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方言中“日”的意义和用法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778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方言中“日”的意义和用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温州方言中“日”的意义和用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温州方言中“日”的意义和用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温州方言中“日”的意义和用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温州方言中“日”的意义和用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温州方言中“日”的意义和用法研究摘 要:本文探讨了温州方言中“日”的语法特点及涵盖意义,指出温州方言里的“日”保留了古汉语“日”的名词和量词用法,它附着在部分时间词之后,能起到凸显时间概念的作用。本文将温州方言中的“日”同普通话中的“天”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温州方言中“日”的方言特色。 关键词:温州方言 日 天 一、引言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全市东濒滨海,南与福建省交界,西面是丽水地区,北面为台州地区;辖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泰顺、文成六县,及瑞安、乐清二县级市;其方言属于吴语的瓯越片区。本文中的温州方言语料取自笔者母语平阳县肖江镇话。陆俭明(1987)指出, “日是书

2、面语词,口语里不说日 ,说天或说号 ”;而邓思颖(2012)为了口语通顺和避免歧义,在文章中采用“天”而不用“日” 。可见,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 “天”和“号”已取代“日”的说法, “日”的名词用法则被“白天” “太阳”所代替。但温州方言中“日”的使用情况与上述事实相反, “天”仅限于表达“天气、气象、天空”等义。本文拟在时量词和时间词两个类别下,对温州方言中的“日”与普通话中的“天”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温州方言中“日”的名词用法以及与时间词结合的特殊作用。下文将普通话简称为“普” ,温州2方言简称为“温” 。 二、 “日” (温)与“天” (普)对比 (一)作为时量词的对比 1.共同点

3、本文除了借鉴陆俭明(1987)的测试之外,还考察了二者重叠的可能性、与疑问词连用等现象。我们以重叠的可能性作为判断时量词的依据,发现二者基本呈对称分布。在温州方言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词“月日” ,有“X+月日”和“X+个+月日”两种使用格式,为了方便比较,笔者将三者的测试结果总结为表 1。 表 1:时量词“天” (普) 、 “日” (温)和时间词“月日” (温)的用法 基数词+X 多少+X 几+X 个+X 半+X 第+X XX 一 X 一 X 天(普) + + + - + + + + 日(温) + + + - + + + + 月日(温) + - + + - + - - 除上表所揭示的共性外,时

4、量词“日” (温)与“天” (普)还有以下共性:按 XX 式重叠后,表示“每一”的意思,且只受基数词“一”修饰;在“基数词+X”后加“半” ,不用带量词;“基数词+X(+的) ”结构都可修饰“时间” 。在普通话中,人们可以说“三天的时间”而不能说“三日的时间” ,但在温州方言中可以说“三日的时间” ;二者与数词组合成短语,在句中主要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成分。如: (1)给你三天的时间,够不?给你三日的时间,够夫够?(作定3语) (2)有一天,我到城里去。有一日,我走城底去。 (作状语) (3)他讲了半天,还没有说完。渠讲半日,还未讲完。 (作补语)2.不同点 时量词“日” (温)与“天” (普

5、)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能否表达时位意义上。陆俭明(1987)认为“天和号在用法上是互补的,说日期用号而不用天 ”。这个结论符合普通话的说话习惯, “基数词+天”表时间段,不能表时位,我们不能说“二月三天” ,但可以说“二月三号” 。而“基数词+日” (温)既可表时间段,也可用于日期表达即时位表达,如“三日儿”指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长八日”指正月初八;“三十日”指除夕,阴历中一年的最后一天。许多年份的除夕是腊月第三十天,可知“三十日”中的“日”带有第 X 天的含义。根据马庆株(1990)对时量词的分类, “日” (普)既为时间序量词,又为时间基量词,而“天” (普)只为时间基量词。我们发现“日”

6、(温)兼具基量词和序量词语义特征。 (二)作为时间词的对比 1.共同点 本文对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组编写的方言调查词汇表 (刊于方言1981 年第 3 期)以及日常表达(以下每一条都是先列举普通话说法,其次是温州方言的说法)对比同一概念两者不同的表达,发现大部分说法中“日”和“天”可直接替换。可见,时间词“日” (温)4与“天” (普)的意义和用法高度一致。再如“生日日” (温)指生日这一天,两个“日”发音不同,前者是“日子”的省略,后者是“天”的意思。如: 星期日(天)礼拜日、明后天明朝后日(明朝为明天) 、今天今日、 (大)后天(大)后日、大大后天再大后日(紧接着大后天后的那一天

7、) 、 (大)前天(大)前日、前天的前天再大前日、前两/几天前两/几日、那天许日、这天该日、整天成/透日、改天下日/旁日/转日、当天当日、有一天有一日、哪(一)天哪(一)日 2.不同点 二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能否与某些修饰词搭配上。另外,温州方言还有一种利用“日”附着于某些时间词后凸显该词时间概念的现象,本文以时间词“月日”为例进行意义描述和用法分析。 1)与修饰词的搭配能力 (4)半天(普)好半天、大半天、老半天 (5)半日(温)*好半日、*大半日、*老半日 (6)敲了半天的门。 (普)敲半日门罷。 (温) (7)星期三只上半天班。 (普)星期三,只用上半日班。 (温) “半天” (普)和“半

