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钟志农,E-mail: 家庭教育预约电话13806526506,“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网站,钟志农老师的博客 (汉字输入搜索),前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前辈对后辈、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先知者对后知者、先行者对后继者的一种引领。教育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工作如果落后于发展,那就不是教育了,而应该叫做“补救”,叫做“打补丁”。而“打补丁”一定是会留下痕迹的,今后如果再次“爆胎”,很可能就爆在这块“补丁”上。,一、埃里克森的两个独到的观点: 其一,发展是分阶段的。 他将人生的每一时期,均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意思是指人生的每一时期各有其特定的问题或困难。困难
2、未解决之前,心理危机将继续存在;困难解决,危机化解,危机变为转机,就会顺利地继续发展。由此观之,“危机系因发展而产生,是正常现象,故而又称发展危机,也称常性危机。有些人之所以行为异常,那是由于发展危机不能适时化解,相继累积,结果阻碍甚至丧失了个人的适应能力所致。”,其一,发展又是连续的。 任一时期的身心发展,其顺利与否, 均与前一(或前各)时期的发展有关。 前一(或前各)时期发展顺利者,将发挥良好基础作用,有助于后期的发展;前一(或前各)时期发展受阻者,将给后期的发展设置障碍。,期别年龄 心理危机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10-1岁 信任-不信任有安全感交往焦虑 (我能相信他人吗?) 21-岁自主
3、-不自主自控自信胆小多疑 (我能独自行动吗?) 3-岁自信-不自信勇于表现畏惧退缩 (我能成功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吗?) 4-青春期进取-不进取有能力失败无能 (与别人比我是有能力的吗?) 5青年期统合-不统合 方向明确 /角色混乱 (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成年期 / 亲密对孤独(我为某种关系做好准备了吗?) 7、中年期 / 繁殖对停滞(我留下我的痕迹了吗?) 8、老年期 / 完整对绝望(我的生命最终是有意义的吗?),人的社会化发展三条线索人与重要他人的关系(母子同伴师生 异性)人与社会的关系(习惯个性)人与自我的关系(情绪自我概念),小学低段: 1、入学适应性问题;例 2、培养良好行为
4、习惯的关键期;例 子 3、感觉统合能力培养的最后敏感期。 对策:行为训练与行为矫正,小学中段 1、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2、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期。 2,小学高段: 1、个性发展的关键期; 2、中小衔接的关键期(记忆的编码能力)。,埃里克森在谈到小学阶段学生个体面临的发展危机时,还特别指出了三个问题: 1、“家庭生活可能没有为他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学校生活也可能不支持先前几个阶段所做出的允诺,因为直到目前他所学会的一切,在他的同伴和教师看来似乎毫无可取之处。此时他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潜力可挖而脱颖而出,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诱发,也可能发展很晚或者根本得不到发展。”,2、“教师的选择和训练,对
5、于防止本阶段儿童可能发生的危险是至关紧要的。教师可以把自卑感的发展、一个人自觉毫不足取的感情这种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因为他知道强调儿童能做些什么,他能看出精神病问题的征兆。” 换句话说,埃里克森想要暗示的是,教师的选配不当或训练不足,可能成为这个阶段儿童发展的重大障碍,因为由此可以引发许多“师源性”的心理问题。,3、“还有一种或许是最普遍的危险,即儿童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从来没有获得过工作的快乐或者至少因某件成功的事情而感到过自豪。” 埃里克森,个体发展的第四阶段(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内心积极体验极为重要。无数事实说明:青年阶段(中学教育阶段)学生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从根本上来说,都源于个体
6、没有度过一个真正成熟的少年阶段。 小学1-3年级发展性心育课程基本架构 小学4-6年级发展性心育课程基本架构,初一1、要关注初一学生入学后的入学适应性问题。 主动构建具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入学过渡期的干预对策2、要关注由于自我中心意识迅速发展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1)要注意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 女生应对“传闲话”的技巧 例:初一学生对同伴的攻击性 男生化解冲突的技巧(见六六工程)(2)要预防打群架、“单挑”等引发的校园危机事件。,初二 1、学业分化(个体差异)问题(带来三个逃避(尤其是网络)和一个侵犯) (1)要给学习困难生以具体的帮助 (2)要关注后进生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3)要关注行
