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二一一届)题目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教务处制二O一一年六月1目录摘要3关键词3ABSTRACT3KEYWORDS3引言3一、小题材大境界4(一)琐碎平凡意境深远5(二)童心与童趣7二、散文与漫画的“握手”8(一)留白9(二)白描9(三)幽默10三、文风质朴手法独特11(一)质朴率真的文风11(二)对比与夸张12结语13注释15参考文献16致谢18本科生毕业论文1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丰子恺是涉足多领域的艺术全才,但散文是最接近他心灵世界的艺术形式。丰子恺始终以艺术家的眼光对世间百相进
2、行哲学思考,他的散文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透露着高远的情境,并且透露着直率和自然,内蕴着一种深长悠远的情味。本文选择丰子恺“缘缘堂”散文为研究对象,从题材意境、散文受漫画技法的影响、文风及艺术手法这三大方面重点分析其创作特色,通过对丰子恺独特的创作方式的探索来感受丰子恺散文的独特魅力。ABSTRACTINMODERNCHINESELITERATURE,THEPROSEOFFENGZIKAIISTHECLOSESTARTISTICFORMTOHISSPIRITUALWORLDAMONGTHEMULTIDOMAINSINWHICHHESTEPPEDHEHASALWAYSBEENTHINKINGO
3、FWORLDBYPHILOSOPHICALPERSPECTIVETHROUGHHISARTISTSVISIONHISPROSEDIGTHROUGHTHEORDINARYLIFETOBUILDPHILOSOPHYASWECANSEEFROMHISPROSE,WHICHISWITHLOFTYSITUATIONREFLECTSAFLAVOROFCANDOUR,NATUREANDDEEPECHOTHISPROJECTMAINLYRESEARCHHISPROSE“YUANYUANTANG”,ISELECTIVELYANALYSISHISWRITINGFEATUREOFPROSETHROUGHCOMBIN
4、INGTEXTWITHTHREEASPECTS,THATISTHEMEANDPOETICIMAGERY,STYLEOFWRITINGANDMEANSOFARTISTICEXPRESSIONINTHEWAYOFEXPLORINGARTISTICCREATIONOFFENGZIKAICANWEFEELTHECHARMINHISPROSE关键词丰子恺“缘缘堂”散文创作特色KEYWORDSFENGZIKAIPROSE“YUANYUANTANG”ARTISTICCHARACTERISTIC本科生毕业论文2引言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特殊的涉足多领域的艺术全才,其友人广洽法师所说
5、“丰子恺一生乃萃艺术于一身,为学成就堪称博大精深,多才多艺,绘画、音乐、书法、金石鉴赏、建筑艺术、艺术理论、散文创作、古典诗词等等无不精通,别具风格,自成一家。又兼通晓日、英、俄、法、德等诸国文字,译著等身,初步统计,不下百数十种。如此艺术,不唯国内文艺界所罕见,实为世界艺术坛所稀有”。1散文是最接近丰子恺心灵世界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体现出人的精神主体性,而且呈现出心灵即灵魂的主体性”,2他的散文真实地表达了自我,而且把这个自我赤裸裸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在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一颗平凡而又伟大的艺术家的心。他从1925年开始创作发表散文以来,共发表了200多篇散文,光以“缘缘堂”为名结集出版
6、的就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和缘缘堂续笔。可以说,“缘缘堂”不仅是丰子恺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的精神家园。而学术界对于“缘缘堂随笔”这个名称的使用一直模糊不清,随着时间的迁移,学术界更倾向于“把丰子恺的所有散文都称为缘缘堂随笔,应成为丰子恺散文统一标识。”3“以致缘缘堂随笔这一名称,后来变书名号为引号,转而成为文坛总称丰子恺散文的诗性品牌。”4笔者所要研究的对象“缘缘堂”散文,主要是指从丰子恺创作起步到“缘缘堂”时期的散文创作,即写作于1927年至1938年,收集在缘缘堂随笔(1931年)子恺小品集(1933年)、随笔二十篇(1934年)、车厢社会(1935年)、缘缘堂再笔(1937年
7、)等集子中的作品,还包括抗战后为躲避战火而离开故居时,凭吊缘缘堂的作品,如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辞缘缘堂等文。1930年代的散文创作,虽正值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但他的散文既不同于以鲁迅、瞿秋白等人为代表的左翼作家,也不同于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他既没有把自己的散文作为“匕首和投枪”,也没有一味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他创作风格的不同之处在于始终以艺术家的眼光对世间百相进行哲学思考,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透露着高远的情境,并且他的散文如他的漫画和人格一般,透露着直率和自然,读着他的散文,本科生毕业论文3我们好象面对着一个老友,无所拘束,话语真率而平和,却内蕴
