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806091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1 页(共 8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注: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试题精选自安徽省2015 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按照 2015 年安徽省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进行分解,试题排版工整合理、精美规范,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转载到其它网站、博客和 QQ 群交流,一经发现封锁其IP,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高考模拟题分解栏目 按考纲顺序分解整理分解、整理:张秋鸿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20

2、15安徽黄山一模4)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道,丙墨 B甲儒,乙一法,丙道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D甲道,乙一墨,丙儒【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甲生说的“以德教化”出自孔子的“ 以德治民”,属于儒家思想;乙生说的“违纪”“ 严格惩罚”是从法治角度思考问题,体现了法家思想;丙生说的“无意识”“自我觉悟” 反映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选择

3、B 项符合题意【答案】B2 (2015安徽淮北一模3)先秦的鶡冠子备知记载“德之盛,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舟车不通,何者?其民犹赤子也。有知者不以相欺役也,有力者不以相臣主也。 ”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A以德治国 B仁政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解析】题中引文意为:规律很广泛,山无人迹,水上无桥,人们互无往来,舟车不同, 为什么?民众像天真的孩子,有知识的人不用知 识欺骗别人,有能力的人不用能力使他们臣服,体现出人们与世无争,没有争斗,没有倾轧,生活恬淡而安宁,是道家向往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以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2 页(共 8 页)中学历史教

4、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德治国是把道德作为治国工具,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仁政可理解为是仁爱仁慈的统治措施,材料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而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内容,故 C 项错误;题中表现的是小国寡民的社会状况,故 D项正确。【答案】D3 (2015安徽淮南一模13)战国李悝制定了法经 ,法国孟德斯鸠撰写了论法的精神 ,这两个“法”对君权的影响( )A基本一致 B正好相反 C相辅相成 D继承发展【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李悝法经);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思想主张(论法的精神)【解析】 法经是中国历史

5、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法家思想家李悝在相魏 时编纂的,它规定了各种主要罪名、刑罚及相关的法律适用原则 ,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其基本特征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政权,保 护地主的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并且贯彻了法家“ 轻罪重刑”的法治理论。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 鸠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著作, 该书所倡导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 为此后 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特别是为孟德斯鸠所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 对 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两者 对君权的影响不一致,故 A 项错误;法经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论法的精神抨击封建

6、君主 专制,两者 对君权的影响恰好相反,故 B 项正确;两者的主张没有相辅相成,故 C 项错误;两者的主张不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B4 (2015安徽淮南一模36) (28 分)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 纷纷 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 ”,孟子认为 “王如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子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墨子 认为:“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

7、国家之治厚”。(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治国主张。 (8 分)【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 (1)根据材料一“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得出老子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根据“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於民”得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根据“韩非子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3 页(共 8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法古”得出 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根据“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得出墨子主张尚贤以贤治国。【答案】 (1)主张:老子:无为而治;孟子:施行仁政;韩非子:依法治国;墨子:以贤治国。 (8 分)5 (201

8、5安徽合肥三模36) (3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摘自札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的治国理想,并举例说明其对中国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影响?(任举两例) (6 分)【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1840 至 1900 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析】 (1)第一小问理想,从

9、材料一 “是谓大同”可以归纳为建立大同社会;第二小问举例,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举太平天国的 天朝田亩制度、康有 为的大同思想、 孙中山民生主义等。【答案】 (1)理想:建立大同社会。(2 分)举例: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相关内容(天下为公、民生主义)。(任举两例均可,4 分)6 (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36) (3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 “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 “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 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 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

10、 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 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 (10 分)【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 (1)第一小问分歧,由材料一 “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 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来确立具体的分歧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4 页(共 8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二

11、小问变化,可从春秋战国到秦 汉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的 发展演变概括。【答案】 (1)分歧:“治国上”儒家强调德治(礼治) ,法家强调法治。 (4 分)变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 (6 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 (2015安徽黄山二模14) 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 ,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 , “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 ”。对该材料理解正

12、确的是(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下为公、民生主义)。(任举两例均可,4 分)2 (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36) (3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 “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 “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 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 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 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 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

