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5708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论与实践学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 专业技术人员 创新理论与实践 学习 笔记 一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潮汹涌澎湃,创新就是大潮的浪头,任何国家、任何个人和民族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将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甚至挨打的地位。正如此,我国政府在 2005 年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些都充分说明激发全民族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教育 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创新的普遍性基本原理 ,创新人人可为,时时可为,

2、处处可为,但我们要想创新的话,首先要掌握有关创新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创新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知识 1、创新定义 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初。 1912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第一次把创新概念引入经济领域。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把创新概念引入管理领域,形成管理创新。现在“创新”概念已经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人们常常挂在口头的理 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法制创新、教育创新、方法创新等等。关于创新的定义,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在这里我们采用的创新定义为:创新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

3、理思想、旧方法,把新设想、新技术、新成果成功付诸实施并获得更多效益的运作过程。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创新的基本要素就是:人、创新成果、实施过程和更高效益。 2、创新的主体和客体 创新的主体是人类,包括个人、团体或组织。创新的客体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思维规律。 3、创新的核心 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产生新思想、新概念的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和创新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创新活动的灵魂和发动机。 4、创新的关键 创新的关键就是改变。指向新的方向、有效的方面进行质和量的变化。 5、创新的本质目的 创新的本质目的就是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个人、团体、

4、或社会的需要。 6、创新的结果 创新的结果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物质的,如蒸汽机、电脑等;其二是非物质的,如新思维、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案等。 7、创新的四条原理 ( 1)需要与可能原理。意 指创新活动的对象既是社会需要的,又是可能实现的。 ( 2)方法与技巧原理。意指任何事物的创新、创造和发明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是有办法解决的。创新技巧是人人都可以学会并加以运用的。所以,在创新与创造活动中,学习、探索、培养、训练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 3)窗户纸与犟牛原理。意指在很多创新活动中,常有“点破窗户纸天地宽”的情景。一个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往往会由于某种事物或现象

5、的启发或某个信息的刺激而获得灵感,从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捅破“窗户纸”的方法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不达目的的誓 不罢休的犟牛精神。 ( 4)群体智慧原理。意指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力量。 8、创新的四个基本性质 创新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就是它的 社会性、能动性、特殊性及继承性 。其社会性表现为,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动性表现为它对客观世界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特殊性表现为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勇于标新立异的精神;继承性则表现为它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继承、不断批判、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一个历史过程。 9、创新的六条原则 ( 1)系统辩证原则。意指创新活

6、动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必须从多方角度去辩证地思考问题。 ( 2)市场评价原则。意指创新成果大小的评价标准,除了基础科学的评价之外,还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评估,从而体现出市价值,与市场的需求程度。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得十分明确和深刻,“我不打算发明任何卖不出去的东西,因为不能卖出去东西都没有达到成功的顶点。能销售出去的东西就证明了它的实用性,而实用性就是成功。” ( 3)比较优势原则。意指创新活动的成果,都只能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 4)构思独特原则。意指创新活动成果往往是构思独特、不同凡响且出奇制胜的,是见人所不见、见 人所不思,或者是人有所思,但思之不深、思之不广的。通过独特的构思,获得了

7、别具一格的创新。 ( 5)简单性原则。是指创新往往是简单的,要不为复杂变化所迷惑,要破除对创新、创造、发明、发现的神秘化思想。 ( 6)不轻易否定、不简单比较原则。意指在分析评判各种创新产品时,应注意避免习惯思维,依据经验、逻辑等轻易否定的倾向。在避免轻易否定倾向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随意对不同的创新进行简单的比较,而厚此薄彼。我们应在尽量避免盲目地、过高地估评自己的设想的同时,也要注意珍惜别人的创意和构想。 10、创新能力定义 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或新业务的能力。 11、创新能力的构成 创新能力主要是由提出问题、分析

