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速公路路面裂缝修复工作的探讨摘要:本文对高速公路的病害发生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的修复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路面裂缝 质量控制 1、问题的出现 已通车 11 年的西宁市南绕城高速公路,发生了多段多处沥青路面网裂、龟裂及局部沉陷的现象,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局部修复。修复后仅两个月,在修复段的新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又出现了小范围车辙、拥包,并伴有路面小范围沉陷和一条长 Im、宽 58 mm 的纵向裂缝,纵向裂缝呈中间宽两边逐渐变细的状态。 2、修复段施工现场调查 根据对施工修复段的实地检查,得知修复后发生质量问题段位于高速公路中间车道上。其他车道仅发现一条较明显的横向裂缝,呈两边向中间
2、延伸状开裂。 修复工作是在 2012 年 89 月进行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旧路面层破除,根据修复时问不长、路基处理良好的状况,没有对旧路基原二灰砾石作特殊处理,也未对原 1:6 灰土底基层进行探查。 按监理意见在原旧二灰砾石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透层浇洒后即施工沥青混凝土 AC - 25 下面层,再施工 AC - 161 上面层。 3 、 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在通车后 10 多年发生路面网裂、龟裂、局部沉陷,按沥青路面的破坏性质分析,应属结构性破损:第一,由面层材料的低温收缩和沥青的老化引起网裂;第二,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后,暴露出路面结构的强度不足以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造
3、成局部龟裂。而对于旧路面的横向裂缝则属于因低温收缩产生的温度裂缝或因半刚性基层二灰砾石基层的收缩而产生的裂缝,或因两个因素同时作用导致的横向裂缝。针对裂缝产生以及对修复过程的综合分析,认为引起质量问题的具体因素如下。 3.1 施工环境不理想 西宁市在 2012 年 910 月中旬较平常年份多雨,属沥青面层施工的不利季节,施工单位未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 3.2 旧路基处理有漏洞 破除旧路面摊铺新面层前,对二灰砾石旧路基层未作特殊技术处理;对底基层 1:6 灰土层未作详细勘察。也没有为新筑沥青面层提烘能满足现行交通流量,保证基层强度能达到设计质量的数字依据,换言之,正是旧路基层未作处理为面层翻修留
4、下了质量隐患。不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中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的规定,也不能满足基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的要求。 3.3 浇洒透层沥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092 - 96)对透层有明确的规定。9.1.6 条规定,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沥青;9 .1 .8条规定,当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时,洒布后应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其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24 h。透层油的作用主要是增进基层与沥青面层的粘结力,封闭基层表面空隙,减少水分下渗,在铺筑面层前,能临时性地保护基层。 然而,在路面修复施工中,正好是西宁地
5、区的降雨季节,在雨中浇洒透层沥青,因基层潮湿透层油不能下渗而造成路面滑动;雨后浇洒透层油还造成进入基层的雨水不易蒸(散)发,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由于对原旧路面横向裂缝中的下渗水分未做基层特殊处理,在浇洒透层沥青后,不能充分形成油膜,从而更加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基层透层沥青浇洒后,在间隔不到 12 h,就铺筑沥青面层,使洒布的透层沥青很难渗透到基层,与规范规定的间隔 24 h 不符。 4、质量弥补措施 4.1 旧路基技术状况调查 摸清原二灰砾石基层的质量状况。在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 K22+ 000 南道对新补沥青路面开挖后,发现原施工二灰砾石中夹有近 25%左右的泥土,并且不均匀地掺杂在
6、二灰砾石料中,应成型的二灰砾石基层在现场并未板结成型,在较长时期的横向裂缝渗入微量水作用下,呈松散潮湿状态,强度较低,设计厚度 20cm.施工厚度却有 25 cm。 对二灰砾石基层下的 1:6 灰土层质量进行调查。在现场挖 2 个坑。未见 30 cm 厚的 1:6 灰土基层,仅见 20 cm 厚的高含水量素土层,含水量在 23%左右,其下为原状土,有一定的压实度,环刀试验达到重型 93%压实度(标准击实,Rd 按 1.87 g/cm3、最佳含水量按 13.5%计) 。 4.2 旧路基处理措施 对返工段旧路各基层均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进行基层检查与处理,基层损坏严重
7、、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按有关规范重新设计,不得直接作基层使用。 旧路基恢复原则上应与原设计结构层相符。 新路基原材料的质量主要控制两个方面: 第一,1:6 灰土的质量控制。施工后期西宁市气温达到-26,石灰土受干缩和冰冻影响,易造成裂缝现象。在石灰土中掺人适量的粗粒料,并注意采取防冻措施,可减少裂缝产生。 第二,二灰砾石混合料质量控制。由于二灰砾石混合料当时在O6的低气温环境下施工,应按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J4 - 97)执行。宜适当加大集料用量,控制混合料基层碾压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 1%。以改善二灰砾石基层因水、温度变化发生收缩性裂缝。另外,应掺入 2%5%的水泥取
8、代部分石灰,加大集料用量,增加石灰剂量 2%3%,可提高二灰砾石馄合料在 O6低温施工时的早期强度。 新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中,应注意: 第一,施工中严禁各结构层上下层竖向通缝施工,各结构层间应紧密,压实度达到 1:6 灰土层重型 96%.二灰砾石基层达到重型 97%的质量标准。 第二,各基层成型后应适当封闭交通,建议采取冬季养护措施,盖彩条布一层并上覆草帘养护。 第三,对二灰砾石基层建议变基层裸养生为沥青面层封闭养生,这样做有利于层间结合,克服面层推移,提高路面整体强度。 4 3 沥青面层施工的技术措施 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2-96)9.1 6.4 条的规
9、定,在气温低于 10时,不宜浇洒透层沥青。 注意冬季施工出厂沥青混合料及现场摊铺时的油温控制。 当下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 注意施工接缝及道路面层平整度的质量控制 c 注意施工现场交通管制以及现场机械、人员的安全施工。 5、结语 本文根据西宁市南绕城高速公路路面修复时出现的问题,着重在原材料性能、施工质量及施工环境方面进行一些探讨。通过对旧路基层质量处理,对二灰砾石基层适宜地浇洒透层沥青以及建议采取沥青面层并封闭养生二灰砾石基层等措施,能有效地避免干缩裂缝,减少温差裂缝,使结构层间昀结合有所改善,从而提高基层与面层的结合强度,避免沥青面层的推移变形,从而使路面的整体强度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2-96)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