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精神信仰的虚无主义困境及其克服摘 要:随着全球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和疯狂扩张,工具理性大行其道,自我意识极度膨胀,对现代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意义世界构成严重冲击,导致传统价值规范日益虚无化,核心价值体系日趋无序化。在资本逻辑与物化意识侵蚀下,一些人精神家园荒芜、人生信仰迷惘、虚无主义盛行。对精神信仰的虚无主义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是当代中国走出精神低迷、重建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关键词:精神信仰;意义世界;虚无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4-0045-
2、04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社会转型中,社会物质财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权力欲望和物质欲望的日益增加,传统的信仰堤岸遭受猛烈冲击,旧时的价值标准开始失去往昔光环。在物欲主义的冲击下,一些人沉溺于五彩斑斓的物质生活,一些人的人生信念由奉献意识向功利主义转变,迷失了人生目标,丧失了生活的幸福和意义。虚度年华、精神荒芜、颓废空虚、百无聊赖及游戏人生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和当下的精神感受。精神家园一旦荒芜,人生意义就没有崇高与平庸、高尚与卑贱之分;就不再有希望与梦想,一切都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其结2果必然是在精神信仰上陷入无聊、荒诞与虚无的精神困境和迷茫、彷徨、无奈的生存境遇。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3、并旗帜鲜明地对精神信仰的虚无主义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以消除其在社会上造成的恶劣影响。 一、工具理性至上与信仰世界坍塌 以工具理性推动的现代化进程,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的商品世界中。高科技成果以几何级数增长,并快速地得到普及应用,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乃至生存方式。现代社会所获得的商品数量和质量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企及的。但是,伴随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历史的巨大变迁而产生的工具理性,也会消解和吞噬人们头脑中原有关于“进步”和“至善”的信念,让人们不得不怀疑一切原本视为真理的“绝对” 、 “权威”的价值。所谓“千年之城” 、“理想王国” 、 “世外桃源”在“科
4、学世界”面前,被世人视为滑稽可笑的“乌托邦” 。以清晰、严谨和确定而著称的工具理性,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为“合理主义”的发动机注入了巨大的蒸汽能量。然而,物质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精神的升华。伴随着科学世界的日益膨胀,真实的“生活世界”却被实证化了和数字化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精神的失落和人性的沉沦。当精神生活慢慢陷入工具理性深渊,鲜活的生命和独具特色的个性被销蚀、奴役和扼杀了。 现代生活在由工具理性作为理论底色,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冰冷世界”中,按照工具理性培养的管理精英,善于计算、经营和筹划,把人变成人力资源,以自行运转的机器标准训练出操作动作的准确无误、整齐划一。按照节约、效率和整齐的现代生产原理
5、,时间被均匀间隔,3流程被有效规划,季节变换和昼夜流转不是影响生产的考虑要素,工人的生理局限靠换班来克服。工人的思想灵性被压抑了,工人的精神需要被摒除掉,在赋予生命和智慧的机器面前,规范高效的工人变得麻木刻板,逐渐沦落到充当附属部件的地步。按照工具理性为原则建构起来的“还原与通约”方法,社会思维模式从崇尚意境和意义的价值理性,转向追逐速度和效率的工具理性。衡量生活意义和行动是否必要的标准,不再是心灵关怀的终极价值,而是物欲满足的世俗要求。像现代技术体系把生产过程数学化和通约化一样,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也把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数学化,在交换价值及其货币符号的标准形式上对所有人类行为进行还原与通约。甜
