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内涵、主体与范围:梳厘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摘 要: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理想追求和政治实践模式,有其自身特定的内涵、特征和外延。准确剖析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有利于理解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差异、梳理协商民主与竞争民主的共存互动关系,以及中国协商民主的典型实践形态,克服理论研究的“西方化” ;系统阐释协商民主的主体构成及其特征,有利于拓展协商主体结构层次,彰显“人民民主”国家性质,建构协商民主主体的平等关系,实现协商主体间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交叉和统一,避免协商主体的“精英化” ;理性分析协商民主的实践范围,有利于把握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探寻中国协商民主实践路径的“本土化” 。
2、关键词:协商民主;竞争民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普通公众;基层民主 作者简介:陈怀平,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陕西 西安 710064) 在西方, “协商民主”是基于对“聚合民主”的弊端考量和批判而提出的一种理想民主模式,它有利于在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中寻求“共善” ,协调社会普遍存在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增强政治权力和决策的合法性基础。在中国,由于缺乏必要的民主传统和文化,加之又处于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时代下,民主政治实践不仅面临着巨大压力,而且民主政治研究也存在种种困惑。广大政治学学者既渴望中国特色社2会主义民主道路能摆脱西方民主化的影响,又希望能挖掘和论证其与西方民主
3、理论的关联性,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与支持。协商民主理论的引进并迅速成为我国民主理论研究“显学”的现实境况,已充分彰显了政治学研究的民主理论渴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1后,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再次掀起高潮,必将进一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一定意义上讲, “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始于西方,实践展开则始于中国。为了增强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世界认同感,我们必须以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中国民主政治实践模式,探寻中西方协商民主之间的理论与实践契合点,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和民族文化,批判吸收西方协商民
4、主理论的合理之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协商民主理论,这不仅有利于中国政治理论的全球性沟通交流,增强中国政治理论的世界话语权,而且有利于推进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展开。 一 在西方,对协商民主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范式,即一种决策体制和决策形式、一种治理形式、一种民主政治组织。不管其内含差异有多大,但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 ,协商民主支持者认为必须具备如下要素:(1)会议必须是公开的, (2)公民的反应和决定必须是集体的, (3)公民必须有平等的机会参与, (4)决定由辩论产生而不是靠强权, (5)公民必须拥有充分的信息, (6)所有可选方案必须考虑全面, (7)协商必须要有相关配套制度支撑, (
5、8)辩论必须围绕公共利益而不是私利展开。32其中,前四点是基本程序原则,只有具备这四点才能称得上是“协商”。 “说理(reason-giving) ”、 “集体(collectively) ”、 “共善(common good) ”和“公民(citizens) ”构成了协商民主的核心词汇。在一定意义上讲,协商民主是一种政治理想,是为了破解“聚合民主”因“多数原则”而对少数民意的强奸、 “代议制民主”因“精英主义”而对大众利益的忽视等困境提出的,协商民主强调以公民偏好的改变而不是通过排序去整合做决策,强调公民的直接参与和主体地位的平等。 如何理解和翻译“Deliberative Democrac
6、y”是我们准确把握其内涵的关键。目前国内(包括台湾地区)学者将其主要翻译为“协商民主”或“审议民主” 。为了与中国政治协商实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协商民主”的提法更为广泛地在国内大陆地区流行。但这样的翻译忽略了“deliberation”的“慎思(consideration) ”3之意,且将“Deliberative Democracy”所坚决抛弃的“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的行为价值包含其中。值得强调的是,协商民主一致意见的取得,是基于自愿信服对方“说理”基础上的偏好转化,不是迫于竞争压力的被动妥协与“让步”4。为此,笔者认为,将其翻译为“审议民主”更为合适,因为它
7、表征了“审慎的讨论”之意,内涵了“协商民主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即说理(reason-giving)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本质上是区别于西方平面民主的立体民主实践模式。在民主权力关系中,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的三维互动,凸显了人民权力的至高性;民主框架设计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三维统一,凸显了党的角色的主导性和人民地位的至高性;4民主运行机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四维逻辑,凸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性。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阶级观、政党观和领袖观的指导下,人民型政治实践的自组织化与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历史契合
8、,生成了中国立体民主政治的核心性特征,即“无产阶级政党以其自身所积累的政治优势,在多元主体政治互动过程中,不断内聚成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结构核心”6。为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框架内,政治主体按照自由、平等、理性和责任的原则,以人民性和公民性的统一为要求,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和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公共利益进行政治互动的民主形式。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前提,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与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平等协商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基础;人民权力至高无上是原则,实现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并与行政、司法主体平等协商是推进协商民主的重点;协商主