8、着一种深长悠远的情味。本文选择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特别是以三十年代的创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本从从题材意境、散文受漫画技法的影响、文风及艺术手法这三大方面来分析丰子恺该时期散文的创作特色。一、小题材大境界丰子恺曾经用这样一首诗来总结自己的散文创作“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5他喜欢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抒发真挚而又深沉的情,他的取材大多是一些细微琐碎的,甚至在常人看来似乎是毫无意味的甚至根本不会被人注意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一到丰子恺的手中,即刻就变成了散文的题材,通过他的品味和咀嚼,立即散发出不同寻常的意味,使人觉得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既真实感人、亲切自然
9、,又含蓄深刻。(一)琐碎平凡意境深远在阅读丰子恺的散文总有这样一种感觉,他的作品不会空洞地说教,多发现和攫取一些平凡琐碎的题材,并很好地运用了这种题材,大家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却能大放异彩。与丰子恺同一时期的作家,他们更多的是关注重大的现实题材,而忽视平凡细小的题材,从这一点来说,丰子恺散文的细碎之美是弥补了这一欠缺,同时这也是丰子恺散文在这一时期的独特之所在。“优秀的散文常取材于日常小事,着笔于事物的细处,发人之所未发,从平凡中体悟新异的滋味,在细微处窥见宏旨要义,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6丰子恺散文与这一标准不谋而合,他的作品中的题材,均来自于个人的生活,除了谈文艺理论方
10、面的散文需要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外,其他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细事、小事,如儿女、春、秋、杨柳、蝌蚪等事物俯拾皆是。在吃瓜子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的,的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本科生毕业论文4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这吃法不但的,的的声音清脆可听,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有些儿妩媚动人,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能尽量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
11、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糖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必定发展起来,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7作者截取的吃瓜子这一情境在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现象,不得不说是独辟蹊径,他写了一张嘴和一只手,却在细节的忠实中有力地鞭挞了精于消闲、浪费生命的消极现象,挖掘出“消遣误国”的道理,在1934年当时的中国写出这样的文章,显然与同时代的鲁迅、老舍等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文学创作的风格是不同的,选材的角度和所达到的意境是有区别的,他能让读者在哂笑之余,更容易接受教
12、育而为国忧心忡忡。又如在口中剿匪记一文中,作者以借拔除病牙这一常见而又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旧社会贪官污吏的不满,将严肃的主题用诙谐的口吻表达,令人叫绝。此外还有做客者言、车厢社会等富有哲理性的散文都是这样,选择的题材虽然细小平凡,他却能以小见大、以个别见一般,而利用这些素材时又能随笔而书,自然地达到“弦外有余音”的艺术效果。正如谷崎润一郎评价说“他所取的题材,原并不是什么实用或深奥的东西,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思议。”8丰子恺对细碎小事的关注,是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他不仅在童年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而且在杭州求学时,李叔同、夏丏尊、马一浮几位赫赫有名的教
13、育家皆对他的艺术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儒释并重的李叔同教育丰子恺“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9“这影响到丰子恺的文化选择,在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中,渴望用传统文化支撑起现代中国的文化建构。”10同他的几位师长一样,在面对西方本科生毕业论文5现代意识时,没有盲目跟从,反而坚守传统文化,并极力使之在现代社会的起作用。丰子恺的思想中完全融入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传统文化,一方面受其影响,他推崇的趣味必须通过对日常生活、世态人情的描写来体现;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宁静淡泊、超然洒脱的心境能从日常生活的细碎小事
