失评估、保险理赔等工 作。 2.2.9 后勤保障组职责 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抢救抢险、生产恢复、事件调查的后勤保障 工作。具体包括:车辆保障、接待上级工作、指挥部人员生活后勤保障 和抢救抢险所需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疏散人员避难场所安排等。 3 单位概况及主要产品特性 3.1 单位概况 此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2 氧气的介质特性 3

9、.2.1 理化特性 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 :-218.8 ;沸点 () :-183.1;临界温度 ():-118.4;相对密度(水 =1):1.14(-183);相对密度(空气=1):1.43;饱 和蒸气压(kPa) :506.62(-164) ;临界压力(MPa) :5.08;溶解性:溶于水、 乙醇;主要用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 3.2.2 危险特性 (1)危险性类别:第 2.2 类不燃气体。 (2)侵入途径:吸入 (3)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 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 毒。吸入 40%60% 氧时,出 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 后烧灼和呼

10、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 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 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 眩晕、心 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 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 40%左右) 的条件 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液氧接触皮肤会引起严重冻伤,对细 胞组织有严重破坏作用。 (4)环境危害:对环境无害。 (5)燃爆危险:助燃。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乙炔、氢气、甲烷等)混合可形成爆 炸性的混合物。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 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 4.1 事故原因分析

11、造成储罐泄漏导致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质量因素泄漏:如设计不当,选材料不符,强度不足,制造安装 质量差,加工焊接组装缺陷,阀门、附件质量不合格等。 (2)工艺因素泄漏:如高流速介质冲击磨损,应力作用,腐蚀破坏, 冷脆断裂,材质老化等。 (3)管理因素:储罐超期未检,带病运行,安全状况等级差,安全附 件超期未校验,防雷、防静电装置未经检验合格,外部人员误入限制区 域等。 (4)操作失误引起泄漏:如误开闭阀门,对液位监测错误或不及时, 超量充装引起储罐超压,导致储罐本体破裂或法兰垫片破裂泄漏;违章 检修以及充装设备失修;违章充装不合格气瓶等。 (5)外界因素破坏:如外来车辆撞击

12、;建筑物倒塌;寒冷地区的冻裂; 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侧翻,基础下沉或倾斜等。 (6)罐体受到热源影响,引起罐体压力升高,造成罐体爆炸。 (7)充装不合格气瓶造成气瓶过装爆炸。 4.2 常见事故的形式和部位 (1)储气罐、气瓶由于充装压力过大导致爆炸。 (2)气体输送管道法兰、阀门等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3)气体输运过程中,遇到瓶阀带有油脂,易起火燃烧爆炸。 4.3 灾害后果预测 灾害的主要后果为高浓度氧气泄漏后工作人员吸入对身体造成严 重伤害及储罐爆炸危害。储罐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储罐发 生物理爆炸,破坏性很大,其主要危害因素为冲击波及抛射物两种。另 由于氧气为助燃气体,与易

13、燃物(乙炔、甲烷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的 混合物,造成重大损失。 5 预防和预警机制 5.1 危险源监控 5.1.1 预防措施 (1)监测方法:化学吸收法 (2)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3)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危险 化学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充满的气瓶应远离明火,且不得在阳光下 暴晒。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0.05MPa的剩余压力。启闭瓶阀要 缓慢。瓶阀冻结时,严禁明火烧烤或电加热,应用温水解冻。瓶阀口及 输气管应严防沾染油脂等活性物质。瓶内严禁倒灌易燃气体或活性物 质。氧气瓶每三年进行一次技术检验。氧气瓶使用期不得超过3

14、0年。输 气管必须使用专用耐压的胶管,连接必须紧密,防止泄漏。 (4)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仓库耐火等级不低于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GB J 16-1987)二 级要求。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严禁明火和其 他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雨淋水湿。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油脂分 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大于10 立方米的低温液体储槽不能存放于室内。搬运时轻装、轻卸,严禁抛、 滑、滚 、碰,防止 钢瓶及附件破损。 (5)接触控制措施(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撤离现 场至无明火处。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接触液

