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1目 录前言 .1一、 现实基础和重大意义 .4(一) 现实基础 .4(二) 阶段判断 .7(三) 重大意义 .7二、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10(一) 指导思想 .10(二) 基本原则 .10(三) 战略思路 .11(四) 总体目标 .12(五) 阶 段目标 .12(六) 发展战略 .13三、 空间发展格局 .16(一) 构想依据 .16(二) 空间布局:“多彩五圈” .16(三) 空间动态拓展轴向:“一核一廊两翼” .20(四) 总体空间战略拓展格局:“一核一廊两翼五圈” .22四、 项目与产品 .24(一) “多彩五圈”的亮点工程 .24(二) “
2、多彩五圈”的重点区块 .25纲 要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三) 旅游产品体系 规划 .25五、 城市形象与营销重点 .30(一) 形象定位 .30(二) 形象口号 .30(三) 市场营销 .31六、 城市旅游规划 .35(一) 通过与国际全面接轨实现跃迁 .35(二) 实施“时尚水都”营造工程 .35(三) 实施城市营销战略 .36(四) 创建中国最佳商务旅游城市 .36(五) 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 .37七、 旅游产业支持保障体系规划 .38(一) 建设“三大支柱” .38(二) 营造“三大氛围” .41(三) 提升“四大要素” .42(四) 完善“四大体系” .44(五)
3、强化“八大保障” .45结束语 .53附件:生产力空间布局图 .54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1前言在“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的时代召唤下,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建设无障碍旅游区的背景下,在浙江省推进“ 八八战略” 和建设 “平安浙江 ”的进程中,在宁波建设“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 的今天,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宁波的旅游业正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业由于具有消耗资源少、投资效益高、综合拉动强、发展前景好等优点,被称 为“ 无烟工业” 。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旅游业与“三个代表 ”和“五个统筹”紧密
4、相连。 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提高三产在国民经济比重的重要着力点,成为充分、合理、有效配置我国国土资源的需要,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终极目标的内在要求。旅游业加速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红色旅游和工农业旅游有效促进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积极性与创造性, 实现旅游富民的目标;可以为经济发达地区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 发展与对外开放。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旅
5、游业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范畴,广泛地涉及娱乐、餐饮、交通、文化、工业、农业、林业、水利、商贸、建筑等产业,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形态。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拉动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 扩大市场需求,改善投资环境,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旅游业又被形象地称为以人为本的兴奋点、三个代表的集中点、五个统筹的交汇点、缓解国际经济磨擦的润滑点、实现国际化的示范点。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增强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6、促进对外开放、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实施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 六大联动 ”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市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在实现了经济腾飞之后建设国际性、综合性大都市的重要体现。2001 年公布的宁波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将宁波城市性质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今后十五年是宁波从杭州湾时代迈向海洋时代的全新转型时期,宁波将作为中国迈向海洋的城市先锋而走向世界。从全球来看,一个国际性港口城市必然是一个旅游名城。发达的旅游业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客观要求,开放式的优质旅游环境也是国际性港口旅游城
7、市的一个显著标志。营造“经济宁波与旅游宁波” 齐辉, 经济、旅游、文化、生 态 一体化发展,是宁波必然的选择。为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市政府决定编制宁波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工作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吸收国内外旅游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市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进行的。纲要遵循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以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五” 规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3划、 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等国家和省、市重要 规划为依据,在充分把握宁波旅游业发展现状、机遇的基础上,吸纳各县(市)、区旅
8、游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规划的精华,提出宁波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产品体系、市场营销、产业支持、保障措施等系列重要内容,并充分考虑了与“ 十五”重点项目的衔接。纲要是今后一段时期宁波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与宁波旅游业相关的各级各类规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纲要进行适时调整、充实和完善。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4一、现实基础和重大意义(一)现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的发展,宁波旅游业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步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一是“十五”规划提前完成,旅游大市业已建成,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自 1998 年荣膺首批
9、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宁波市旅游业发展的年均增长率超过 11.5%,已提前完成 宁波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规划目标,于 2004 年提前一年建成“旅游大市” ;旅游总 收入相当于 GDP 的 9.51%,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宁波旅游业在浙江的总体实力仅次于杭州,已成为浙东旅游中心,并正成为长三角南翼中心旅游城市。二是经济实力雄厚,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宁波市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到位,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综合竞争力强,地方财政、民营资本殷实,人民消费需求层次与总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宁波已经达到 20 世纪 90 年
10、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社会正进入一个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更加活跃、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为宁波旅游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势后劲。三是发展理念超前,合力兴旅氛围形成。市委、市政府早在 2000 年就提出了“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产业、抓经济结 构调整,抓旅游就是抓文化、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可持续发展,抓旅游就是抓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的新概念,并形成了高度重视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决策共识。随着政府引导、规划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5先行、科学兴旅、城市营销战略的有效实施,合力兴旅、科学兴旅的战略氛围日渐形成,旅游业的联动功能得到了普