7、为问题学生的内心感受。 2、青春期恋情问题 (1)青春期教育课要早开 (2)应对青春期恋情的12字方针 (3)陪着孩子们走一程,初三 1、学习压力和学习挫折 (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要引导学生讲效率,不要拼时间。 (2)要保证学生倾诉渠道的畅通 例:一个泪如雨下的女生 2、中考指导和考前心理调节 (1)如何帮学生合理定位? (2)要注意对焦虑情绪和抑郁障碍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例:他从抑郁到精神分裂,初中1-3年级发展性心育活动课程基本架构,高一年级 1、高中入学适应性问题; 例:困扰我三年的老问题 入学适应性问题对策 (1)贝克劳拉的观点 (2)第一时间内加强入学适应性辅导 2、人际关系进一
8、步复杂化成为新的成长危机。 学生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高二年级 1、由文理分科带来的实质上的学习两极分化的危机三个“逃避”(对失败的恐惧);(出现同一性危机) 2、情绪和情感发展的敏感期。 例1:高二学生失恋情绪 爱情是什么 基本对策:12字方针+青春期教育 例2:朱SW辅导手记,高三年级 1、人生理想、目标及生涯规划走向成熟的关键期; 2、人生挫折的敏感期。 例:赵大伟案 高中1-3年级发展性心育课程基本架构,如何看待职高学生的发展危机,1、幼儿阶段早期人格基础出现裂缝 2、小学阶段已萌生问题。 3、初中阶段的学业失败者。 4、进入高中阶段面临的身心发展问题。 (1)入学适应不良 (2)人际
9、矛盾突出 (3)情感深刻、情绪冲动的交汇路段 (4)青春期价值观多元化 (5)生涯前途的迷茫 (6)核心问题:自我同一性混乱,具体分析(一)高一 (1)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没兴趣,有的“直升生”(无需经过中考直接升入中职的学生)怀念初三第二学期“被”“放回家去等发毕业证”的自在悠闲;学习目标定位不明,上课睡觉,厌学情绪严重;许多中职学校高一年级就出现流失生问题。,(2)自我概念混乱: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高度敏感脆弱,自我保护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直面初中后“分流”的现实,内心感到自卑;难以弥合成长中曾经的伤痕;,(3)行为无拘无束:从初中放任自流到现在,很难“收心”并能接受管理;上课玩手机
10、;违纪事件屡发;外表“扮酷”,张扬“个性”,衣着、发型不合学校规定,牵扯了德育部门的很大精力;男生吸烟比较多,女生也有染指;家长对自己孩子已经失去信心,有的家长放任不管或者根本管不了,有的家长长期外出经商或打工,联系不上,导致学校管理难度加大。,(4)人际关系紧张:男女生都有打架甚至打群架的;班级之间、年级之间闹矛盾;单亲、离异家庭子女特别容易引发人际矛盾;师生之间因管理纪律经常发生冲突,关系紧张,不信任老师,抬出家长来与老师对抗;用打市长电话、投诉学校等方式进行反叛性的“维权”;有的学生家庭关系紧张。,(5)职业意识不强:专业方向不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未来生涯缺少前瞻。,(二)高二 (
11、1)性价值观多元:男女生“青春恋”现象涉及面较广,有的家长放弃青春期教育,导致许多学生热衷“卿卿我我”、无心向学;性道德缺失,性观念“开放”,性行为随意性较大;尽管“同性恋”应该受尊重,但这种倾向在女生中有早发和增多的苗头;“三角恋”引发男生因争风吃醋而打架;女生缺少自爱、自护的意识,导致未婚先孕。,(2)人生目标模糊:感觉自己前途渺茫,不知道将来应该如何展示自己的价值;“富二代”子女不缺钱、既无后顾之忧也无前瞻之虑,因而玩世不恭;感到生活无意义,家庭无温暖,离家出走“玩失踪”。,(3)行为问题突出:由于拿不满学分,厌学情绪陡增,行为问题更突出;网络游戏失控,在百度贴吧上留言宣泄不满;自我中心
12、带来的人际矛盾较普遍;住校生难以管理。,(4)生涯抉择失能:高二“分流”后,专业选择上亲子意见不一致,导致学生犹疑不决;面对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上流行价值观的矛盾,难以判断是非;专业选择上往往追求待遇高、工作相对轻松的专业,不愿向条件艰苦、待遇一般的专业方向发展。,(三)高三 (1)职业道德失范:缺少职业环境下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不考虑实习单位的需要和感觉,擅自离岗,跳槽不断。,(2)缺乏敬业精神:对职场的艰苦奋斗和激烈竞争准备不足,与自己的想象距离较远,因此实习生心理落差较大;不能受气挨批评,情绪低落,抗挫能力差;实习只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锻炼能力,常常半途而废;从学生到实习生的角色转换不顺畅
