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论复习资料1.课程论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P6)课程问题,是指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课程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课程问题可以产生于课程实践,也可以产生于课程实践与课程理论的对立,还可以产生于一种课程理论的内部对立和两种课程理论之间的对立。课程问题,一方面包括了认识问题、价值问题和操作问题,另一方面包括了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无看,课程问题又分为常识问题和科学问题。2.课程论研究对象的主流观点(P7)(一) 课程说或课程现象说:一些专著明确指出,课程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课程本身(二)课程规律说:由于教育学被认为是研究教育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科,课程论也被认为是研究
2、课程规律的学问(三)课程问题说:现象并不能直接构成研究对象,因为“只有把这一事实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才有科学研究的发端”。3.课程论的内容(P11)课程内容分类和整理为五个系列:1.课程论基本原理系列,包括现代课程论原理、课程社会学、课程价值论、课程认识论、课程研究方法论等; 2.课程本体生成和实现过程系列,包括课程结构论、课程研制论、课程规划论、课程实施论、课程评价论等; 3.不同类型课程系列,包括文科课程论、理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隐性课程论、整合(综合)课程论等; 4.课程历史发展系列,中国学校课程史论、外国学校课程史论、比较课程论、未来课程论等; 5.不同层次和类型系列,包括普通
3、学校课程论、职业教育课程论、成人教育课程论等4. 反本质主义思维方式(P20-21)(1)事物的本质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从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2)本质不是实体的、僵化的、封闭的,而是依赖于关系而存在,有其动态生成性、开放性。本质的动态生成性根源于人的本质的动态生成性。(3)本质既是合规律的、事实的、必然的,又是合目的的、价值的、应然的,还是可理解的、可接受的、合规范的,是规律、目的和规范的统一,即合理性的。在反本质主义框架下,探讨课程本质需要转换思维方式。第一,提倡从多视角来探讨课程的本质。第二,以动态生成的思维探讨课程本质。课程本质不是永恒的,固定不变的,也不是
4、预成的,而是具有历史性的、变化不居的、动态生成的。第三,从合理性的视角,在目的、规范与规律的统一、应然和必然、实然的统一中研究课程本质。5.实践论思维方式(P21-22)所谓指导课程实践,无非就是给课程实践以规范,告诉人们应如何进行课程实践。探寻课程本质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课程实践,解决课程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为探索而探索。践论思维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否定论思维方式、一种现实批判的思维方式。课程现实不是某种单一本性的存在,而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既是客体性的又是观念性的,既是因果性的又是目的性的,既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所以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否定性统一体。对课程是什么的研究,是把课程视为一个实体,抛开了
5、特定的时代和一定的历史条件,是抽象的; 对课程不是什么的研究,则是要落实在既定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课程实践中的,是具体的。对课程是什么的研究,由于把课程视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遵循的是一种从寻找“本质”到解释课程的思考途径,因而采用的是自然科学的“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追求课程认识的确定性和绝对性,这就容易导致对现实课程实践的遮蔽和遗忘,从而使课程论研究陷入纯粹形而上的思辨。与课程的“本质”相比,现实课程实践显然是不完善的,因此一旦将这种研究所得到的课程认识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它必然会用某种绝对理性标准来说明、要求、规范和衡量现实课程实践,从而极容易走向某种课程的教条主义。而对课程不是什么的研
6、究,则是要落实在既定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课程实践中的,是具体的。对课程不是什么的研究,则在总体上遵循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逆向思考模式,它所把握的是具体形态的课程,是从具体的课程现实及其对人的意义出发来阐释课程,充分展现了课程认识的人文性和相对性,课程论不仅仅是研究课程本质的解释之学,更是规范课程的价值之学。课程论研究不能把理论旨趣仅仅放在课程“是如何”、“是什么”这样的所谓“事实”问题上,而应尽可能地关注课程“应如何”这样的价值问题上:人类的课程对人有何意义?怎样的课程才是合理的?课程如何才能更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等等。6.经验课程(P25)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它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哲学下的一
7、种课程形态,强调活动与经验在学生的知识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对学科课程是一种历史的超越。7.综合课程(P26)综合课程意味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要素,并将这些课程要素以某种方式与一个问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综合课程是建立在其他课程学习基础之上,以促进学生在高度专门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化,不至于使学生学习专门课程以后株守一隅,而能拓宽专业、横跨学科,融会贯通。8. 课程体系的实质课程体系的实质是大学生发展的适应指向。(P31-33)(一) 学校以课程作为整体来培养人才(二) 课程体系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发展性系统(三) 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课程体系有利于把各课外教育因素纳入教育过程(