11、遍认可。特别是“ 大旅游”、 “大视野” 、“大智慧”、 “大手笔 ”、“大管理”的理念,受到了国内旅游业同行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四是市场运作能力强,旅游精品不断涌现。宁波的整体经营环境和企业创新力是宁波旅游效益与活力的灵魂。旅游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已经引起民营资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宁波走出了一条利用“民资、民力、民智 ”发展旅游业的新路子。与全国其它地区横向比较,宁波人市场敏感度高,开发经营创新性强,善于挖掘产品细节,打造旅游精品,已初步形成一批复合型旅游产品,并沉淀出了几种可资借鉴的旅游业发展运作模式。如,溪口模式、东钱湖模式、慈城模式、滕 头模式等。五是旅游
12、资源丰富多样,文化底蕴深厚。宁波地处资源丰沛区,人文类资源优势突出,自然类资源互补性较强,多项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优良级资源多, 资源空间组合理想,综合资源品质高,开发潜力较大。无论是开发生态、文化类观光产品,还是培育休闲度假、康体保健产品,都有充分的资源支撑。宁波还拥有群星荟萃的海洋文化、河姆渡文化、儒商文化、浙东文化、宗教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梁祝文化、美食文化、藏书文化、徐福文化、徐霞客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底蕴构成了宁波旅游持久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六是交通能级大提升,区位优势凸显。宁波地处长三角南翼,坐拥高品位的复合型旅游资源,依托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及我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东
13、连普陀、西接杭州、南通雁 荡、北倚上海,初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以“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为骨架,铁、公、空、水立体并进的现代化大交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6通格局,旅游网络区位优势明显。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陆桥连岛工程、甬舟港口一体化等大项目的推进,将使宁波成为区域网络枢纽中心。这些都为宁波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和杭州休博会等机遇,加快宁波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总的来说,宁波旅游业的发展背景颇具个性,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宁波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在其它强势产业的夹缝中拓展一片天地,将大旅游理念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善于发掘、整合、放大各产业的边际效应,
14、借助经济社会及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促进旅游,同时通过优质高速发展旅游,拉长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提升区域能级和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反过来又促进旅游业的提升。这种发展道路的具体特征表现如下:1、深化政府主导下的大旅游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的新路子,积极探索新时期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积极探索在快速城市化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一种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将旅游经济影响的乘数效应最大限度放大到国民经济和区域合作体系中,实现旅游综合带动效应的新模式和新典范。2、通过旅游产业强力助推,充分整合、提升城市、产业、社会等各方资源,加速产业 融合, 实现综
15、合拉动,推 动经济 、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3、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锐意进取、 积极探索, 强调资源、资金、智慧、制度的有机结合,建立“ 创优”长效机制, “要牌子更要机制”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生 态为本、文化为魂、 资本运作、 产业联动、区域竞合、城市 营销、多方参与、合力推进方式,推动旅游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在质的提高基础上实现量的新扩张,全面增强旅游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7动旅游业优质、高速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宁波旅游还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星星多、月亮(重量级景区)少;国际旅游发展明显滞后于国内旅游;城市旅游功能有待完善和提升;
16、国际宣传不足;旅游目的地形象有待进一步鲜明;旅游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战略布局、旅游产品结构及产品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与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二)阶段判断从旅游发展进程看,宁波旅游已经度过了探索、起步阶段,正步入激动人心的快速发展阶段。从横向比较来看,在市场份额、旅游经济总量方面,宁波旅游均在长三角区域处于中上游发展水平。当前,宁波旅游正走过以量的扩张为主的阶段,步入了以质的提升为特征的关键转型期。该阶段宁波正面临着七大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 发的转型;由单一观光产品体系向体验型为主导的复合型产品体系的转型;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转型;由以城市
17、为依托的旅游向大区域旅游转型;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向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由单纯旅游产业发展向城市整体发展的转型。宁波旅游正步入产业内部整合优化、产业外部扩张融合的全新阶段,正在大踏步向以都市为核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迈进。展望未来,宁波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应该准确把握形势,抓住机遇,保持并进一步激活自身“活力”,形成强大竞争力,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新跨越。(三)重大意义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8展观提倡“以人 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经济
18、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生态建设,促进市容市貌、环境美化,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全面推进“六大联动” 。发展旅游业,如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城乡人员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解决“ 三农”问题和改变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 “推进城乡联动” 中大有作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从而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在“ 推进产业联动”中大有可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江湖城港桥海
19、山的资源整合,有利于把山区、海洋等目前利用率较低的旅游资源全面有效地整合起来,在“促进港桥海 联动” 中大有作 为;发展国际旅游,有利于增 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与友谊,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为“ 请进来”、 “走出去”搭建了一个巨大舞台,开辟了一个重要渠道,在“ 推进内外联动”方面大有可为;发展旅游业,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型业态,可以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类国土资源,并与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保持一致,在“ 推进生产 生活生态联动 ”方面大有可为; 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就业发 展和人的发展,带动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在“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联动”中大有可 为。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的客观要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功能和城市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旅游业,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