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复习.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00112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5*2=10 辨析 10*2=20 简答 4*5=20 案例分析 2*10=20 论述 2*15=30 一、名词解释 1.机会主义行为 (倾向) : 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定义: 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不胜任的行为。 2.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 : 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 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以正式文本形式颁布的、并往往以国家权威为后盾强制实施

2、的一系列规则。 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从制度的形式和实施机制来看,是否有成文规则及是否有权威性的执行和惩罚机构。若制度是以非成文的形式存在,或虽有成文形式,但没有权威机构执行这套制度和惩罚违规者,则称此类制度为非正式制度。反之,制度以成文形式存在,且有权威机构付诸实施,则称之为正式制度。 4.核心 制度与边缘制度 : 核心制度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之中,由该社会的主流信念所决定,反映了该社会的基本特征,它是社会主导集团所奉行的社会组织原则和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之具体化。在社会主流信念改变之前,核心制度是不会发生变革的。 边缘制度是同社会的主流信念相矛盾的制度安排,故它只能处于该社会的边缘,无法在

3、该社会取得主导的地位。一个社会是否存在这类边缘制度,视该社会的核心制度在长期内能否独立生存而定。 5.交易费用 : 是 企业(也包括个人) 在寻找与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活动时,为在 价格 方面或其它方面达成 协议、合同、契约 ,并确保其条款得以 实施 而所产生的 成本 。 6.资产专用性 : 资产专用性是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他人使用而不损失其生产价值的程度。 ( 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进行再配置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 2 7.产权 : 产权的直接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却是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产权的本质是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

4、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 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将这些权利界定给不同的团体,就会得到不同类型的产权 。 ) 8.私有产权 : 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某一特定的人或家庭 ,他可将这些权利同其他附着了类似权利的物品相交换,也可通过自由合约将这些权利让给其他人。 9.共有产权 : 对公共产品进行数量分配必须借助于某些政治机制和强制机制,或依靠某个集体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权利束由集体成员共享,构成共有产权。 10.外部性 : 某项交易活动通过非价格机制的传递而对第三者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经济影响。 11.科斯第一定理 :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如何界定

5、,市场机制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12.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更优、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也是新制度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 13.制度环境 : 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它由一国的基本制度决定,影响其他的制度安排。 14.制度安排 : 是约束经济主体之间可能的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它可能是非正规的,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15.初级 行动 团体 与次级行动团体 : 初级行动团体 是一个决策单位,其决策支配制度安排创 新的进程,是

6、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力量;这一单位可能是单个人,也可能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 次级行动群体 同样是一个决策单位,其作用在于帮助第一行动集团推进制度变迁的进程。 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都是推动制度变迁的主体。初级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策划者和推动者,次级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实施者。初级行动集团通过推动制度变迁增加收人,次级行动集团在制度变迁中并不直接增加收入。 16.路径依赖 : 是指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的强大影响。诺斯:“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初始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 ,存在的制度将影响其后发生的一系列制度,是一种惯性。 3 17.制度变迁方式 : 制度创

7、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方向、突破口、速度、时间路径等的总和。 二、简答题 1.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包括哪些理论?各代表人物是谁? 交易费用理论 (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诺思) 产权理论的发展 ( 菲吕博顿 、德姆塞茨、诺思、科斯、张五常、波斯纳) 企业产权结构理论 (阿尔钦、 德姆塞茨 、詹森、 梅克林 、 伯勒 、 米恩斯 ) 企业性质理论 ( 科斯 、 阿尔钦 、 张五常 ) 制度变迁理论 ( 诺思 、 拉坦、林毅夫 )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舒尔茨、贝克尔) 2.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有何关系? ( 1) 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新古典

8、经济学的“修正” 新制度经济学 =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完全竞争假设,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而代之有限理性假设,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完全信息和交易无成本的假设,在新古典框架中加上产权的限制和交易费用。 新古典理论将制度和结构视为外生变量(既定不变),探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作为经济内生变量,强调竞争条件下的自利会引致利他。 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交易成本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交易成本比较各种不同制度安排的经济绩效,解释经济制度的多种多样的差异性,使得经济制度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新古典框架中一个可以量化分析的维度;运用传统的成本