8、问题、解决问题这三种能力构成,并通过创新实践过程和创新实践活动体现出现。 二、创新潜能与创新习惯 1、创新潜能的开发 ( 1)始终相信并积极开发创新潜能。 潜能是人们身上固有的,尚未被自己所认识和发掘的内在能力与能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部分能力都处于休眠状态,未能得到开发与利用。只要我们有心挖掘并做出努力,就一定能 将潜能发掘出来。伟人和常人在智商与能力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潜能开发的程度不同,所以我们要树立积极的核心信念,塑造优秀的自我表象,克服思维障碍,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 ( 2)开发创新潜能的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有借助好奇,激荡潜能。勇克矛盾,逼出潜能。正视

9、困难,激发潜能。挑战目标,催发潜能。 2、创新习惯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没有金钱并不可怕,没有地位也不可悲,而不善思考、缺乏智慧才是人生的缺憾。只要大家能够积极开动思维的机器并有意识地培养创新的习惯,智 慧就会如同山泉,绵绵不断。要培养创新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注重 首创精神 的培养。首创精神就是要有“敢于天下先”的理念。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有了创新之灵魂,就有了培养创新习惯的基础,否则,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 ( 2)注重 进取精神 的培养。强烈的、永不休止的进取精神就是勇于接受挑战,要对准目标采取进攻的态势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态。 ( 3)注重 探索精神 的培养。要敢

10、于“摸着石头过河”,要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 4)注重 顽强精神 的培养。在创新过程中,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不畏风险的勇气,要有百折不挠的恒心和毅力。 ( 5)注重 献身精神 的培养。有了崇高的理想和献身精神,就会无所畏惧、无怨无悔,就会矢志不渝地去追求创新。 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希望每位朋友,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充满信心,积极开发自身潜能,养成创新的习惯,用先人一步的智慧,成就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二 创新思维是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核心 ,思维创新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和

11、关键。一个人要想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要敢于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努力突破思维定势和思维障碍,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创意,形成新思维,提出新方案,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一、 突破思维障碍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的一种能力。当代的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从字面上考察,“思”就是思考,“维”就是方向或次序。因此,思维也可以题解为沿着一定方向、按照一定次序的思考。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而人的大脑思维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沿着一定方向、按照一定次序思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 “思 维惯性”。“思维惯性”就像物理学里的惯性一样,也是很顽

12、固,很不容易克服的。如果对于自己长期从事的事情或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物产生了思维惯性,多次以这种惯性思维来对待客观事物,就形成了非常固定的思维模式 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势合起来,我们就称为“思维障碍”。 1、常见的思维障碍 ( 1) 习惯性思维障碍 。习惯性思维是人们不自主的、经常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有些简单的问题,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按照习惯去思考,去行事,可能节省时间或者少动脑筋。但它会阻碍我们思维创新,一味地按照老习惯思考,就可能犯 错误。 (2)直线型思维障碍 。由于人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只须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这样的直线型的思维就可以奏效,这样,就培养了直线型思维的习惯

13、,不善于从侧面、反面或迂回地去思考问题,这就必然会障碍我们出奇制胜,巧妙地解决问题。 (3)从众型思维障碍 。从众型思维,就是不带头,不冒尖,一切随大流的心理状态。有这种心理的人,有的是为了跟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怕被指责为“标新立异”、“华众取宠”;也有的是思想上的懒汉,认为跟着大家走错不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可能因从众心理而陷入盲目性,明明稍加独立思考就能正 确决策的事,偏偏跟着大家走弯路。正是这种从众性的思维障碍,使我们胆小怕事,不敢为天下先,抑制了我们创新的敏感和勇气。 (4)权威崇拜型思维障碍 。我们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对权威的尊敬甚至崇拜。尊重权威当然没有什么错

14、,而且是应该的,但一概都按照权威的意见办事,不敢怀疑权威的理论或观点,不敢逾越权威半步,就成为创新思维的极大障碍。其实,权威们的意见只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是正确的,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量的创新成果都是克服了对权威的无条件崇拜,打破了迷信权威的思维障碍后取得的 。 (5)书本型思维障碍 。许多人认为,书本上写了的,都是正确的,遇到难题先查书。如果自己发现的情况与书本上不一样,那认为是自己错了。由于对书本知识的过分相信而不能突破和创新的思维形式,这种对于书本的迷信阻碍了人们去纠正前人的失误,探索新的领域。 (6)自我中心型思维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特别固