8、日” (温)都为约量时间词,表示不确定的时间量,人们无法明确它们具体代表多少小时。通过对比例(4)和例(5) ,我们发现二者并不都能受表示程度高低的词语修饰。可见“半日” (温)较“半天” (普)所代表的时间量相对稳定,是无法增加或减少的。但是5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所表达的时间量是确定的,如例(7) 。笔者赞同殷志平(2002)把“半天” (普)作为兼表约量时间和确量时间的时量词,同时认为“半日” (温)也兼具约量和确量这两种含义。 2) “日”(温)的特殊用法 温州方言词典把“月日”解释为计时单位“月” 。可见,在该词中只有语素“月”承担语义,而同为实语素的“日” (温)则没有附加意义。邵敬敏

9、先生(2001)指出“词缀是从词根演变而来,典型词缀的意义已经明显虚化” 。如“子”为后缀时其意义与作词根的“子”相对立,但“日” (温)在“月日”这个词中不表达任何意义,这种用法显然不同于词缀。 我们通过表 1 探究“日” (温)附着在词后可能产生的语法意义,发现“月日”的用法基本等同于“月” ,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月日”为双音节词因而不能按 XX 式重叠。 “基数词+个月/月日”都表示时间段,其中量词无法省略。当基数词为一到十二时,量词的省略会对语义产生影响,如“三月/月日”意为一年中第三个月,可视为三月份的分化形式,揭示了序次信息;当表示时间点时,必须在基数词前加“第” ,如“第 13个

10、月/月日” ;在疑问句中“几个月/月日”都表示对时间长度的询问,“几月/月日”则表示对某月在一年中序次的询问。此处顺带指出赵敏兰(2005)对“月日”在温州方言中使用情况的调查是不完整的,她的举例中“月日”必须置于量词之后。笔者家乡平阳县隶属于温州市,在使用该词时量词可以简省。 在一些传统节日和节气的名称中,如“清明节清明日、端午节6重午日、冬至冬节日/冬至日、立春新春日” 。这些词同“月日”情形相同,语义完全由第一个语素承担。 “日” (温)附着在第一个语素后,不影响整体意义和用法。这些词构成的语素性质相近,都是表达时间概念的名词。笔者认为在这一类“X+日”结构中, “日” (温)起加强时间

11、概念的作用。 三、历时原因探究 本文从历时角度对“日”的方言特色进行探究,认为其根源在于温州方言保留着许多古词古义,沿袭着较古老的说法。 (一) “日” (温)取代“天”的原因 以“日”替换“天”来表达时间概念,是因为二者成为汉语计时单位的前后顺序不一致, “日”的说法早了数百年。曲建华(2012)的研究表明“作为计时动量词使用, 日最早也始于先秦时期,但只是偶有使用。到了唐朝, 日已经是一个使用得比较普遍的计时动量词了,一般和数词组成数量词组在句中作补语” 。 “最早作为动量词使用, 天出现在唐朝宋辽金时期, 天也大都作为名词来使用,一直到清朝中后期以后, 天作为计时计量词才开始大量使用。

12、”蒋绍愚(1999)说:“大概从南北朝开始, 天可以表示某一段时间,尤其是某个季节;至于今天 白天等说法,在红楼梦里还没有,大概是在现代汉语中才出现。 ”可见,有关“天”的许多说法出现时代较晚,在此之前人们广泛使用“日” 。到了近现代, “天”的使用范围扩大,可搭配的动词也愈加丰富,在现代汉语中逐步取代了“日” 。相比之下,温州方言的词汇系统变化缓慢,反映了几百年甚至一千多年前人们的说话习惯。 7(二) “日” (温)名词用法来源 “日” (温)除了能作为时量词和时间词使用之外,还能表“白天”和“太阳”义。如: 太阳日头/日头佛;日头气夏日烈日的辐射;日头火夏日强烈的阳光;白天日里/日地;一天

13、到晚一日到夜;白班日班;白天越来越长日越哩越长;上午/上半天上半日;中午日昼(正) ;下午/下半天下/后半日 在上述例子中“日”有些是表示与“夜”相对立的概念的,因此是“白天”的意思,而非“完整的一天” 。 “日” (温)的这两个名词用法来源于古汉语词“日”的本义及引申义。 说文解字:“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 ”“日”的本义为“太阳” ,后引申为时间词“白天” ,如礼记内则:“日出而退,各从其事。 ”周易上经:“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 四、结语 综上所述,温州方言中“日”的显著特点是:1.兼具时量词和时间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替代了普通话中“天”的说法;2.

14、保留着古汉语中“日”的名词用法“白天”和“太阳” ;3.附着在部分时间词之后,起凸显时间概念的作用。前两点表明温州方言沿袭了古汉语中“日”的古词义和用法。许多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已消失,但这些古词古义却还在温州方言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温州方言仍在大量使用类似“日”的古词,如“汤”表“热水” , “箸”表“筷子”等。这些现象对研究古汉语词汇、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生僻词汇都具有8积极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承融.平阳方言记略J.方言,1997, (1). 2邓思颖.再说“年、月、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 (2). 3陆俭明.说“年、月、日”J.世界汉语教学,

15、1987, (3). 4蒋绍愚.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J.中国语文, 1999, (5). 5马庆株.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M.合肥:安徽 教育出版社,2002. 6曲建华.汉语计时动量词“年” “月” “日” “天”的流变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1). 7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沈克成,沈迦.温州话词语考释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 9游汝杰,杨乾明.温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0殷志平.也谈约量时间词J.世界汉语教学,2002, (4). 11赵敏兰.说“月日”J.南开语言学刊,2005, (1). 12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黄林敏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