9、 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作局部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制度变迁的根据。 ( 2) 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新制度与旧制度经 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的制度及其变迁,但它不是在旧制度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而来。 旧制度经济学 = 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分析方法 +制度 4 新制度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禀赋、技术、偏好)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大基石 制度。主要理论由四部分组成:即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新经济史理论。有人将委托 代理

10、理论作为第五部分。 3.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三个假定是什么 ? (一)人的行为动机的双重性 利己主义: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环境约束、资源约束、理性约束、机会约束等)追求利益(多目标整合后的总收益或最效用)最大化。理性的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强大动力,既是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源泉,也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利他主义: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过程,实际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同时,制度在塑造人们双重动机方面又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二)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这种假设源于: (1)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2)事物是发展的,因而其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的和不可确知的, 此二者决定了我

11、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3)人的头脑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人的行为能力也是有限的。 有限理性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事物是复杂的和多变的),而且也反映了人的经济特性:个人不会为了信息的完全而不顾成本去搜集;也不会不顾算计成本去处理所有信息;人的脑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它,必须重视节约和合理使用。 (三)机会主义倾向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人类社会各种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制度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又可能会诱导出某些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 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可使人们不安于现状,冒风险、寻找机遇、积极创新等,从

12、而推动各种变革,包括制度创新和变革。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一定危害,即损人利己。这种损人利己又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附带地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一个外部性问题;另一种是“人为的”“故意的”损害,需要强有力规则和秩序予以预防、约束、制止和制裁。 4. 简述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假设(三个核心假设与两个延伸假设)。 ( 1) 三个核心假设 : 假设一 : 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 ( 1)诺斯解释 :用制度差别以及执行能力的差别解释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更具有说服力。 ( 2)奥尔森: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资源禀赋和技术因素,而是在于他们之间的制度和经济政

13、策质量的差异造成的。 假设二 : 内在制度通常比外在制度更加稳定。 由于不受深思熟虑的集体行动约束,内在制度通常更加具有稳定性。对于二者的考虑必须是兼顾的,外在制度的可执行能力要取决于他们对内部制度的兼容性;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这两种关系具有可转换性。 假设三 :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概念的提出,最早是为了解释竞争性技术的传播现 象。诺斯认为可以因此来解释制度变迁。 ( 2) 其他两个假设 : 资产专用性: 由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森首创的。其基本含义是: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进行再配置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选择资产专用

14、性作为假定,是考虑该假定与交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能够较为明确地解释采用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体制形式来解决经济活动中交易方式的选择问题。 正交易费用: 科斯 (R.H.Coase,1937) 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拓性地指出了自由价格制度运行的代价,提出了正交易费用的制度运行成本问题,从而修正了新古典传统的零交易费用假定。威廉姆森 (1975,1985) 将交易成本理论发扬光大。 5. 什么是制度?制度具有哪些功能? 制度 : 是管束 人们行为 的一系列 规则 或人们习以为常的 习惯表现 :它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 机会主义行为 。 功能: 1、 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核心

15、功能) 2、 降低交易费用 3、 为经济提供服务 4、 为合作创造条件 5、 有利于外部利益内部化 6、 减少不确定性 6. 为什么说制度是一 种稀缺资源? 与经济技术因素相关的自然禀赋和物质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致制度稀缺。(如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73%,可以实行农产品的保护制度吗?人口 土地的比例关系的约束也影响产权制度供给。) 制度比技术更具有资产专用性:在 A 国行得通的制度,在 B 国就不一定行得通。 6 制度的非专利性:使用别人的制度安排无需付费,进行制度创新的人缺乏激励。 制度变迁条件和成本限制了人们选择空间;甚至扭曲了人们的理性行为,以至现存的制度安排不仅难以达到最优水准

