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第十节 流行性腮腺炎MUMPS【概 述】痄腮 大头瘟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各种腺体组织受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发病增加【病 原 学】1、腮腺炎病毒(副粘病毒属)2、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流行病学】1、传染源 早期患者 、 隐性感染者唾液、血液
流行性腮腺炎知识学习描述Tag内容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第十节 流行性腮腺炎MUMPS【概 述】痄腮 大头瘟腮腺非化脓性肿胀各种腺体组织受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发病增加【病 原 学】1、腮腺炎病毒(副粘病毒属)2、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流行病学】1、传染源 早期患者 、 隐性感染者唾液、血液、尿液、脑脊液中都有病毒腮肿前 7日至肿大后 9日均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3、易感性 5-15岁持久免疫,成年人亦可发病4、流行特征 冬春季高发集体儿童机构中易暴发流行【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病 毒定 殖 上呼吸道粘膜第一次病毒。
2、流行性腮腺炎,向导,定义流行特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预防措施,定义,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病。
3、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疾病科,www.zlcool.com,LOGO,案例,16床,胡XX,男,7岁,以“发热、左侧腮腺肿痛1+天”于2015年7月28日16:42入院。入院时 T 38.3 P 91次/分 R 20次/分 BP 99/67 mmHg SPO2 98%,神清,精神差,左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呈马蹄形肿大,轻压痛,表皮不红,皮温不高,挤压肿大腮腺,腮腺开口未见脓液流出,咽不红,扁桃体不大,牙龈无红肿疼痛,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腹未查见特殊。入院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实验室检查:AMY,尿淀粉酶,CRP,免疫球蛋白,血常规,心肌酶谱、大小便常规,腮腺B超,www.zlcool.com,LOGO,治疗措施:。
4、学校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后勤处医疗服务科2017-12-10,学校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类传染病的能力较弱,又处于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因此学校也容易成为传染病。
5、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疾病科 王喜娟 流行病学发 病机制与病理特征临 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3456概述1目录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原学2治疗原则预后与预防78LOGO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一 概 述v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
6、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科室:张蓝2017.1.15,疾病概述:重点掌握临床表现,熟悉流行过程 的三个环节护理评估护理 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掌握),主要内容,流行性腮腺炎(mumps,epidemic parotitis)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多见于儿童。以腮腺肿大、疼痛为特征各种唾液腺提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系非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鸬鹚瘟”“抱耳风”、“大头瘟”。,概述,分类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仅一个血清型。理化特性对外界抵抗力弱。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存在部位 病人的唾液、尿液。
7、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 , Mumps),中医称“痄腮”,“鸬鹚瘟”,“蛤蟆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获终生免疫,病原学(ETIOLOGY),病原体: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 仅一个血清型。理化特性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存在部位 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传染源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 呼吸道易感者 人类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流行特征 冬春多见,病 理(PATHOLOGY),腮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导管口卡他性炎症腮腺周围水肿其他脑组织呈病毒性脑膜脑炎改变胰腺充血水肿睾丸曲精管上。
8、1,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2,流行性腮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
9、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是有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组合医学称为“痄腮”。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有时可发生流行。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致病原因,(一)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
10、第 第 3 3 章 章 第 第 8 8 节 节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 案例38 患儿,男,8岁,因发热双侧腮腺肿大1日,于 2007年4月8日上午来医院就诊。患儿无咳嗽无呕吐 腹泻,就诊前未服过任何药物及食物。查体。
11、 流行性腮腺炎 概 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病毒性感染,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亦见于青壮年。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非化脓性唾液腺肿胀和触痛,大部分病例累及一侧或双侧腮腺。疾病良性且自限性。1/3人表现为亚临床感染。 附睾-睾丸炎和脑膜炎是本病两大重要并发症。如同一般病毒性疾病,青春期后患腮腺炎症状重于儿童,且易发生唾液腺以外的全身性感染。病原学 致病菌: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 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 - 系RNA型病毒。 - 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迄今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很少发生变异,各毒。
12、流行性腮腺炎,概述,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苍耳风”)临床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等。并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死亡。,(一)病原学及发病机制,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性本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一般室温下,经2-3天其传染性消失。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
13、流行性腮腺炎,儿科教研小组 王妍,【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熟悉:流行性腮腺炎治疗要点 3.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病原学,流行病学,1,概念,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检查与治疗,概念病原学流行病学,一、概念,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肿大及疼痛为特征,各种唾液腺体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中医称为痄腮。民间又称为“猴儿包”、“大头瘟”。,1,概念,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检查与治疗,概念。
14、,第十小学四年级(2)班,流行性腮腺炎,概述,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苍耳风”)临床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等。并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死亡。,(一)病原学及发病机制,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性本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一般室温下,经2-3天其传染性消失。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
15、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大多预后良好,病死率低主要临床特征是腮腺肿大和疼痛,主要发生在 515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亦可发生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得病原因?,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得病原因?,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物、餐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得病原因?,潜伏期一般为14-25天,。
16、李 艳 妮,流行性腮腺炎健 康 教 育,定 义,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腮腺炎病毒属RNA病毒的副黏液病毒科。病毒颗粒呈不规则圆形,大小悬殊,为100200mm。此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不耐热,对乙醚、甲醛、紫外线均较敏感。一般室温下经23日后其传染性可消失。加热至5660后1020分钟或70%乙醇23分钟可灭火。,病 原 学,发病机制,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患者腮腺肿大前1d至肿大后3d均。
17、流行性腮腺炎(mumps),概 述,简称腮腺炎或流腮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丙类传染病,病原学,属于呼吸道病毒副粘液病毒科,副粘液病毒属,呼吸道病毒,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其他病毒科,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单股RNA病毒含2种抗原:核壳蛋白(NP)具有S抗原。起病1周出现S抗体,无保护性,可用于诊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糖蛋白(HN)具有V抗原。起病23周出现V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只有一种血清型,很少变异,人是腮腺炎病。
18、流行性腮腺炎,1,流行性腮腺炎,2,流行性腮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
19、流行性腮腺炎 凤林卫生院 3 概 述 简称腮腺炎或流腮 腮腺炎病毒引起 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一种多系统 、 多器官受累的疾病 丙类传染病 4 病原学 属于呼吸道病毒 副黏液病毒 单股 RNA病毒 含 2种抗原: V抗原 S抗原 只有一种血清型 , 很少变异 5 发 病 机 制 腮腺炎病毒 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中大量繁殖 血循环 腮腺 中枢神经系统 腮腺炎 脑膜炎 进一步繁殖 再次进入血流 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腺体和器官 通过飞沫侵入呼吸道 6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 传染期:腮腺肿大前 7天至肿大后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