6、蜜的爱情、内心深处的良心甚至是充满敬畏感的崇高信仰都被量化计算和精确测量。 现代社会凭借工具理性的力量,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加强;物质财富在取得辉煌成就和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价值冲突,时时在提醒世人认真检讨和反思工具理性。现代技术文明的成功,动摇了赋予人类生存意义的信仰根基,人本身在其整体缩小成一个影子,一个幽灵。作为一个有灵性的生命,人需要一个精神家园。但是,人在庸俗的功利品味和冷漠的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失却了终极关怀以致遗忘精神家园。雅斯贝尔斯感叹:“我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实存之空虚。这是一种即使古典时代最激烈的怀疑论也得以避免的空虚感。 ”1如果说古代社会拥有
7、不朽的神话而获得众神聚居的充实,传统社会的封闭落后意味着精神需求的自我满足;那么,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便捷的现代社会,并没有兑现幸福自由、尽善尽美的4历史承诺。当觉醒了的人自立于历史舞台的时候,物质利益的追逐不能为人生提供可靠的支点。 工具理性快捷地构筑着现代文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传统生活状况与之相比则相形见绌。物欲的疯狂追求和无限贪婪导致物质财富急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极度膨胀物质文明的同时却不去或根本无暇顾及像“终极” 、 “理想” 、 “真理”和“至善”等追求。许多人在物欲的折磨下苦苦挣扎,企图摆脱物欲的魔掌,并寻求人生关怀和情感慰藉的精神家园。正如
8、尼采所言:“技术只能在对象领域中确证有关真的知识,无法进入人的信仰世界,机械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无意义的世界”2。技术理性的甚嚣尘上,人文理性的日渐退缩,功利主义的极度膨胀,现代人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进入“意义空场”的物化世界。在工具理性引导下,商品的数量和花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五彩斑斓的物质世界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处于焦虑和不安之中,感到精神的无家可归。道德的神圣感、信仰的崇高感和良心的敬畏感渐行渐远,价值理性的推崇备至和生命意志的终极关怀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传统的伦理规范难以在内心深处扎根。现代生活被技术化过程所吞噬,被浸入骨髓的失落感和虚无感所包围;不少人像浮萍般随波逐流,成为现代生产过
9、程中的原材料和大机器,生活在说不清也道不明的虚无主义氛围中。 二、自由意识膨胀与精神家园荒芜 现代社会, “自由”意识的增强,标志着对个人价值及其社会地位的肯定和推崇,是社会全面发展在个体维度的深层反映。但是,当自由被无限放大,追求绝对自由,就5演变成了“自我中心主义” 。在否定封建主义的过程中,个人主义获得了相当充分的生存空间。但当个人利益的极度膨胀,就会吞噬和消解集体权益和国家利益,就会对和谐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冲击,也会对占主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造成冲击。资本的快速扩张,从民族国家向世界历史转变,驱赶着人们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束缚走向自由,从压迫走向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强化着个人的独立自
10、主性,个人的权利、地位、个性、尊严、价值成为一些人追求的唯一价值原则。因此,解放个性,重视自我,呼吁自由的声音不绝于耳,逐渐演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其实, “个人解脱了经济和政治纽带的束缚,但同时,他所摆脱的这些纽带正是过去给予他安全感和相属感的那些纽带。 ”3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在感受市场经济的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富裕和活力的同时,也感受到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活动的主体意识被一些人异化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经济活动的某些盲目性使一部分人产生强烈的投机心理。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利益和个体价值的重要性,对公共利益和群体价值缺乏必要的认同,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