14、中获得感悟和愉快。因此在散文创作中,即使在谴责日寇的暴行或社会的不平时,他的情感仍有所节制,怨而不怒,仍追寻着一贯的风格,热衷于身边的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丰子恺的小题材创作却能获得意境深远的“大境界”,因为他总是能独辟蹊径地在平凡的日常事物中获得耐人寻味的启示,但不刻意追求,自然而又含蓄深刻。例如,乘车本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但丰子恺却能着眼于车厢社会发生的种种丑相,并道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人生好比乘车,有的早上早下,有的迟上迟下,有的早上迟下,有的迟上早下,上了车纷争坐位,下了车各自回家,在车厢中留心保管你的车票,下车时把车票原物还他。”11再如儿戏一篇,全文写两个小孩子
15、打架,从打架的场面,写到打架的原因,直到打架的结束,好像漫不经心地随意描写,但篇末一句“国际的事如儿戏,或等于儿戏,”成为点睛之笔,令人恍然大悟,由衷佩服作者立意构思的巧妙。他实际上是通过一个日常生活小事作比喻,写出了他眼中的国际之间的纠纷的三个过程,通俗易懂,发人深省。在这里不难发现丰子恺虽一生都在用心地描写细碎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但就是用这些表达出了耐人寻味的人生意味,可谓是“一沙见世界”。(二)童心与童趣在谈论丰子恺散文题材和构思的独特时,我们发现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有相当大的一块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如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儿女、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这些中国散文史上脍炙
16、人口的名篇,俨然已经成为丰子恺散文一个独特的符号,一张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名片。丰子恺曾说“艺术教育就是教人学做小孩子,学做小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长大以后永不泯灭。”人生在世,我们不能完全与本科生毕业论文6世隔“绝缘”,所以,丰子恺认为,人贵有“赤子之心”,在他眼里,每一个纯真无邪、天真烂漫的儿童都是艺术家,培养他们的“赤子之心”,用宗教和艺术来洗刷尘世的虚伪,使大人们回归人的本性,达到“本真”状态,成为真正的“人”。所以说,在题材上选择儿童题材,热情讴歌真率自然的“童心”,实质上就是“想使人通过对艺术的追求,实现精神对现实的自由超越。”12基于这种认识,丰子恺对儿童世界的刻画,完全
17、不同于其他儿童题材作家,在他笔下的儿童表现出独特的童心与童趣。在同一时期,有很多作家已经“发现”了儿童,开始关注儿童,但除了儿童文学,他们笔下的儿童大多只是一种文学符号,代表纯洁、天真。最典型的如冰心,在她的作品中,儿童都如同圣洁的天使,是爱的哲学的宣谕者。此外,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等儿童形象也只是停留在象征意义上,只是作为映照封建礼教扭曲的病态人格的镜子。丰子恺笔下的儿童世界却不这样,告别象征意义上的天使,而是对儿童进行还原,集中刻画现实生活中的“顽童”,他们也有着大人所“厌恶”的种种“缺点”。如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
18、要天停止下雨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决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此时的他们显得专横又调皮。不同于冰心,丰子恺对孩子们的爱是出自于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是建立在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儿童身上的。试想下,谁家的孩子不调皮谁家的孩子不尿床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儿童的纯洁、可爱,还应看到儿童的顽皮以及在这顽皮的背后所蕴涵着的生活的趣味。丰子恺正是如此,感同身受地书写儿童世界以表达对儿童的挚爱。那为什么说丰子恺儿童题材的创作也是“大境界”呢对儿童世界的痴迷并不是丰子恺在躲避现实社会,正如他在我的漫画中说到“我向来憧憬于
19、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看见了当时社会里的虚伪骄矜之状”,“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这正是从反面诅咒成人社会的恶劣”。丰子恺是个有良知的平民作家,他关心百姓的疾苦,对穷苦百姓饱含同情,他厌恶社会的不公,但他选择用童心来唤醒丑恶的世风,这才是他讴歌童真的动机。在华瞻的日记中曾描写到,“大人们常常不怕厌气,端坐本科生毕业论文7在椅子里,点头,弯腰,说什么请,请,对不起,难为情一类的无聊的话。”这就是儿童,他们觉得大人们的举动很奇怪,公司里空摆着许多小汽车而不肯拿回家给他玩,只有隔壁的邻居小女孩和他是“同志的朋友”,一笑就看出是一同骑竹马的意思。作者借儿童的口批评成人社会的虚伪
20、,写儿童的天真无邪来讽刺人们之间的隔阂,对病的、不自然的成人社会的反讽才是作者真实的意图,这也成就了丰子恺儿童题材创作的意境之深远。二、散文与漫画的“握手”丰子恺是中国晚近百年以来,唯一一位“图文并茂”的艺术家,而丰子恺作文与作画也有相通之处,他在文学与绘画中提出“文学与绘画的交流,文学与绘画的握手”,他认为散文“兼有绘画的效果与文学的效果”。13所以,我们会发现,丰子恺的许多漫画作品和散文创作是同一题材,甚至是同一个题目,表达同一思想内容,只是采用的艺术方式不一样。所以,一方面丰子恺的散文可以配画,另一方面他常常把漫画的技法运用到散文的创作当中,用漫画的思维来构思和创作散文。(一)留白留白,