8、四) 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课程体系有利于完整地研究课程体系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五) 避免课程概念中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和混淆9. 哲学对课程论的影响作用(P102)哲学为课程提供了研究范式:课程的哲学范式1基本命题是:课程是达到完善目的的手段,是人类有价值的知识的精华与载体,集中体现着人类关于大学的目的和追求。2基本问题是:课程中的知识有何种价值?怎样形成学生的知识更有价值?第一个问题可以从静态的知识论层面去回答,第二个问题可以从动态的认识论层面去回答。3核心概念是“价值”,以价值为基轴审视大学课程。4基本研究方法包括思辨的方法和人文理解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概念推演来把握课程,用以研究课程标准、内容、类
9、型等问题,后者主要通过个体的主观理解和直觉思维以解释课程,用以研究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问题。5基本研究途径主要从课程标准、内容、实施入手。 10. 社会学对课程的制约表现(P110-111)社会学为课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社会学范式 1基本命题是:课程作为一种“法定文化”是社会控制的中介,社会通过制订和实施课程这种”法定文化”来维护现行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并且满足统治阶级利益需要。2基本问题有四个:一是课程所代表的是谁的知识;二是课程的这些知识是由谁来选择的;三是为什么要这样来组织课程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来教,其社会原因是什么;四是课程的知识对特定社会群体是否有益。课程的社会学范式研究所有课
10、题,可以说都是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具体展开。3核心概念是“社会控制”,关注课程中所蕴含的社会影响、社会制约、社会控制的成分。4基本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5基本研究途径主要从分析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类型、实施、评价等整个过程入手 11. 心理学对学校课程的作用(P114-115)心理学为课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心理学范式 1基本命题是:课程是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材料,其选择、编制、实施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力。2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现行课程是否适应学生当前心理发展水平;二是课程怎样才能做到适应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对促进学生
11、心理发展具有意义。3核心概念是“心理发展”,关注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4基本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其中,理论研究主要用现有的心理学理论对课程标准、内容及模式等有关范畴或因素给予合理的理论分析与解释;实证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等方式,运用心理学规律,探讨课程开发整个过程的一系列问题。5基本研究途径主要从课程的目标、内容、类型、实施、评价等整个过程入手。 12.建构主义教学过程(P130)建构主义者主张教学过程包含七个步骤:一是分析教学目标,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教学的“主题”;二是创设情境,即创设与主题相关
12、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三是设计信息资源,即确定本主题教学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所起的作用;四是设计自主学习方式,即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如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促进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五是设计协作学习环境,如开展小组讨论、协商;六是评价学习效果,主要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进行;七是强化练习,以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13. 课程要促进学生个体意义的建构(P132-133)儿童主动地,积极地开展反思性、创造性实践,构建人生意义。课程是促
13、进学生经过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索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学生的学习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基础,而不是简单地适应和被动接受,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和学生一样是课程的建构者,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意义建构能力.14. 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P133)概念重构是从微观的意识提升和宏观的文化革命的展开,重新反省和界定课程理论的本质。应超越消极批判阶段,从现象学、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等思想中寻找有益的概念架构及方法,同时要对当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敏锐的察觉,拓展对教育经验的了解与获取,此外,也要促进对课程本质的把握。理解课程与以往的课程思想之区
14、别在于,希望人们从历史、政治、文化、科学、艺术、现象学、环境、个人自传、国际化等诸多视角重新认识课程,将课程的哲学体系建立起来。15. 合作课程理论(P141-142)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1学生小组学习 小组奖励,个体责任,成功的均等机会。(1)学生小组成绩分工学生被分成 4 人小组,学生的测验得分用来与他们自己过去取得的平均分相比,根据他们达到或超过先前成绩的程度来记分。然后将这些分数相加得到小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小组可以得到认可或得到其它形式的奖励。(2)小组-游戏-竞赛法在竞赛中,学生同来自其它小组的成员进行竞争,以便为他们所在的小组赢得分数。成绩优秀的小组获得认可或其它形式的奖励。 2
15、切块拼接法切块拼接法最初是由阿伦逊及其同事 1978 年设计的。在这一方法中,首先将学生安排到 6 人组成的小组中,将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或片段,每个学生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随后,把分在不同小组而学习任务相同的学生集中起来,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掌握。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分分别将自己所掌握的部分内容教给其它同学。这是将合作与任务挂钩的一种教学策略.3共学式共学式是由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 1987 年创设的。学生们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统一分配的教材,共交一份报告单或答卷。奖励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根据小组平均分计算个人成绩。此种方法强调学生共同学习前的小组组建活动和对小组内
