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文.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43143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国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国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国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国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作者:周清平 王琦玮 邓一郎( 排名不分先后)指导教师:刘玲 唐成友(排名不分先后.答: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主用,大力 宣传 ,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环境保护;其次要完善相关. 全国第 24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论文 作者:周清平 王琦玮 邓一郎(排名不分先后) 指导教师: 刘玲 唐成友( 排名不分先 后. 答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主用,大力宣传,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环境保护;其次 要完善相关. 作者:周清平 王琦玮 邓一郎(排名不分先后)指导教师:刘玲 唐成友(排名不分先 后.答: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主用,大力宣传, 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环境保护; 其次 要完善相关. 全国第 24 届青少年科技创

2、新大赛科技论文 重庆市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都市生态圈为例 2 作者:周清平 王琦玮 邓一郎(排名不分先后) 指导教师:刘玲 唐成友(排名不分先后) 单位: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2009 年 3 月 目录 一、选题确立的目的及意义4 二、重庆都市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基本特征5 三、重庆都市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6 四、重庆市取得的生态治理成果及面临挑战9 五、重庆都市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措施10 结语13 3 附: 附件一:观察记录表一14 附件二:活动计划表一14 附件三:2007 年重庆市分区县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15 附件四: 环保调查问卷(附市民篇

3、、政府篇、专家篇)16 附件五:嘉陵江瓷器口至朝天门段环境污染照片20 参考文献20 后记21 摘要: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作为人地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它们 都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两者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 通过对重庆市都市圈近年来城市化率的提高与生态环境各 个指标的关系进行比较,得出重庆都市圈城市化与生态环 4 境耦合的基本特征,针对城市化进程对都市生态圈的压力, 提出实现都市圈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 实现重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都市生态圈 耦合 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以重庆市都市生态圈为例 作者:王琦玮(高 2011 级 1 班)周

4、清平(高 2011 级 2 班) 邓一郎(高 2011 级 1 班) 指导教师:刘玲 唐成友 单位: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400010) 5 一、 选题确立的目的及意义 进入高一,我们就加入了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指导老师常给我们倡导“积 极发现、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并富有创新地寻找应对策略”的学习方式。随着 我们学校“阳光科技节”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了解到随着重庆城市化进程的 步伐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都市生态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高一地理 教材谈到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时,激发了我们小组探究重 庆城市化发展现状的研究。我们通过网络、与地理学专家交流及多次实地考察 等多种方式对重庆

5、城市化发展发展现状进行了一定研究。(见附件二:活动计 划表)作为山城的一员,我们希望为我们的家乡建设尽一份力,希望我们的研 究能为重庆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希望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能 更加美丽动人。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引进了“耦合”这个词语,耦合本身是个 电磁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 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推而广之,耦合可以理解为两个事物通过某种方式 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联互动而成为一个系统。耦合的相关研究涉及人地关 系、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耦合关系研究,多见于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

6、合关系研究等。退 耦与耦合相对,欧洲科学家提出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的退耦即指打破环境恶化 和经济利益之间联系的过程。理论上,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 压力的同步增加,我们称其为“耦合关系” 。而我们要的,不是耦合,而是退耦, 通过我们的研究,怎么才能实现重庆都市圈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退耦,就是我 们想达到的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便在于,通过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 结合重庆市城市化发展现状,为重庆市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建 议,即赋予该理论以现实意义。 二、重庆都市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基本特征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对重庆年鉴数据的统计,得出这样一组数据: 表

7、一:(资料来源于2007 年重庆统计年鉴 ) 年份 重庆都市圈城市 化率(百分比) 空气综合污染指 数 水质符合类监 测断面比例(百 噪音等效声级 (分贝) 6 分比) 2000 76.8 4.69 64.4 70.4 2001 78.4 395 68.3 67.3 2002 81.7 3.70 73.3 62.4 2003 83.2 4.14 76.7 58.7 2004 83.9 3.62 79.4 56.1 2005 84.3 3.49 83.2 54.6 2006 85.0 2.93 85.7 54.4 2007 85.3 2.86 86.1 54.3 我们请教重庆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