21、是丰子恺漫画的重要技法,在空白的背景上,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大致的轮廓,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而获得审美效果。文如其画,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不像大多数作家那样对事物的连续性描写,而只是注重对生活片段的叙写,突出“最富于孕育的顷刻”。14在吃瓜子一文中,作者只详细写了小姐和太太们吃瓜子时“的,的”的声响和她们手的动作,而忽略这些人的相貌等无关紧要的部分,这种写法给读者强烈的视觉感受,留足了想象空间,使读者联想到自己或身边人吃瓜子的情形,留下深刻的印象;车厢社会中只描写出“初乘”、“老乘”、“惯乘”各个片段。在肉腿一文中这样描写到“火一般的太阳赫赫地照着,猛烈地在那里吸收地面上所有的水;浅浅的河水懒洋
22、洋地躺着,被太阳越晒越浅。两岸数千百个踏水的人,尽量地使用两腿的力量,在那里同太阳争夺这一些水。太阳升得越高,他们踏得越快,“洛洛洛洛”响个不绝。后来终于戛然停止,人都疲乏而休息了;然而太阳似乎并本科生毕业论文8不疲倦,不须休息;在静肃的时候,炎威更加猛烈了无数赤裸裸的肉腿并排着,合着一致的拍子而交互动作,演成一种带模样。”15作者在描写抗旱的场面时,只抓住烈日下和“洛洛”的声响中带模样的肉腿,至于踏水的过程,有什么感人的故事,人脸上的表情,彼此说些什么,一概不提,给人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白。读者在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如果不去想什么,那也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但是如果细细思考一下,作者写这段文
23、字的意图就很明显了,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特色之一注重神韵。丰子恺散文中空白的运用,正是借鉴绘画的技巧,形成言外之意,象外之境,从而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二)白描丰子恺的散文,虽然不乏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但更常见的是白描手法的熟练运用,这同他画家的身份是分不开的,因为他的画大多也是以白描的手法作成的。在我的母亲一文中,丰子恺是这样描述他的母亲的,“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16这里,只写了母亲的坐姿、“眼睛里”、“口角上”,而且作者先后五次用同样的话来描写,经过反复出现,一个精明能干、兼有严父慈母角
24、色的母亲就清晰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了。怀李叔同先生中描写李叔同时用了五幅肖像,第一幅“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第二幅“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第三幅“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第四幅“见他躺在床上,面容消瘦,但精神很好,对我讲话,同平时差不多。”第五幅“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17上述对李叔同的五幅肖像描绘,是从上海读书时
25、,日本留学时,在杭州师范教书时到断食期间,再到虎跑寺出家后,全部用的是白描手法,简洁的五幅画,展现了李叔同的一生,体现了他一生各个阶段思想情感、生活方式的变化。漫画是画家脑海中的艺术形象在其画笔下的再次显现,它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关键。丰子恺在散文创作中运用白描手法来写人时,本科生毕业论文9也抓住人物特征,几句话,人物的形象就能跃然纸上。当读者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比较生动的形象,这也是作者的漫画思维对其散文创作的一个影响之一。(三)幽默幽默和漫画常常是如影随形的,漫画必须具有幽默性才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样的,“丰子恺的散文总是具有一种比笑话更有深度,比微笑更有效果,比
26、哈哈大笑更能感染别人的幽默力量。”18幽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中戏剧性内容的发掘和表现,丰子恺是个极富幽默的艺术家,他将沧桑化为轻松,这需要何等的胸怀和才气,十分值得人们尊敬。在姓一文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我上轮船,攒进房舱里,先有这个肥胖的钱庄商人在内。他照例问我“尊姓”我说“丰,咸丰皇帝的丰。”大概时代相隔太远,一时教他忽不起咸丰皇帝,他茫然不懂。我用指在掌中空划,又说“五谷丰登的丰。”大概“五谷丰登”一句成语,钱庄上用不到,他也一向不曾听到过,他又茫然不懂,于是我摸出铅笔来,在香烟簏上写了一个“丰”字给他看,他恍然大悟似地说“啊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丰”汇丰银行的确比咸丰皇帝时髦,比“五谷丰登”
