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
2、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在中国,近年来运用股权激励手段来激励企业经理人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政策取向,其中的盈余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债权人、股东、证券监管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选取截止至2010年12月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样本,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回归分析,选取
3、反映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多个变量构建模型,来实证研究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制造业上市公司用于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与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总资产规模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指标都没有通过相关显著性检验。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盈余管理;回归分析ABSTRACTINCHINA,THEUSEOFEQUITYINCENTIVEHASBECOMETHECONSENSUSANDPOLICYORIENTATIONTOENCOURAGEBUSINESSEXECUTIVESINRECENTYEARS,INWHICHTHEEARN
4、INGSMANAGEMENTISSUESAREINCREASINGLYBEINGCONCERNEDBYCREDITORS,SHAREHOLDERS,SECURITIESREGULATORSANDOTHERSTAKEHOLDERS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FROMTHEVIEWOFEARNINGSMANAGEMENT,THISARTICLEPICKSUPALLMANUFACTURINGLISTEDCOMPANIESWHICHHAVEANNOUNCEDINCENTIVEPLANSBYDECEMBER2010ASTHEBASICSAMPLETHEWRITERMAKESUSEOFSPS
5、SSOFTWARETODOREGRESSIONANALYSISWECONSTRUCTTHEMEASURESANDDESIGNTHEMODELTOASSESSTHERELATIONBETWEENEQUITYINCENTIVEANDEARNINGSMANAGEMENTTHEEMPIRICALANALYSISDRAWSTHEFOLLOWINGCONCLUSIONTHEMANUFACTURINGLISTEDCOMPANYPRESENTSTHEREMARKABLEDEPENDENTCORRELATIONBETWEENEQUITYINCENTIVEANDACCRUALSTHATAREUSEDTOREFLE
6、CTTHEDEGREEOFEARNINGSMANAGEMENTANDTHEACCRUALSARENOTSIGNIFICANTBYCORRELATIONTESTFORASSETLIABILITYRATIOANDNETASSETSYIELDRATEKEYWORDSMANUFACTURINGLISTEDCOMPANYEQUITYINCENTIVEEARNINGSMANAGEMENTREGRESSIONANALYSIS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一、引言1二、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提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三)研究框架3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
7、研究综述4(一)国外研究现状4(二)国内研究现状4四、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设计7(一)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7(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可能出现的问题8(三)研究假设的提出9(四)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10(五)变量定义11(六)模型设计12五、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实证研究分析13(一)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13(二)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14六、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结论与展望15(一)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5(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16参考文献17致谢19附录一样本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一览表20附录二样本公司各财务指标计算统计表22附录三样本公司股权激励
8、方案公布后股价变动情况及管理层薪酬统计表26附录四样本公司回归分析变量数据表28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一、引言自2005年7月1日金发科技发布A股市场第一个股权激励预案以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当2006年1月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办法后,股权激励更是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形成一种风潮,5年间深、沪两市共推出170多个股权激励预案。股权激励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股权激励制度在收获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后,与业绩挂钩的制度设计正使其在上市公司中演绎一场新
9、的道德风险,为获取更大的私人利益进行盈余管理正是其产生的一种主要负面效应。然而,国内的学者更多地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股权激励的实施正效应方面,从盈余管理角度考察股权激励产生的不利影响则很少,实证方面的研究文献更少。因此,从实证角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合适样本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整个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及其他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更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方向。二、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股东委托经理人经营管理资产,经理人与股东实际上是
10、一个委托代理关系。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在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两者的利益又是不一致的。由此,在信息不对称以及所有者较难监督的情况下,经理人很可能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用所赋予的权利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决策。那么,只有将两者的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促使经理人站在股东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决策。股权激励方式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者利益不一致的难题。然而,股权激励制度本身也存在缺陷。即使推行“股权激励”最成功的美国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安然事件正是一个典型。在我国,自2006年1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
