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分析与选择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过近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经济中存在的需求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局面依然存在。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需求结构 区域协调 一、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式的路线,无论是价格改革,还是产权改革,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这一改革的红利,
2、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变迁。过去 30 多年,中国有三次明显的经济加速:第一次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带来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第二次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第三次是 21 世纪初到金融危机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 其次,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分享了全球化的红利。外贸出口的扩大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充分发挥,同时外资的进入,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入,都持续支援了落后的中国经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目前的外贸开放度开始出现了下
3、降。进出口差额稳中有降,进出口总额占 GDP 的比重开始下降。 其三,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是巨大的人口优势,廉价的劳动力 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制造达到了顶峰。人口红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矛盾的不断加深,人口红利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当然,中国人口优势如果发挥得好,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巨大“红利” 。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依靠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扩大内需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从必要性上说,一是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可持续。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投资效率降低;出口面临的挑战,世界经济可能长期放缓,并且随着中国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
4、上涨,原有的比较优势削弱。二是扩大内需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它能够开拓发展领域,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居民增收。三是从国际经验看,以内需为主也是大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国内经验看,2008 年以后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主要靠的是内需。 从可能性上说,我国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我国有 13.4 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时期,市场潜力巨大。近些年来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相比,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消费需求不足。近些年来,我国消费增长率低于投资增长率,消费率总体呈下降态势。而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消费率长期偏低,不利于经济的
5、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 三、产业转型升级是创新发展的紧迫任务 十八大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集合。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从一个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状态变成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2010 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 19.8%,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主要是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生产多是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随着中国制造面临着土地、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约束越来越大,面对传统优势减弱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产业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推动
6、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和战略性改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努力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 。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很重要的是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我国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2010 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43.1%。与 68%的世界平均水平和 72%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悬殊,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52%的平均水平。同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到 34.6%,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6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水平。服
7、务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微企业,是交通、流通、通信等城市功能的载体。做大做强服务业,能够增加就业,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更为重要的是,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工业分工协作越深化,对服务业需求就越大。加快发展服务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道路 由于自然赋予各地区的环境条件、资源禀赋不同,历史遗留给各地区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让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实现同等程度的均衡发展。中国选择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先是鼓励具有发展优势的地区先富起来,一时间东部沿海地区成为璀璨的明珠。20 世纪末西部地区在大开
8、发中成为一片热土。随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吹响,中部举起了“崛起”的旗帜。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建成了比较发达的基础设施、形成了较好的制度条件、储备了比较丰富的教育和人力资本,率先发展的优势更为突出。因此,要鼓励、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当然, 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延续, 而是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体现以人为本的, 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率先发展。 缩小地区差距,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军事的和社会的意义;中部依靠全国 10.7%的土地,承载全国
9、 28.1%的人口,创造全国 19.5%的 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原定,天下安” ;还有具有共和国“工业摇篮”和“粮仓”之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工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使中国区域经济走上了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 协调发展的道路。 五、城镇化建设是未来最大的内需驱动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
10、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城镇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2011 年全国城镇人口达 69079 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51.3%,比 1978年的 17.9%提高了 33.4 个百分点。以城市,特别是以大城市发展为代表的、城市区域空间为主体发展的新格局日益显
11、现,一些区域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事业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等不断完善。但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城市发展模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建设缺乏特色、规划和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对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杨天宇,刘韵婷.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熨平效应”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7) 逄锦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J. 财会研究,2010(3) (王在全,1970 年生,山东蒙阴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