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情况及2016年工作打算.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979774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情况及2016年工作打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情况及2016年工作打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情况及2016年工作打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情况及2016年工作打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情况及2016年工作打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苏 州 市 市 容 市 政 管 理 局 文 件苏容政发20169 号2015年度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情况通报及2016年度工作要点各区城市管理局,吴中区市容市政管理局、保护区市容市政和历史街区景区管理局,市环卫处:2015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围绕市政府苏州市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135号会议纪要精神,努力推进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成效一是建立了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企业目录。共有35家企业 1281运输车实行目录管理,通过目录的建立,加强了对驾驶人员、车辆车容管理,初步实现了企业化管理。二是完

2、成了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的建设。市建筑材料再生资源2利用中心投产运行,现处置建筑拆迁垃圾60多万吨,走出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路子,节约了土地资源。三是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采取政府招标的形式,建立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平台,实现了运输企业及车辆、终端处置、路面监控等手段的监管。四是开展了处置证的核准工作。市、区共核发处置证4120张,其中姑苏区范围内的有2144 张,跨区运输的1976 张,涉及64个项目工地,46个处置点,并回收过期处置证2670张。五是加强了执法保障工作。组织了市、区两级渣土办开展了专项整治200余次,其中联合整治 42次,出动执法人员2400余人次,执法车辆1100多台次

3、,立案查处289 件,依法采取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暂扣违章车辆48台、证照101本,罚款合计110余万元,有力推进管理体系的建立。二、主要做法(一)围绕顶层设计,逐步推进方案实施。苏州市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是针对苏州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管理现状,立足长远打算,提出了一揽子管理措施。2015年是起步之年,各区紧扣市政府的实施方案,从体系建设入手,领导高度重视,有力推进,成立专业管理机构,制定管理措施,落实管理目标,取得较好成效。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推进速度较快,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目标的追求。3(二)围绕重点工作,力求取得突破。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主要分为拆迁垃圾、装修垃

4、圾和工程渣土,2015年,强力推进建筑拆迁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姑苏区通过招标的方式,明确特许经营运输企业,在姑苏区征收办、土地储备中心、保障房公司积极支持下,实现建筑拆迁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收、运、处”一体管理模式。相城区、吴中区、高新区也做了有益探索。(三)围绕难点工作,合力推进实施。姑苏区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将“两座垃圾山”进行了搬移。各区根据偷倒乱倒严重的问题,采取联合作战、分层管理、督查通报三种措施,加大执法和考核的力度,较好地遏制偷倒乱倒的蔓延势头。2015年高新区组织最有力,执法力度最大,相城区注重力量调整,进步最大,特别是市公安城市轨道交通治安分局全力配合

5、市渣土办合力查处,取得明显效果,在社会产生震慑。(四)围绕基础工作,推进长效管理。围绕建立规章制度、形成规范运作、搭建网络平台、推进资源利用四项工作,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为了较好的推进体系建设,我们在制度建设下功夫,推出了建筑拆迁类垃圾专营运输、运输企业诚信综合评价、运输企业资质定期核准、对区级渣土管理机构考核等制度。搭建市、区管理信息平台,平台共分为9个子系统,包含近40个信息模块,涵盖了基础数据库、资质审批、视频监管、在线交易、考核执法等方面的信息数据,能够实现拆迁工地、产生源及终端处置4地视频监控、车辆GPS轨迹勘察、终端处置建筑垃圾实时信息显示等功能、未来还将增加运输车辆视频监控、在线

6、渣土供需交易等功能。公安的7000多路监控点接入平台,为加强渣土执法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主要问题(一)机构人员力量配备不足。目前除姑苏区外,其他各区均已组织成立了渣土管理机构,吴中区还落实了城警合署办公联动机制,高新区在编制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落实一名专职管理人员编制,体现了区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从目前任务及管理形势来看,有的区管理人员力量相对来说较为单薄,力量不足,同时也缺少部分相关的执法器材及保障车辆。(二)难点工作突破不力。建筑拆迁垃圾收运处工作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思想转变慢,大局意识不强,措施不力,效果不佳。2015年,面对大量的拆迁工地,吴中区处置建筑拆迁垃圾 1

