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西省高安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共 3 小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多少年来,他不负患者的生命之托,技术上精益求精、 _、无私忘我地服务病患,在万里巡诊中播撒爱的种子,树立起当代医师的崇高形象。 在某知名网站的一份调查问卷中,不少人都表示对于目前的收入状况并不满意, 80%的人都有着投资加盟的想法,但笔者要提醒广大投资者,在投资前一定要 _。 如果你整日 _、图谋报复,这将使你无法 专注于那些本该用心的事务,这么一来,你将离成功更远,你再一次给了对手以可趁之机。 A处心积虑 深思熟虑 殚精竭虑 B殚精竭虑 深
2、思熟虑 处心积虑 C深思熟虑 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D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深思熟虑 考点: 词语(包括熟语) 答案: B 试题解析: 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词。根据语境,第句是对他的赞扬,应用 “殚精竭虑 ”;第 句提醒投资者投资前要仔细考虑,应用 “深思熟虑 ”;第 句指你用尽心思谋划如何报复,含有贬义,用 “处心积虑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B
3、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C近年来,社会工作者的快速发展值得注意。社会工作者具有传递社会政策、倡导政策与制度的适当变革,以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D习近平不但读书多,而且对文学有 很高的鉴赏力,譬如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时,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深度,托尔斯泰有广度,他个人更喜欢托尔斯泰。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答案: D 试题解析: A “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与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 ”换位置 B “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两面对一面 c
4、成分残缺。在 “公平与正义 ”后加 “的职责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 1 5 亿, _。_ ; _ 。 _ ;_。 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按通常 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 4 000 多万老人至少发生 1 次跌倒 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 人伤残或死亡 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 B C D
5、考点: 语言表达 答案: C 试题解析: 先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 、 排在一起,再根据 句与首句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可知应将 排在首位,再根据 句所述的 “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确定“二者 ”指的是 “伸出援手 ”和 “正确施救 ” 第 II 卷(非选择题) 本试卷第二部分共有 9 道试题。 二、 现代文阅读(共 3 小题)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文学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 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很大,东西文化的差异同样显著。即便是在南北两个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同的东西文化。例如在黄河流域,由西向东,依次就有关陇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文化的地域差异,是由不同的自然地
6、理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 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对文学家的创作造成影响,这些影响的表现形态或者载体,便是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另一方面,这 种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文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贡献就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它对新一代文学家的成长就愈有利。 一个
7、文学家迁徙流动到一个新的地方,他的感受、体验、思维方式、审美倾向等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会融进客籍文化的某 些成分。另一方面,一个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除了有选择地吸收、消化当地的人文养料,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反哺于当地文化。 还应该注意的是,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虽然大量存在,但不会是,也不应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单纯。大量情形下,这种影响并不是显在的,而是隐性的。浙东农村的目连戏这种文艺形态对鲁迅的创作不能说没有影响,有时还相当