27、通用以后别人问我时候,我就这样回答了。19很显然,作者对这位满身铜臭的钱庄商人是不满的,但丰子恺没有对这位愚昧的商人以尖锐的批判,而只是用温和的态度去描述,让读者会心地微笑,但其中不失作者对其的悲悯,富有感染的力量。在做客者言、口中剿匪记、吃瓜子等散文中,对社会丑态的描写,令人深思,其中“幽默”的力量功不可没。同时,透过幽默,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品德和修养,以及作者看这些丑陋现象时所怀着的悲悯情感。除了上述留白、白描、幽默三个方面外,丰子恺还将许多漫画的技法融合到散文创作中,如具象手法、变形等。正是文学与绘画的握手,使丰子恺的散文因具有漫画风格而在现代散文之林中别具一格。三、文风质朴手法独特本
28、科生毕业论文10丰子恺散文的独特之处不仅限于他的题材构思的精巧和散文与漫画的结合这两大方面,另外,质朴的文风和对比的运用、议论的方法、拟人化等艺术手法,都是构成了他的散文不同于主流散文创作模式必不可少的元素。(一)质朴率真的文风谷崎润一郎在读中提到“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并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作漫画,写随笔的缘故,我所喜欢的,乃是他的像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的丰富的爱,和他的气品和气骨。如果在现代要想找寻陶渊明、王国维那样的人物,那么,就是他了罢。”20读过丰子恺作品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平淡朴实、赤诚真率和仁慈的胸怀,也许是受到李叔同佛学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如其人简易
29、朴实、率真毫无雕饰,而意境却含蓄隽永。正如他热衷于儿童题材的创作,他的文风也没有虚伪的矫揉造作。在语言和创作习惯上最突出的美学特质就是自然无饰,他从来不堆砌华丽的辞藻,反对“做”文章,他的散文完全采用质朴无华的日常语言,“拉家常”般随便平常,“平易地去写,自然就有一种美”,让读者感受到他本真的心灵闪动。如白鹅中写白鹅的神态气调,天真自然,毫无雕饰,却写出了白鹅给荒村独处的作者增添了生气的情趣,个中悲喜感情在读者面前显露无遗;湖畔夜饮抒写友情,天真自然而不浓烈,春月当空,明明白白也不失风韵。最为自然隽永的是山中避雨,作者同两女孩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但“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
30、我的感兴,反觉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濛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恰巧“茶博士”正在门口很拉着胡琴,作者兴致顿来,借来胡琴,“在山中小茶店里的西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象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21以致于作者临行时,三家村里的青年竟然对我产生惜别之情。这篇散文文字是那么平易朴素,行文流水,明白如话,却又无处不透示出一种诱人的神韵和意境,也表明他在散文创作时对情趣的注重。本科生毕业论文11(二)对比与夸张散文,从本质上说
31、就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作为文学的形式之一,作者的感情不是直接显现的,而是在对人、物的描绘展现出来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技巧起十分关键的作用。读丰子恺的散文,不难发现他创作的高超技法,比如他在行文过程中常常运用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用“一根火柴”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客套(做客者言);把口中十七颗坏掉的牙齿当作土匪,将拔牙比作“缴匪”(口中剿匪记);在手指一文中,作者更是充分发挥其想象的才能,把“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大拇指比作农人,把“比大拇指舒服得有限,比其他三指吃力得多”的食指比作工人,把“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
32、,曲线优美,处处显示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的中指比作官吏,把除了享乐的事情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三指的无力的附庸”22的无名指和小指比作纨绔儿和弱者。夸张等手法使得他的散文趣味蓬发,含蓄蕴藉,仔细咀嚼却别有一番意味。对比手法在丰子恺的散文中发挥着多重作用,它不仅用作具体的行文技法,同时也用于对全文的构思上。他在以儿童为题材的创作,就是通过成人和儿童的对比,以真率的童心来反衬出成人社会的虚伪、病态。从描写的角度来说,丰子恺采取的对比手法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有同人同物体的前后对比,如陋巷;新旧社会的对比,西湖游春;不同空间的对比,如两场闹等等。在杨柳一文中有这样的描
33、写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只供观赏,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23作者用对比手法描述了几种不同植物的习性以及世人的看法,“牡丹”、“葡萄”和“许多花”在日常生活里要吃“猪肚肠”“肉汤”或“豆饼”,自认高贵;而“杨柳”只要阳光、土壤和水,却被认为“低贱”。借物及人,表现作者对本科生毕业论文12“各种花”和“杨柳”
