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西湖二集与西湖佳话叙述方式的比较“西湖小说”一词最早为明清之际史学家谈迁提出。他在北游录纪邮上中说杭州人周清源“尝撰西湖小说。噫施耐庵岂足法哉”,其特指拟话本小说集西湖二集。此后,“西湖小说”这一概念罕有人论及。近年来,学术界开始重提“西湖小说”;一般将其界定为“以西湖或杭州为主要的故事发生地,且出现西湖场景的小说”。它包括“三言二拍”、西湖二集、西湖佳话等相关白话短篇小说,情史等相关文言小说,以及麴头陀传、集咏楼等章回小说。但在众多的“西湖小说”中只有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是集中性的来描写西湖故事的,其它的一些话本小说只是零散的记录了一些西湖故事,没有系统性。所以在我看
2、来,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这两部作品是“西湖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能够让我对西湖故事有一个更系统、更直观的了解。因此,在本次对“西湖小说”的研究中,我选择这两部作品作为本次研究的文本。在选择过程中,我又选择了中国话本大系这一版本,因为这一版本选择善本为底本,更好的保存了话本的本来面貌,且原底本的批语及相关资料都附录于后,有利于我的阅读和研究。然而,学者们对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这两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地域色彩、文人化特征等方面,且一般都是分开研究的;很少有学者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一个系统的比较研究。为了避免与前人研究的重合,我选择了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中西湖故事的比较这一研究方向。关于西湖二集
3、和西湖佳话的研究资料不多,且研究的水平依旧停留。例如对于西湖二集的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水平依然停留在鲁迅、阿英、西谛时代。现行的各种小说史还在重复着鲁迅的观点“西湖二集文亦流利,然好颂帝德,垂教训,又多愤语”。不仅如此,学者们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方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讽刺艺术、地域色彩、文人化特征等方面,且对这几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的深入。胡士莹先生的话本小说概论是我了解话本的入门作品,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知道了话本的一些理论知识并了解了话本发展的一些情况。此后,我又阅读了中国话本大系这一版本的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通过文本的阅读,我仅仅知道了两部作品中所描绘的西湖故事,
4、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通过对孙旭的西湖小说与话本小说的文人化的阅读,我知道了西湖二集与西湖佳话都各自表现出了独特的文人化特征,同时西湖佳话注重意境的描写。陈美林、乔光辉的墨浪子及其西湖佳话让我了解到西湖佳话的创作目的是“今而后有慕西子湖而不得亲觑面者,庶几披图一览,即可当卧游云尔”,并且作者通过直接介绍和以主角视角两种叙事手法来写。徐伟萍的论西湖二集的文人化特征让我知道了西湖二集的文人化色彩主要表现在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陈国军的西湖二集叙事品格的生成让我对西湖二集叙事过程中的讥刺色彩和“好颂帝德”这一叙事品格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整理后,我发现在两部作品共同的地域色彩
5、和文人化背景下,其西湖故事在叙事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这给我了一点启发,于是我打算从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对西湖故事的叙述过程中的异同点入手,来确定我的研究任务。西湖二集与西湖佳话在叙述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同,即叙述内容、叙述情感、叙述手法。由于材料来源的不同,西湖二集与西湖佳话在叙述内容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民间性与史实性。以吴越王再世索江山和钱塘霸迹为例,从其出生、发迹前、发迹时、死后四个方面逐一比较说明。由于作者创作意图和取材的不同,导致了西湖二集与西湖佳话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的不同愤言与褒奖。西湖二集主要抒发了作者不满的情绪,而西湖佳话主要赞美了西湖美好的景致和主人公高尚的品
6、德。由于创作意图的不同,西湖二集与西湖佳话在叙述手法上也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大量议论和客观介绍。西湖二集的作者为了抒发自己不满的情绪,总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参杂大量的议论;而西湖佳话的作者为了介绍西湖,采用了直接介绍和从主人公的视角看西湖这两种手法。由于文笔的拙劣,我不能很好的表达我所要阐述的内容。但是从这一次的对比阅读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能够使自己静下心来好好的研读文本,研究问题。同时我也希望这一次的对比阅读,能够为以后的学者研究打开思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更深入的了解“西湖小说”。参考文献1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2周清源西湖二集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墨浪子西湖佳话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孙旭西湖小说与话本小说的文人化J明清小说研究,2003(2)7陈国军西湖二集叙事品格的生成J武警学院学报,2006(2)8徐伟萍论西湖二集的文人化特征J延安大学学报,2004(4)9陈美林,乔光辉墨浪子及其西湖佳话J东南大学学报,1999(2)10范道济话本小说叙事模式论述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