8、明显,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浙东那个 报仇雪耻之乡 的精神文化因素潜在地影响着他,影响着他那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 格。然而,并不一定每一个浙东作家都会深受这种民间文艺形态和地域文化的影响,都会有这样的气质与风格,如果是那样,则一个地域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一些气质相仿、风格雷同的文学家,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扫兴的事情!实际上,一个文学家会接受哪种类型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与他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是有密切关系的。 1下面有关文学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使文学家的创作表现为文学的地域性
9、或者地域的文学。 B文学的地域性或者地域的文学,久而久之就会融进当地的地域文化,成为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C文学家的迁徙流动会使作品本籍文化色彩有所减弱,从而使作品的主题、题材、体裁、语言等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D文学家迁徙流动到新的地方,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会对当地人文环境的总体构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我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文化的差异入手,目的是论述文化的地域差异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 B第 二段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指出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学创作,产生地域的文学或文学的地域性,文学也会影响人
10、文地理环境。 C第三段从作家流徙的动态角度论述文学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表明文学家的迁徙可能会使作品发生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会反哺于当地文化。 D第四段进一步论述地理环境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强调由于文学家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不同,其接受地域文化影响的具体情况也会有差异。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就愈高,对一个地方的文化 贡献也愈大,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就愈厚实。 B一个文学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验等影响着他在哪一个层面上、哪一种程度上接受该地域文化的影响,这说明文学家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主选择性。 C鲁迅辛辣、冷峻的精神气质与文学风
11、格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民间文艺形态与浙东独特的精神文化因素的显在影响。 D由地域的文学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反过来会对文学家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进一步强化文学的地域性。 考点:论述类 答案: 1 C 2 A 3 D 试题解析: 1强加因果和递进关系,原文为 “其作品的主题、题材 、体裁、语言等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本籍文化色彩会有所减弱 ”,同时省去了副词 “可能 ”。 2主要目的是引出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影响了文学的多样性 ”的观点) 3 A“一个地方的文学家愈多,文学作品的质量就愈高 ”错, B“文学家接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主选择性 ”无中生有。 C“是因为
12、受到民间文艺形态与浙东独特的精神文化因素的显在影响 ”错,应该是 “潜在影响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泥人王 孙方友 陈州城东门里偏南有一户王家,历代以捏泥人为生。陈州泥人、泥狗闻名天下,素有 活化石 之誉,王家泥人自然也算内中一绝。王家这一代的主人叫王二,年近五十,膝下有一双儿女,阖家四口人都会捏泥人。 就王家四口人相比,自然要数王二的手艺最为绝。每每捏出好的,他总是舍不得出售,小心地放在内室的木架上,让它阴干后再认真着色。几代相传下来,内室的木架上便放满了精品。众多的精品摆放在一起,就透出一种气势。王二把这些精品当作儿女们的 教科书 ,没事儿就让他们观赏、琢磨,达
13、到潜移默化之效果。 这一年,陈州城来了一位传教士。传教士是位洋人,蓝眼睛黄头发,但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他到陈州不久,便听 说了王家泥人。一日,他到了王家,说是要购买几套泥人。王二很热情,拿出一套,让传教士观赏。那洋人对东方民间艺术像是极感兴趣,爱不释手,掏出银钱,买下王二拿出的几套后,又问道: 我想买你们祖上传下来的精品,卖不卖 ? 王二摇头。那传教士说: 能否让我一饱眼福 ? 王二说可以。王二说完便领那洋人到了内室,拉开了挡架的破布帘儿。那洋人见到木架上的精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他轻轻拿起一件明朝初年的珍品,抚摸久久,最后央求王二全部卖给他。 王二庄重地摇摇头,说: 这是传家之宝,饿死也不