9、体间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的交叉与统一是基本特征,优化主体关系是推进协商民主的关键。 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重要形式,协商主体主要由机关主体、职务代表、专家和公民四个层次构成,体现了主体构成广泛性、多层性与代表性的有机统一。协商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凸显了“民族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协商过程既有“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的宏观价值理念,又有“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中观制度建设,还有“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5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的微观实施路径,展现了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0、。 协商民主作为对竞争民主弊端的扬弃而生成的新型民主理想和实践模式,与竞争民主之间并不是完全相互对立或相互取代的关系。有学者提出, “竞争民主”是“政道民主” ,是以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为中心展开的民主实践模式,而“协商民主”则主要是“治道民主” ,是在不考虑权力合法性基础上的政治治理运行方式,因此,政道民主具有根源性意义,是治道民主的前提和基础。7在协商民主实践运行中,正如林?M?桑德斯(Lynn M.Sanders)所言,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自私的心理和各种不平等的现状”8,在很多时候难以通过讨论和偏好改变而达成一致,这时“竞争民主”就必须发挥其决策优势,以利益偏好的排序作出选择。诚然,最终
11、的决策会考虑协商过程中提出的不同意见而进行完善。在西方,协商民主对竞争民主的批判,仅属于两种不同价值导向的民主模式在规范层面的争论, “各种民主制度的设计都有一定的优势所在,但仍然需要增加一些协商成分以使政体更具复合性”9。客观地讲,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不足以全面否定乃至取代竞争民主,至少目前在竞争民主占主导的现实下,只是一种纠正和弥补作用。正如沃尔泽(Michael Wa1Zer)所言, “公共协商虽然应该享有一席之地,但它无法享有独立的地位,而只能依附于现有的民主体制的活动或过程而存在”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竞争民主依然有其丰富的存在形态和广泛的存在空间,国家领导人和人民代
12、表依然通过票决民主产生;中央和地方重大决策的出台,依然要在各级代表大会中投票通过。同时, “民主集中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实践原则,6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聚合民主”的价值品格。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体制优势,决定了广大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因此,在竞争民主实践中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竞争的激烈矛盾和冲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典型实践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协商民主的政治理想存在相同之处,如都强调讨论、说理、责任和共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党际关系过程中的一种政治安排,属于经验层面的制度设计;而西方协
13、商民主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治理想(Political Ideal) ,一种用于纠正“聚合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缺陷的标准,属于价值层面的政治追求。值得强调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政治实践中被翻译为“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凸显了民主党派“咨询”的角色,即“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功能定位,这表面上与西方协商民主所要求的“平等、自由地讨论”的价值原则明显相异,但其“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定位,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合作,不仅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且促进了
14、党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党际协商主体间关系的内在统一,凸显了中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制度优势和中国特色。 二 “谁来协商?”这是协商民主实践运行的主体性问题,也是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必须阐释的基本命题。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认为,受政策影响的所有人都应该和可以参与协商会议,强调的是“普通民众(ordinary 7people)11”的直接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偏好的真实表达,才能在偏好转换中体现真实意志,这是实现平等和自由的关键。而那些“标榜代表人民(identified as the people) 的公民代表或公共组织往往认为其他代表或组织不是人民的(not the people) ,并且只在乎自身的利
15、益和偏好,打着我即人民(people like me) 的旗号参与协商和做出决定”12,这不仅不利于协商结果一致性的达成,也往往致使公民利益不被真正代表和表达。但根据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性和层次性特征,以及当前政治实践的基本现实和时代趋势,笔者认为,协商民主的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在公共民生领域和基层民主实践中,与决策制定具有直接利益相关性的公民(citizens) ,这是体现“公众性”和打破“精英主义”政治的关键,也是对古典民主实践和理论的直接回应;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在代议制民主国家的国家制度设计层面,针对部分现代政治国家地域广阔、人数众多的现实境况,由公民按照自身的利益诉求,按照“
16、委托代理”原则而产生的公共组织或公民代表(group representative 或 civic representative) ;第三个层次是基于政治全球化的时代趋势,协商民主必然成为处理国家间矛盾和全球性公共问题的主要路径,这一过程中,民族国家(nations)必然成为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主体。 根据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必须满足“包容” 、“平等” 、 “明理”13的基本特征。其中, “包容”主要指所有受到政策影响的人都必须被包括进讨论和协商的过程中(自愿性参与) , “所有公民都能够合理预期他们将影响决策”14。诚然,这种包容性也不是不8考虑其“规模”难题,第一个层次的
17、主体一般主要在特定区域的基层决策中推进,而在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内的协商则主要采用代议制(如“团体代表”或“协商民意调查(deliberative poll) ”15)和协商民主的“内部反思(internal reflective) ”16达成目标。 “平等”则主要指参与者“在讨论中拥有平等的权力和平等地参与,并不受阶级、种族和性别不平等的影响,是协商民主的关键要求之一”17。它要求参与者完全排除权力格局、财富多寡、社会身份和受教育水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利益表达、集体倾听辩论等相关权利与机会的平等。“明理”主要是针对公民的内在素质提出的,指“公民不仅要求倾听他人观点、尊重参与者的表达方式,还要求只能用讲理的方式论证自己的观点” , “明事理的公民都应该愿意改变自己原先的观点和偏好,努力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同所有参与者达成一致。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