15、执,思考问题时以自我为中心,阻碍了创新思维。这些人有的还是很有能力的,做出过一些成绩,但他们从此就觉得了不起,不知道天外有天,能人之上还有能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 很简单的问题面前也可能失去了思维能力,发挥不出自己的智慧。 2、其他思维障碍 以上讲的六种情况是常见的多数人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还有一些思维障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程度,如: 自卑型思维障碍,麻木型思维障碍,偏执型思维障碍 等等,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 二、扩展思维视角 突破思维障碍的好办法,就是扩展思维视角。 什么是思维视角?人的思维活动不仅有方向、有次序、还有起点。在起点上,就有切入的角度。我们把思维开

16、始时的切入角度,就叫着思维视角。 为什么要扩展思维视角呢?创新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前所 未有的改变,而要改变客观事物,就得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从旧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事物,已经是前人完成的业绩了。你要创新,就必须从新的视角切入,才能进行创新思维。扩展思维视角对认识客观事物会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事物本身都有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就能更加全面地接近事物的本质;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与周围的其它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观察研究某一未显露本质的事物,可以从与它有联系的另一事物中找到切入点;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的趋势有多种可能性,对于事物发展趋势比较明显的特征,从常规角度就可以看出来,

17、而对于那些很难被注意和捕捉的事物发展趋势不明显的可能性,就要选取非常规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了。因此,改变思维视角对于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扩展思维视角的方法有那些呢? 1、改变万事顺着想的思路 从古到今,大多数人对于问题的思考,都是按照常情、合理、常规去想,或者是按照事物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去想,这就是“顺着想”。为什么要顺着想呢?因为“顺着想”一是容易找到切入点,解决问题的效率比较高;二是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彼此之间的交流就比较方便。但是事情有利有弊,顺着想固然有好处,但如果“万事顺着想”,对有 些事物就可能揭示不了其内部矛盾,发现不了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也就很难创新。 变顺着想为倒着想。在顺着

18、想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时,不妨倒着想。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倒着想的方法,在许多人想不到的地方,可以发现新的视角,得到新的创意。 从事物的对立面出发去想。也就是直接跳到矛盾一方的对立面去想。因为对立的双方是既对立双统一的,改变这一方不行,改变另一方则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创造发明和技术改造方面,运用朝对立面思考的方法,往往可以有新的思路,取得意想不到的新结果。 思考者改变自己的位置(换位思考)。如 果思考社会问题,你可以把自己换到其他人的位置上,特别是应当换到你考察的对象的位置上。如果研究科学技术问题,你可以更换观察的位置,从前后、左右、上下等多个方向去分析问题。 2、转换问题获得新视角 问题是多

19、种多样的,但彼此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其死盯住不放,不妨把问题转换一下。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换为简单的问题,把自己生疏的问题转换为熟悉的问题,把难以办到的事情转换为可以办到的事情。 3、把直接变为间接 在解决比较复杂、比较困难的问题时,直接解决往往遇到极大的阻力。这时,就需 要扩展你的视角,或退一步来考虑,或采取迂回路线,或是先设置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作为铺垫,为实现最终目标创造条件。 先退后进。这在军事上是很重要的一种策略。在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时,如果遇到了困难,暂时退一步,等待时机,就可能使情况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这时再前进,问题的解决可能就要容易得多。退,决不是逃避,而

20、是积极地转移,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获得手段。 迂回前进。退是为了进。有时,为了进,甚至可以绕弯子,兜圈子,在军事上叫“迂回前进”。实际上在各个领域,为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都可能需要从“迂回前 进”的角度去思考。 先做铺垫,创造条件。在面对一个复杂的很难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有时要先设置一个新的问题,做为铺垫,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这也是变直接为间接的方法。 三、学会超越(超越自我) 突破思维障碍是我们实现创新的前提。实际上,突破障碍就是突破自我,也就是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创新。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就是说,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别人,超越自我才能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从思维的角度

