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机电产业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9767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机电产业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机电产业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机电产业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机电产业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机电产业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浙江机电产业竞争力测度与提升策略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种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行业竞争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国家某个行业的长远利益和竞争优势。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分工科学化、产业升级深入化,世界各地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把发展产业竞争力作为经济竞争的支柱点。本文通过回顾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文献,了解国际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发展与演变特征,了解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以及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于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际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

2、实意义。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进行了诠释,根据笔者所搜集到的资料,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他从产业和企业的角度研究国家竞争力问题,认为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又取决于“国家环境”。他在1990年出版的巨著国家竞争优势中说“本书的主要任务是解释一国的经济环境、组织、机构与政策在产业竞争优势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找出一个国家可以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那些因素”生产力学说。金碚(2003)1指出,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

3、生产力,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综合素质。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说。裴长洪(1998)3指出,产业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在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综合能力说。盛世豪(2003)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2效率能力说。张超(2002)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综上所述,产业竞争力可归纳为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

4、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内涵涉及两个基本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比较的内容,一个是比较的范围。具体来说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内容就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因此,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产业的比较生产力。所谓比较生产力,是指企业或产业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的综合能力。二、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国外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趋于成熟,相关的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主要有成本优

5、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优势理论等基本理论。(一)成本优势理论成本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成本优势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集聚优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技术差距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1776)创立。斯密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进而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因此,从绝对优势理论中得知,劳动生产力造成的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形成竞争力的源泉。(二)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1990)23的四部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

6、竞争论明确地阐明了他的竞争理论。在他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里,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竞争法则可以用五种竞争力来具体分析,这包括新加入者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3力、既有竞争者。这五种竞争力能够决定产业的获利能力,它们会影响产品的价格、成本与必要的投资,也决定了产业结构。(三)技术创新优势理论熊彼特(1912)创立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以及组织的不断创新。依据他的观点,创新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实现

7、企业的新组织。技术创新理论和前面提及的技术差距理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相似的地方在于都强调技术的创新可以带来竞争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差距理论的技术创新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提高竞争力,而技术创新理论中的技术创新直接带来竞争优势。实际上,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四)制度创新优势理论诺斯(1993)认为竞争力主要来自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的环境。在他看来,一个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制度是促进经济、技术发展和创造更多财富的保证。而有效组织则是制度创新的关键,制度创新往往是经济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革新的结果。通过以上的理论研究,从成本优势理论到竞争优势理论

8、,再到后来的技术以及制度创新优势理论,都深化和扩展了提高竞争力的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影响在不断的弱化,而创新和制度优势理论正好迎合了新阶段的发展需要,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三、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综述国际上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波特(MICHAELEPORTER)的国家钻石模型理论,以及邓宁(DUNNING)、卢格曼(RUGMANAM)、乔(DONGSUNGCHO)和蒙(HWYCHANGMOOON)等人拓展的“钻石模型理论”。国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在“钻石模型”基础上发展,添加其它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学者构建的指标

9、体系也大不相同,因此也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综合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分析方法一波特的钻石模型从根本上说,产品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个直接因素一是成本;二是产品的差异性质量、性能、品种、服务等。所以,市场竞争的手段也可分为两类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问题是,上述这两个因素又是由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决定的,4后者成为决定或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如果我们把决定或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链一直往前推溯,几乎可以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各个方面,这将使我们很难确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对象的外延边界。所以,给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的范式PARADIGM就

10、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波特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力中,提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模型,认为异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6个要素,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机遇作用以及政府作用,即以下六点1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素创造”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2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的量和质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3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4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5政府行为。6机遇。这六个因素构成著名的产业国际竞

11、争力“国家钻石”模型。波特教授以这一分析范式为基本框架,展开了他的全部研究过程,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当然,一些学者认为波特教授的范式也不是完美无缺。而且,对于不同的国家,小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及构成因素的作用也未必一成不变,例如,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体制因素的影响就非常大,很难将其排除于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视野之外。所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理论模型的研究至今仍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未完成的基础性课题之一。二产业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薛涛(2007)14根据竞争力的内涵和研究的需要及指标选取原则,建立了产业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1市场占有能力指标指标包括市场