14、卖的! 我掏大价钱! 传教士双目放 出了绿光,说: 可以让你发财的! 王二笑笑,说: 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决不会卖的!弄这玩艺儿,并不是为发财! 为什么 ? 传教士不解地问。 一是为糊口,二是为技痒 技痒,你懂吗?一天不捏泥人,我手要发痒的! 卖了这些,我就没了神!人没神是活不下去的! 王二说得很骄傲。 那洋人却显得很颓丧,贪婪地望了望那些东方瑰宝,恋恋不舍地走了 。几天以后的一个深夜,一股水匪从湖上而来,包围了王家,绑了王家大小。但土匪东找西寻,却不见了泥人精品。匪首大惊,问王二道: 你家祖传泥人哪里去了? 王二冷笑道: 就在这屋里! 土匪们又寻一遍,仍不见。匪首发怒道: 你不说我就杀了
15、你! 王二笑笑说: 杀了我你更得不到!不过,你只要告诉我是谁雇你们来的,我就对你说! 匪首迟疑了一下,说了。王二骂了一句那洋教士,对匪首说: 我把它们全与所卖泥人掺在了一起,有眼力就自己挑去! 土匪们自然没眼力, 挑来拣去大同小异,又见天色渐明,便带走了王二的独生子,命王二天明交出真货,否则,王家独根儿就血染城湖。万般无奈,王二只得给土匪们送去了祖传泥人。儿子从城湖里回来后,很是抱怨父亲。王二却很高兴,拍了拍儿子的肩头,深情地说: 能和泥人同生死共患 难,说明王家的真传你已学到手了! 当下,王二寻到那教士,说: 泥人我愿意卖了! 洋教士颇感惊讶,不解地问: 听说你家祖传泥人被强盗抢走了,你还卖
16、什么 ? 那是赝品! 王二笑了笑,诡秘地说: 实不相瞒,我知道真品早晚也保不住,不如换几个钱花!你到底要不要 ? 洋教士疑惑地望着王二,思量了好一会,最后答应明天看货。当天夜里,洋教士派人给土匪送信说: 白给了你们银钱,弄了一堆假货色! 土匪们大骂洋人挑剔,把泥人全都倒进了湖水里。第二天,洋教士找到王二,要求先看货后交钱。王二满口答应,领洋人到了湖边, 划出一叶小舟,一直带洋人到了土匪倒泥人的地方,无数个泥人显露出来。通过水的映衬,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栩栩如生。 王二指了指水中的泥人说: 喏,全在这儿! 洋教士看到真品被毁,知道上了王二的当,顿如炸雷击顶,白了脸色,双手捧面,痛心地哭了。 王二见
17、洋人哭得伤心,颇受感动: 你是真心爱这泥人 ? 洋教士面对泥人,禁不住双手捶胸,吼道: 艺术!这是艺术!我并不是拿它们赚钱花! 王二怔了,怔得目瞪口呆,好一时,他才脱去外衣,一下跳进水里,连连捞出三套,双手递给那教士说: 这三套,是我送给您的! 那教 士接过泥人,像接过一个虚拟的梦幻,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原来那泥人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已变成了不能摸碰的一堆烂泥,而是完好无损,仿佛比原来更加灿烂夺目!他仿佛是看到了一个极其美妙的童话 (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多次用侧面描写衬托泥人的精妙,比如洋教士看泥人的惊讶留恋,看泥人被毁时的痛心疾首,泥人在湖里时
18、的鲜艳生动。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洋教士的贪婪,也暗示了情节,为下文洋教士雇佣水匪去王二家抢劫绑架作铺垫。 C王二爱泥 人如命,将精品泥人给孩子当教科书,不愿高价出售给洋教士,甚至在水匪武力逼迫时也不肯屈服,引起了儿子的不满。 D王二与洋教士二人为争夺泥人而针锋相对,却在结尾发生突转,王二被洋教士感动,两人握手言欢,这样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 E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环环相扣,以 “泥人 ”为线索,讲述了买泥人、抢泥人、扔泥人、捞泥人的曲折故事。 (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含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试作分析。 ( 3)试简要分析王二的形象。 ( 4)王二和洋教士的冲
19、突源自对艺术作品泥人的争夺,谁才是真正热爱艺术之人 ?请谈谈本文给你的看法和启示。 考点:文学类 答案:( 1) E, B, D ( 2)画线句子表现了王二不仅将捏泥人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更是把它当作精神的寄托, 若没有了泥人就好像没有了灵魂。既丰富了王二的形象,也为下文王二用尽办法守护泥人埋 下伏笔。 ( 3) 技艺高超,他捏的泥人手艺绝佳,倒入湖中依旧完好无损。 勇敢机智,他保护祖 传泥人不受水匪威胁,用计策使水匪把泥人倒入湖中。宽容善良,他被洋教士热爱艺术的真情感动,送他三套泥人。 ( 4)王二是真正热爱艺术之人, 热爱艺术创作,他舍不得出售捏得好的泥人,认真着色 , 精心收藏; 极力捍
20、卫艺术作品,他为了保护祖传泥人,不接受金钱的诱惑,不畏惧水匪的威胁; 理解热爱艺术之人,当他闻知洋教士真心喜爱泥人时,不计前嫌,主动送他三套。真正热爱艺术,不应该是粗暴地据为己有,而是呵护分享,既把艺术品作为传家宝供后人揣摩学习,也给外人参观品评。或:洋教士是真正热爱艺术之人, 有鉴赏艺术的能力,他见到泥人精品,既惊讶又留恋,是懂得欣赏之人; 爱惜艺术作品,当他看到泥人精品被倒湖中时,掩面哭泣,痛心不已,连王二也受感动,可见他真心热爱艺术。 艺术是不分国界的,真正热爱艺术,既要提升自己 的鉴赏能力,懂得品评赏鉴,也要爱惜艺 术作品,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不可损毁。 试题解析:( 1) A“泥人在
21、湖里时的鲜艳生动 ”属于正面描写; C“引起儿子的不满 ”不对,从儿子抱怨和王二高兴可以看出,儿子是支持王二保护泥人的。 D“握手言欢 ”言过其实。 ( 2)解答该题,首先强调审题意识,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王二拒卖泥人时说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重点是把握关键词,理解关键词语,联系文章主旨作答。本句关键词句是 “泥人是他的神!人没神是活不下去 ”结合文章主旨,组织语言形成答案。第二问考查这句话的作用。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答案。结构上一般是为后文做铺垫、引出下文等。内容一般有:概况段落大意,介绍时代背景,体现文本主旨,表现作者情感等。本题可据此回答:丰富了王二的形象,