16、部活动情况的定期检查。4小组调查法小组调查法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沙伦夫妇(Sharan&Sharan,1976)创设的,是一个普通的课堂组织计划。先由教师根据各个小组不同的情况提供有关的学习课题,由小组将课题再分解成子课题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小组通过合作收集资料,共同讨论,协同准备向全班汇报或呈现学习结果。最后教师或学生自己就各小组对全班的贡献做出评价。这种策略在发挥学生自主性方面尤为突出,任务的关联性也很强。17.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P143-144)1. 探究式学习的目标不仅是培养获得知识的思维能力和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虽然这些是重要的),还着眼于发展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7、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本身的理解 。2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发现者、必须发挥他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探究的过程主要是一种”再发现”过程。学生主要借鉴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对自己未曾认识的事物进行探究。这种再发现不是原原本本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进行的,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4探究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要为学生(或者与学生共同)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提供必要的探究资源,引导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达成探究学习的目标。5.探究式学习借鉴科学的探究过程基本特征大致如下: (1)学探究需要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
18、能力来决问(2)“问题”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始终。(3)科学探究需要运用原理和方法进行解释。(4)科学探究需要不断的评价。(5)在探究的过程中,始终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假设、调查、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等各种方法。(6)科学探究不总是孤立的,参与探究的人在活动过程中互相交流各自的思想观点 18.情境课程理论(P146-148)(一)情境与教学:1.情景是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平台 2.情景是教学的“支架”3.学习者在情境中完成“同化”与“顺应”4.情境为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创造空间。19.创设有效情境的原则(P149-152)1.情境要有针对性 2.情境要有趣味性 3.情境要有真实性 4.情境要
19、有探究性20. 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研究一、大教学论观大教学论观从教学论的立场出发,主张将课程视为教学内容,把课程理论当作教学理论的一部分。这是一种传统的观点。其形成原因除历史因素和受前苏联影响外,在中国还存在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如王策三的教学论稿 ;李秉德教授主编的教学论;吴杰教授主编的教学论一一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吴也显教授在教学论新编。二、大课程论观课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教学是不能分离的,课程作为一种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的属性和类型是多方面的,不仅包含了各类课程,而且也包含各类教学,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模仿教学、陶冶教学等等。 大课程论超越了课程就是教材的观念,扩大为课程材料
20、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料、课程包(多媒体课件)等。三、一体化的观点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密不可分,不能孤立地存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分离的原因,是工业社会“科技理性”支配下教育“科层化”和“制度化”的结果。应当以“解放理性”取代“工具理性”,将理解活生生的教学情境置于研究的中心。这样,才有可能打破课程与教学的界限,使课程与教学的界限再一次模糊和融合起来。四、并列论的观点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教育科学下属的两个独立分支科学,各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特点,构筑理论体系的相关概念也不相同,需要分别进行深入研究。课程论研究各种形式的课业及
21、进程,教学论研究教与学;课程论涉及课程研制、课程标准、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核心概念,教学论涉及的是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过程、组织形式及教学评价等核心概念。21“课程教学”的内涵(P161-162)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与创造内容从而不断建构自己的意义,这正是课程与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普遍性的内容,在特定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对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都对给定内容的意义有其自身的解读,都有其关于特定内容的自己的理论。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情境中,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并积极参与到课程创生过程中的时候,实