11、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月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办法以来,已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就占半数以上,这就使得这些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成为可能。因此,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来研究股权激励可能带来的盈余管理问题非常有必要,通过此项研究可以把握该行业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些年来制造业上市公司基于股权激励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鉴于股权激励的长期激励作用,西方国家的企业大量采用股权激励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实践结果同时证明股
12、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会带来新的问题,盈余管理就是其中之一。而目前就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权激励的积极效应方面,对于股权激励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则研究较少,而从盈余管理角度来研究股权激励的效果的文献更是相对稀缺。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规避股权激励实施中的盈余管理问题提供有益的线索。2、现实意义本文从制造业上市公司角度出发,研究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些年来上市公司基于股权激励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可以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行为有更理性的认识,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披露的盈余信息的内涵,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效地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净化我国证券
13、市场的投资环境,使我国证券市场能够健康、规范、有序地运行。同时,这对于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层激励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均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3、个人意义盈余管理是当前实证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与财务管理专业紧密联系的课题。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重要的理论成果,结合自身所学的相关财务管理知识,从股权激励角度着手来考察盈余管理的问题,对深入了解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方法有着很重大的意义,特别是从制造业上市公司出发来研究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问题,更有
14、利于我了解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的现状,把握其运行规律。(三)研究框架图1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技术路线图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分析实施的正效应盈余管理问题的存在实施的负效应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提出实证研究假设(两者正相关)选取合适的样本数据(制造业上市公司)构建实证研究模型(回归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操作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互关系研究的主要结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广泛阅
15、读,发现国外学者从盈余管理角度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关于盈余管理的产生条件,KATHERINESCHIPPER(1989)指出主要有契约摩擦和沟通摩擦。其中,契约摩擦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基本动机,而沟通摩擦是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条件。而BROWN(2002)在华尔街日报中发表的文章中则指出,如果在短期内管理者有自由出售手中所持股票的权利,股权激励就会促使管理者采取以牺牲公司长期利益的盈余管理行为来提高短期内公司的股票价格,从而使自己获利。GUTTMAN和KADAN(2003)提出了一个信号博弈模型,证明了股权激励是导致盈余管理的动因。模型指出理性的投资者是根据经营者所报告的
16、公司收益来确定股票价格的,同时假设经营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有成本的;股东以公司的股价作为确定经营者报酬的标准,因此,经营者有操纵对外公布的公司收益的动机。在实证研究方面,奥斯汀瑞坦加等(2003)在股票期权奖励与盈余管理动机中通过考察CEO报酬的结构以及管理盈余的动机问题研究管理者对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选择是否受到股票期权授予时间以及频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作为年度盈余组成部分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受到同比例的期权奖励的影响。与此研究结果相类似,特里A贝克等(2009)在围绕期权授予的激励机制和盈余管理机会一文中,通过将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与管理盈余的能力联系起来建立一些假设。研究指出,期权授予和盈余的关
17、系应该根据期权授予计划的性质而相应发生变化。不然,投资者会预见到一个即将到来的收益,承认在报告过程中管理者进行干预的动机,从而使那些接近期权授予日的盈余报告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文献并不多,主要包括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应、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首先是关于股权激励实施效应的研究,这是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方面。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5魏刚(2000)的研究表明,高级管理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我国股票一级、二级市场存在巨大价差的情况下,持有股份的高级管理人员完全可
18、以利用股票市场轻而易举获利,拥有剩余索取权产生的激励效应荡然无存。因此这种观点认为股权激励并不会对业绩产生影响。李增泉(2000)的研究结果与此不谋而合,他根据国内数据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人员的年度报酬并不与公司绩效相关联,持股制度虽然有利于提高公司业绩,但大部分公司管理层人员的持股比例都比较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当管理层人员的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后,股票激励才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周建波和孙菊生(2003)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治理结构、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关系,但其研究结果只能证明一种可能性,即董事和高管作为自利理性的经济人,有能力通过各种合法的手