16、,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相反的运作。 无论如何强化制度创新进 程,相对于人类对制度需求而言,制度供给总是相对不足。人类社会之所以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关键在于制度稀缺。 7. 怎样认识制度的起源 ?有哪些制度起源理论? 制度起源理论 : 合 作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模型中引入了制度变量后,就可以有效地说明竞争的双方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合作。(囚徒困境模型:反映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囚徒困境则说明:个人 的效用不仅取决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 囚徒机会主义动机 共 同非最优选择;多次博弈后 合作比“自私”更有利 制度(合作规则) 科

17、斯的制度起源理论 科斯制度起源的思想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之间的关系: 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行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对标准经济理论“零交易费用”假设和对“制度”的抽象提出了质疑。 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 诺思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两类交换形式,即从 简单的交换形式 到 非个人交换形式 。 财产制度的起源(罗伯特 .考特和托马斯 .尤伦) 从“自然状态”到“市民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度起源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从无规则到有规则的出现,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状态”转变到“市民社会”的关键所在。“合作剩余”的大小是我们衡量制度效率的重要指标。 制度起源理论实质就是要回答

18、为什么存在制度、或者说制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几种制度起源理论尽管简述角度不同,但实质都与合作有关。 8. 制度主要有哪几种分类方式?分类依据是什么? (一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分类依据:从制度的形式和实施机制来看,是否有成文规则及是否有权威性的执行和惩罚机构。 (二 )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7 分类依据:按制度的产生方式(或起源)划分,一种制度的产生方式是演化的方式,由这种方式产生的制度被称为内在制度;另一种制度是理性设计,由这种方式产生的制度叫外在制度。前者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它体现着过去曾有利于人类的各种解决办法;如习惯、伦理规范、礼貌和商业习俗;后者是被清晰地制定在法规和条例之中,

19、并由类似政府的权威机构自上而下强加执行,通常配有惩罚措施。 (三 )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 分类依据:按照制度的不同功能划分,核心制度处于制度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直接服务于制度系统的基本目标,在社 会中主导作用;边缘制度处于核心制度的外围,直接服务于该社会的核心制度。 9. 什么是交易费用(内涵、外延)?由哪些因素决定?阐述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交易费用: 是企业(也包括个人)在寻找与其它企业或个人进行经营活动时,为在价格方面或其它方面达成协议、合同、契约,并确保其条款得以实施而所产生的成本。 交易费用的外延:就是指它到底包括哪些具体项目。交易费用包括搜寻(产品价格、质量、合作者、代理人、生产要

20、素等)成本、协商谈判成本(讨价还价)、签约成本、监督成本、维护与执行成本、保护性成本(防止他人侵犯)等。 交易 费用的决定因素: (一 )、人的因素(行为性假设) 1、有限理性 2、机会主义(最根本因素) (二 )、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交易三个维度) 1、资产专用性(最重要最独特) 2、交易不确定性 3、交易频率 (三 )、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资产专用性 10.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的原因? 纵向一体化就是一个企业沿着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的前后方向进行延伸和扩展。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纵向一体化的目的在于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1、。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 Williamson。他从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契约和纵向一体化三个维度刻画交易,并提出在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是通过纵向一体化减少交易费用,解决专用性投资8 不足的装置。作为市场替代物的企业具有激励、控制和内在结构优势的属性。在经济学上,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沿着产业链占据多个经营业务,包括前向和后向两个方面。 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后,企业为了有效地管理新增加的生产部门要付出一定的管理费用。因为该部门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的动机机制将弱化,进而带来机会成本的损失。另外,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后,整个生产链将 会延长,给生产能力平衡带来困难,使原来可能是规模经济的企业

22、变成规模不经济。 11.运用科斯定理分析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 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斯第二定律: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那么,不同的产权界定则意味着不同的资源配置 和经济效率。 由市场界定:讨价还价(和平的;暴力的) 由企业界定:横向与纵向一体化(联合;兼并) 由政府界定:法律手段 12.产权与所有权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第一,所有权是一元的;产权是多元的,是一组权利束,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 产权的范围大于所有权,所有权只是产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利。 第二,所有权指财产占有的法律形式,体现了主体意志和支配力量,