21、来看,就是能够突破来自自我的思维障碍,这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创新。“胜人者智,自胜者强”,要想超越平 庸追求卓越,就得超越自我。 1、超越理论 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但是,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再正确,再伟大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2、超越习惯 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特别是思维上习惯,让你不知不觉地就按老一套去办事。思维上的老习惯,对于创新是无形的阻力。不仅是我们自己的习惯,我们周围还有强大的习惯势力,会阻碍别人去创新,“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一旦要打破习惯势力,进行改革创新,往往会受到讽刺、挖苦和打击,什 么“

22、标新立异”,“想出风头”,“歪门邪道”等等帽子都可能扣在你的头上。因此,要创新,就不但要克服自己的许多习惯性思维障碍,还要有经受习惯势力阻碍打击的思想准备,自觉地站在超越者的高度,去打破它,战胜它。 3、超越经验 经验是以往阅历与感性认识的积淀和凝结,无疑是宝贵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也是许多有成就的创新者的必由之路。 然而,经验不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取得的,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得的。所以,历史发展了或者范围变化了,经验就可能有局限性。如果迷信经验,就会影响我们寻求新思维,开创新局面。因 此,要有所创新,就必须超越经验。超越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实际上,就是打破常规,与时俱进。 4、超越自满

23、 古往今来,有许多英雄豪杰由于自满而失败,也有许多经济、文化、科技界的成功者由于自满而昙花一现。自满是成功的大敌,也是创新的大敌。做出显著成绩的人会自满,普通的人也会自满。要做到永不自满,不在于有没有成绩,也不在于成绩的大小,则在于对待自己有没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自满的人不但会有思维障碍,只能从自身狭隘的知识结构来思考问题,找不到新的思维视角;而且还有情感障碍,常常牌一种“飘飘然,昏昏然”的状态。 所以,能够超越自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超越自满,是在对自己,对他人,对客观世界都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世界观的一个飞跃。超越自满,才能知道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才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24、。 5、超越现实 创新思维,既要立足现实,双要超越现实。其实,人的本性总是对现实不满的。创新思维就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积极的反映。而发牢骚、破罐破摔、悲观失望等,是对现实不满的消极反映。 正是因为人类有不满足于现实的倾向,有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才都在不断地创新。作为个人,要实现创新 思维,首先要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做到超前思维。超前思维就是超越现实的思维。 四、创新思维的方式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无拘束地将思想由点向四面八方展开,从而获得众多的解题设想、方式和办法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形式。正因为如此,可以使得发散思维所

25、捕捉到的思维目标有可能脱离脑内已有的逻辑框架而具有新意,成为一个新的创新萌芽。 ( 1)发散思维的特征 流畅性 指思维的进程流畅,没能障碍,在短时间内所得到较多的思维结果。体现了发散思维在常量和速 度方面的优势。 变通性 指发散思维的思路能迅速地转换,从而得到更多的思维结果,为选择解题方案提供更多的可能。变通性体现了发散思维的灵活性。体现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指标志着思维的中断,变通性体现着思维的继续,表现出一种内在毅力,象征着事物发展的希望。 独特性 指发散思维成果的新颖、独特、稀有。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灵魂。如果没有独特性,发散思维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意义。当然,这里说的独特新颖是

26、相对的。 ( 2)发散思维的几种形式 横向思维(侧向思维) 一般的逻辑思维,总是正向 的,由已知推到未知,由因找到果。而横向思维则不同,它不完全按逻辑推理,而是换一个角度,或横着插过去想的一种思考方法。 逆向思维 背逆通常的考虑问题方向的一种思考方法。在某种情况下,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科学发明中,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事例是很多的。 颠倒思维 是一种对已知系统的整体或部分的性状进行颠倒性的变换,以实现系统改进的一种思考方法。一般来说,这种颠倒是硬性的,试探性的,并没有什么逻辑依据,所以,颠倒之后,创新对象是否比原来得到改进,还得运用相互的知识进行正常的逻辑思维才能 加以判断。颠倒思