8、家李孝坤教授,对这个表做了个分析:城 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从其实质来看,它是一个人口经 济化、社会化和产业的高级化过。在区域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得以 集中,经济得以发展,产业得以升级,而作为支撑的基础生态环境却有可能面 临着退化。因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存在先天耦合的机理。一方面,城市化通过 人口集聚、经济发展、能耗增加和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另一方面, 生态环境的保护又通过限制人口、排斥资本和干预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 从某个角度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同的过 程,如果区域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超出生态环境可以消化与承载的能力,则 区

9、域生态环境会出现恶化,城市化进程最终会被遏制;如果生态环境建设投资 速度过快,不符合资金利用的最优经济原则,城市化的正常发展速度就会因资 金的缺乏而不能跟上,生态环境也将最终失去经济的依托。可见,评价区域城 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程度及调控好二者的发展关系,是区域人口、社会、经 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表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随着重庆市都市圈城市化的进程,构成生态环境的部分参考物有了明显的变化。 伴随我市蓝天工程的开展,空气污染指数有了好转;碧水行动以来,水质也明 显提高,期望有更好的成绩;宁静行动以来,噪音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这表 明,我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已初步实

10、现了退耦,这跟政策中提出的“边 污染,边治理”的方征吻合了。但仅仅这些,还不够,还应该充分去认识我市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挖掘出更多改善生态环境的办法。 7 万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万 万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 万万 万万 万万 万万 万 三、重庆都市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从调查中获知,1997 年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城市化不断发展,经济增 长迅速,2002 年以来,重庆市连续 6 年 GDP 增幅超过 10,增长速度居西部前 列。然而,在重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在生态承载力

11、不断下降的 情况下,出现了持续且不断上升的生态赤字。为此,我们必须探索重庆在城市 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并从中总结和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来缓解 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1.水质污染(图一) 重庆市水体污染十分严重,1997 年重庆市自来水公司通过对城区所属的 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发现源水中总大肠菌群,非离子氨,锰等超标率分别为: 872%,82.%,25.%.如嘉陵江重庆段,因平均每天接纳多达 5 万以上重点污染源废水 量,使穿城的江段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沙坪坝江段,该区饮用水源的嘉陵江受到 严重污染,甚至人们的感觉器官就能察觉,江水乌黑恶臭.从石门大桥沿江上行约 3 公里.就有大小排

12、污支河 7 条,这条条黑龙将黑,臭的人,畜粪便等污水,源源不断 地排人嘉陵江.就杨公桥河来说,80 年代初,曾见人在河中网鱼,而今却已是黑,臭, 稠的河水。主城区面临的主要环境生态问题及对策探讨中,污染问题相当令人忧 心如焚.据专家介绍,近年来全市年污水排放量高达 24 亿立方米,导致长江,嘉陵江,乌 江的水质不断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2001 年 3 月 22 日“世界水日“ 这一 天,重庆市的数十位水利专家已经向全社会联合发出了令人不安的警告:“水资源 短缺和污染,浪费,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市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若不认真加以 控制,本世纪水污染将日益严重.“我市已经面临水资源短缺的

13、问题,人均占有量仅 8 为 1650 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而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仅占当地水资源量的 7.6%,水利化程度仅为 39%,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到 2005 年,全市缺水 61.53 亿立方 米,严重制约了重庆市社经济的发展。 2009 年 1 月,我们在嘉陵江瓷器口至朝天门一段做了实地考察,看到的 情况令人堪忧。 (图二) 大量趸船分布在这段水面,导致江面油污遍布,触目惊心。 (后附观察记录表一) 2.大气污染 据了解,2007 年主城区环境空 气质量持续好转,满足优良的天数 达到了 289 天,比 2006 年多 2 天。 主城区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

