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 复习与作业自主地学习。首先阅读课程辅导书的“课程教学实施要点”和第一讲“教学导论” ,阅览“福建电大在线 ”本课程直播教学第一讲的内容;然后阅读教材的相应部分。以求熟悉课程教学任务、内容与方法,课程教学实施的要求,并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依照课程辅导书所列的思考要点,进行系统复习与思考,完成下列第一次作业。一、选择题1、本程教学的任务是:促进修业者扩展思维、增加知识、增强认识社会的能力;尤其是促进业者提升智慧与人品,可终生受用。你修这门课,如实估计自己:(A)能努力达到或基本上达到这个要求;(B)这个要求太高,自己难以实现;(C)有折扣地实现这个要求。( )2、中国是人类社会考试制度的发
2、祥地,考试的历史有:A、2000 年;B、1300 年;C、1000 年。而国外发达国家的考试历史只有四、五百年。 ( )3、中国科举制,曾是“拔取真才的最好制度” ,后来变成“束缚人才的枷锁” 。延续 1300 年的科举制,被废止的年份是:A、1895 年;B、1905 年;C、1912 年。 ( )4、延续 1300 年的科举制被废止 100 年之后,需继续完成科举制“应彻底废止”的废止和“可合理继承”的继承任务。你对这个任务的态度是:A、尽力去实践;B、与己无关;C、从众而行。( )5、应从社会改革与进步、教育整体改革与发展的高度,去研究考试制度的改革。你认为这个观点:A、很重要很有用;
3、B、虽重要但难用;C、对己无所谓。( )6、本课程教学,要求引导修业者从实际入手,体验育才、选才、用才的考试、评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在各自所处的社会位置上参与相应的实践。你认为自己将:A、尽力去实践;B、难以进行;C、随机而行。( )二、填空题1、学习:中英德法高中会考、中日美法大学入学考和中西公务员录用考这“三考”的综合比较研究成果,其轴心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是指: 。2、探索对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扬弃性继承,对外国考试制度的长处的吸取,对中国现代考试制度百年实践经验的提炼,尤其是探索中国传统考试精华的基本内涵与操作程序的现代化,其基本目的归结为一句话,是建设 制度。3、中国考试制度的传统精华是
4、: ,如今,亟需实现其内涵与操作程序的现代化。 4、中国虽然是考试古国,但现行考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还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在考试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发达国家在创建和发展现代考试制度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有诸多可取之处,应该本着 的原则,予以借鉴。(请阅读 教材“导论” P.2) 5、科举制对中国千余年的文化传承、创造与积累所发挥积极作用的一面是不可否定的,同时又要深入而具体分析其消极的历史影响。尽管科举制在被废止后,一度受到社会的猛烈批判与唾弃,可是科举制的文化观念与其某些组织与制度仍在中国社会继续留存。可以说,对科举制的扬弃性的彻底改革的使命,应由 去完成。6、教师和教育管
5、理者,要确立新的考试观与分数观,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上,因而要区别使用考试的各种功能。其中两种主要的考试功能是: ,不宜以其中的一种考试功能取代平常考试的另一种功能。 7、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的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并于 年起,实行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制度,从此,毕业文凭同“国家干部”身份及“铁饭碗”制度连锁起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包分配制度,既有其时代的合理性,又存在历史局限性,到一定的历史时期便要加以改革。8、看来需要形成一种环境以淡化考试,使人们以平常心态去对待考试。 而其关键是 进行: 的改革,以能力
6、和业绩的社会导向得到实现。 9、如今,中国城乡物质资本市场的开放已经实现,人力资本市场的开放正在变成现实,人力资本的投资(体现在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投资)对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比率过低的现象将逐步改变。 “人力资本是最终决定中国富裕的资产” 。开发与积累人力资本的基本渠道是 。三、简答题1、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能超出考试研究的本身。在教材“导论” 中,叙述对中外考试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有几个“有利于”的好处。请你叙述其内容。 (可阅读教材导论”P.4)2、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所确定的研究思路是什么,请加以叙述(可阅读教材的导论)。3、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
7、法是什么,请加以叙述(可阅读教材的导论)。4、考试对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考试也可能造成某些负面影响。考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对古代与当今考试的评价都有矛盾现象。要面对考试两难局面,去探索考试制度的革新之路。试举出考试的两难问题或现象三个以上。5、从公元 605 年即隋炀帝大业元年设立“进士科”算起,在中国社会延续 1300 年的科举制度,被废止便宣告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主导、科学教育与文史为主的人文教育并存、实行分级分科与学年制的高等教育新制度在全国初步建立,同时也初建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新体系。试简述废止科举制这件史实在中国教育史上的意义。6、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用人
8、制度以及社会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条件进一步优化。从 2000 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启用“就业报到证”,取消沿用数十年的代表“国家干部”身份的“派遣证”,这就加快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和合理流动的新就业制度。试简述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包分配”制度这项改革的历史意义。7、在社会的育才、选才、用才中,差异的存在,就要通过考试择优。考试已广泛应用于 现代 社会的各个领域。 现代中国社会,不能无考,也不可唯考你同意这个命题吗?请说明其内容或理由。8、科举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教育内容与方式,既有其时代的合理性,又存在局限性和封闭性
9、,作为检验学识与某种能力的一种方式的“考”也被绝对化了。被称作“科举幽灵”的考试文化,在废除科举制之后的 20 世纪依然主宰着中国教育,以惟“考” 、惟“分数”的方式衡量教育效果,会导致片面注重训练学生学会“答卷”,抑制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创造力,乃至贻误了许多真正的人才。在进入 21 世纪之后,中国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与内容必须进一些步实行改革,对学业和学历的评估和人才评价的各种方式及其体系,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试简评这项改革的历史任务。9、改变“唯分数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和考试观,为当今“应考教育”实现“扬利祛弊”式有效改革的真正开关或关键是什么?10、 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要确立新的 考试观与
10、“分数观” ,区别使用 考试的多种功能。试简评“ 提倡 下列几不 宜”的社会意义与实际可行性:不宜 以考试的选拔功能,取代平常考试的激励性评价功能; 不宜过分、片面地注重训练学生的的“答卷能力” ;不宜不适当的利用分数进行教育的“管理与调控” ;不宜介入 “考试经济” ; 不宜支持和参与那类以考试“围题”与应考“技巧”为内容的 商业性辅导班;不 宜 参与媒体的过分炒作高考、中考; 追逐与 考试 有关的以至虚有其表的那类业绩 。四、论述题1、本程教学的学习要点是 : 正确认识中外考试制度的历史;发扬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的考试传统精华;参与“应考教育”实施“扬利祛弊”式的改革实践;支持社会就业与用人制度的改革,以求对考试制度的变革起龙头性导向作用。请评析这些学习要点的实际内涵,叙说自己的体会和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