27、维与逆向思维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主要是考虑问题的着眼点不同。逆向思维一般是对问题考虑对从相反的方向切入,而颠倒思维则是先把问题颠倒过来再考虑。 2、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是一种寻求唯一答案的的思维,其思维方向总是指向问题中心的。它与发散思维不同,发散思维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从问题出发,尽可能多地想办法、找途径。但两种思维方式都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优劣之分,但我们国家的教育长期以来比较注重收敛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 ( 1)收敛思维的特征 收敛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按 照逻辑程序进行思考的方法,离不开逻辑思维常有的分析、综合、抽象、判断、概括、推理等思维形式。所以,收敛思维的特征与逻

28、辑思维的特征大体上是一致的,主要是: 集中性(封闭性) 针对一个目标,将发散了的思维集中指向这个目标。 连续性 思维进行方式是一环扣一环的,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求实性 对设想和方案,通过比较、筛选、组合、论证,获得一个相对最优的结果,表现了很强的求实性。 ( 2)收敛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 目标确定法。首先要正确地确定搜寻的目标,进行认真的观察并作出判断,找出其中关 键的现象,围绕目标定向思维。进行收敛思维时,目标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求同思维法。如果有一种现象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发生,而在各场合中只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那么这个条件就是这种现象的原因,寻找这个条件的思维方法就叫求同思维法。 求异思维法。

29、如果一个现象在第一种场合出现,在第二种场合不出现,而且两种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条件就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找出这个条件就是求异思维。 3、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是人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力是思维的翅 膀。想象力是否丰富,也就是想象思维的能力是强还是弱,也成为判断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 ( 1)想象思维的特征 形象性 想象思维的操作活动的基本单元是表象,是画面。例如,看小说时,我们可以想象出人物的音容笑貌;看图纸时,我们可以想象出立体的物体。 概括性 想象思维实质上是一种思维的并行操作,即一方面反映已有的记忆表象,同时把已有的表象变

30、换、组合成新的图像,达到对外部空间的整体把握的目的,概括性很强。 超越性 想象最宝贵的特性是可以超越已有的记忆表象的范围而产生许多新的表象,这正是 人脑的创造活动最重要的表现。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超越性的想象。 ( 2)想象思维的类型 无意想象 是不受意识主体支配的想象。例如我们在做事、学习时的偶尔走神就是无意想象。无益想象的价值在于可以让潜意识活跃起来,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灵感的产生,再进一步就可能有通向创新的结果。 有意想象 是受主体意识支配的想象。在这种状态下,思维总是在创新者的目的需要系统的支配下进行。有意想象又可能分为再造型想象、创造型想象和幻想型想象。再造型想象是根据他人

31、的描述而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型想象是创造主体有目的地对自己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思维操作过程。这些新的形象具有新颖性。因此,创造型想象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幻想型想象是创造型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 它的特点是:尽管也是以现实世界为出发点,但其范围不受拘束,其结果又往往走出现实太远,有的一时难以实现。但是,许多幻想并非真的不能实现,只是受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的限制才被迫舍弃,到了后来全都“梦想成真”,变为现实。诸如古人“嫦娥奔月”“呼风唤雨”等幻想,在今天全变成了现实。所以,幻想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幻想也 是创造活动的源头。 4、联想思维 联想

32、思维就是根据当前感知到的事物、概念或现象,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的思维活动。 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二者的共同点它们都可以呈现为非逻辑形式;二者可以互为起点。也就是说,想象思维可以在联想到的事物周围展开,想象思维所获得的结果又可以引起新的联想。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联想只能在已存入人的记忆系统的表象之间进行,而想象则可以超出已有的记忆表象范围;想象可以产生新的记忆表象,而联想不能;联想思维的操作过程是一维的,线性的 ,单向的,而想象思维则可以是多维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联想思维的活动空间是封闭的、有限的,而想象思维的活动空间则是开放的无限的。 ( 1