14、分别为 0.065mg/m3、0.044mg/m 3和 0.108mg/m3;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达 标,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 浓度超标 0.08 倍。与 2006 年相比,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 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 2.7%、12.2% 和 6.4%,但主城中心区域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同比上升 4.5%。降尘量为 6.80 吨/平方 千米月,超过参考标准 0.79 倍,比 2006 年下降 12.1%。空气质量日报结果表明:主 城区日空气质量属于级(优)、级(良)、级(轻污染)和级(中度污染)的天数 分别有 47 天、242 天、75 天和 1 天,与 2006 年相比,空气质量属

15、于级(优)的天 数增加 2 天。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比例分别为 95.0%和 5.0%。从 0.0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PM10 SO2 NO2 年 mg/m3 (图三)主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年际变 化 9 时间段来看,12 月空气质量最差,满足良好天数的比例仅为 54.8%,其次是 11 月、1 月、2 月和 3 月,满足良好天数的比例为 60.067.7%;其余月份相对较好,满足良好 天数的比例均在 70%以上,其中 68 月为 100。与 20

16、00 年相比,主城区日空气质量 满足良好天数的比例上升了 28.1 个百分点。2000 年以来,主城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已 从 2000 年的 4.69 下降到 2007 年的 2.71。 3.噪音污染(图四) 主城区声环境状况属较好水平。我们查阅了近十年来重庆道路交通噪音和区域 环境噪音分贝,得到上面的曲线变化图。 4绿化状况 我记得,小时候解放碑周围有许多法国梧桐,也有比较多的绿地,可现在, 除了人工种植的小花小草,就基本无绿色了。目前,国际上常以城市绿地、国 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等的人均占有水平作为判断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和现 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重庆市植被破坏严重.

17、城市绿化 覆盖率低。重庆市山高路窄,人口密度大,土地可利用率低,因而在城市开发建设 中.大面积混凝土或沥青铺面,很少考虑对原有树木和植被的保护,使城市中的自 然成分不断减少.如沙坪坝建成文化艺术广场和广场东的楼房,使沙坪坝区电信局 院内原有的绿地面积减少了 70%多.重庆城市绿化覆盖率低,至 1998 年建成区绿 化覆盖率为 19.97%,人均公用绿地面积为 2.29 平方米,远远低于创建“山水园林 城市“ 目标的要求.而且绿地在城区内部分布极不均匀,在居住区及人口密集的地 区常常出现绿色空白,如渝中区解放碑附近绿地很少,城区及街道无像样的行道树,更 无北方城市的参天大树了,由于绿地缺乏城市的

18、自静还原能力很弱,城市“热岛效 应“ 明显 ,加重了大气污染的危害. 放眼世界,波兰华沙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303 人,人均绿地占有面积达 10 80 平方米,为世界之首。人口密度远远低于重庆,人均占有绿地数却是上海的 接近 40 倍,多么巨大的反差!重庆直辖以来,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灯火通明, 为山城增添了新的光彩。然而,置身于这座现代化的不夜城中,人们无不感到 这里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综上所述,重庆作为一个大都市,要想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发展 经济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重庆城市化发展与都市生态圈的退耦势在必行! 四、重庆市取得的生态治理成果及面临挑战 1政策及科技影响 随着政府对可持续

19、发展问题的不断重视以及广大群众的不断参与,近几年 来,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 重庆市各项环境指标也达到近年最好水平:水质,大气,噪声及辐射环境均保持 在较好水平。而正是由于坚持了“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优 化经济发展” 的思想,重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上,走出了一 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为了克服重庆市地理、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以高 硫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等不利因素,近年来,重庆在 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付出比其他地方多几倍的努力,仅环保投入 一项,重庆近 5 年就达到了 253 亿元之多,每年

20、占了 GDP 的 2.5以上。特别 是直辖以来,重庆市围绕主城大气污染防治和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两大工作重 点,实施了清洁能源工程、 “五管齐下净空工程” ,以及蓝天、碧水、绿地、宁静 “四大行动”等一系列环保重大举措,促进了环境质量的大幅改善。人居环境不 断改善。全市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 51 个,森林覆盖率由直辖之初的 21 上升到目前的 33,主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0以上。声环境、辐射环境质 量保持在较好水平。以渝中区为例,渝中区在经济发展中,大力实施“调二进 三”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能级不断提升。2002 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6.6 亿元,比 1997 年增长 18.1%,年