23、具有法律赋予的强制力;主体对物或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权;产权反映不同经济主体在交易中对一定财产的不同方面和程度的权利,产权主体对财产的权利不一定全面和充分。 所有权是产权的核心和基础,只有在产权的一组权利(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完备集中在一个主体时,产权所有权。 第三,产权是可分解,完备的产权一经分 解,产权 所有权。 产权分解既可以是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之间的分解,也可以是每一种权利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分解;产权的可分解性使同一资源能够满足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这就增加了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产权分解后,所有者对所有权的行使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限制,有其权利行使范围,超出范围会受到

24、其他权利的约束和限制,或者对其他权利造成损害。 第四,所有者在法律上的所有权与实际可实施产权不完全相符。 产权的形成由所有者行使所有权的能力以及所有者的竞争优势所决定;当所有权在法律上确定之后, 所有者是否能完全行使他的 所有权取决于所有者行为能力和技术、交易费用等9 因素 ,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变化,成本过高时所有者会自愿放弃一部分所有权;所有者有能力实施他的所有权或实施所有权中的部分内容,这些被所有者所实施的权利直接构成所有者对财产的产权。 第五,竞争发生的领域不同。 界定所有权的竞争发生在立法过程中 ,通过法律程序明确其内容与归属,它是正式的、可以在法律上证实的,不一定是均衡状态下的权利归属

25、。 界定产权的竞争既包括立法层次的竞争,也包括所有权的实施过程发生的竞争。 在法律上界定所有权只是界定产权的第一步,由于所有权的界定与实施过程可能 出现“公共领域”,产权的竞争将在公共领域中继续进行,直到权利的配置达到均衡状态为止。 第六,产权比所有权外延更广。 (对清新空气的享有权或特定空间上的安静享用权、生育权等不能成为所有权,但可成为产权的一种形式) 只有当两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发生关系时,才会出现产权问题。 产权不同于所有权,但却又与所有权有关,它 涉及到的是两种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即平等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产权权利束越完整,则对应的物品的价值越大;产权如果残缺,其所对应的物品

26、的价值就会下降。 综上所述,以法律形式明确的某项资产的所有权并不意味着所有者就能完全实施所有权中的全部权利,也不意味着该项资产的全部有价值的属性都已在法律上归属所有者。 事实上,围绕该项资产的使用和收益,可能存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公共领域,所有者无法排除其它人在公共领域的竞争获得该项资产的部分产权。 13.产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产权不是由个别权利构成的,而是一种权利束,可以分解为多种权利并统一呈现一种结构状态。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 10 14.产权的属性是什么?私有产权与公共产权含义、特点、区别? 产权的属性 : 1.产权的排他性 2.产权的可分割性 3.产权的可交易性 4.产权的有界性

27、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某一特定的人或家庭,他可将这些权利同其他附着了类似权利的物品相交换,也可通过自由合约将这些权利让给其他人。 私有产权是对价值的衡量,较强的私有产权比较弱的私有产权更有价值;产权的强度一方面由实施它的可能性与成本来衡量,另一方面还依赖于政府、非正规社会行动、通行的伦理道德规范。 私有产权的优点: A、形成自由竞争环境 B、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C、降低交易费用 D、较好的激励作用 共有产 权:对公共产品进行数量分配必须借助于某些政治机制和强制机制,或依靠某个集体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权利束由集体成员共享,构成共有产权。 共有产权特点:某个人对一种资源行使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 15.简述外部性的含义、分类与解决方法。 1、含义:某项交易活动通过非价格机制的传递而对第三者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经济影响。 2、分类:根据外部影响的性质好坏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根据外部影响的实施者分为生产的外部影响与消费的外部影响;结合上述两个方面,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3、外部效应的传统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