15、氧环境,戴防护面罩。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工作服、手套接触液氧,必须经空气 吹扫,否 则严禁接触明火。 5.1.2 重点设备监控措施应包括 (1( 充装站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2( 者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3( 定期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4(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制度; (5( 消除事故隐患制度; (6(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 (7( 外来车辆和人员管理制度。 5.3 信息报告与处置 5.3.1 应急值班电话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为: 5.3.2 信息监测

16、(1)公司安全管理组负责公司管辖范围内的突发事件风险监测工 作。在风险监测中,应通过多种方式获取预警支持信息。 (2)公司安全管理组要综合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预测预警信息并 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3)预测预警信息应准确、及时。预测预警信息应包括:可能发生 的事故级别、类别、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以及应 采取的相关措施等。 5.3.3 信息上报 (1( 公司安全管理组负责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获得的突发事 件信息。 (2( 应急办公室负责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获得的突发事件信息。 (3(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须会同相关人员迅速 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在确定信息

17、属实后,采取措施的同时,立即组织专 家组开展对事件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风险评估等工作,并立即向相关 政府部门报告,不得延误。 5.4 预警级别 充装站事故预警级别可参考以下条件确定: (1)一般事故为(III)级:设备、管道、附件等 发生故障,未发生事故, 经停机检修即可恢复生产运行的事故。 (2)严重事故为(II)级 :设备、管道、附件损坏发生严重泄漏。 (3)重大事故为(I)级:设备、管道、附件等发生无法操控的破裂或 火灾事故,储气罐或气瓶发生爆炸,危及本单位及周边建筑和居民生 命财产安全的事故。 6 应急响应 6.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公司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 为以

18、下三级: III级预警事故,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启 动应急预案。 II级预 警事故,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I级预警事故,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报请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申请启动政府预案。 6.2 响应程序 本预案的应急响应可以分为应急启动、应急行动和应急结束三个 过程, 应急响应流程图见附件 2。 6.2.1 事故发生后的内部报告程序 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 事故发生地点。 (2( 事故类型(如泄漏、燃烧、设备损伤等)。 (3( 有无人员伤亡情况。 (4( 周围环境情况(如建筑物性质、交通、人流等)。 (5( 影响范围。 (6( 报

19、告人姓名。 6.2.2 事故确认、分析和救援程序 事故确认的内容包括事故地点、影响范围、事故类型等;分析程序 的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初步 分析事故趋势,确定应急救援的具体行动。 6.2.3 事故外部报告程序 事故确认后,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 实地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 门和相应应急指挥中心等部门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 6.2.4 事故监控措施 包括监控和分析事故所造成危害程度,事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是否有扩大危险趋势。 6.2.5 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措施及启动条件 发生事故时,应及时疏散事故现场和

20、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当预测 事故有扩大趋势,应立即请求政府有关部门启动政府相应应急救援预 案,同时请求相关企业进行增援,并将涉险人员转移安置至安全场所。 6.2.6 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 包括救援现场的警戒区域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程序, 救援队伍、物资供应、人员设置及警戒开始和撤消步骤。 (1)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按照事故现场具体情况,迅速标出 事故危险区和安全区。 (2)现场总指挥下达设立警戒指令,由警戒保卫组设置警戒范围和 实施交通管制。危险区和安全区应有明显警戒标志。 (3)警戒保卫人员应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接近警戒区。 (4)除公安、消防人员外,其他警戒人员,以及抢险人员、医疗人

21、员 等参与应急救援行动人员,须有标明其身份的明显标志。 (5)当事故完全消除,事故现场勘查完毕,由现场总指挥下达取消 警戒区的指令后,方可取消警戒区。 6.2.7 允许和禁止采用的方法及器材 (1)实施控制事故发展的装备、资源。 通信设备应使用无线电通 信设备,危 险区内禁止使用移动电话和对讲机等非防爆型通信工具。 消防装备 和器材:消防 车、消防水幕、消防水炮、消防 喷淋装置、各 种型号的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等。 (2)救护人员使用的装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毒面具、 全封闭防化服或防静电消防服、防静电工作服、防护隔热服、避火服、 防冻衬纱橡胶手套等。 (3)现场处置、检