11、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建立而取得文化霸权地位,自由竞争之被高扬,根本上是因为它顺应自然法则,完美地体现了一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机制。一旦素被推崇的公平道义原则被抛至脑后,赚钱有方、钻营有门、投机有道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原则和经营之道,并且为了更大更多的利益诉求,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甚至敢于冒绞首的危险。追名逐利的狂热躁动,肉体欲望取代了价值理想,冲击公共的价值6观念,扭曲健康的人生取向,也解构了核心价值体系。市场逻辑和资本原则让人们从小农经济与政治依附的传统社会中解脱出来,但是生存的压力和精神的困苦也越来越大,现代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无安全感”和“不
12、确定性” 。有人用“一无所有” 来概括当代部分青年的普遍心态,以揭示这种信仰系统的紊乱和失衡,心理中存在的无意义感、多余感和厌烦等“世纪末心态” 。现代社会中对物质享受的推崇,对消费主义的热捧以及对公平道义的忘却,使一些人迷恋资本逻辑,崇拜科技主义,信奉金钱万能,最终陷入物欲主义和虚无主义泥淖。当崇高的精神追求蜕变为生存本能期待,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焦虑和孤独。信仰系统的混乱和不确定,使人们不能对外物做出明确而积极的反应,而是表现出盲目拒斥、无端的否定倾向,荒诞哲学、虚无主义成了他们人格系统中的深层意蕴。基于“自由”的价值取向,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主张打破陈规戒律,寻觅新奇、张扬自我,按照自我个性信
13、马由缰, “任由变幻无常的想象尽情驰骋”4,现代艺术家成为他们行为的典范和偶像。自我意识的茫然失范而导致一些青年普遍惑到失落、幻灭、惆怅、苦闷、空虚和生存的无意义。 经历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的洗礼,过去被认为肮脏卑鄙的自然欲望获得了新社会的合法性价值和正当性外衣。但是,现代人对金钱的格外偏好和肉体欲望的追求,由自然流露转为公开宣泄;于是,贪婪、冷漠和残酷等令人不齿的卑鄙行径开始大行其道,甚至摇身一变成为正大光明的社会行为。人们在买卖与消费之间挣扎,由于物质欲望始终无法得到满足,在五彩斑斓的商品世界背后,掩藏着身体与心灵、肉体与精神7的撕裂而导致的痛苦与迷茫。在尽情享受光怪陆离的物质享受之后,不可
14、避免地面对心灵空虚和精神无奈的尴尬境地。一些人陷入无边无际的消费欲望之中,为了逃避虚幻与现实的断裂,以物质的刺激来医治心灵的痛苦,最终让还是无法逃避身心分裂和意义迷茫的生存悖论。社会心理的紊乱与紧张,不少人体验到强烈的挫折感,稚嫩而美好的幻想在眼前破灭了。他们承继下来的自我意识、主体性性格本来就处于试探把握、无所遂从状态,而开放的现代社会又使他们面临着亚文化的多重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各种期望值也在急剧地增高,因而呈现出焦燥、疑虑、惶惑不安的情绪,不知何来,不知何往,脆弱不定而孤独焦虑,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感的惶恐与惊疑。 三、功利主义诉求与金钱拜物教盛行 科学与技术联姻,资本与市场结合,现
15、代社会创造出原来几个时代总和的物质财富;就消费的水平和数量而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要多。个人与这个市场世界的关系,只是物欲的和功利的关系,也就是由各种交换、占有和控制形成的非人格化关系。对金钱占有的极度渴望膨胀了原始野性,生产和消费所带来的物质享受代替了对理想价值的追求。正如里夫金所说:“人们的需要和欲望,梦想和渴望,都被囿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之中了”5。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参与者越来越原子化,独自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残酷竞争。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被抛弃,一些人已失去了自省力和批判力,在找到物质上的栖息之后,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社会成员的亲和力和向心力也逐渐下降。“利己主义者对他人
16、的祸福就愈是漠然置之,他们的灾难也好,他8们的福祉也好,他都不放在心上。 ”6 现代化以开放、流动的商品经济破坏凝固的等级结构,并借助财富增长的诱人前景不断强化了人类物质需求相对于其他需求的价值优先性。黑格尔说:“人的目光是过于执着于世俗事物了。 ”7在追名逐利的市场博弈中,社会价值取向由一元向多元扩散,对某些人来说,原本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被蝇营狗苟的商业目标所吞噬;原有的国家和集体利益至上的道德追求转变为以个人利益为主,甚至转变为损公肥私的利己主义。超感性的约束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为了物欲的最大化,一些人精于算计、忙于算计。 “寻求上帝的天国的狂热开始逐渐转变为冷静