22、际上也在“创作”课程事件。在与课程事件的相互作用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创生着自己的课程,以其特有方式建构着意义。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当“体验课程”取代“制度课程”而置于教育的核心的时候,课程不再仅仅是静态的书面文件,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不断际遇着、创造着、解释着课堂事件,在这过程中内容不断变革、意义不断生成。22.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制约下的当代课程观(P175)1知识的本质观。(1)知识的情境性。知识的“情境性”是指任何的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离开了特定的境遇,既不存在任何的知
23、识,也不存在任何的认知主体和认识行为。 (2)知识的理解性。知识具有理解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3)知识的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是指知识并不总是能够精确地预测和反映即将出现的结果,知识总是处于一种不断生成、不断修正和不断完善的状态之中。2.知识价值观(1)重视知识之发展价值,知识价值不仅仅局限于较低层次的功利价值和认知价值,知识的价值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发展性、精神性价值。知识的发展价值处于知识价值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它关注的是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2)知识都应该是平等的。后现代主义者坚决反对科学主义知识观的“惟科学知识独尊”和“知
24、识霸权”。认为知识的类型是多样的,科学知识只是知识王国中的一种,知识没有等级之别,只有类型之分,每一种知识都应该是平等的。3知识的获得观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个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新的知识的主动生成与建构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积极对话的过程。知识获得的途径,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社会中,知识首先被看作一种信息,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要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增值。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崭新的学习手段,未来的学生首先要学会的不是记忆和掌握知识,而是要首先学会如何选择、组织、整理知识与信息。23.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制约下的当代课程观(P175-176)1课程目标:知识授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事
25、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设、不可更改的,在探究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予以调整。2课程内容: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出现,把知识从客观性、确定性中解放了出来,认为知识是具有多元性的,不仅有理性知识,还有经验知识;不仅有人类知识,还有个人知识;不仅有显性知识,还有隐性知识;不仅有结果知识,还有过程知识;不仅有外在的知识,还有内在的知识等等。3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建构、共同参与的活动。课程实施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从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静态的事件;教与学是师、生和知识之间的理解与对话,而非单一的师传生受;
26、知识是建构的,而非给予的。因而这种课程实施是一种实践取向的范式,是开放、互动、生成、发展的. 4课程评价:知识具有个体境域性,知识是与个体的主观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乃至认识结果也不尽相同。认识的差异由于认识主体的差异而存在。后现代知识观增进了我们对差异的包容。如果采用一致性目标衡量每一个个体,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不能展现个体发展的结果。24. 课程即发展(P186)课程不是一个不断作加法的过程,如果只是不断增加内容,而不能促进人的发展,那么课程只能在技术化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而离教育的本真越来越远。教育说到底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它需要关注人,关注人的主动性。教育不是一件“告诉
27、”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从这种视角出发,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人本”文化理念,有其可取的地方,这种大学课程文化不能简单地说是移植于西方,更确切地说,它是当前社会文化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对个体价值的关注,课程文化自然需要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旨归。25. 课程三种价值观的关系(P198-200)一、课程价值观的结构课程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的三种价值取向都是合理的,但它们的地位和意义不同:个人的价值取向是目的性的,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前提性的,知识的价值取向是条件性的;三者之间构成一个合理的、整体的、以目的性价值取向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结构。有了一种结构,各种价值取向就不再
28、是无序的,而是各自有了明确的归属。(一)协调互补性关系用有序的结构关系来统领课程的各种价值取向,就使它们体现出协调互补的关系。课程的各种价值取向围绕着其中的目的性价值取向即个人的价值取向展开,于是各种价值取向之间有了协调的可能。1.为了促进实现个人的价值取向,任何时代的课程都会而且必须考虑社会对课程的要求,课程的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不仅都是合理的,而且其间的关系不再以对立、冲突为主调,而是内在地具有了协调的可能; 2.仍然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取向,合适的知识总是有益的,在课程中,只要是服从于促进人的发展,追求知识的价值取向与个人的价值取向相得益彰。(二)“共时性”作用关系在历史演变中,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继时性”作用现象,即课程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