21、均增长 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97 年的 26%调整到 1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11.7 亿元,比 1997 年增长 76.2%, 年均增长 1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97 年的 74%提升到 80.8%。渝中区 第三产业发达程度超过沿海发达地区平均水平,成为重庆市的第三产业中心。 此外,重庆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大力发展高科技环保产 11 品,如:自动高效真空滤油机,TY 系列透平油专用滤油机, 环保型碱锰电池 集流体表面处理技术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重庆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典例渝中绿化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它在生态环境

22、问题上的治理,在 全市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直辖以来,渝中区充分利用山城的特征和优势, 在护坡、堡坎、屋顶等处大力实施立体绿化。通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渝中区 这项措施已走在了全市各个区县的前列。渝中区通过在护坡、堡坎、道路沿线 桥体、围墙、栏杆等处栽植了攀缘植物,形成绿色幕墙;在建筑物顶层实施了 屋顶绿化,建设空中花园;在滨江带以上和山脊线以下建设护坡公园等一系列 措施,大力实施城市立体绿化。目前,渝中区已经初步形成“连线、连片、成 景、多样化”的城市立体绿化格局。通过护坡绿化建设形成了绿化面积更是达 到了 21 万平方米。竹林公园、国际村公园等一批城市立体绿化公园已经呈现在 市民面前。通过城

23、市立体绿化工程的实施,渝中区建成绿化覆盖面积达到 504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 28.5%;整个“大重庆”森林覆盖率为 30%。绿 化工作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 3面临挑战 但是,与国内其它大城市相比,我市在生态环境问题总体上排名靠后,可 持续发展前景仍旧严峻。重庆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都很大,我们必须 处理好二者关系,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绝不是发展 的对立面,一方面,环境保护要优化经济发展。要通过创造优良的环境,吸引 更多的人才和更好的投资;通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各项政策措施,合理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减排,来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荷,使得发展空间增加;通过 对技术

24、的改造,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必须兼顾环境保 护,我们要反对不顾环境成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坚持经济建设与环 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和互利共赢。我市无论是在大气污染治理,水质管理,绿化 覆盖等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与发达城市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 该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掠夺性开发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合 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维持生态发展平衡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而 建立有效,协调,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 12 五、重庆都市圈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措施 为了实现重庆都市圈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设计了针对市民 的环保意识调查问卷,设计了针对

25、环保局官员的调查问题和针对环保专家的专 访问题。我们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及对专访问题的记录分析归纳总结,就重庆都 市生态圈与环境的退耦,提出了一些发展原则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实现退耦的原则 (1)转变我们固有的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我们现今要想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的、协调的“集约型” 发展模式,首先需要提高的应该是市民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使人们意识 到:人类在自然中处在最高端的位置,我们在大力建设城市、发展经济的时候, 也应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我们在保 护都市生态、维持城市生态系统高质量运行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促进市民生活质 量的提升。

26、至于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的途径,我们认为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 传和教育外,还应让大家亲自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使市民形成 “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这样一个概念,从而鼓动大 家一起来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进一步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2)加快理论方面的研究,完善关于生态城市的标准 要想更有效率地实现都市发展与城市环境的“脱钩”,重庆市必须充分考 虑到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比较适用的科学理论、细化生态城市的各项标准。政 府应积极支持、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讨论、研究,以科学 的、先进的观念来指导我市经济发展;而绝不能是盲目地“大兴土木”,最终 的城市化建设

27、也只能是既没效率又没效果,相比之下更浪费资源、时间和人力。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重庆市作为山城、 桥都,拥有陪都文化、红岩文化,又恰逢城乡统筹特区的落成,更是面临着难 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重视并大力发扬重庆在各个方面的特点,根据这些特 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我市应该制定实际而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城市 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 13 “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突出 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充分体现出中国最年轻直辖市的活力与个 性。这样,才能够既体现生