34、所代表的不同的人生价值观进行对比,讽刺如同牡丹、葡萄等外表华丽而内心丑陋无用的一群人,同时赞扬了像杨柳一样的百姓,如他又在文中说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象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24借杨柳下垂的自然形态,与“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的人情世态做比较,在对
35、比中赞美了“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的品德。对比手法的运用,让此文在同一题材的作品中显得独具特色,同时直截了当的对比也是形成其质朴率真文风的一种主要表现手法。结语丰子恺虽然是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但是他的散文创作明显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不完全一致,也与创造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不大相同。同样的,丰子恺在30年代创作既不像左翼作家的杂文如“匕首和投枪”,也不像自由主义作家一心沉吟于个人的生活天地里,与时代脱节。他介于二者之间,虽不乏描写家乡山水间的悠闲生活,或用佛理思考人生,或讴歌童心的纯真,表现出静思的“居士”的一面,但同时他不乏关注社会现实,没有超然于世而逃避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良
36、知,特别是在看到中国逐步走向危亡时,丰子恺也积极地举起抗日大旗,站在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立场上,抨击日寇惨无人道的罪行。不同的是丰子恺是为护生而战,从“人”这个角度出发,不同于当时政治化的爱国主义和主战观念。王西彦曾说丰子恺身上有两重人格“一个是出世的,超脱物外的,对人间持静观态度的;另一个是入世的、积极的,有强烈的爱憎感情的。”25而这一切也形成了丰子恺不同于主流的创作思维。小题材、大意境,散文与漫画技法的融合,质朴的文风与独特的艺术手法本科生毕业论文13皆奠定了丰子恺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之处,也是贯穿丰子恺漫长的一生,边缘化创作的重要方面。在战火纷飞、格局动荡的年代,丰子恺始终保持自己的文学立场
37、,不随波逐流,以智者的静思姿态关注社会现实,传统文化的底蕴、良师对他艺术观的影响、个人性格与追求等都成为构成他创作特色的因素。可以说,在名家林立的现代散文史上,丰子恺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却是最独特的存在,他对主流文学创作形式的疏离,是作者对自我的坚守,他用特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自由精神和人格魅力。本科生毕业论文14注释1广恰法纪念丰子恺先生逝世8周年,钟桂松、叶瑜荪编写意丰子恺,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64页。2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59页。3余连祥丰子恺的审美世界,学林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95页。4富华丰子恺
38、“缘缘堂随笔”深度细读,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第180页。5丰子恺丰子恺散文代自序,转引自王宗芹丰子恺散文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6页。612王宗芹丰子恺散文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6、32页。7911131516171921222324丰陈宝、丰一吟编丰子恺散文全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1版,第232、533、327、289、353、640、142、386、380、596、386、386页。820谷崎润一郎读,见丰陈宝、丰一吟编丰子恺散文全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1版,第112、113页。10常海试论丰子恺的文
39、化选择,吉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14朱红林丰子恺散文艺术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169页。18彭书传论丰子恺散文的幽默美,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第16页。25王西彦赤裸裸的自己,丰子恺散文选集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本科生毕业论文15参考文献论文1刘家思试论丰子恺的散文创作,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3期。2陈艳玲论丰子恺散文的艺术特质,载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月第4期。3祁敏“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论丰子恺散文的细碎之美,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月第5期。4林秀
