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基本作用第第 三三 章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作用:也称药物效应、生物活性、药物反应, 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的变化。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区别:药物作用 是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药物效应 是药物原发作用所起的机体机能或形态的改变 一、药物作用方式和类型(一)药物的作用方式1、局部作用: 未被吸收的药物在用药部位所呈现的作用。 如 :碘酊的皮肤消毒作用、碳酸氢钠中和胃酸等。2、吸收作用: 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作用。 如:硝酸甘油抗心绞痛、阿司匹林解热镇痛等。(二)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1、对因治疗(治本): 用药
2、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如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2、对症治疗(治标):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如利尿药利水消肿。(三)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1、原发作用(直接作用): 药物通过直接接触组织细胞所引起的作用。 如 口服地高辛的强心作用。2、继发作用(间接作用) : 药物通过体液、神经调节(反馈)引起的作用。 如 口服地高辛的利尿作用。(四)药物的作用性质1、调节作用:兴奋(亢进): 凡能使机体原有功能水平提高的,过度兴奋转入衰竭。抑制: 凡能使机体原有功能活动减弱的,深度抑制称 麻痹。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 杀灭或抑制病原体,使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得
3、到控制;抑制肿瘤细胞繁殖或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目的3、补充不足(补充治疗): 2、特点:二、药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一)药物作用的特异性(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作用。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药理活性较强,使用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较多,但作用范围广2、特点:选择性与剂量密切相关,一般药物在较小剂量或常用量时选择性较高,随着剂量增加,选择性降低,中毒量时可产生更广泛作用。如苯巴比妥随着剂量增加,可依次产生 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麻醉,最后麻痹中枢,
4、可引起死亡 。二、药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一)药物作用的特异性(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3、产生原因: 药物的化学结构、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组织结构及生化功能、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药物与受体结合及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 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 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继发反应药源性疾病: 是由于药物所引起的、较严重、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如 GM引起的 N性耳聋。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或产生对患者不利的作用。1、副反应(副作用) : 药物在常用量(治疗量)下发生 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随着用药目的的不同, 副作用与防治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是药
5、物固有的作用。 特点: 可以预料,难以避免。产生的原因: 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2、毒性反应: 指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而引 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指少数有过敏体质的病人 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无法预知,与药物使用剂量、给药途径及疗程无关。用药理拮抗剂解救无效。4、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 药理效应。5、继发反应: 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又称治疗矛盾。6、特异质反应: 指少数特特异质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产生作用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7、 “ 三致作用 ” : 致畸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一)量效关系: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量反应: 药理效应强弱连续增减的量变。用具体数量或最 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二)量效曲线: 以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以药效为纵 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质反应: 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 。 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1. 量反应量效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