7、.2万吨:相城区1.5 万吨:高新区 0.6万吨:园区0.02万吨。(三)外围散兵游勇打击不足。散兵游勇渣土运输车多,存在单打独斗、违规处置、敞篷运输、车轮带泥、超载超重、乱闯红灯、偷倒乱倒现象较为严重,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扰乱了市场秩序。四、2016年工作要点2016年是关键之年,要以“三个目标”建立为任务、为目标、5为方向,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基本形成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即:建立建筑拆迁垃圾资源化利用为目标收运体系、建立工程渣土市场化运作为目标的收运体系。建立为主线、为方向,全面思考,强力推进,基本达到长态长效的管理目标。一是要加快建立建筑拆迁类垃圾资源利用收运体系。明确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落

8、实市政府135 号会议纪要要求,确保运输经费的保障,实现建筑拆迁垃圾专营运输,下大力完成建筑拆迁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二是要加快建立装修垃圾环卫有偿服务为目标的收运体系。各区都要收取每平方5 元的装修垃圾处置费,实现环卫部门专业运输处置,各级政府都要适当进行财政补贴,禁止将装修垃圾交由社会车辆无序运输,防止发生偷倒乱倒行为;市渣土办将积极探索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及管理措施。三是要加快建立工程渣土市场化运作为目标的收运体系。要以“ 资质再次审核 ”为契机,强化对渣土运输公司及车辆的管理。明年5 月前,组织一次运输企业资质再次审核,结合运输企业的规范化建设、运输车辆的密闭化运行、运输手段的信息化管

9、理等内容,对符合条件的运输企业再一次敞开资质大门,对不符合条件的运输企业坚决退出公告目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吸纳市场上“ 散兵游勇 ”渣土车,鼓励有资质的企业积极进入目录,形成苏州渣土运输市场的正规有序。6四是加大执法保障力度。围绕“渣土管理的信息化、联动执法常态化、执法手段科技化、案件查处关联化”要求,加强执法查处的力度,办成一个案件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输企业、运输车辆共同处罚,推动管理体系的建设,推动诚信体系建立,实现常态长效管理目标。附件1:市区渣土管理工作月度考核得分表附件2:市区渣土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得分一览表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2016年1月 14日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 2016

10、年 1 月 14 日印发7附件1:市区渣土管理工作 12 月份考核得分表得分序号 扣分点吴中 相城 姑苏 园区 高新组织架构 建立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机构,未建立扣 10 分,未建立部门联动,区与街道(乡镇)考核机制每次扣 5 分制度设置 制度设置未设置扣 5 分1机构设置20 分台帐资料 台帐资料无扣 5 分,资料不全扣 2 分15 15 5 10 16审批工作 有一处工地未进行审批扣 2 分任务完成 完成市下发交办的任务清单内容。未完成一起扣 3 分诚信评估 未及时报送相关企业诚信评估内容的扣 2 分信息运用 信息系统未建立及运用扣 5 分,相关信息未及时更新的扣 2 分2日常工作30 分管

11、理实效 媒体曝光或领导点名批评的 1 次扣 2 分,市督查发现的问题 1次未整改扣 2 分,执行任务效果明显一项加 2 分18 16 10 10 203 执法查处 30 分辖区内道路沿线存在偷倒建筑(工程渣土)现象的,每次扣 1分,未办理苏州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而擅自处置的,每发现一次扣 2 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将建筑(工程渣土)交给不具备苏州市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许可证的运输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的,每次扣 2.5 分;月度执法处置10 22 20 15 25单位内容8次数、处罚额度实施双向考核、综合排名,月排名最后一名的扣 5 分。4 资源利用 20 分建筑拆迁类垃圾进行政府指定资源化利用,未进入市再生资源利用中心进行处置的一处扣 5 分。 16 0 10 10 5合计 58 53 45 45 66名次 2 3 4 4 1备 注 总分为 100 分,扣除减分值为各区最终得分附件2:市区渣土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得分一览表得 分月份吴中 相城 姑苏 园区 高新7月份 60 20 32 31 508月份 60 25 45 45 759月份 40 60 35 35 010月份 59 65 18 30 60911月份 71 58 38 43 6712月份 58 53 45 45 66年度平均分 58 47 36 38 53年度排名 1 3 5 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