19、段为自己谋利,其中也包括股权激励工具,并没有明确指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系。与上述研究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邱世远等(2003)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分析中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他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股权激励效应。他们统计了我国截止2001年年底实施了股权激励的86家上市公司,这86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均远远大于全部上市公司相应的指标,由此肯定了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其次是对盈余管理动机方面的研究,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可以为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找到相应的依据。陆建桥(1999)对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论指出一些上市公司出于避免连续三
20、年亏损、免受诸如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等处罚的动机,在亏损及其前后年度采取了相应的盈余管理行为。孙铮和王跃堂(1999)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频率分布进行了检验,也表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行为。惠小兵和陈方正(2001)通过对1999年联合证券公司与证券时报主办的上市公司经理人月度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八个动机,具体包括报酬契约动机、IPO(首次发行股票)动机、配股动机、保牌动机、银行借款动机、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动机、市场动机和税收动机。最后是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呈现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6一种正相
21、关关系,但是由于环境、研究方法等的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克敏(2007)应用LISREL模型,深入分析了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高管控制权对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李春景等(2009)以2006年沪、深两市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4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刺激了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司徒大年等(2004)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研究一
22、文中研究了股权激励效应发挥的环境,认为股权的激励效应是以高效运作的金融市场为前提的,在一个投机性强、高价高估的市场,操纵股价有更大的空间,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容易使得公司高管行为短期化,推高短期股价。另外一些学者虽未明确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但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股权激励的施行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卢侠巍(2000)指出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对付监管部门的配股权规定存在利润操纵行为。为了减少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建立对高管人员的适当的长期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操纵会计盈余的行为。从这项研究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具有抑制作
23、用。吴娓(2006)在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一般情况下,管理层造假的意愿并不强,只有在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弱、财务状况每况愈下时,管理层才有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第一大股东对盈余管理依然能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陈千里(2008)在代理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盈余操纵和国有股减持对股权激励合约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过高的股权激励不仅会带来内部人侵占国有资产、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后果,而且可能使抑制盈余操纵活动的市场监管措施失效。从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实施状况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股权激励制度在权衡股东与管理者利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4、,但也由此引起了盈余管理行为等新的道德风险,这不仅影响了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隐患。我国的股权激励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自2006年底国资委和财政部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7联合下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起,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开始了大范围施行,尤其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它占了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的半数以上,如果不正视这一问题,股权激励很容易演变成管理者掏空上市公司的新手段。因此,通过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可以促进整个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同时也为其他行业上市公司实施更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方向。四、制
25、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设计(一)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股权激励制度的具体应用受到经济体制环境的制约。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股权激励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特殊的过程。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起源于1984年企业股份制改造时出现的内部职工股,在当时它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员工个人出资购买的本公司的股票;二是面向社会募集股份的公司发行上市时,有些公司按照流通股10的比例向员工配售的股份,这些内部职工股在新股上市之日起半年后流通。但由于当时中国股市一、二级市场巨大的差价收益,使得内部员工股根本就没起到应有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作用。随后,在1994年我国又曾盛行了一种新的职工持股
26、制度公司职工股,但仅历时4年多,就被证监会取消。2000年以后,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重点向激励性转移,注重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2003年底,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负责人考核管理办法,决定对央企高管实行年薪制;在股权激励问题上则表示先境外上市公司,再境内上市公司。境外上市的交通银行成为首家实行股权激励的国有商业银行后,激发了国内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的取代。随着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革的展开,股权激励再一次引起注意,许多上市公司在发布股份分置方案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2006年1月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试行办法,3月国资委出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