22、测用设备:风向仪、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卡具、夹具、 高压注胶枪、手动高压油泵、防火花的专业施工工具及防爆电筒等。 6.3 应急结束 当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已降至 II 级以下,或事故现场势态被有效控 制,工作班组已能独立应对,生产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 事故隐患消除后,不再需要本预案的支持时,经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 准后,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停止本预案,部署善后 处理工作。 7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7.1 报警 通知公司安全管理组等相关人员到场处置。拨打 119,120,向消 防、医疗卫生机构等部门报警求助,并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县质监、安 监等有关部门。 7.2 氧气泄漏应急处理

23、 氧气泄漏时,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对污染区 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避免与 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同时,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7.3 人员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将液氧冻伤面浸泡在冷水中解冻,不要摩擦其表面。 就医。 (2)眼睛接触:脱离富氧区。液氧冻伤,用冷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 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无意义 7.4 消防措施 (1)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 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 火

24、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 如二氧化碳、雾状水)灭火。 (2)灭火注意事项:液氧等深冷液化永久气体储槽的绝热层遭到破 坏时,会迅速气化而引起爆炸,灭火人员应撤离至安全离以外,任其发 展。 8 现场恢复 8.1 人员返回程序 在现场勘测和清理完毕,并宣布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方可允许 人员陆续返回现场。 8.2 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 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9 保障措施 9.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公司各班组及负责人的通信联络方式。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 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 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

25、急期间信息通畅。(应急联系方式详见附件 3) 应保障报警及通信用器材完好,保证报警和通信信息渠道 24 小时 畅通, 应急救援办公室必须实施 24 小时值班制度。 9.2 应急队伍保障 (1)建立需要请求援助的外部机构和组织的名单和联络方式,保持 与各类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联系,以便在紧急状态时应急 人员能及时到位。 (2)建立应急抢险专家库,包括危化品、化工设备等专家。 9.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 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9.4 经费保障 按照国家对安全管理费用提取标准提取安全专项费用,确保专款 专用,保障应急

26、状态时应急经费能及时到位。 9.5 培训与演练 9.5.1 应急培训 (1)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及落实的措施。明确对当年人员开展应 急培训的方式和要求。 (2)公司组织全员定期接受救援程序、救援方案、救援工具使用、 紧急救护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3)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和参与救援的措施。 (4)由公司安全管理组负责组织与本预案相关的应急培训,培训对 象主要为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工作班组生产人员等。 (5)本预案的培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交流研讨、案例 分析、应急演练、对策研究等方式进行。 (6)本预案的培训重点是应急响应流程、应急信息报送流程等。 9.5.2 应急演练

27、(1)由公司安全管理组负责制定本预案的年度演练计划,演练计划 于年初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2)本预案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演练,由公司安全管理组负责组织; 本预案演练的主要内容为应急人员对预案应急流程的熟悉和各专业应 急力量之间的配合。 (3)本预案演练结束后,由公司安全管理组负责对演练情况进行评 估和总结,针对应急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对本 预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 10 事故调查 10.1 事故调查等级划分 (1)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的,由企业自行组织事 故调查。 (2)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由区县政府组织人员组织事故调查。 (3)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由市政府

28、组织人员组织事故调查。 10.2 事故现场的保护 除因抢救伤员和控制事态发展外,在事故调查尚未进行之前,任 何人不得破坏和改变现场。事故发生后,应当保护好事故现场。确因抢 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 当做出标记、绘制形态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 证。 10.3 事故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确定调查组成员组成。 (2)了解事故概况。听取事故情况介绍,初步勘察事故现场,查阅 并封存有关档案资料。 (3)确定事故调查内容。 (4)组织实施技术调查。必要时进行检验、试验或者鉴定,注明检 验、试验 、鉴定的机构。 (5)确定事故发生

