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记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45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以忘却的记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难以忘却的记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难以忘却的记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难以忘却的记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难以忘却的记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难以忘却的记忆摘要:对鲁迅而言,民国历史是他记忆版图上最鲜活的区域。鲁迅对民前奴隶处境的记忆,对民初成为自由人之欢欣的回味,对民国成立后民众耽缅于欢庆之危险的警醒,构成了他民国书写的具体内涵。通过对示众看客、变戏法般的历史、烈士荒坟等意象和场景的描写,通过对孙中山、章太炎等民国史著名人物的品评,鲁迅对某些历史伦理作了深刻质疑,并创设了自己的民国史书写方式。这一切都无不显示了思想家鲁迅的独特历史哲学。 关键词:民国;记忆;遗忘;历史哲学 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5-0086-09 记忆与遗忘,是历史总谱上交替出现的两个声部。记忆,是

2、肉身试图撷取时间黑洞口外某些存在的碎片的挣扎;遗忘,是肉身连同存在的碎片被时间黑洞吞噬的湮没。历史,就在这挣扎与湮没中展开着、轮替着。 鲁迅以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样奇崛的标题,呈示了记忆与忘却之间纠葛不已的复杂关联。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始终是鲁迅历史哲学观照的对象;在鲁迅而立之年呱呱坠地并在他陪伴下成长的中华民国,是他记忆版图上最为鲜活的疆域。遗憾的是在民国建立已有百年的今天,学术界对于鲁迅的中华民国记忆、鲁迅民国书写的具2体内涵和方式,以及鲁迅民国书写所呈现的历史哲学等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愿在这方面做初步的尝试。 一、历史循环与奴隶处境 在武昌起义之后不久,鲁迅以周?的

3、笔名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 ,艺术地记录了辛亥革命浪潮给一个名叫芜市的小县城居民带去的生活和心理上的冲击: 予窥道上,人多于蚁阵,而人人悉函惧意,惘然而行。手多有挟持,或徒其手,王翁语予,盖图逃难者耳。中多何墟人,来奔芜市;而芜市居民,则争走何墟。 怀旧的高超之处在于,它借助一个私塾儿童的视角来观察革命风波激扬起来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心理反应。在小说的结尾,确切的消息传到芜市,只有几十名难民路过县境,并没有“长毛”军队的到来,于是整个小城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作品多次穿插了邻居王翁对自己 40多年前经历的“长毛” (太平天国军队)战乱的讲述;最后,作品以私塾儿童的保姆李媪惊见“长毛”的恶梦作结。如此的

4、叙事立场内在地包含了这样的历史哲学:辛亥革命虽然被后人赋予了终结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伟大意义,但是在当时的百姓心目中,它与此前数十年发生的“长毛”造反运动几无两样;历史一再在和平与骚乱的治一乱循环中往复不已。 如上述怀旧引文所显示,战乱年代百姓的避难路线是城里人逃往乡下、乡下人逃进城里。五四时期的鲁迅为新青年杂志“随感录”栏目写的五十六?来了 ,再次对民国初年难民的逃难状态进行了书写:3民国成立的时候,我住在一个小县城里,早已挂过白旗。有一日,忽然见许多男女,纷纷乱逃:城里的逃到乡下,乡下的逃进城里。问他们什么事,他们答道, “他们说要来了” 。 其实,何止是战乱年代百姓如同没头苍蝇似地奔逃;

5、在承平时期(譬如某些“黄金周” ) ,百姓外出旅游的路线同样也呈现着城乡居民互相前往对方区域,试图寻找一些什么的有趣状态。先按下这层不说,值得我们留意的是鲁迅在五十六?来了所要表达的主旨。他认为,中国近代不断传言各种主义(包括过激主义、军国民主义、无抵抗主义、自由主义、人道主义等) “来了” ,但是“无论什么主义,全扰乱不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扰乱,也不听说因为什么主义” 。他的言下之意是,中国人并不在乎什么主义,只是不断被“来了”所惊扰,中国社会有如一团静水,这些“来了”只在静水中激起巨波或者微澜,然后水面又逐渐回复到原有的宁静。鲁迅的风波 、 示众等小说都艺术地呈现了他对中国社会死水微澜历史的

6、哲学体认。 这就涉及到鲁迅的循环史观问题。通常,人们认为鲁迅从青年时代就学于南京水师学堂、矿路学堂就接受了西方进化论的影响,形成了社会进化的历史哲学。但其实进化观并非是鲁迅历史哲学的主体部分;历史在本质上是循环往复的观念,才是鲁迅(也包括其弟周作人)的核心历史哲学。鲁迅的杂文灯下漫笔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两个阶段的交替出现,石破天惊地揭示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循环轨迹。 4鲁迅也用这种循环史哲学来观照民国的历史。作于 1925 年的杂文忽然想到 (一至四)发出了“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的”感喟,他进一步写道: 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

