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课件.ppt

上传人:文****钱 文档编号:4906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血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白血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白血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白血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白血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白血病,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造血细胞的某一系列、主要是某一白细胞系列的前体细胞生长在局部的赘生物,其克隆中的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是全身散播,可能侵犯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恶性血液病。 临床表现失去分化成熟能力,在骨髓中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呈恶性克隆性增生、积聚,并侵犯肝、脾、淋巴结,最终浸润破坏全身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血病与实体肿瘤不同,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白血病在儿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一位。,发病情况,发病率(我国) :2.76/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男为第6位,女为第8位,儿童和35岁以下成人中为第1

2、位。急性慢性(5.5:1) ANLLALLCMLCLL (急性非淋巴急性淋巴性慢性骨髓性慢性淋巴性),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毒:成人T-白血病/淋巴瘤可由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1)所致。其他如EB病毒、HIV病毒。病毒感染 整合并潜伏在宿主细胞 某些理化因素激活表达诱导白血病。 2.电离辐射:X、射线,电离辐射 早期放射科医生发病率非放射科医生 日本原子弹爆炸、放疗。 机制: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DNA突 变、断裂、重组导致发病。,3.化学因素:苯类及含苯的有机溶剂 药物:乙双吗啉,烷化剂4.遗传因素:家族史5.其他血液病转化:MDS(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CM

3、L急变。发病机制:1.各种原因所致单个细胞原癌基因决定性的突变导致克隆性的异常造血细胞生成(由理化因素引起) 2.遗传易感、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染色体畸变。通过遗传学改变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从而导致白血病。,白血病 - 分型,白血病有多种类型,白血病的类型主要由血液内不正常的血细胞的类型来区分,学术上,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法有FAB分类法,以及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动新的WHO分类法。这些分类法可以提供病人预后以及处置的指导。临床上,一般分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ALL根据细胞大小及形态又分为L1L3三种亚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AML

4、按细胞类型不同又分为M0M7八种亚型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年轻型骨髓单核细胞白血病(JML)成人T细胞淋巴性白血病(ATL) 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是AML和CML,儿童中比较常见的是ALL。,白 血 病分类,白 血 病,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慢性白血病(CL),Mix,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毛细胞白血病(HC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非淋巴细胞,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划分,急性白血病(A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分为M0-M7共8型 NEC:非红系

5、有核细胞,指不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巨噬细胞及所有红系有核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6(急性红白血病)M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类型,发病高峰年龄为34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二者的比例约为1.11.61。 2000WHO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为三种亚型:(1)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

6、3)Burkitt细胞白血病。 FAB分型中的急淋形态学亚型分型方法,因可重复性较差,现已基本放弃,不再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L2、L3。,白血病 - 症状,骨髓造血功能破坏引起的症状1、容易发生青肿,点状出血:导因于制造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以致血小板缺乏。2、贫血:制造红血球的母细胞减少,导致红血球的缺乏。容易在走动,或运动时发生气喘和晕眩。3、持续发烧,感染经久不愈:大部分的白血球都是血癌细胞,无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血癌细胞穿渗组织引起的症状1、淋巴结肿大2、骨痛或关节痛:血癌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生造成。轻敲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胸骨,常会引起剧烈疼痛。3、

7、牙龈肿胀4、肝脾肿大5、头痛和呕吐:血癌细胞穿渗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6、皮肤出现硬块:因为看起来呈微绿色,又称“绿色瘤”7、心包膜或是肋膜腔积水,各类白血病的特殊表现1、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弥漫性出血2、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大部分病人血小板数目上升,脾脏肿大3、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很少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好发的年纪主要是在中年以后,尤其是老年人4、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若是导致胸中膈淋巴腺肿大,往往压迫气管,导致“呼吸急促”咳嗽5、成人T细胞淋巴性白血病:因为血中钙离子过高,导致脱水,意识不清,昏迷,概 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其他护理诊断/问题,健康指导

8、,预后,治疗要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简称慢粒概念: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特点:为病程发展缓慢,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且不成熟,脾脏明显肿大。自然病程可经历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多因急性变而死亡。本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中年最多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易患人群,可能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放射(核辐射)、病毒、化学物质、遗传素质年发病率在1-2/10万发病中位年龄67岁男多于女,女性似乎比男性有生存优势无地域和种族差异占所有成人白血病15%;占所有儿童白血病5%中位生存时间4-