13、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 (10 分)【考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5 页(共 8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解析】 (1)第一小问分歧,由材料一 “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 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来确立具体的分歧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变化,可从春秋战国到秦 汉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的 发展演变概括。【答案】 (1)分歧:“治国上”儒家强调德治(礼治) ,法家强调法治。 (4 分)变化:中央

14、集权政治的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 (6 分)宋明理学1 (2015安徽宿州三模13)朱熹指出:“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佛学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家B佛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不如儒家学说逻辑严谨C佛学有独到见解,但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无是处D佛学杂乱无章,不可能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有所贡献【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解析】 “见处则尽高明脱洒”, 说明佛学有其合理之处, “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

15、说明佛学不能知道实际,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学说逻辑严谨”,故 B 项错误;佛学并非一无是处,而是“见处则尽高明脱洒”,故 C 项错误;宋明理学是三教合一的 结果,佛学 对儒家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故 D 项错误。【答案】A2 (2015安徽合肥二模13)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 “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 ,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 ”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A B C D【考点】

16、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朱熹思想主张)【解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与材料意思“ 孝”不符,故 错误;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与材料信息“战陈无勇,非孝也 ”相符,故 正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要涉及“义利观” ,与材料信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6 页(共 8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息“孝”不符,故错误;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与材料意思“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相符,故 正确,综上所述,选择 D 项符合题意。【答案】D3 (2015安徽蚌埠三模13)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

17、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C致良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王阳明心学)【解析】存天理、灭人欲属于理学思想 伦理主张,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理学兼爱求理的途径,与材料中心学信息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回顾心中记忆印证新认识”体现了内心反省的信息,属于心学范畴,故 C 项正确;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属于李贽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C4 (2015安徽淮北二模

18、18)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 ,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同样,8 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 ,在 1200 年左右达到高潮。 ”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 汉代儒学【考点】文艺复兴;宋明理学【解析】从材料信息“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可以排除启蒙运动,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希腊罗马作家” 、“世俗的、不

19、神圣的、人文主 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可知符合文艺复兴的特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实质上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中国 8 世纪之后是唐宋时 期,正是理学 兴起和发展的时 期,故 B 项正确;宗教改革不符合材料提到的“世俗的、不神圣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宗教改革依然是神圣的、以上帝为中心的,故 C 项错误;汉代儒学兴起于公元前 2 世纪,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B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7 页(共 8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1 (2015安徽合肥一模4)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李贽时说:“他的悲

20、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材料中的“环境”特指( )A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B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解析】材料中“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信息说明是从政治角度阐述李贽生活的时代环境,结合明清时期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加强,故 A 项正确;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 B 项错误;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答案】A2 (2015安徽

21、马鞍山一模13) “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后代儒亦尊,儒者颜亦厚。洋洋朝野间,流亦不止九。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或言儒先亡,此语又如何?”这是清代学者龚自珍表达对儒学地位看法的诗。下列观点与他相近的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 “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 ”C “孔子为教化之主,而一切道德之源也。 ”D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思想主张【解析】龚自珍认为,儒家只是九家中的一家,并无特殊之处,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都有其符合真理的一面,不需要依附儒术,后代儒家的地位被愈抬愈高

22、,儒者的 脸皮也愈来愈厚。A 项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确立儒家独尊地位,故 A 项错误 ;B 项主张维护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故 B 项错误;C 项主张维护孔子的权威,故 C 项错误 ;D 项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冲击了儒家的正 统地位,故 D 项正确。【答案】D3 (2015安徽马鞍山三模36) (3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 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

23、不敢不从也。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第 8 页(共 8 页)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的特点。 (8 分)【考点】 (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解析】 (1)依据材料一“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 等主要信息,指出材料内容抨 击君主 专制、借 鉴古人;结合教材所学,与西方对比,可以指出没有提出未来的蓝图,片面化 倾向等。【答案】 (1)特点:抨击君主专制,带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托古改制(答主张学习古人治国经验也可) ;未提出未来社会建设方案,没能跳出传统儒家的藩篱;看待历史有偏激和绝对化倾向 (8 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