27、试行办法,10月,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实行股权激励的制度缺陷和政策障碍。具体来说,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以下图示来说明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8图2我国股权激励发展历程可见股权激励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逐步试验、缓慢发展的过程。目前,仍然不能说是很成熟,受诸多特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上市公司而言。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的证券市场本身还很不完善;二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是国企,股东结构比较特殊。(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可能出现的问题1、激励过度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转制不充分,部分
28、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既是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又是大股东的法人代表。当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缺乏发言权,内部人控制十分强烈时,公司管理层很有可能为自己发放过量的股票期权以及制定较低的行权价格,从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因此,在确定期权数量时,上市公司应作认真测算,充分考虑股权激励实施后对未来年度会计利润的影响等事宜。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对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2、“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虽然我国股份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但“所有者缺位”和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相
29、配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这也就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的普遍性。这样在1984年股份制改造员工持股制1994年公司职工股2000年高新技术人员激励机制2003年央企高管年薪制股权激励(先境外,后境内)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股权激励计划再度盛行19841994200020032005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9股权激励计划制定和执行的监督将会大打折扣。3、资本市场的弱势有效股权激励的核心思想是反映管理人员的收益与公司长期利益挂钩,即管理人员通过努力,使公司经营业绩提高,股价上升,从而自己也获得收益,这就要求股票的市场价格必须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然而我国资本市场股价波动和企业经营业绩
30、并非完全相关,还有许多影响股价的非市场性因素,在某些条件下和某个时期内甚至是主要影响因素。这使得行权价格的确定和股票期权的考核无法采用股价作为客观依据。4、盈余管理由于股权激励是与业绩挂钩,个别公司管理层会为股权激励而提前进行盈余管理,以为今后的业绩预留上升空间。在公司内外部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如果高管人员考虑到公司近期即将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可能会为了谋取私利对公司内部实务和业绩水平进行操纵,关注短期行为,片面追求股价的提升,放弃对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投资,选择性披露信息,甚至联合他人,在股票期权授予日或公告日前打压公司股价,从而获得较低的股票行权价格。正是基于这一可能性,我们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股
31、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三)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假设的提出在上市公司提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中,一般都会对公司的业绩增长提出了规定,只有达到一定的业绩增长条件,才能够行权。同时业绩增长也以公布股权激励前一年的财务情况为基点。而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来说,业绩起点较低意味着今后的增幅会较高,而业绩能够有较高的增幅,就顺理成章会得到更多的激励。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管理层一般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前一年有盈余管理的动机以为今后的业绩预留上升空间。如果管理者预计难以完成业绩目标,就有可能通过会计的方式,通过会计造假,达到实施股权激励必须的条件。另外,在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股票
32、期权的行权价格确定方法一般都是根据以下两个价格中的较高者来确定一是公布激励计划的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的收盘价;二是公布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算术平均收盘价。行权价格越低,对公司管理层来说公司的股票期权价值越高,在未来行权的机会也越大,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0公司管理层获得的股权激励价值越大。因此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公司管理层会在公布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一定程度的盈余管理。为此本文提出假设1、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前一年,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对报告盈余做出处理。2、盈余管理程度与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正相关。(四)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本文以深、沪两
33、市2010年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5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如表1所示表1制造业股权激励类上市公司一览表600690青岛海尔600060海信电器600478科力远002139拓邦股份600352浙江龙盛000566海南海药000527美的电器600183生益科技000768西飞国际600582天地科技002098浔兴股份600423柳化股份600482风帆股份000039中集集团002168深圳惠程002018华星化工000488晨鸣纸业000932华菱钢铁002054德美化工600596新安股份600565迪马股份002101广东鸿图600493凤竹纺织600089特变电工000969安泰
34、科技002056横店东磁600584长电科技002130沃尔核材600737中粮屯河600590泰豪科技600019宝钢股份002003伟星股份600360华微电子002032苏泊尔000423东阿阿胶002029七匹狼600887伊利股份002004华邦制药000012南玻A000568泸州老窖600572康恩贝002055得润电子600399抚顺特钢600580卧龙电气002021中捷股份600460士兰微000972新中基002052同洲电子600535天士力600206有研硅股000851高鸿股份600141兴发集团002045广州国光000766通化金马002157正邦科技00099