9、6年,了解慢粒,40%患者无症状常见症状乏力体重减轻厌食腹胀常见体征左上腹包块(脾脏),临床表现,返回,慢性期:,起病缓,早期常无自觉症状,随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表现。脾肿大为最突出的体征,可达脐平面,甚至可伸入盆腔,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但如发生脾梗死,则压痛明显。大多数病人可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半数病人肝脏中度肿大,浅表淋巴结多无肿大。慢性期可持续14年。,脾大:最显著体征1.巨脾,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2.脾梗死:压痛明显,有摩擦音胸骨压痛白细胞淤滞症:白细胞大于200109L(4-10109/L)。感到身体不适可出 现贫血,白细胞升高,血小板下降

10、,脾肿大,加速期,起病后14年间70慢粒病人进入加速期,主要表现为原因不明的高热、虚弱、体重下降,脾脏迅速肿大,骨、关节痛以及逐渐出现贫血、出血。白血病细胞对原来有效的药物发生耐药。,急变期,加速期从几个月到12年即进入急变期,急变期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类似,多数为急粒变,约2030为急淋变。,返回,返,周围血象,骨髓象,染色体检查,NAP,血液生化,慢性期,实验室检查,加速期,急变期,返回,可见各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为主,且数量显著增多,常高于20109L,正常人范围是2.0-7.0 109L,疾病晚期可高达100109/L。疾病早期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部分病人增多;

11、晚期血小板逐渐减少,并出现贫血。,慢性期周围血象,返回,WBC明显升高,可达100109/L。分类可见各阶段幼稚粒细胞,以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10%,嗜酸、嗜碱常增多。晚期可见血色素和血小板下降。,Laboratory Examination-血象,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细胞明显增多;原粒细胞30%。骨髓中原粒+早幼粒细胞50。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急变期,返回,CML病程演变临床分期,周围血或骨髓原始细胞 慢性期 20 目前已将细胞遗传学的变化作为CML克隆衍化的独立指标。,【鉴别诊断】,一、 Ph染色体阳性的其他白

12、血病 Ph染色体阳性急淋 无慢性期的CML急淋变 临床表现 中度脾肿大 脾肿大更明显 Ph染色体 缓解时消失 难以削减 复发时再现 BCR基因断裂点 50在M-BCR上游 M-BCR 蛋白产物为P190 蛋白产物为P210,类白 慢粒原发病 感染、恶性肿瘤等 无脾 不大或轻度肿大 明显(巨脾)WBC 很少50109/L 可100109/L中毒颗粒 常有 常无嗜酸嗜碱细胞 正常 增多NAP 强阳性 活性Ph (-) (+)治疗 随原发病治愈而消失 需特殊治疗而缓解,二、类白血病反应,凡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白细胞数增高,根据典型的血象和骨髓象改变、脾大、Ph染色体阳性即可作出诊断。,诊断要点,返回,

13、羟基脲(首选)、马利兰,同急性白血病,白细胞淤滞症治疗预防尿酸性肾病,返回,CML疗效评估指标,血液学完全缓解(HCR): 血象、骨髓象恢复正常,细胞遗传学缓解,显著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 骨髓Ph阳性细胞35,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 骨髓Ph阳性细胞为0,分子生物学缓解,完全分子学缓解(CMoR): BCR/ABL转录本定量阴性,主要分子学缓解(MMoR) BCR/ABL较治疗前基数下降3log,(一)化学治疗,1.羟基脲 首选化疗药 是S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剂,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需小剂量维持。2.白消安(马利兰) 烷化剂,作用于早期祖细胞 23周后细胞开始下降,停药后仍

14、继续下降2-4周 WBC20109 L时减半量, WBC10109 L时停药 副作用:皮肤色素沉着、肺纤维化、骨髓抑制 目前很少应用,只能达到血液学缓解,不改变生存期(40个月左右),3.靛玉红 从当归芦荟丸主要成分青黛中提取 用药20-40天白细胞下降 副作用:腹泻、恶心、骨关节痛、浮肿等4.小剂量阿糖胞苷 15-30mg/m2.d IVD/IH,连用10天 常与干扰素合用 少数Ph()细胞,甚或转阴,干扰素(IFN-),用法: 300-500万U IH 每周3-7次,持续一年或更长 常与羟基脲、小剂量Ara-C、HHT合用疗效: 血液学完全缓解(HCR):50-70% 细胞遗传学缓解(Cy