12、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某产业销售收入/全国总计该产业销售收入和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产业相对专业化某产业产值占该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全国相应产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2生产盈利能力指标指标包括产值利税率产业产值利税率利税总额/产业总产值、产业资金利税率产业资金利税率报告期累计实现利税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总资产利5润率产业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00、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和工业增加值率产业增加值率产业增加值/产业总产值。3技术投入强度指标指标包括研发投入占总产值比重、

13、产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新产品产值率和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研发投入占总产值比重指标反映产业研发投资力度,产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指标反映研发投入的人力水平,新产品产值率指标反映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产业化水平,产业技术进步速度指标用跨时5年的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表示。技术进步速度是产业开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般地,产业技术进步越快,则产业越有竞争潜力。4资本投入强度指标指标包括产业人均装备水平产业人均装备水平产业固定资产净值/产业职工人数、定资产新度系数、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和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5可持

14、续发展能力指标指标包括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和三废治理率。产业能源消耗强度指标以产业万元产出消耗的能源吨数折合标准煤表示。一般地,与产业竞争力呈现负相关,在计算时采用倒数形式;废水废气治理率分别用废水、废气达标排放量占总排放量比重表示;固体废弃物治理率用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占总排放量比重表示。他所提出的指标体系较为简明,数据分析过程并不复杂。其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贴合当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因子分析法1、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因子分析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1904)提出。郭建校,王洪礼,郭龙,许佳,蔡建爽(2009)在其发表的作品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学科科研水平综合评价中认为,因

15、子分析发用少量的综合指标代替多个原是指标,所得的住银子为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得出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其为因子,是因为它是不可观测的,即不是具体的变量),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简而言之,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62因子分析模型的构建因子分析模型中,假定每个原始变量由两部分组成共同因子(COMMONFACTORS)和唯一因子(UNIQUEFACTORS)。共同因子是各个原始变量所共有的因子,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唯一

16、因子顾名思义是每个原始变量所特有的因子,表示该变量不能被共同因子解释的部分。原始变量与因子分析时抽出的共同因子的相关关系用因子负荷(FACTORLOADINGS)表示。因子分析模型描述如下(1)XX1,X2,XP是可观测随机向量,均值向量EX0,协方差阵COVX,且协方差阵与相关矩阵R相等(只要将变量标准化即可实现)。(2)FF1,F2,FM(MP)是不可测的向量,其均值向量EF0,协方差矩阵COVFI,即向量的各分量是相互独立的。(3)EE1,E2,EP与F相互独立,且EE0,E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即各分量E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则模型X1A11F1A12F2A1MFME1X2A21F1A22F

17、2A2MFME2XPAP1F1AP2F2APMFMEP称为因子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各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也称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其矩阵形式为XAFE其中X,A,F,E这里,(1)MP;(2)COVF,E0,即F和E是不相关的;(3)DFIM,即F1,F2,FM不相关且方差均为1;DE,即E1,E2,EP不相关,且方差不同。我们把F称为X的公共因子或潜因子,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E称为X的特殊因子。AAIJ,AIJ为因子载荷。数学上可以证明,因子载荷AIJ就是第I变量与第J因子的相关系数,反映了第I变量在第J因子上的重要性。73模型的统计意义模型中F1,F2,FM叫做主因子或

18、公共因子,它们是在各个原观测变量的表达式中都共同出现的因子,是相互独立的不可观测的理论变量。公共因子的含义,必须结合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而定。E1,E2,EP叫做特殊因子,是向量X的分量XII1,2,P所特有的因子,各特殊因子之间以及特殊因子与所有公共因子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模型中载荷矩阵A中的元素AIJ是为因子载荷。因子载荷AIJ是XI与FJ的协方差,也是XI与FJ的相关系数,它表示XI依赖FJ的程度。可将AIJ看作第I个变量在第J公共因子上的权,AIJ的绝对值越大,表明XI与FJ的相依程度越大,或称公共因子FJ对于XI的载荷量越大。为了得到因子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因子载荷矩阵A中有两个统计量