40、明画与叙的交融论丰子恺散文的创作艺术,载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5富华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深度细读,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6徐型丰子恺散文对比手法的运用,载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2月第4期。7彭书传论丰子恺散文的幽默美,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8陈星丰子恺研究的回顾与评析,载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9朱晓江现代性视野下的丰子恺散文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10赵晓燕丰子恺散文论,苏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11常海试论丰子恺的文化选择,吉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12王宗芹丰子恺散文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
41、学位论文。专著1丰陈宝、丰一吟编丰子恺散文全篇(上、下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1版。2梁向阳当代散文流变研究,中华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3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4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5陈星潇洒风神,漓江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6陈星艺术人生走进大师丰子恺,西泠印社,2004年8月第1版。7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8朱红林丰子恺散文艺术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9丰一吟丰子恺传,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第
42、1版。本科生毕业论文1610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11余连祥丰子恺的审美世界,学林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本科生毕业论文17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试论丰子恺“缘缘堂”散文的创作特色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如果提起丰子恺,人们往往称他是现代漫画的开路先锋,称之为漫画家,而把他的散文放在第二位。其实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特殊的涉足多领域的艺术全才,正如其友人广恰法师所说“丰子恺一生乃萃艺术于一身,为学成就堪称博大精深,多才多艺,绘画、音乐、书法、金石鉴赏、建筑艺术、艺术
43、理论、散文创作、古典诗词等等无不精通,别具风格,自成一家。又兼通晓日、英、俄、法、德等诸国文字,译著等身,初步统计,不下百数十种。如此艺术,不唯国内文艺界所罕见,实为世界艺术坛所稀有”。【1】丰子恺曾说“综合看来,我对文学,兴趣特别浓厚。因此我的作画,也不免受了文学的影响。”2可以看出散文的创作在其一生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一)丰子恺及其散文创作概况丰子恺1898一1975,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他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李叔同先生影响,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赴日本“游学”,同年回国后在春晖等学校任音乐、美术教师,之后的几年里,一直在教师、作家等角色中转换,可以说他的生活和艺术是连为一
44、体的,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效的文艺大师。从1922年到1975年去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笔耕不辍,以宗教徒的虔诚从事散文随笔创作,共发表了200多篇散文,以自己的居所“缘缘堂”命名的就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续笔这四部集子。纵观其一生的散文创作,大概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丰子恺创作初期的一些作品,延伸到三十年代初期的部分本科生毕业论文18散文创作。这时期丰子恺的创作尚处在起始和探索阶段,他把注意力放在对人生根本问题的体察思考上,着重从佛理角度来探究人生,同时还有对童趣的追怀。这阶段的作品大部分收在缘缘堂随笔中,代表作有渐、剪网、大账簿、两个“”等。此外丰子恺描