7、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希望有人好好地做一部民国的建国史给少年看,因为我觉得民国的来源,实在已经失传,虽然还只有十四年。 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 看得出来,鲁迅把民国时期当作我国中古和近古乱世的循环重现,因此忽然想到的结尾流露出了鲁迅深深的历史悲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用了这许多好材料,难道竟不过老是演一出轮回把戏而已么?” 鲁迅用关键词“奴隶”来描述中国历史的循环,是基于他自身做奴隶的经验和体验。他在杂忆一文中回忆了自己清末在南京读书时喜欢骑马健身而被

8、满族人侮辱的经历:“这里本是明的故宫,我做学生时骑马经过,曾很被顽童骂詈和投石,犹言你们不配这样,听说向来如此的。 ”满清王朝推行歧视、压迫汉人的民族政策,给人们造成很深的伤害。辛亥革命前夕,留学海外的中国青年大多推崇针对满清的复仇思想,但是鲁迅发现“待到革命起来,就大体而言,复仇思想可是减退了,我想,这大半是因为大家已经抱着成功的希望,又服了文明的药,想给汉人挣一点面子,所以不再有残酷的报复” 。 5民国初年盛行“不报复”的“文明”风尚,造成民国革命事业一再挫败。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指出,秋瑾烈士在辛亥革命前夕死于绍兴劣绅的告密,绍兴光复后,革命党人、绍兴都督王金发以为民国成立了就

9、万事大吉,于是不去为战友秋瑾复仇,把害死烈士的劣绅从轻发落,结果等到“二次革命”失败后,劣绅勾结袁世凯的走狗把王金发枪决了,社会又陷入黑暗之中。历史循环所显示的社会生活固化状态令人失望,鲁迅在自序中总结自己在民国前期的阅历时写道:“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 鲁迅到了 1935年还在念念不忘自己在清代被奴役的境遇:“我生于清朝,原是奴隶出身,不同二十五岁以内的青年,一生下来就是中华民国的主子,”因为曾经久受奴役,获得自由身份后的人们特别看重主人翁的地位。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主角 N 先生回忆起辛亥革命胜利之后的情景,

10、最让他激动不已的是那种摆脱了奴隶境遇、成为自己主人的喜悦:“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 ” 不过,人们所获得的自主地位有可能得而复失,人们也可能重回奴隶的境地。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就披露过自身在不经意间重新沦为奴隶的体验:袁世凯称帝后讨袁战争爆发,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停止兑换现金,而商家想尽办法拒收纸币、索要银元,鲁迅当时只持有上述两家国有银行的纸币,全家就要断粮的困局使他恐慌不已,他费尽周折终于以六、七折的价格换来一些银元。鲁迅是这样描述自己把白花花的银元揣在怀里时的微妙心理: 6但当我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着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

11、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接着分析说,在暴力社会环境里人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谁给他们“略等于牛马的价格” , “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 ;在乱世中, “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 , “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然后进入“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 二、示众的看客与变戏法的现代史 鲁迅的上海所感讲述的是另外一种从自由人变成奴隶的情形。他说自己“初看见血,心里是不舒服的,不过久住在杀人的名胜之区,则即使见到了挂着的头颅,也不怎么诧异。这就是因为能够习惯的缘故” 。从自身面对血腥场面的漠然状态,鲁迅推衍出人类的某种根性:“

12、由此看来,人们至少,是我这一般的人们,要从自由人变成奴隶,怕也未必怎么烦难罢。无论什么,都会惯起来的。 ”砍下“犯人”的头来示众,是统治者惩处不服从者并警戒其他民众不可再犯同类“罪行”的措施,是统治者宣示自己权威的最直观的方式,民众一旦步入围观被示众者的行列,就不自觉地认可了统治者的权威。不自觉地成为统治者的盟友参与到惩处不服从者的行动之中。因此,示众场域中的民众就成为权力宰制下的奴隶甚至是帮凶。 在小说药中,鲁迅描写了清末民众围观革命先驱者夏瑜被处决的场面: 7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一阵

13、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 这就是鲁迅笔下蒙昧、冷酷的民众。他们像赶集那样热热闹闹地去看杀人,他们是那样专注、那样兴奋地鉴赏着一位要救他们脱离受奴役境遇的革命者被处决,而眼中流露着凶残的神色。 鲁迅的杂文铲共大观写的是在民国成立已有时日的 1928 年,民众依然兴奋而冷漠地鉴赏着革命者的断头:4 月 6 日长沙当局砍下了革命者马氏姐妹、傅姓女子和