28、态都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健康的形 象。 为了保护我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我们认为政府还应做得更多,譬 如建立良好的环境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 尚。落实到具体措施则是: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提 倡使用布袋子、菜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提倡“绿色旅馆”、 “绿色饭店”,禁止或控制旅馆提供一次性用品;提倡商家与厂家对接,对商 品实行全程的绿色服务;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推动环境政策体系的转变。从 西方一些国家 图五: 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它们大致经历了 2 到

29、3 个阶段的变化。 近几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在作决策时,正努力将环境 和经济结合起来,鼓励社会积极自愿地行动起来。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我市 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近期重庆环境保护的主要政策应当是: (1) 建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决策制度,在发展经济、规划城市 14 时能有效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 (2)建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机制,拥有完备有效的监督手段则 是关键; (3)要求各厂家在生产中严格控制污染、清洁生产,同时要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来加以约束; (4)应用各种创新的环境经济手段,如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5)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采取各种自愿行动; (6

30、)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我们应当通过这些手段,提高重庆市政府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有效性和实施 效率,提高其解决比较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能力。 结语: 如果我们逐步实现了对城市发展认识的转变、提高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 更新观念、深化理论、统一标准,城市化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就不再困难。尽管 看来似乎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相 信,一个不断稳健有序发展的,繁荣、和谐、生态的重庆大都市将会在不久的 将来出现。 附件一: 观察记录表一: 观察项目 嘉陵江瓷器口至朝天门段 主要污染 水体污染 污染描述 江面有大量油污,部分地段泛满白色泡沫 污染源 江面趸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 附

31、件二: 15 活动准备: 时间 具体事项 方式 参与者 准备阶 段 2008 年 3 月200 9 年 2 月 1.理论准备:重庆市城市 化发展现状 2.考察方案设计 1.网络获取地理信息、 分析地理信息 2.请教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学 专家 学生:王琦玮、 周清平、邓一郎 教师:刘玲、唐 成友 考察阶 段 2008 年 7 月200 9 年 2 月 1.通过网络收集有关重庆 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2.对瓷器口至朝天门水段 的考察 3.记录部分空气指标指示 牌上数据 4.全城找寻污染现场 1.实地考察 2.填写考察记录表 3.进行问卷调查 4.对环保局官员进行 访谈 5.对环保专家进行访 谈 6.对

32、考察结果、问卷 调查、访谈记录进行 归纳总结分析得出结 论 学生:王琦玮、 周清平、邓一郎 教师:刘玲、唐 成友 分析研 究阶段 2009 年 2 月 汇总所有资料、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寻找应对策略 讨论、形成文字记录、 分析形成解决方案 学生:王琦玮、 周清平、邓一郎 教师:刘玲、唐 成友 取得阶 段性成 果阶段 2009 年 2 月3 月 完成论文重庆城市化与 生态圈耦合关系研究 分工合作撰写论文, 反复修改形成论文 学生:王琦玮、 周清平、邓一郎 教师:刘玲、唐 成友 成果推 广阶段 2009 年 3 月200 9 年 12 1.开展地理小论文竞赛 2.推广“ 探究身边地理问 题的主题

33、活动” 3.开展“ 我为重庆城市化 1.竞赛(通过网络实 现) 2.开展校级课题“探 究身边地理问题” 29 中全校学生 及地理教师 16 月 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献计献 策”活动 4.编入地理校本教材 3.撰写主题“我为重 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 的问题献计献策”为 小论文 4.以此为案例,编入 地理校本教材 附件三: 2007 年重庆市分区县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 单位:万人、% 常住人口 城镇人口 城镇化率 全 市 2816.00 1361.35 48.3 一小时经济圈 1687.65 1033.93 61.3 渝中区 71.09 71.09 100.0 大渡口区 26.96 26.96 100.0

34、 江北区 67.36 67.36 100.0 沙坪坝区 89.08 89.08 100.0 九龙坡区 97.95 97.95 100.0 南岸区 69.15 69.15 100.0 北碚区 70.01 48.42 69.2 渝北区 92.91 59.24 63.8 巴南区 87.11 58.33 67.0 万盛区 25.05 17.40 69.5 双桥区 4.70 4.29 91.3 涪陵区 101.45 52.82 52.1 长寿区 75.36 35.31 46.9 江津区 126.49 65.72 52.0 合川区 127.32 62.38 49.0 永川区 92.33 48.71 52.