17、的经济德性;宗教的根慢慢死去,让位于世俗的功利主义。 ”8由于货币充当万能的等价物,因此,经过它的过滤,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了一种颜色。但这种颜色是冰冷的和阴郁的。在它的比照下,美丽、真理和智慧等等就像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护肤霜和清洁剂,已不值得为之激动。所以,熊彼特讥讽说,随着资本主义在合理化的轨道上不断推进,它就只能用“股票交易所”充当“圣盘”的可怜的代用品了9。所以,泰门干脆直接宣布:“我讨厌这个虚伪的世界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 ”10 市场的求利思维引起了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肯定,引起了对公平竞争的肯定,引起了对效益原则导致的收入差距的肯定。与此同时,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以资本逻辑为底色的现代
18、西方价值体系,对重义轻利、集体优先、推崇道义的传统价值体系构成严重挑战。面对理想和现实、精神和肉体、道义与利益之间巨大反差,不少人失去了是非判断能力,陷入“价值真空”和“意义空地” ,于是拜金主9义,极端利己主义恶性膨胀,道德虚无主义也时有抬头。追求经济利益本来无可厚非,一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但是,经济生活的游戏规则不能泛化到包括道德、信仰等价值世界,否则会导致精神生活的灾难性后果,不得不面对灵肉撕裂的碎片感和精神苍白的空虚感。一些人追逐利益、祈求暴富,在他们眼中, “面包”成为生命的全部要求,独具特色的个性生命和五彩斑斓的精神生活,在物欲的强大吞噬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无常之有
19、、无尽之有的物质享受只会痛感生命无常和人生痛苦,留给人们的只有命运的悲剧感、生存的空虚感和生活的孤独感。人们忙碌于商品和消费之间,周旋于权利和利益之间,公共道德被抛之脑后,道德失范屡见不鲜。 日益“丰腴”的物质商品以及对商品消费的疯狂追求,成为现代社会的新的意识形态之一,并不断向世人灌输一种“新思想”:高消费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人们的需要观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物质“欲求” 、 “虚假需要”被“现代文化”制造和激发出来。不少人深陷消费欲望的无底泥潭,把人生意义和精神价值等价于物质享受和自然欲望,道德追求、境界提升与信仰构建成为可有可无的人生目标。在大众消费时代,消费品已经遍及各个角落,无孔
20、不入,对消费主义的追求拒斥了对其他生活方式的选择,人们变得从商品消费中识别自身,并且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无限膨胀的物欲维持着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并导致了无穷的消费欲望。现代媒介和传统媒介有机结合,对物欲化的消费理念进行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地被激活、扩大甚至膨胀。物欲主义和消10费主义意识形态侵蚀了主流价值体系,把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的生活样式作为“幸福生活”的样板向人们兜售,以一种普遍的伦理、审美、时尚的形式为人们生活中的“自由选择”提供一种文化尺度,把消费主义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准则。 四、信仰虚无主义的超越之路 全球资本的扩张与
21、世界历史的形成,一方面是社会民主、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精神信仰得到振奋,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另一方面是自我意识膨胀,自由主义产生,工具理性泛滥,拜金主义盛行,对精神信仰的亲和力,向心力造成冲击。虽然现代化由于其内在的张力和冲突而使精神信仰及其凝聚力产生了深刻危机,但它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生存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价值依旧没有丧失,现代化对我们这样一个后发达国家是必由之路。其实,现代化运行过程中的内在冲突和价值危机,可以通过现代公共精神予以制衡修复。从民族国家向世界历史转折的现代化发展,最终目标是经济、政治和人的全面现代化,人文精神的建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信仰虚无主义是由于现代社会某一维度过分膨胀而引起的,现代化的缺陷应由进一步发展的现代化来克服,所以我们应当在转换和和改造现代化中重铸精神信仰。 工业文明作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推进过程,本身就是当代人精神世界现代病的加剧过程,维系人们精神心灵的来自于民族性方面的凝聚力逐渐减退、削弱,超越性的精神力量不得不让位于物化力量,而且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愈演愈烈。这就是现代文明中的精神异化现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有效消解精神生活颓废、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