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财政 形势 分析报告 一、 2011 年财政运行情况 2011 年,贵阳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401.36 亿元,为年度任务的 100.34%,比上年增长 31.75%,增收近 1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187.14亿元,为预算的 106.32%,为年度任务的 101.35%,比上年增长 37.3%,增收 5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完成 277.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67%。 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67.20 亿 元,比上年增长34.77%。加上级转移支付补助 7.21 亿 元、区县上解 8亿 元,动用上年结余 4.3亿 元,减上解省支出 3亿 元,市本 级实际可支配财力 83.7
2、2亿 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 97.47亿 元,减省下专款 58.04 亿 元,剔除指定用途一般性转移支付及结转下年上级专款 0.03 亿 元,加下区专款 40.7亿 元,实际支出80.11 亿元 ,为预算的 99.99%,比上年增长 27.4%。年终滚存结余 3.61 亿 元。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市本级财政基金预算收入 69.44 亿 元,加上级补助 6.6亿 元,减补助下级 25.1 亿 元,加上年结余 37.59 亿 元,基金预算可用财力 88.52亿 元。完成基金预算支出 76.82亿 元。基金预算结余 11.71 亿元 。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收入 4484万元,上年结余 2214
3、2 万元,可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力 6698万元。支出 1468万元。滚存结余 5230 万元。 (一)坚持强化收支管理,促进财政增收节支 1、 强化组织收入。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形势和收入进度,提高组织收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完善综合治税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强纳税信息沟通和统计分析,挖掘增收潜力,堵塞收入漏洞,切实提高收入质量。 2、 坚持厉行节俭。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理念,量力而行,量财办事,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千方百计压缩不必要的开支, 从严控制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 车辆购置费等支出 , 集中财力办民生之事、办实事、办大事, 全年 压缩行政事业性项目经费 3亿多元,
4、全部投入到 民生、公益性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中去 。 3、 加快支出进度。把握重点支出方向, 区别各类事项的轻重缓急,科学安排各项支出,对优先保障的重点支出 加快拨付进度,确保 资金 早到位, 项目 早见效。 (二)坚持保障重点,为建设城市新形象 强 基础 1、 坚持 服务 重点。 继续 巩固和提高 “三创一力”成果 ,整合 下达“三创一办”专项资金 3亿余元 ; 整合补助资金 1.8亿元全力支持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如期建成。 2、 积极筹 措 资 金。 对总投资 122.7 亿元的北二环、东二环、南二环、甲秀北路、甲秀中路等重点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积极筹资完成建安投资 66.5 亿元
5、; 利用亚洲开发3 银行贷款实施的水资源开发和水土保持工程的标志性核心子项目 总投资达 6.2 亿元的鱼洞峡水库已顺利截流。 3、 提 高 偿债能力 。 积极 筹集资金支付各项贷款本息 逾40 亿元,比上年增加约 10 亿元,保障了各项贷款本息的及时足额偿还 , 提升政府筹资偿债信誉 。 ( 三 )坚持 民生优先 , 确保社会公益事业有序发展 1、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的步伐 。 全年拨付约 6 亿元用于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 多渠道筹措资 金 ,累计到位资金 24.73 亿元,累计拨付资金 24.56 亿元 。 2、支持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市本级财政投入12.23 亿元,全
6、面建成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为构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推进医疗卫生 体制 改革。 3、全力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 。市本级财政共安排教育资金 14.41亿元,主要用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方面的支出。 4、持续加大对公共安全的投入 。市本级共安排公共安全方面的资金 9.35 亿元,比上年增长约 28 个百分点。 ( 四 ) 坚持强农惠农 ,促进“三农”快速协调发展 1、继续 加大 对 “三农”投入。市本级投入 6.65 亿元用于农林事务,主要用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增产增收、扶贫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 4 2、 切实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已争取到中央
7、和省级资金及整合市、县级资金共 1.57亿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 通过农民补贴网以“一折通”形式发放综合直补等 1.24 亿元。 3、完成土地治理项目建设 7 个 , 中低产田改造 2.85万亩。 ( 五 )坚持助推工业强市, 推动经济发展加速转型 1、推进企业技术创新。预算安排 4.7 亿元技改资金支持企业结构调整、技改创新等 ,另 投入 0.18 亿元对 37 个重点技改项目给予补助。 2、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争取到上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0.69亿元扶持 72户中小企业 加快发展;争取上级 0.7亿元支持十大工业园区建设。 3、 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 建立出口
8、奖励制度,安排0.21 亿元对出口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和奖励。 ( 六 )坚持 改革 探索,努力创新财政工作机制 1、按照深化市以下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提升区(县、市)经济发展活力。 2011年完成并实施的新一轮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了市以下财政体制,税收收入以“稳定存量、调整增量”为原则,实行属地征收,更为合理地分配市和区( 县、市)之间的财税利益。同时,市级财政对各区(县、市)财政收入增收设制了激励机制,鼓励增收。 5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向县级推进 。在已完成市级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制度管理、业务操作方面加强对县级指导,推动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所有建制区(县、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
9、全覆盖。 市本级已批复下达预算内支出用款计划 67.3 亿元,预算外资金支出用款计划 2.03亿元 ; 实现财政直接支付 6.62亿元,实现财政授权支付 59.31亿元。 3、继续深化非税收入征管改革 ,“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规范。已完成对公安、交通、环保、 卫生、教育等 113个单位、 173个执收点、 1366 个收费及罚没项目的“上线”工作,覆盖率达到 99。 4、 “ 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指标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3.0、工资系统、总账系统、门户以及平台的建设、改造和升级。 5、 推进 “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和“村财乡代管”试点。不断深化基层财政管理改革,