13、。,职业中学心育活动课设计思路 职业中学心育活动设计主题架构,整个中小学阶段,均可以视为是一个重重危机的发展历程。这就像“新手上路”、驾驶汽车初次行经长途的经验一样,途程中可能遭遇到何种坎坷险阻,是无法事先完全防范的。而每一处的“误入歧途”,都会使个体的人生道路发生曲折甚至是根本的改变。,二、埃氏理论对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启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当今被使用和接受的最广泛的理论,该理论的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个体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挑战。尤其是埃里克森对个体发展前五个时期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关观点,具有重大的教育心理学意义,对于我们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分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14、和问题行为的成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至少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1)发展危机是现代社会中小学生人格成长阶段的普遍现象。在个体成长的前五个时期的发展危机中,无一不与认知学习(包括婴幼儿的认知学习)时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快乐或痛苦经验有关。所以,当前社会、学校、家庭过分重视知识教学而造成不少学生失败经验过多的事实,可以说是现行教育体制中最大的败笔,也是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问题行为防不胜防的主要成因。,(2)教育是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是发展的阻力。适当的教育环境固然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并帮助他们化解其面对的危机;而不适当的教育环境则可能因未能养成学生的适应能力,甚至养成了不良习惯,而造成其
15、更多的发展危机。因此,在分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或问题行为成因时,要特别注意他们曾经直接接触过的教育者的教育方式给他们心理发展留下的印迹。,(3)对于青少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或问题行为,我们绝不可以做孤立的、割断成长线索的分析和处理,而应该全面了解和考察当事人的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和曾经发生过的重大生活事件,细心发掘当事人成长经历中曲折的生命故事,由此方可把握当事人认知、情感、行为中发生变异的奥秘所在。,(4)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成长中的问题,是与年龄特征紧密相关的,因此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是环境和教育带来的问题,是与整个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紧密相联的,因此也是有基本脉络
16、可循的。从事中小学个别辅导或班主任工作,要能从宏观上把握这一代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同时又能精细地了解每一个来访学生具体的成长小环境,以及他们情感世界中曾经走过的曲折心路,方可察微知著,抓住问题的本质与要害。,(5)班主任必须抓好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教育必须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而不能走在学生发展的后面。只有统观学生成长发展的大致规律,并努力通过心育活动课引领学生的发展方向,班主任才能把握教育的主动权,才可能打破恶性循环,从“救火队员”、“维持会长”的角色阴影下走出来,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灵成长的“导师”,并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途径:心育活动课“六六工程” 课程开发指南:路线图,
17、(6)“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心为本”,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内心需要,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如果只考虑教师的内心感受,不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成绩,而且在于呵护和哺育学生的心灵。如果一位教师从早到晚都是忙于教学工作,乃至于抽不出一点时间、或者舍不得抽出一点时间来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那么,“以人为本”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结语 美国科幻电影火星任务中的女宇航员泰瑞说:“人类与猿猴的基因只有百分之三的不同,但正是因为这一点点不同,我们人类才有爱因斯坦、莫扎特,还有现代歌星。”,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与一个传统的“教书匠”之间的差别或许只有百分之一的不同,这个百分之一可能就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透彻理解和对学生内心深处人性需求的深切共情。但就是这一点点理念上的差异,却能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明天的希望,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人生的幸福,能给我们自己带来成功的快乐!,让我们时时与学生的心灵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