14、中共湖南负责人郭亮的头颅, “全城男女往观者,终日人山人海,拥挤不通” 。鲁迅在文章的结尾写道:“我临末还要揭出一点黑暗,是我们中国现在(现在!不是超时代)的民众,其实还不很管什么党,只要看头和女尸 。只要有,无论谁的都有人看,拳匪之乱,清末党狱,民二,去年和今年,在这短短的二十年中,我已经目睹和耳闻了好几次了。 ”在清末民初以来 20 余年的历史中,鲁迅目睹着中国社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砍头一示众轮回中停滞不前,历史无情地作着循环不已的圆周运动。 8鲁迅的杂文现代史则用寓言的形式表现民国历史的循环状态。它的题目很大,叫“现代史” ,写的却是“变戏法”这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街头小景。 “戏法人人会变

15、,各有巧妙不同” 。鲁迅在文中告诉我们,他所看到的戏法大致有两类:一类相当于西方的马戏,无非是让猴子骑在羊上,耍几通刀枪,或让一只精瘦的狗熊玩一些把戏,然后向观众要钱;另一类是石头变白鸽,嘴里吐烟火的魔术,完了也是向观众要钱。戏法变完,表演者和看客都散去。过了一些时候,又有人来表演和看表演, “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总有人 Huazaa,不过其间必须经过沉寂的几日” 。鲁迅在文章结尾特别声明:“到这里我才记得写错了题目,这真成了不死不活的东西。 ”照他这话字面的意思,该把本文的标题改作“变戏法”才是。其实鲁迅是在说反话,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幽默。“现代史”与“变戏法”两个题目貌似隔着十万八千里

16、,可是只要人们稍作深入思考,便不难发现中国现代史其实就是反复上演着变戏法活剧的历史:从袁世凯篡权、称帝到张勋复辟,从直系、奉系、皖系军阀轮留执政到国民党各派势力在政坛上的争夺,中国社会政权的这一系列更迭,的确像是一幕又一幕接连不断、循环反复的“变戏法”表演,不管这些变戏法者口头上宣称什么,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向观众要钱,为了满足个人和集团的权力欲望。鲁迅正是以寓言的方式深刻地揭示了民国社会停滞不前,在军阀争权夺利中循环不已的历史本质。 如果说杂文现代史以“变戏法”作为主线描述民国历史的循环往复, 小杂感则围绕“革命”这一 20 世纪最关键的词汇,揭示现代中国人的生命在政治轮回机器上被绞杀的悲

17、剧事实: 9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在“革命”的这杆大旗下,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上演着互相残杀的惨剧。史书通常记载的是革命的人们与反革命的人们之间互相攻杀的史实;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悲悯地揭示了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他们既不是革命的人们也不是反革命的人们,却被革命的洪流挟裹着卷入政权纷争中,被争斗的一方或双方所屠杀的事实。总之,鲁迅通过一场场杀人游戏的循环上演,无数民众被屠得血流不止的事实,呈现出民国历史的悲剧

18、轮回轨迹。 三、萧索的烈士坟与欢庆享福的“后方” 历史的无情轮回运动,使得民众在“暂时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这两个时代之间过着循环停滞的生活。无情的历史造就无情的民众,无情的民众在麻木、健忘中苟活着。健忘,是中国国民性的一大顽症。先驱者为民众所做的牺牲,改革者为社会所立的功勋很少能在民众记忆中占据永久的位置。革命成功了,人们关注和爱戴的是仍然活着的掌权者、成功者,至于那些在黎明到来前的黑暗中死去的先烈则很少会被人再提起。鲁迅在他的杂文、小说中反复表现着民国先驱者被遗忘的悲剧主题,萧条、荒凉的烈士坟墓构成了鲁迅作品的核心意象。 呐喊中的小说头发的故事一向不很受人重视,事实上,它的命意是

19、很深刻的,它表现的是遗忘这一悲剧性主题。小说主人公 N 回10忆起清末民初的革命先驱者时深有感触地说道:“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地平塌下去了。” 鲁迅小说药的主旨表达的是清末革命先驱者夏瑜死时被民众围观,死后被民众评价(品尝) ,鲜血被制成治痨病的馒头,然后被民众遗忘的悲剧。 药的结尾处的坟墓意象充分负载了先驱者死后的悲剧意味:这坟是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

20、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笼罩在这坟地四周的是一种沦肌浃髓的孤寂,即使鲁迅给坟顶上添加了一个红白相间的花圈,也遮盖不住先驱者夏瑜死后很快被民众忘却的落寞与哀伤。总之在鲁迅笔下,荒凉萧瑟的坟墓意象成为先驱者死后被人忘却命运的象征符号。 鲁迅多次写到民国初年四烈士墓的荒凉。1912 年 1 月 16 日,革命党人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三人试图炸死袁世凯,未成而被杀;同年 1月 26 日,彭家珍炸清朝禁卫军协统兼训练大臣良弼,功成身死。后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