45、写儿童的随笔,如华瞻的日记、给我们的孩子、儿女等都是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大都属于这一时期。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创作。随着其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扩展与丰富,丰子恺的散文创作逐步走向成熟。面对残酷黑暗的现实,丰子恺逐渐把注意力投向现实的生活中“没有花生米不满足的人,却有许多面包不满足的人”。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爆发,迫使他走出书斋,用手中的笔反映现实、揭露黑暗,社会相成为当时主要的题材。这一时期是丰子恺散文创作的丰收期,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集子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涌现了车厢社会、做客者言、肉腿、两场闹、吃瓜子、半篇莫干山游记等佳作,此外还有控诉日本侵略者的还我
46、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等篇目。第三个时期,即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这短短的几年,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主要收录在率真集等散文集。代表作如口中剿匪记、谢谢重庆等,抨击了“贪赃枉法,作恶为非”,“危害国家,蹂躏人民”的“官匪”,期待着“一盏长明灯,永远不熄灭”。第四个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散文,包括在“文革”中的地下创作。新中国成立后丰子恺担任不少了社会工作,但仍有大量散文创作,主要结集在缘缘堂续笔当中。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在固有风格的基础上有增加了明朗的色彩,大多为一些游记之作,如庐山游记、上天都等;也有对往事的回忆,特别是故乡的人事,如四轩柱、阿庆等;还有身边琐事记录,如阿咪。(二)丰子恺散文
47、的研究概况对丰子恺散文的关注与他的随笔创作几乎是同步的,在丰子恺创作之初,本科生毕业论文19特别是缘缘堂随笔结集出版后,他那赤诚、率真的情调和朴素自然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笔法打动了无数的读者,郁达夫在他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选入了其五篇散文做品,并称赞道“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3】后来赵景深、夏丏尊等文人,日本学者谷琦润一郎都不吝赞辞,或署名撰译,足可见丰子恺散文创作的成就。但近百年来对丰子恺的随笔创作不满或者不解也大有人在,争论不断。钱理群、温儒敏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中给丰子恺初期的散文创作作了这样一个评价“他以某种
48、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于俗相中发现事理能将琐细的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乎易朴实,有赤子之心作者在看到人世间的昏暗后,企图逃入儿童的世界,加上佛理的渗入,文章萧疏淡远,带着哲理深味,染有清淡的悲悯之色。”【4】可以看出,一方面,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丰子恺随笔的“特殊之处”从佛教哲理角度来探究人生底蕴,但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丰子恺“逃避现实”的不满。其实这也是近百年研究界对其随笔认识的争论之一丰子恺是否“佛化”了。最早的1930年左翼作家柔石在萌芽杂志上发表了丰子恺君的飘然态度一文,文章火药味颇浓,开头便说“几乎疑心他是古人,还以为林道姜白石能够用白话来做文章了”。【5】不满于丰子恺“态度的那么
49、飘然”代表了当时评论界一部分人的看法。同时,也有人为丰子恺辩护,许钦文在发表的郁达夫丰子恺合论,认为佛教思想只是艺术家修心的一种手段们也是非常必要的;柯灵在上海编辑文汇报“世纪风”副刊中发表的拭沫之余、抗战中的丰子恺先生等篇,用大量事实证明丰子恺并非“佛化”,并赞扬其在抗战中的积极进取精神。之后,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陆续有过几次,有时双方激烈的程度并不亚于现代文学史上流派、社团之间的论争。时至当今,争论也一直继续着,如徐型在儒学和佛学对丰子恺世界观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与同时代的另外一些文艺家相比,他从进入青年时代以后,世界观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发展,部分作品没有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甚至落后于时代。”【6】李复兴在丰子恺散文漫议一文中也认为“这确是作者的真感情,但是在那个黑暗社会里,过分宣扬与世无争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遁。”【7】值得庆幸的是,研究者不再简单地以“消极”一词来本科生毕业论文20否认子恺随笔的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中对丰氏的评价中,虽用了个“逃”字,但还是肯定了其价值,这本身就是丰子恺研究界的一个突破,丰子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也说明了其随笔的价值正不断得到人们的认可。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送阿宝出黄金时代、儿女等文,是丰子恺描写儿童生活的随笔,大多是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