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户籍制度与公民的权利保护.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81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户籍制度与公民的权利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我国户籍制度与公民的权利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我国户籍制度与公民的权利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我国户籍制度与公民的权利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我国户籍制度与公民的权利保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我国户籍制度与公民的权利保护【摘 要】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行政制度,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的特点,把城市和农村的户籍分开管理,造成我国公民的权利的不平等,从而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应结合我国的现状,取消城乡二元化的制度,建立统一的户籍之制度,使得公民能够自由的迁徙,为我国的公民在我国任何地方受到平等的待遇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关键词】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化;权利平等 户籍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制度之一,它与我国的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流动量越来越大,固有的户籍制度与我国的公民的经济生活矛盾越来越大,

2、户籍制度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使得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难以实现、现有的户籍制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人才的合理配置。 一、户籍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一)户籍制度的内涵 “户籍是指以家庭出身和地域来确定个人社会身份的名称符号。户籍在社会现实中的表现形式就是个人的户口,包括两个属性:户口类别、籍地。 ”中国政府于 1958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一记条例第五条规定:“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2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分别立户。 ”现行的户籍制度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户籍行

3、政管理制度,而是以户籍身份制度和人口迁移禁锢制度为核心的,与户籍制度、户籍管理有关的一系列具体社会制度的总称。由此可看出,户籍不仅反映了每个公民的社会信息,而且与每个人的医疗保障、社会福利、教育、住房、社会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我国从户籍制度建立起一直就是以一家为一户为单位在户籍主管部门进行登记的制度,除了因上学、工作等原因的集体户口除外。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一种建立在二元结构基础上的户籍管理制度,它是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的情况相适应的。按照美国学者刘易斯的提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指的是“在重工轻农发展战略和重城轻乡社会制度安排的共同作用下,城乡资本、劳动、科技

4、、土地、管理等生产要素配置失衡,延续和强化了我国落后的农业与先进的工业、落后的农村与发达的城市长期对立并存的结构状态” 。城乡二元结构反映了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对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均等。 二、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 建国以来的我国的户籍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人口自由迁徙阶段 1949 年,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将公民的迁徙自由写入纲领。 3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国内的政治环境异常恶劣,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政权是当时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管理和控制整个社会的制度体系。其后,在 1951 年,公安部颁布了城市户

5、口管理暂行条例 ,规范了城市人口的户口登记制度,该条例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户籍法律,到 1954 年,农村的户口登记制度也逐步建立。 1954 年,我国的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7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 ,该文件实现了对人口的分类控制,但在建国初期,我国对粮食、日用品和户口紧密的联系起来。 (二)人口迁移流动控制阶段 在 1958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一次将逐渐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更重要的是这个条例还规定了限制迁徙自由的详细内容。在“大跃进”运动中,由于大练钢铁的情绪高涨,许

6、多农民弃农兴工导致了大量的农田荒废,国务院发出来相关的通知制止农村劳动力外流。 1962 年,公安部发出了关于处理户口转移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严格控制农村迁往城市的原则,但是城市迁入农村,不予控制,从1962 年开始,有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活动。 在 1964 年,关于公安部发出的关于户口迁徙政策的规定提出了“两个限制” ,即农村迁往城市的严格限制和乡镇迁往城市的严格控制,进一步确定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其后,在 1975 年修订的宪法废除了迁徙自由的权利。 4(三)户籍的半开放期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调整了经济政策,需要大批的农民工到城市务工,在此情况下,1984 年国务院发布了

7、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 使得农民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城市户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更加的频繁,在 1985 年,颁布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 ,农民凭借暂住证可以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同年 9 月,我国实行了以身份证制度,进入了现代户籍管理模式。 90 年代后,多个地区实行了“蓝印户口”缓解了农民进城指标过少的矛盾。进入新世纪之后,许多地方取消了城乡二元制度,实行统一的户籍管理,统称为居民户口。 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实现。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公民的平等权体现在各个方面,简单来说我国公民在同等的条件下享受同样的待遇。但是

8、由于我国的二元制的户籍制度决定了我国居民分为农民居民和城市居民两种身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 2.36 亿人,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这些具有农村户口的城市人不仅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还有固定的住所,但是就有由于戴了一顶“农村户口”的 帽子,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权利,如在城市中结婚、生育而户口问题是他们最大的障碍。 其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让公民选举的权利的行使受到阻碍。 我国选举法明文规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5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公民的选举权利包括选

9、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选举权不受公民的迁徙和居所的改变而受影响。但我国的选举制度规定选民登记实行一次登记制度,一次登记长期且有效,这种制度说明阻碍了暂时居住地选民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来大,公民要想行使自己选举的权利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流动人口不会为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而专门回到自己的户籍地而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因此对于长期在外工作的选民来说,选举的权利对于他们就是有名无实,从而打击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再次,造成公民难以实现平等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