22、也为下文王二用尽办法守护泥人埋下伏笔 ( 3)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手法入手,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等;同时注意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通过写别人的做法、反映来烘托主人公的形象。本篇小 说塑造 “王二 ”这一典型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性格 点的。我们在分析他的性格特点时,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被洋 教士热爱艺术的真情感动, 送他三套泥人,体现了他 “宽容善良 ”, 通过洋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 “我掏大价钱! ” 传教士双目放出了绿光,体现了他的 “技艺高超 ”等特点。然后分点具体回答即可。 (4) 这是一道开放题,本题分为两问。第一问 “王二和洋教士
23、的冲突源自对艺术作品泥人的争夺,谁才是真正热爱艺术之人 ”理解关键词 “争夺艺术作品泥人、真正热爱 ”。找出王二和传教士在争夺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他们的矛盾冲突和在解答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是认为 “王二 ”还是 “传教士 ”为真正热爱艺术。然后根据小说的主要情节、他们各自的言 行举止等方面来考虑即可,如认为王二真正热爱艺术,答案就要明确:他拒绝土匪的威胁,表现了他极力捍卫艺术作品。他主动送给传教士泥人,表现他理解热爱艺术的人等等。答案不唯一,要言之成理。第二问 “本文给你的看法和启示 ”。本文中心话题是对艺术品泥人的鉴赏、保藏问题。给我们的启示也要围绕这个话题,要真正热爱艺术,懂得鉴赏
24、,妥善保管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1928 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 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 我愿意跟着它走 , 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 。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 精神上的家人 ,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 家人 。 1954 年,他的 精神家人 又增添了一大批。余光中与钟鼎文和邓禹平等人共创了 蓝星 诗社。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地写,而是一辑一辑地写。 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
25、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 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母亲去世,自己同妻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 蓝星 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 1964年,三十六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三十六岁了 ?拜伦、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王勃、济慈,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那一年余光中唯一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 我是谁 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
26、定程度上使他获 得救赎。 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摇滚乐。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 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 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所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歌曲,如今最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 1971 年至 1972 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 乡愁。他回忆说,当时二十分钟一气呵成的原因, 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
27、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 ,后来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 1988年,古稀之年的余光中出版了第二卷诗集。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余光中说, 以前所想到的能入诗文的题材比较少,以前我主要写自己 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你知道你是谁,你放心。 现在,余光中已经脱离这三个情况了,写作的题材全凭缘分。 2009年,导演陈怀恩接拍余光中传记纪录片逍遥游。 片中除了日常工作生活状态外,导演还安排余光中带着夫人到垦丁 余光中在台湾唯一写过游记的地方 故地重游。余光中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在海边童心大发,打起了水漂,并传授诀窍 石头要扁,形状要圆,出手
28、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 出水为鸟,入水为鱼。 台南小学教科书收录了雨,落在高雄港上一诗,导演安排余光中去高雄三民小学听小学生读书。不料那天余光中的女儿遭了车祸。行程既定,余光中无法随夫人赶往医院,心情郁闷。怎料一听小学生读诗,余光中竟然又开心起来,还教他们该怎么念这首诗,拍摄完后还乐呵呵地给他们签名。 最后陈怀恩就片子定名为逍遥游一事征询余光中的意见,他幽默地说: 我哪敢说同不同意?庄子同意就行了。 说到幽默,余光中自有一番论调。他认为,所谓幽默,就是不正面迎敌,绕一个弯子去排解误会与痛苦。比如看牙医这样痛苦的事情,也能被他写成诗。再比如,从 马屁诗人 到 文白之争 ,李敖似乎一直在逗余光中和