29、原因及责任。 (6)对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 (7)提出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建议。 (8)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归档。 10.4 情况调查内容及方式 (1)通过对事故相关人员询问等方式,了解事故发生前后及事故的 情况。 (2)调查作业人员等有关人员基本情况。 (3)调查事故发生前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超过设计温度、设 计压力、 储罐、管件、附件变形、泄(渗)漏、异常响声、安全附件及保护 装置失效等异常情况。 (4)运行管理及作业人员的操作情况。有无违章操作,有关人员是 否持证上岗等情况。 (5)现场应急措施及应急救援情况。 (6)其他情况。 10.5 资料查阅 事故主要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应主动向事故

30、调查组提供事故发生 前后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改造、维修)、检验、使用等档案资料、运 行记录和相关会议记录等资料。 (1)设备设计、制造、改造、维修、检验、登记使用档案资料。充装 设备、管件、附件的结构、强度、材料的选用情况;充装设备、管件、附 件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质量情况;充装设备、管件、附 件型式试验、改造、维修质量情况,并对损坏影响进行分析。 (2)充装设备、管件、及其安全附件、定期检验情况及存在问题整 改情况。 (3)安全生产责任制、相关管理制度、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的制定 和执行情况;设备及使用登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运行中违 章作业违章指挥或误操作情况,运行相

31、关记录情况,运行参数波动等 异常情况。 (4)对存在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10.6 现场调查 (1)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的调查,应当收集原始客观证据,数据 要准确,资料要真实。 (2)事故现场检查的一般要求。仔细勘察记录各种现象,并进行必 要的技术测量。记录主要受压元件、事故发生部位及周围设施损坏情 况,要注意检查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情况。 (3)人员伤亡情况的调查。事故造成的死亡、受伤人数及所处位置、 死亡人员性别、年龄、职务、从事本职工作的年限,持证情况。其他人 员死亡应包括居民、过路人、外单位救援人员等。 (4)事故现场破坏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设备、管件、附件损坏的 状况,损坏导致的

32、现场破坏情况与波及范围、拍 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 简图, 记录环境状态(如属泄漏事故应当寻找泄漏源、如属爆炸事故, 应当寻找泄漏源和爆炸源),收集罐体、气瓶或其他爆炸物碎片及残余 介质。 (5)罐体及部件损坏情况的检查,包括部位、形状、尺寸等。注意保 护好严重损坏部位(特别注意保护断口、爆炸口)、仔细检查断裂或失 效部位内外表面情况,检查有无腐蚀减薄,材料原始缺陷等。应当测量 断裂或失效部位的位置、方向、尺寸、绘制设备损坏位置简图。收集损 坏碎片,测量碎片飞出的距离,称量飞出碎片的重量,绘制碎片形状图。 对无碎片的设备,应当测量开裂位置、方向、尺寸。 (6)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附属设备(设

33、施)损坏情况的调查。 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安全阀与爆破片串联组合装置、压 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紧急切断装置、导静电装置、液位报警装置 等。事故发生过程中采取应当紧急措施与应急救援情况。 (7)需要调查的其他情况。 11 预案管理和更新 11.1 预案备案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办公室报送县安监局、质监局及政府相关部门 备案。 11.2 维护和更新 公司应急办公室牵头负责对本预案每年评议一次,需要时,由公 司安全管理组负责按照评议意见修改和更新本预案。 11.3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由公司安全管理组负责 解释。 11.4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集团公司批准发文之

34、日起实施。 12 附件 附件1:应急响应流程图 附件2:应急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 附件1:应急响应流程图 应急响应流程图 应急开始 应急启动 应急行动 事态控制 增加应急力量 Y N 应急结束 开始后期处置工作: 恢复生产 善后处置 调查总结 响应级别 I 级及以上 II 级 上报政府相关部门。 由政府相关预案指导 应急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行动: 人员疏散救治 专家技术支持 现场警戒隔离 设备抢险抢修 需要政府协调 相关应急力量 时,提出申请 II 级及以上响应 附件2:应急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 应急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序 号 应急职务 原职务(或部门) 姓名 办公室 手机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1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总经理 2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 3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安全管理组组长 4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气瓶充装组组长 5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营销财务组组长 6 警戒保卫组组长 7 抢险救灾组组长 8 通信联络组组长 9 医疗救护组组长 10 后勤保障组组长 11 善后工作组组长 各工作组成员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