10、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众所周知,城市各种保障机制都要高于农村,实际上形成了我国公民自出生就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虽然现在我国正在向城乡一体化迈进,但是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还是存在差距的。随着人口流动的急剧增长,许多流动人口想在工作的地方安家立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本地户口和非本地口买房就体现了不平等性。例如上海,非上海户口要想在上海买房需购房之日起连续前两年内在上海市累计缴纳 1 年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并只能限购一套住房。由此,可看出在上海买房是可以的,但是与本上海户口的本地人来讲,需要更多的6限制和条件。 最

11、后,户籍制度限制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实现。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具有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由于因户籍制度带来诸多的不平等。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国家在政策上偏向“城市教育” ,众所周知,城市中的教育资源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实力上远远高于农村。再加上我国目前农村教育实行的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管理模式,使我国在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这样更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而且在大城市中也由于户籍的问题,大多数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的小学、中学、大学,费尽一切努力买学区房,就为了得到学区地区的户口,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也体现在城市之间。

12、其次是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不平等,流动人口子女在非户籍地想要受到良好的教育需要交纳选杂费、赞助费和借读费,而这些费用正是阻碍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正轨学校接受教育的门槛,甚至即使交了高额的费用也未必有学上。 四、改革我国户籍制度的措施 (一)实行户籍平等统一原则 平等统一的原则是指,打破城乡二元化制度,不再划分城市与农村户口,以人口的实际居住地为依据,实行全国统一的一元化户籍制度,废除户口制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差别对待和特权,从根本上实现平等,同时,也可使得人民自由迁徙,不再受到各地户籍政策的约束。一个科学的、严密的的户籍制度更有利于主管部门更全面的掌握人口信7息。目前来看,我国的城乡二元化制

13、度已经不断在打破,如诸如将户口申报制度逐步取消,取消计划管理,按照准入条件来取代,在管理和职业登记上采取属地化原则,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我国户口制度的不平等性主要是与太多的经济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以后的户籍改革中,我国必须以追求公民能够获得更多的平等的待遇为目标,全国的公民不在一农村人、城里人为划分标准,使得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可以在同一个制度里参与社会竞争,这样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促进城市化发展。实行统一户籍管理制度不仅消除了户口歧视,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得公民有了更平等的价值取向。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当前,我国已经以新型身份证制度替代了户口簿制度,新

14、兴的信息技术运用在户籍管理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二元的城乡户口、各式各样的蓝印户口、临时户口、居住证等身份证明使得我国的户籍制度更加的混乱,也造成了许多的不公平的现象。而户口簿上的信息只显示了出生信息、家庭住址、民族等,如果本人的个人信息有变动,不能及时的更新,社会保障更不能随着人口的变动而变动。目前,我国主要以便携的新型的身份证为主,但是,身份证信息不完整,无法显示个人的就业信息、文化程度、人口迁徙情况等,而且我国有一部分人拥有多个户口,因此,要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完善人口信息网络,与人事、银行信贷、人口变动、社会保障、家庭具体情况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这样,公民无论在全国的任何

15、地方,可以自由的居住、竞争、就业,都能平等的获得社会保障、福利,即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方便了8大众。 (三)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把公民的户籍信息与社会保障体系联系在一起,建立养老退休、失业救济、医疗保障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的信息一卡通的制度。用一卡纪载着个人社会保险的缴费信息、医疗保险的情况、个人就业的经历、职业信息、工伤医疗和伤残保障等等与个人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的详细信息,该卡可在全国范围内自由使用,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样,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工都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凭借社会保障卡享受到医疗保险金、养老退休金、失业救济金等福利待遇,不必担心因人

16、口的流动造成社会福利得不到保障、自己的权利缺失的问题。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为我国提高行政效率的重大举措,为我国的户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商务印书馆, 2004. 2 俞鹏德.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M.山东出版社, 2002. 3 王文录等.中国户籍制度 50 年J.人口研究,2008(01). 4 王娜.论宪法中的户籍制度J.法制时空,2010(03)下. 5 张英洪.农民权利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 陆益龙.户口一元化改革:问题与对策J江海学刊, 2009(01). 7 杨红香.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现状J.湖南公安高等学校学报,2009(02). 98 陈爱国.中国户籍法律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8. 9 郝加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中的平等权研究D.湖南大学,2008. 10 王一琼.论户籍制度的改革从实现迁徙自由的角度出发D.中国政法大学,2009. 11 王飞.论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D.山东大学,2011. 12 刘改凤,任晓鸿.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对策探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作者简介:水汶新(1987- ) ,女,汉族,宁夏贺兰人,中南民族大学 2011 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