35、0诚志股份剔除上述56个样本中股权激励方案不明确或被终止的公司,最终获取有效样本46个。本文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公布的年报,同时查阅了有关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公告,董事会公告等。附录中详细列示了实证()表中统计结果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其中东阿阿胶采用的是提取激励基金的形式对管理层进行激励;华微电子、天士力和迪马股份3家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被终止或暂停申报;宝钢股份、抚顺特钢和新中基3家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中限制性股票激励数额未定;风帆股份、华菱钢铁和正邦科技3家公司股权激励数据不充足。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1研究中所用到的数据。(五)变量定义1、被解
36、释变量(盈余管理变量)国外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是应计利润分离法,即将应计利润分离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并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本文运用如下方法计算出来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额的绝对值(用上年末总资产进行平整后)作为盈余管理变量TAI,T1/AI,T1REVI,TRECI,T/AI,T1PPEI,T/AI,T1IAI,T/AI,T1EXPENSEI,T/AI,T1DAI,TTAI,TEXBII,TCFOI,T/AI,T1公式41表2各变量定义表TAI,T代表I公司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额AI,T1代表I公司第T1年末的总资产REVI,T代表I公司第T年和T1年
37、主营业务收入差额RECI,T代表I公司第T年和T1年应收账款差额PPEI,T代表I公司第T年的固定资产净值IAI,T代表I公司第T年的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之和EXBII,T代表I公司第T年的营业利润CFOI,T代表I公司第T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DAI,T代表I公司第T年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2、被解释变量(股权激励变量)我们构造一个变量INCENTIVE_RATIO来表示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程度,用公司当前股价与股权激励行权价的价差每增加1对管理层持有股票期权价值的变动影响来评估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收益。我们首先构造一个指标ONEPCTONEPCTI,T010PRICEI,TOPTIONI,T公式42
38、其中,PRICE是公司当前股价(在本文中指的就是2010年的收盘价)和行权价的差;OPTION是管理层被授予的股票期权数。然后用ONEPCT来估算股权激励变量INCENTIVE_RATIO,即用股权激励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2在管理层薪酬体系中的比重来衡量股权激励的激励程度INCENTIVE_RATIOI,TONEPCTI,T/ONEPCTI,TSALARYI,TBONUSI,T公式43具体数据参见附录中的样本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一览表及样本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公布后股价变动情况及薪酬统计表。3、控制变量除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到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如公司规
39、模、资产账面价值、净资产收益率等。忽略必要的控制变量,将会使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进而影响到研究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引入如下控制变量(1)公司资产规模。我们用LNSIZE(公司年末总资产的对数值)来表示公司资产规模。从一般意义上说,企业规模越大,其经营活动开展得越稳定,收益越有保障;规模越小,则业务波动性越大,与之相伴的风险也越大。同时,企业规模还与管理层持股比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对于管理层来说,企业规模越大,越难于控制其较大份额的股权。(2)公司长期负债/资产账面价值。我们用DEBT(资产负债率)来表示该指标,反映长期负债对企业价值所具有的税盾效应(TAXSHIELD)。(3)净资产收
40、益率(ROE)。用公司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表示。经验研究表明,在企业盈余下降和亏损时,管理者就会调高盈余,以保持良好声誉和避免法律纠纷。(六)模型设计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运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70及EXCEL2003。回归模型如下|DAI,T|10INCENTIVE_RATIOI,T2LNSIZEI,T3DEBTI,T4ROEI,TTI,公式44其中,|DA|是可操纵性应计利润额的绝对值,INCENTIVE_RATIO是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程度变量,LNSIZE是公司年末总资产的对数值,DEBT是资产负债率,ROE是净资产收益率。财务
41、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3五、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实证研究分析(一)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对研究过程中的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有助于我们对样本数据的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为下面的实证研究奠定更好的基础。1、盈余管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利用公式41计算出样本公司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并取绝对值。样本公司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表3样本公司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描述性统计结果样本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DA|46012767075887601390585501326247从上述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样
42、本公司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呈现出很大差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样本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2、股权激励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1)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制造业上市公司采用了股票期权这种激励工具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46家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除得润电子和广州国光采用了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激励政策,其余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股票期权的方式。可见,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股票期权是运用最普遍的方式。(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根据对已经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