10、达到规范管理、确保运转、控制债务的目的。 (七)坚持规范财政管理监督,促进财经秩序有效运行 1、制定计划 ,统筹安排全市财政监督工作 ; 完善制度,努力构建财政“大监督”机制 ; 严查严管 财政资金银行存 款账户 ,努力防范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风险。 2、深入推进全市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 对 全市 709户党政机关、 992户事业单位、 3916 个社会团体和 197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 全面复查 。 3、 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办理政府采购业务 。 全年 全市政府采购预算总金额 25.11 亿元,实际采购总金额 22.66亿元,节约资金 2
11、.45 亿元,平均资金节约率 9.74%; 市本级政府采购预算总金额 14.51 亿元,实际采购金额 13.59亿元,节约资金 0.92 亿元,平均资金节约率为 6.36%。 二、 2012 年财政 形势 展望 2012年将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的工作部署, 坚持 科学发展 为 主题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 主线 ,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 根本目的 ,按照“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总要求,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以“一先二超一提升”为奋斗目标,大力弘扬“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助推 全 市经
12、济社会“提速转型”。 根据 2012 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目标安排 47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安排 222亿元 ,比上年增长 18%; 市本级财政收入预算安排 78.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加各项上级转移支付 9.24 亿元、区县上解 8亿元,动用上年结余 3.15 亿元,减上解省 3 亿元, 2012 年市级可7 用财力预计为 96.08亿元,全部安排一般预算支出,一般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 19.94%。 (一) 夯实基础,培植税源财源,加强财政收入征管力度。 1、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灵活运用财政贴息、补助以及完善结构性减税等财税政策,对重点企业和优势产业进行扶
13、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瓶 颈”,通过企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 2、 科学制定和分解财政收入目标任务,逐步构建税收协控联管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涉税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应税完税率 ; 强化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规范征收行为。 (二) 千方百计保障民生 权益 1、 进一步贯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各项惠农补贴发放机制,规范发放程序,提高发放效率,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广大农民能真正 享受到实惠; 积极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有效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健全优先发展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继续贯彻
14、落实城镇居 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扶贫助学力度。 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医疗服务均等化,落实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专项 资金,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8 疗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 加大就业资金投入,支持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地转移工作室。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和扩面。 (三)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创新 1、 进一步完善 市 区 (县、市) 两级 财政关系。不断壮大市本级财政规模,增强市本级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并确保新体制平稳顺利运行,促进各级财政健康发展。 2、 继续推进
15、、深化、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纵深发展。 3、 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现政府采购全覆盖。 4、 积极探索放大财政投入“倍数”的有效途径,调整对产业性、发展性的财政资金投向。 5、 推行财政投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率,集中有限的财力办大事。 6、 适时逐步公开部门预算,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细化市级部门预算的编制 1、 严格 按照刚性预算执行部门预算。即纳入部门预算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调整的,须经市政府审批同意。 2、 依托项目来安排专项资金。 紧紧围绕 “实事”项目及市委、市政府明确重点项目予以优先保障,切实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
16、效率。 9 3、 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要切实按照规划,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作好资金保障,助推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4、 注重项目资金的投资效益性。对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项目应予积极支持,对不能产生社会效益或效益不理想的项目坚决不予安排预算资金。 5、 千方百计 保障市委、市政府应发展需要决定的重要工作的资金需要, 以全方位助推 贵阳 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 6、 整合资金,突出投入重点。在项目资金的安排上,对有重复、交叉的各项目资金要进行整合,明确投向,理清项目关系,避免因重复投资而导致的财政资金浪费现象。 7、 将偿债资金纳入预算安排。要进一步摸
17、清“家底”,理清债务情况,千方百计筹集资金,采取措施增收节支,及时偿还政府债务,维护政府筹资信誉。 (五)切实加强财政管理 1、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合理配置、有效使用、规范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加快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浪费与流失。 2、 严格财政支出管理 ,继续大力推进厉行节约,压缩行政成本,合理制定各项节支目标,严格预算约束,严格控制各种经费追加,确保各项行政开支和一般性开支实现“零10 增长”。 3、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强化财政“大监督”理念,继续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创新,积极搭建财政监督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绩效评价、投资评审等手段,切实加强重大项目资金和民生资金的监督,进一步提高监督检查成果利用水平。 4、 切实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有效整合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征管、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等信息资源,加快财政信息化“大平台”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