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之探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6613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过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之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镇化过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之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镇化过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之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镇化过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之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城镇化过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之探讨摘要小城镇是联系大中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很大。本文对城镇化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其与社会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就业;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镇产业 一、城镇化的意义 中国的城市化走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其发展路径上出现了一个人口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城市的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但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城市化和城镇化易于出现混淆,从英文用词看,两个概念都可以表述为“urbanization” ;另一方面,从中文用词看,城市化多是指大城市话或者都市

2、化,城镇化则主要指小城镇化。历史上,小城镇是中国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连接点。没有小城镇和它的贸易网络,也就没有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 我国的小城镇多达 2664 座,广泛分布于广大的农村,是农产品商品的集散地和手工业中心,有的也建有一些小型工业。随着大城市人口的膨胀和增多,人口不断向城市郊区和城镇转移,促进了城市郊区和城镇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进步。城镇化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和人口迁移运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镇的发展阻止了人口的大城市化,减轻了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加强城镇的建设,充分发展小城镇的优势,2可以避免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并促进以大城市为中

3、心的包括若干小城镇和农村在内的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城镇化水平与社会发展关系 (一)城镇化水平与就业关系 社会就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水平均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从中国的城镇化规模来看,不管是城镇人口总量还是年净增量,都已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国的城镇人口总量为美国人口总量的两倍,比欧盟 27 国人口总规模还要高出 1/4。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就业结构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就业结构决定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按观察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化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

4、。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建设,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预计近十年我国城镇每年净增人口在 20002500 万之间,在人口急剧向城镇聚集中,怎样实现就业结构的协调与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又一契机和考验。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经济效益更高的非农业部门。农民进城就业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产业分工的发展,打破城乡壁垒。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仅可有效解决我国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二

5、者的良性3互动过程,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过程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户籍制度的改革让农民成为了市民,但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加上没有稳定的工作,城市房价的持续升高使得农民买不起房,影响了农民就业的稳定性。其次,农民工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处于一种“半城镇化”状态;农民工阶层也出现分化,新生代农民工以年轻人为主,有着强烈的市民化意愿,与老一代农民工具有显著的差异,怎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镇化与农村产业结构关系 城镇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而城镇产

6、业充分发展需依托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镇化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条件,后者又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能引导农业结构完成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升级转化,促进农业良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固守农业的传统格局。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有益于扩大农村工业规模、提高工业质量并带动城乡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因此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选择。其次,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升级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能促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而全面推动城镇化进程。 (三)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7、 从农业角度来看,城镇化的直接体现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高4效农业不断释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支撑城镇化是实现这种转移的前提,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城镇化的推进不仅能吸收更多农产品剩余和劳动力剩余,而且可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所必需的农用机械、化肥等物质技术装备和资金积累,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城镇化而言,农业现代化特点是用现代工业及科学技术装备和改造农业,农业的剩余贡献是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基础动力,城市生产的持续扩张有赖于农村消费能力的增强。长期而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有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农业发展是引起城镇化率变动的原因,但城镇化并未显著影响农业发展,城乡孤立、二元结构突出,工业反哺农业效果不明显。 三、结语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要在国家计划的正确指导下进行,使之能够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避免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和各种弊病,城镇化过程才会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铮主编.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刘爱英,姚丽芬.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协整分析J.特区经济,2011(02) 3夏泽义,赵曦.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角关系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3(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