29、他对骂,但余光中就是不理他,还幽默地说: 李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 在余光中的经验中,幽默其实要比愤怒有用。 除了写诗,翻译也是余光中近年热衷的一项工作。如今,已经八十五岁的余光中依旧笔耕 不辍。他目前正在翻译济慈的诗,此时的感觉定与年轻时的不同吧。 (摘自名人传记 2014 年第 3 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以前写诗,他喜欢把中国文字压缩、锤扁、拉长、磨利,把它们拆开又并拢,拆来又叠去。如今他却争取写、改、誊一次完成。散文的话,每页纸最多改一两处地方。尽管外文系毕业的他用英语写论文都不成问题,但他说自己在写诗和骂人这两件需要抒发情绪的事情上,是非得用母语不可的。 深入生活越
30、多,就越需要清净和一张干净的桌子。当生命走到暮年,对于 我是谁 的问题,诗人余光中早已不再质问,而是报以 淡淡的微笑。 (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余光中整个青年时期都在寻找自己的 “精神家人 ”,屈原、李白、济慈、雪莱、钟鼎文、邓禹平等人都曾是他的精神家人,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B余光中到美国留学,内心非常不愿意。异地他乡的孤寂,母亲的去世,他自己新婚不久,孩子刚出世,匆匆而别让他很不舍,每晚他都盼望着能够回到台湾。 C从美国回到台湾,余光中已经三十六岁,相比大器早成者,他感叹自己 “老而无成 ”,丧子之痛加上他对于 “我是谁 ”的质问,使他心
31、力交瘁,对 前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D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时说, “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 ”,表达出一种对祖国的深情。 E余光中重游垦丁时,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像小孩子一样打起了水漂,而且还传授诀窍,这是童心未泯的表现,也是对女儿的深切怀念。 ( 2)余光中少年立志 “将来一定要当作家 ”,最终成为中国文字的炼丹人。请结合文本,分析促使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 3)余光中的许多诗歌,包括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被杨弦拿去谱曲并引发了 台湾校园民谣 风潮。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余光中诗歌能够引发民谣风潮的原因。 ( 4)记录余光中日常
32、工作、生活状态的纪录片以 “逍遥游 ”为题。为什么说余光中是 “逍 遥 ”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实用类 答案:( 1) A D。 ( 2) 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余光中从小跟随父亲和舅舅学古文,李白、杜甫等人都给他一定的影响。 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比如济慈、雪莱等人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曾在美国留学。 勤奋的诗歌创作。青年时代和朋友创立 “蓝星诗社 ”,不断进行诗歌创作,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 性格开朗而意志坚强。面对误会与痛苦,他幽默 对待;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他依然坚强前行。 ( 3) 形式方面,融入了西方音乐节奏,极具节奏感和旋律感。 内容方面,他的诗歌情感真切,内容丰富,有
33、思念大陆之情、客居他乡的孤独,以及自己心中的不平,特别能打动人。 ( 4) 在创作中随缘。创作上已经摆脱了束缚,写作题材全凭缘分。 生活上童心未泯。在故地重游中,余光中童心大发,率性而为。女儿发生车祸,他心情郁闷,但听到小学生读诗,又开心地给予指导。 用幽默化解误会和痛苦。对于李敖的批评,他懂得幽默比愤怒有用。 不再质疑自我,有成熟的自我认识。对于 “我是谁 ”的问题 ,余光中早已不再质疑。只是报以淡淡的微笑,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写作自如,母语熟练,一气呵成。写作时争取写、改、誊一次完成,散文则修改很少。 试题解析:( 1) B“内心非常不愿意 ”属无中生有。 C“对前途、生活失去信心 ”依据
34、不足。 E“对女儿的深切怀念 ”分析不当。 ( 2)解答该题,应该解答本题,首先划分文章层次,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如抓住如下语句: “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 ”、 “ 余光中都在寻找着 “精神上的家人 ”,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 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 家人 ”、 “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地写,而是一辑一辑地写。 ”。女儿遭遇车祸、他坚持听小学生读书;李敖骂他,他幽默以对。最后整合总结答案即可。回答时抓住外在影响、个人努力、性格品质三个方面分析。意思对即可。 ( 3)解答该题,审读题干重点词 “
35、余光中诗歌能够引发民谣风潮的原因 ”,划分文章层次,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如抓住如下语句: “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 ”、 “ 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 的文字所打动 ”。 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最后整合总结答案即可。回答时抓住余光中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形式两方面分析。意思对即可 ( 4)理解题干 “为什么说余光中是 逍遥 的 ”。理解关键词 “逍遥 ”的含义。结合文本,需要筛选余光中 “逍遥 ”的内容,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句子含义;结合文本,找出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三、 文言文阅读(共