35、8 南川区 54.36 23.43 43.1 綦江县 83.28 29.70 35.7 潼南县 70.98 19.14 27.0 铜梁县 62.06 21.51 34.7 大足县 76.03 24.78 32.6 荣昌县 65.01 22.54 34.7 璧山县 51.61 18.62 36.1 渝东北翼 847.01 262.80 31.0 万州区 151.91 74.67 49.2 梁平县 71.19 21.40 30.1 城口县 18.91 3.57 18.9 丰都县 63.95 17.25 27.0 17 垫江县 72.09 20.88 29.0 忠 县 74.11 20.30 27.

36、4 开 县 115.19 34.85 30.3 云阳县 101.01 27.19 26.9 奉节县 85.18 22.65 26.6 巫山县 49.59 11.88 24.0 巫溪县 43.88 8.16 18.6 渝东南翼 281.34 64.62 23.0 黔江区 43.61 13.46 30.9 武隆县 34.42 9.79 28.4 石柱县 42.93 9.24 21.5 秀山县 49.60 10.86 21.9 酉阳县 57.11 10.62 18.6 彭水县 53.67 10.65 19.8 附件四 环境调查表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是重庆 29 中学学生,为了让我们共同生

37、活的这个山城更加美 丽,我们对部分市民进行一次有关环保意识的调查,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请您 根据实际情况和感受在相应的答案上打勾或进行补充,您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 我们将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祝您生活顺心,事事如意! 重庆第二十九中学地理兴趣小组 2009 年 2 月 1,您认为重庆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 ( ) A)非常严重 B)比较严重 C)不太严重 D)没有问题 E)不知道 2,您认为重庆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植被破坏 D)固体废弃物污染 E)其他各种污染 3,下面列举了当前重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请您在下列问题中选出您认为最重要 的

38、三个问题,并按重要程度的先后次序回答:( ) A)社会治安 B)教育问题 C)人口问题 D)就业问题 E)环境保护 F)社会保障 G) 城市化进程过快 4,您认为三废问题是指什么 ( ) 18 A)废气 B)废液 C)废水 D)废纸 E)废渣 F)废弃的白色污染 5,如果您家附近有个工厂,噪声非常大,影响您家的休息,您会怎么办 ( ) A)关紧门窗忍一忍 B)设法搬走 C)去找厂房交涉 D)找环保部门解决 E)其他方 法 6,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 价格就随之提高了,那么您 是否愿意接受提高了的价格( ) A)非常愿意 B)比较愿意 C)无所谓 D)不太愿意 E)非常不

39、愿意 7,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 ,这里列出了其中的三种,请问您最 赞成哪种观点 ( ) A)人应顺应自然来谋求幸福 B)人应利用自然来谋求幸福 C)人应征服自然来谋 求幸福 D)说不清 8,科学技术总会有办法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您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如何 ( ) A)非常同意 B)大体同意 C)不太同意 D)非常不同意 E)不知道 9,假如在某个公共场所,您把用过得废纸 ,饮料瓶,一次性饭盒之类的东西要扔掉, 但您去一时找不到垃圾箱,请问您通常会怎么做 ( ) A)随手扔掉 B)趁没人注意时扔掉 C)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 D) 带回家 E)暂 时拿 F)找到垃圾箱再扔 10,您认

40、为重庆的环境污染现象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 ) A)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B)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C)人们的守法意识差 D)企 业只注重自身发展而忽视环保 E)人口膨胀 F)消费速度增长 G)周边地区环境污 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 H)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11,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 .你是否赞同 ( ) A)非常不同意 B)不太同意 C)大体同意 D)非常同意 E)不知道 12,您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的 ( ) A)电视,广播 B)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 C)报刊杂志 D)工作单位的普及教育活动 E)亲友,同事 市民篇 1、在您看来,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应该是?