43、方案的统计,单一激励比例最高的是德美化工、得润电子、兴发集团和海信电子,都已达到或接近证监会规定的10的上限,单一激励比例最低的是天地科技,仅占总股本的0557。从整体上来看,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幅度主要集中在总股本的4以上,这些公司占总样本数的比例达到了6087。(3)对于股权激励的程度,我们用变量INCENTIVE_RATIO来表示,从表4关于该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程度的均值为01693,股权激励成分在管理层薪酬体系中的比重并不算高。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4表4样本公司股权激励程度描述性统计结果样本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股权激励程度
44、(INCENTIVE_RATIO)4600064080921178016925445019829043、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5是本文关于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负债比例的平均值是4659,说明负债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净资产收益率均大于零,说明10年度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总体业绩比较理想。表5样本公司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样本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LNSIZE46198184362381396221546632641068897972DEBT46007671308033290465851220151936676ROE46002670261601311650048
45、0561(二)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在对样本公司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对盈余管理指标与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的关系进行检验。通常境况下,统计假设检验的默认假设为H00,与之对应H10,需要检验0和0这一种情况,所以相应地进行单尾T检验。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1、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按照公式44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INCENTIVE_RATIO和操控性应计利润额|DA|的相关系数为01762,并且该系数的T值17324大于自由度35,处于5显著水平上的单尾T检验值131,故在5水平上显著;在各控制变量中,总资产规模L
46、NSIZE也与|DA|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415;DEBT、ROE这两个指标都没有通过相关显著性检验。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5表6式44模型回归结果变量回归系数T值P值INSENTIVE_RATIO017621732401126LNSIZE004151540501248DEBT011320718004558ROE030250607804766C0475212350022312、不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上述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样本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股权激励程度、企业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接下来我们不
47、考虑控制变量,仅考察股权激励变量INCENTIVE_RATIO和盈余管理变量|DA|的相关性。模型简化如下|DAI,T|10INCENTIVE_RATIOI,TTI,公式45表7式45模型回归结果变量回归系数T值P值INSENTIVE_RATIO017801856500824C006132382200317自由度为38,处于1显著水平上的单尾T检验值等于169。从回归结果来看,股权激励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符号为正,从误差检验中可以得出模型中T18565,因变量|DA|对自变量INCENTIVE_RATIO的回归结果,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1的T检验。这一实证检验结果进一步佐证了前文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
48、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管理层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且盈余管理程度与股权激励强度正相关。六、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结论与展望(一)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回归分析模型研究了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在公司公布股权计划的前一年,管理层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且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6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证券市场运行和监管。上市公司之所以敢于对盈余指标进行操纵,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操纵行为不容易被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发现,一旦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窥见了这种盈余管理行
49、为,管理层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从而使股权激励的实施步入正轨。因此,治理这种行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让这种行为暴露在阳光下,使其更好地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2、建立合理的业绩指标。股权激励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要完成公司的经营计划,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一定要将股权激励与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3、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形成通常是由于会计准则未明确规定或规定不清而发生的,会计政策赋予企业的会计选择权和自主权过大,有关规定不具体明晰,缺乏可操作性,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因此,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加以改进,这对于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着重大意义。(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文研究过程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本文的样本容量相对于其他实证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有可能导致回归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二是本文主要从可操纵性利润的角度来考察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而事实上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经营性关联交易、收购兼并、资产置换等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本文仅考虑了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而没有考察通过其他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三是本文虽然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但受本人对该软件的运用能力限制,所采用的回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