36、 1 小题)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 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墙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 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 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 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
37、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 视吾鞭所向。 于是引军次大 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 。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 捷闻,群臣入贺,帝曰: 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沈与求曰: 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 帝曰: 第优赏之。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 吾名世忠,汝曹毋讳 忠 字,讳而不言,是忘
38、忠也。 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怒桧。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 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 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宋史 韩世忠传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年鸷勇 绝 人 绝:超过 B具以所见 对 对:正确 C 举 朝无敢出一语 举:全 D 秉 将旄,皆其部曲云 秉:持,拿 2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复出 /间道世忠 /独部敢
39、死士 /殊死斗敌 /少却顾一骑士锐甚 /跃马斩之 /敌众大溃 B俄复出间道世忠 /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 /少却顾一骑士 /锐甚 /跃马斩之敌 /众大溃 C俄复出间道 /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 /敌少却 /顾一骑士锐甚 /跃马斩之 /敌众大溃 D俄复出间 /道世忠 /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 /少却 /顾一骑士锐 /甚跃马 /斩之 敌 /众大溃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世忠早年勇猛过人,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世忠认为侮辱了自己,而将其痛打一顿。后来,他凭借勇猛和骑马射箭技艺高超而使自己勇冠三军。 B世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金人和刘豫的合兵,沉着镇定,巧用计策,在
40、途中设伏,经过激战几个回合,金兵伤亡惨重。 C世忠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同金的作战,整个朝野都给世忠很高的评价,其部下也受到了嘉奖。 D世忠为官正派,告诫家 人不要忘忠。在岳飞蒙冤这一事件上,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世忠这个人还轻财好义,把自己收到的租税分给了各户百姓。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 ( 2)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考点:人物传记 答案: 1 B 2 C 3 D 4( 1)于是率领军队驻扎在大仪,布下五种阵法(兵法),在二十多处
41、设下埋伏,相约听到鼓声即发动攻击。 ( 2)现在害怕祸患苟且赞同,他日死后,怎能在太祖殿上接受铁杖呢? 试题解析: 1 B 对 :回答 2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原文: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3 D 项 “把自己收到的租税分给了各户百姓 ”错。 4文言文句翻译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找出得分点。一般的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为考查的重点。 ( 1) “引 ”:率领; “次 ”:驻扎
42、; “勒 ”:布下; “设伏 ”:设下埋伏; ( 2)、 “畏 ”:害怕; “瞑目 ”:死; “岂 ”:怎能;受铁杖于太祖殿下:状语后置句; 译文: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他身材伟岸,目光如电。早年勇猛过人,能骑没有驯服的马驹。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他很生气,认为是侮辱自己,将那人痛打一顿。韩世忠十八岁时,以胆大勇敢应乡州招募,隶属于兵籍。他挽强弓骑马射箭,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扰边境,韩世忠攻克关卡,斩杀敌将,将其首级掷于女墙外,诸军乘机发动进攻,西夏人大败。不久西夏人又在小路出现,韩世忠独率敢死队兵士与西夏人殊死战斗,敌人稍稍后撤。战斗中韩世忠 看见敌营中有一个非常勇猛的骑士,韩世忠骑马上前将其斩首,敌军大败溃散。 绍兴四年,金人与刘豫合兵,分路南侵。皇上亲笔致书韩世忠,命他整饬防备,图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