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166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索摘要: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入手,简述了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Guangdong mountain and east-west wings of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the possibl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su

2、es a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内涵 李克强曾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2效、功

3、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国家要强大,人民生活要富裕,必须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而工业化必须走集约发展道路,因此必然要扩张城市经济或崛起新的城市;农业现代化必须逐步告别小规模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为此必然要使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产业

4、,进入城市经济部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必然伴生城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人口会逐步增长,农业人口则会逐步减少,一些村庄会消失,全国人口布局会发生重大调整,这些变化都无可避免,我们应该乐见其成。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模式选择 这些年来在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天津模式、成都模式、江苏模式以及浙江模式等。从共同性来看,分析人士将之总结为: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地域辽阔、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但却层次多样、格局复杂,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3(1)园区牵引模式:

5、工业园区作为新兴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既可推动经济发展,又可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又反过来促进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新空间生长点,促进城镇化。如: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 (2)受辐创新模式:受辐创新模式是指地区经济从吸收外部系统的经济辐射开始,通过各种创新,实现综合实力提升和聚集的城镇化模式。其核心是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吸引人才、资金、信息的聚集和产业的聚集;也只有创新,才能对外部系统形成“反磁力” ,提高自身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城镇化。如:河源、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3)农业促进模式:农业促进模式的本质是通过

6、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引致非农业相关产业的聚集,实现城镇化。每个地区的特色农业是不同的,只有围绕特色农业,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如:平远县四大专业镇(大柘镇:木业;长田镇:油茶;仁居镇:慈橙;上举镇:南药)建设。 (4)迁移聚集模式:迁移聚集模式是通过政策移民而营造适宜于聚集经济实现环境的一种模式。欠发达地区有许多老少边穷地区,各级政府关键是要进行输血式帮扶,集中规划重点发展核心经济区域,吸引其周边人口、产业的迁移聚集,这样,既可加强迁入地的聚集经济效应,又为迁出地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造条件。如:连南瑶族自治县移民新村建设。 43 存在问题 (1)产业支撑能力弱:新型城镇化

7、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特色产业发展是特色城镇化的核心。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必然是一个经济基础脆弱,缺乏造血功能,没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不仅发挥不了城镇的应有作用,而且会拖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目前,相当多的城镇尤其是农村小城镇,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弱,承载力差,集聚能力有限,满足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2)城镇发展空间小:城镇发展应该是以“城”为“市” ,而在城镇建设中“有城无市”现象比较普遍。较小的镇区面积规模限制了城镇经济的发展,没有形成乡镇企业集中的工业小区,难以吸收足够

8、的人口、资金和其他经济资源,建制镇对乡村地区带动服务功能不强,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也难以形成,城镇的集聚效应难以发生。有研究表明,镇区人口达到 1 万人,才能发挥行政中心对经济的集聚作用,超过5 万人则可以发挥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 (3)城镇地方特色不强: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是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城镇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一定区域的中心作用,城镇的地方性应该成为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也是小城镇的生命力所在。而目前各地的城镇建设多为公路沿线,产业结构趋同、建筑风格模仿,缺乏各自特色,造成盲目攀比、建设无序和资源浪费严重等,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人口分布、文

9、化特色、地5理位置等有机结合。 (4)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财政体系下,绝大多数县域依赖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自身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县域的城镇基础设施是通过土地出让换取资金进行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城镇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环境绿化以及学校、医院等设施建设,几乎没有资金来源。政府财力短缺,金融服务到位不够,社会资本乏力,造成城镇化发展的投入不足,内涵式城镇化严重滞后。 4 对策研究 (1)科学规划,稳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作为中小城市的县城,应该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

10、自身经济所处的阶段,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通过合理布局和加快发展重点镇,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城乡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超前思维,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城市特色的发展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2)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城镇化不只是建镇造城,更重要的在于和产业的培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产城一体化”是对产业与城市在空间、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面对产业转移机遇,我国内陆城市将掀起一轮以产业

11、发展为驱6动的城市建设热潮。县城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基本单位,更要紧跟形势,果断出手,早日实现城区基础设施与产业园区共建共享和“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良性循环,把城镇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区” 。 (3)发展城镇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利用区域中最强、最突出的优势而产生的,它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创造的效益在城镇化和整个县域经济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壮大特色产业,县域要因地制宜,统筹区域内特色产业培植、自然环境、历史底蕴和文化背景,通过特色产业膨胀,建设成为“工业重城” 、 “商贸大城”或“旅游强城” ,真正把县域建设成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 、产品流通的“周转站” 、产业发展的“集聚地” ,实现

12、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有机协调。必须注重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增强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带动作用。 (4)打造生态宜居城镇:生态宜居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一是加大环境友好型县城、乡镇建设,充分体现绿色城镇化的特质,推动城镇发展中的生态理念与绿色环境、生态经济和绿色行动的协调统一;二是创新理念,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提升城市功能,重点发展反映县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人力培育等生产型服务业,促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从平面式、分散型向圆锥式、集约型转变,使人口向城市集中,要素资源向城市集聚,达到最佳配置;三是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扩大生态宜居的名片效应,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凝聚力。 75 结语 总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参考文献 1 高怀世、郭锦墉.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社会科学(江西) ,2005(4) 2洪银兴、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清华人学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