15、R)30%-40%。 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患者无效 副作用:发热、流感样症状,(二)生物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格,(三)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是特异地针对BCR-ABL酪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药物 与ABL酪氨酸激酶ATP的结合位点特异结合 竞争 阻断ATP与ABL结合 抑制 ABL将三磷酸腺苷上的磷酸基转移至含有酪氨酸残基蛋白的磷酸化基团过程预防ABL诱导的细胞增生、凋亡所需能量传递还可以抑制其他两种酪氨酸激酶,即PDGF-R和c-Kit,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机制,甲磺酸伊马替尼占据了Abl激酶结构域中的ATP结合位点这阻止了底物磷酸化和信号转导信号的缺失抑制了增殖和存活,甲磺酸伊马替尼,Bc

16、r-Abl,Savage and Antman. N Engl J Med. 2002;346:68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唯一能治愈CML的方法时机:慢性期,血液学缓解后尽早进行条件:HLA相合同胞或无关供者,45岁以下疗效:HLA相合同胞3-5年无病生存率达60-80% 无关供者3-5年无病生存率达35-57%风险:风险评估积分2分者,移植相关死亡率31, 可作为一线治疗 风险评估积分3分者,可先行伊马替尼治疗, 无效时再考虑AllOSCT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年龄较大,不适和常规移植。自体移植少数可获得短暂细胞学缓解,存活期长于常规化疗者,(四)骨髓移植,偶用于伴有

17、腹胀的巨脾以缓解症状,不改变病程,(五) 脾放射,按AL化疗:缓解率低,缓解期短取慢性期骨髓低温保存,作为急变时自体骨髓移植用再次进入慢性期,维持时间短,多不超过3个月,(六) CML急变的治疗,急变的治疗:可按AL化疗方法治疗但病人对药物耐受性差缓解率低且缓解期很短,Treatment-急变,白细胞淤滞症:白细胞单采脾放射及脾切除:用于脾肿大、有胀痛而化疗效果不佳不能阻止急变,亦不能延长生存期,Treatment-其他,慢粒白血病经化疗后中位生存期约为34年,5年生存率2535,个别可生存1020年。病程后期约70病人发生急变,急变疗效差,多数病人于几周或几个月内死亡。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18、 老年、巨脾、白细胞数过高、血小板 数过高或低于正常,附加染色体异常 治疗方式,预后,返回,该病人主要护理诊断,1、有感染的危险 :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2、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等有关3、体温过高 :与感染和肿瘤细胞代谢亢进有关4、贫血:与出血有关 5、意识障碍:昏迷、大脑缺血缺氧有关,6、清理呼吸道无效:与不能自主呼吸、咳嗽咳痰有关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代谢亢进有关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全身水肿、长期卧床、活动无耐力、营养差有关8、潜在并发症:尿酸性肾病,费用性肌萎缩,护理,1.每天测量病人脾的大小、质地并做好记录,观察有无脾栓塞或脾破裂的

19、表现;2.注意观察出血部位、发展或消退的情况;及时发现新的出血、重症出血先兆;避免人为损伤加重出血,保持床单元整洁,皮肤清洁,高热病人禁用酒精擦浴降温,静脉穿刺时避免用力拍打及揉擦,注射或穿刺部位应交替使用;,3.预防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物品清洁,注意保暖,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4.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饮食,少量多餐,加强营养摄入;5.观察尿量变化,记录24H出入量;定期进行白细胞计数、肾功能等检查;保证足够的尿量,预防性应用别嘌醇和碳酸氢钠,以抑制尿酸的生成和碱化尿液;化疗前后应用利尿剂,以促进尿酸的稀释与排泄;,6.应用化疗药时应合理选择静脉,避免药物外渗,用药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发生外渗时应停止注药并边回抽边退针,并局部用地塞米松皮下注射;7.加强口腔护理,口腔黏膜溃疡者可用维E涂敷,并发真菌感染可用碳酸氢钠含漱;8.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帮助病人认识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康复不利,组织病友之间进行养病经验的交流,使病人感受到家人的爱与支持,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