19、十分重要,即变量共同度和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因子载荷矩阵A中第I行元素之平方和记为HI2,称为变量XI的共同度。它是全部公共因子对XI的方差所做出的贡献,反映了全部公共因子对变量XI的影响。HI2大表明X的第I个分量XI对于F的每一分量F1,F2,FM的共同依赖程度大。将因子载荷矩阵A的第J列J1,2,M的各元素的平方和记为GJ2,称为公共因子FJ对X的方差贡献。GJ2就表示第J个公共因子FJ对于X的每一分量XII1,2,P所提供方差的总和,它是衡量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GJ2越大,表明公共因子FJ对X的贡献越大,或者说对X的影响和作用就越大。如果将因子载荷矩阵A的所有GJ2J1,2,M都

20、计算出来,使其按照大小排序,就可以依此提炼出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因子。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测度研究主要为指标测度与计量检验,指标测度因为存在多种指标同时并用组成秒速竞争力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就存在个指标间权重难以科学量化的问题。而计量检验由于数据查找存在难度,用不精确的数据又会降低其可信度,并且其本身的决定因素又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都会造成可信度的降低。因子分析法是比较成熟和公认的科学性比较强的经济分析法,具有数据查找的可操作性和检验结论的准确性体征。为此可知,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竞争力评价最为理想。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研究综述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国际形式,应不断调整策略以应

21、对产业变化,促进产业的平稳发展与提高,适时进行更新换代,保持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以下是提升产业竞争8力的几个策略(一)适度保护性的产业政策周振华(1991)11在其著作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指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产业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倾斜资源配置,通过资源配置优化过程的加快来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促进市场结构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新兴工业的发展,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世

22、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二)技术创新是增加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张武城(2009)8则从技术创新方面对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其著作技术创新方法概论强调技术创新是竞争的核心动力,作为企业要不断的革新技术,更换机器等,引进新技术,增大效率,扩大生产,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体产业的进步,增加产业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优势地位。(三)产业集群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赵强等(2009)10在其著作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则强调产业集群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指出产业集群是企业组织在空间上有序群居或集中的高级形态。它总是以某一产业为核心,并包含所有紧密

23、连接的厂商、机构和产业,不论它们是水平还是垂直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本身具有企业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作为产业价值链细分的单元,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竞争与合作,形成了一个关联性的网状结构,它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既获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又不失协作效率,这是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四)引进资金扩大投资裴长洪(1998)3对引进资金扩大投资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其著作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指出资金的投入是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投入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同时投资建设厂房等扩大生产,实现规模效应,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扩大销售渠道,更新销售手段,员工培训

24、,增强其素质能力,提升产业的效率,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保持领先地位。为应对新时期国际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应当及时调整战略,更新知道理论思想,主动适应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与投入、适当加强9政府干预等,从而提升总体的产业竞争力,确保本国产业稳定和健康的发展,保持经济的高速前进。总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出口实力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竞争力的研究趋于成熟,而我国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仍处于落后,但对于我国发展和提高各个产业竞争力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产业竞争力内涵、理论基础的回顾,对各

25、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分析总结,以及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的研究。要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充分分析自身成本优势、竞争优势,运用国际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进行测量,着重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创新、政府的干预,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10参考文献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2包学松等竞争力经济学概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3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4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5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J,武汉经济评论,199956李卫东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M河北中

26、国市场出版社,20097安娜格兰多里组织和产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张武城技术创新方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袁向东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J,国际商务研究,2003610赵强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11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2佘镜怀试论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整体提高战略J当代经济科学,2001,3(23)13赵月芳李荣平河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企业,2010,56714薛涛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0815郑丹青赵克,产品国

27、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分析J。现代贸易工业,2010,35616李玉兰亦冰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进展J北京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217马松林河南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14318蒋立进浙江机电产业对外贸易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719王志帅中国机电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720郭建校,王洪礼,郭龙,许佳,蔡建爽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学科科研水平综合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09,1(27)343721LUZLEYDAVEGAROSADO,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PUERTORICOU

28、SINGTHEPORTERSMODEL,JOURNALOFGLOBALCOMPETITIVENESS,2006,VOL14ISSUE2P95111,17P1122PENEDER,MICHAELCLUSTERTECHNIQUESASAMETHODTOANALYZEINDUSTRIALCOMPETITIVENESS,INTERNATIONALADVANCESINECONOMICRESEARCH,10830898,AUG95,VOLUME1,ISSUED323MICHAELE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MACMILLANPRESSLTD,LONDON,19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