41、 A 城市建设更重要 B 环境保护更重要 C 两者地位相等 19 2、您觉得直辖以来,重庆的环境在哪一方面的改善最明显? A 水污染 B 大气污染 C 城市绿化 D 城市清洁 E 光污染 F 噪声污染 3、重庆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行蓝天白云计划,请问你是否关心这一计划? A 不知情 B 知情但不太关心 C 十分关注 4、对于重庆现在的城市环境状况,您是否满意? A 不满意 B 一般 C 比较认可 D 很满意 5、您认为现今重庆哪一方面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 A 水污染 B 大气污染 C 城市绿化 D 固体废弃物 E 光污染 F 噪声污染 6、请问您家附近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水污染 B 大气污染

42、 C 城市绿化 D 固体废弃物 E 光污染 F 噪声污染 7、您认为重庆市在保护环境上的力度: A 很不够 B 稍显不够 C 较大 D 非常大 E 不清楚 8、您认为对重庆环境的治理: A 迫在眉睫 B 仍需加强 C 可以维持现状 D 无所谓 9、您对重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抱有怎样的态度? A 充满信心 B 不抱希望 C 不关心 D 一般 政府篇 1、请问直辖以来,重庆市政府针对环境主要采取了哪些行动? 答:直辖以来,重庆市围绕主城大气污染防治和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两大工作 重点,实施了清洁能源工程、 “五管齐下净空工程”,以及蓝天、碧水、绿地、宁 静“四大行动 ”等一系列环保重大举措,促进了环境

43、质量的大幅改善。人居环境 不断改善。 2、您认为现今重庆哪一方面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 答:应该是重庆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吧,包括水污染、生活 垃圾污染等等。 20 3、十几年来,重庆市在治理环境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成果? 答:全市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 51 个,森林覆盖率由直辖之初的 21上升 到目前的 33,主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0以上。声环境、辐射环境质量保 持在较好水平。 4、重庆市政府把环境问题摆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 答:经济的发展必须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因此我们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放 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发展经济,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体现了政府对环 境问题的高度重

44、视。 5、针对环境问题,重庆市政府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动作? 答:建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决策制度,制定并严格实施环境法律 法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整体环保意识等。 专家篇 1、您认为现今重庆哪一方面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 答;城市化进程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吧 2、在您看来,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应该是? 答:两者应该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既要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又要注意环境的 保护,不能舍弃其一。 3、您认为重庆在环境问题上与其它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 答:目前重庆这个都市圈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过少,城市的 规划发展有许多不太合理的地方,环境污染程度较大等。 4、

45、您觉得重庆市政府处理环境问题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我市在生态环境问题总体上排名靠后,可持续发展前景仍旧严峻。重庆市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都很大。 5、您觉得重庆市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时还有哪些做得不足的地方? 答: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现有的一些规章制度也贯彻实施的不彻底,导 致许多企业蒙混过关,对环境的危害还在继续进行。 6、请您为重庆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一些建议。 答: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主用,大力宣传,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环境保护;其 次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贯彻实施;第三要对已有的环境问题进行及时的发 21 现处理,争取不出现各项污染指标的上升;第四要创新科技,加大对科技的投

46、入力度,以科技来遏制环境的恶化。 附件五: 瓷器口污染照片: 参考文献: 1刘耀斌,李仁东.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1:4751.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465. 3刘耀彬,李仁东,张守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 科学,2005,(5):140148 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2. 5凌亢,王浣尘,刘涛. 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统计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统计研究, 2001(10):4652.Ling Kang, 6刘耀彬,李仁

47、东,张守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 科学,2005,(5):140148.Liu Yaobin, Li 7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 2003,22(2):212220. 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199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9,150. 后记: 22 有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研究,涉猎的范 围非常广,我们现有的知识很有限,因此在做这个课题的时候花了很多的时间, 但成果却相当有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怎么去收集和处理资料,同时 也学会了科研小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将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在此要特别感谢重庆师范大学的李孝坤教授,重庆 29 中学的刘玲、唐 成友两位老师。 王琦伟 周清平 邓一郎 2009 年 3 月 18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