33、)联想思维的特征 连续性 联想的主要特征是由此 及被、连绵不断地进行,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迂回曲折的;可以由一个事物联系到另一事物,也可以是由一个事物一下子联系到许多其他事物,形成联想链,而链的两端往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形象性 由于联想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所以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一样显得十分生动,具有鲜明的形象。 概括性 联想思维可以很快把联 想到的思维结果呈现在联想者的眼前,是一种整体把握的思维操作活动,因而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 2)联想思维的类型 接近联想 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引起的对不同事物之间的联想。比如,当你遇到中学老师时,就可能联想到他过去讲课的情景,这是时间接近联想。你走过

34、学校门口时就会想到学校里有教室、操场等,这是空间接近联想。 相似联想 由外形(色彩)或性质上的、意义上的相似,引起的一种类比联想。比如,由儿子联想到老子,由照片联想到本人,由老鹰联想到飞机(外形联想);由某些兽类在野外生活不得风湿病联想到它们的骨 头可以制药,由树叶和竹子在风中发出响声联想到乐器(性质联想);从质量守恒联想到能量宇恒,从原子结构联想到太阳系,从战场想到商场(意义联想)等。 对比联想 由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背逆性、挑战性、批判性,这对于创造活动是很宝贵的,有体会导致很有价值的创造。如由黑想到白,由水想到火,由美想到丑,由冷想到热等等都是完全对

35、立的对比联想;由石墨想到金刚石,由高碳钢想到低碳刚,由常规武器想到现代化武器等,则是由于在性质功能上存在差异引起的对比联想。 因果联想 由于两事物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可以由因想到果,也可以由果想到因。例如,在安全检查时,发现一个单位消防措施不力,通道狭窄,马上就会联想到发生火灾的情景。这就是由因想到了果。半夜听到街上有高声鸣叫的救火车疾驶而过,马上就会想到附近发生了火灾。这就是由果想到了因。 5、逻辑思维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结构和思维规律的一门学科,逻辑思维就是依据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逻辑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逻辑的结构,最基本的就是三段论。

36、即:所有 M 都是 P, S 是 M,所有 S 是 P。如: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挂中律、充足理由律等。 ( 1)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一般区别 思维形式的区别 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从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形式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所以,逻辑思维一般都是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范围内进行的。非逻辑思维一般没有固定的程序,思维方式大多是直观、联想和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有可能产生许多思维结果,这些结果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可能是不正确的。 思维方法的区别 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是分 析和结合、比较和分类、演绎和归纳、抽象和概括。非逻辑思维的

37、方法主要是一种猜测,抽象和顿悟。 思维方向的区别 逻辑思维一般是单向的思维,总是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最后得出结论。非逻辑思维则是多向的,结果也是多样的。 思维基础的区别 逻辑思维是建立在现成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离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逻辑思维便无法进行。非逻辑思维则是从猜测、想象出发,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虽然也需要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但不完全依赖知识和经验。 ( 2)逻辑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 逻辑思维的严谨性不一定能导致创新, 但是一切创新成果必须符合逻辑思维的严谨性。因为创新思维也要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断合理。因此,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运用逻辑思维可以对创新成果合理化、系

38、统化、理论化。 6、辨证思维 辨证思维,也称矛盾思维,是指按照辨证逻辑的规律,即唯物辨证法的规律进行的思维。唯物辨证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看待事物采取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 辨证思维在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发明家不一定是哲学家,但科学家、发明家取得成果是不自觉运用了辨证思维。只是,如果自觉地运用唯物 辨证法,可能成功的速度更快,取得的成果更多、更大。在创新活动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我们都要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即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即要牢记事物是普通联系的,事物是发现变化的,事物矛盾的双方对立统一的,这样,在进行创新时,才能掌握主动权,少走弯路。 三 掌握正确的创新方法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技法的产生 创新技法起源于 1938 年奥斯本( A.P.Osborn)制定并成功地应用于实践的“头脑风暴法”。奥斯本也因此成为了创造工程的奠基人,被誉为“创造工程 之父”。 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发明、创造、创新等同样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创造学家在收集了大量成功的创新、创造先例并研究其获得成功的过程与思路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许多可供我们借鉴、学习和效仿的规律与方法。目前,国内外创造学家已总结、归纳出了 300 多种创造技法,常用的就有 100 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