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5 后”女同性恋者异性婚姻压力应对策略探究摘 要:通过对 14 名“85 后”女同性恋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对“85 后”女同性恋者面临的异性婚姻压力应对策略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中的女同性恋者面对的婚姻压力较大,而离异家庭中的女同性恋者感受到的婚姻压力相对于核心家庭较小;女同性恋者应对婚姻压力的策略随年龄阶段不同而发生改变。各年龄段对应的策略的分别为:23 周岁到 24 周岁主要是忽视;25 周岁到 26 周岁是回避转移和逃离;27 周岁到 28 周岁有出柜、形式婚姻以及异性婚姻等几种形式。 关键词:女同性恋者;婚姻压力;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
2、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19-02 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拉子、蕾丝边及 LES(lesbian)等1。女同性恋群体和她们所特有的亚文化,一直被以异性恋为主流的社会所排斥,相比于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的身份更具特殊性。她们不仅受到传统婚姻压力的束缚,还受到自身敏感性的限制,加上我国女同组织的匮乏和相关资源的稀少,使得她们越发缺少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她们同时面临着社会、婚姻和家庭的压力,却又一直徘徊在主流社会的视野之外1。 关于女同性恋者对婚姻压力的应对策略,学术界的关注还比较少,2有关研究也寥寥无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据 2012 年在哈尔滨地区女
3、同性恋 QQ 群中对 14 名同性恋者进行访谈所获取的资料,探究 85 后女同性恋者应对婚姻压力的具体策略。 一、女同性恋者所面临的婚姻压力现状 (一)核心家庭中的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压力现状 核心家庭中的 11 名受访者(78.6%)都表示自己正在面临或曾经面临过婚姻压力。来自核心家庭的父母,对婚姻抱有美好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顺利的结婚生子,过上与自己相似的平稳生活。他们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缘由的不结婚或是她们是同性恋这个问题时,态度可能相对会比较严厉甚至感到难以接受。受访者 A1 谈到, “来自父母和周围同事的压力比较多一些,比如同学聚会的时候,都会聊起这个话题,很多热心的同事啊、领导啊,都
4、会给我介绍男朋友。父母也会经常到处打听相亲的人选,每每有这种情况,我都不太会应对。每次都得装作很认真地在考虑,其实感到很困扰。现在年龄还不大,好应付,估计年龄大了就会成了大难题吧。 ” (二)离异家庭中的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压力现状 在 14 名受访者中,离异家庭中的 3 名受访者(21.4%)都表示自己面对的婚姻压力很小,或根本没有感到婚姻压力。经历婚变的父母,有可能并不认为婚姻就是得到幸福的唯一方式,因此对孩子的婚姻更加民主。来自离异家庭的受访者 A13 称自己完全没有婚姻压力,她谈到“单亲家庭一般都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只要孩子高兴就好了,况且可能以为时间久了,孩子就能正常了。 ”也有的离异家
5、庭中由于父母中的一方再3婚,而没有精力管教自己之前婚姻中的孩子。受访者 A3 谈到, “我没有感受到婚姻压力,因为父亲不管我的生活” 。 二、女同性恋者对于异性婚姻压力的应对策略 随着女同性恋者处在的不同年龄阶段,其承受着的婚姻压力也在发生着变化,随之其应对婚姻压力的策略也相应地发生改变。 下面我们主要从应对婚姻压力的三个年龄阶段进行讨论: (一)23 周岁到 24 周岁 这个阶段的同性恋者大都还没有完成学业,所以对于婚姻的压力虽然有所感知,但压力不是很大,有时仅仅是在对未来的畅想中会感到压力,她们一般会采取忽视的应对方式。忽视即她们暂时不在意,不重视婚姻压力。受访者 A5 谈到“家里催着找对
6、象的时候,就会想到那些问题”, “应对婚姻压力太难了,我现在做的就是走一步算一步。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找到工作,自己能经济独立。以后的事情还没有去详细的想。 ”正在国外留学的受访者 A4 谈到“等我工作稳定后,再去考虑这个问题。我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我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快,以前也有考虑过,想了很多,但现在的想法就是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走一步算一步” 。 (二)25 周岁到 26 周岁 这个年龄阶段中,很多人都走上了工作岗位,生活开始稳定下来。所以婚姻就成了她们即将面对的一个重大事件,家长们开始给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儿设计各种相亲活动。到了这个时候,压力已经彻底浮出水面,到了必须得面对的地步。这个阶段的
7、女同性恋者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4第一,回避转移。所谓回避,即同性恋者在面对客观压力时,不采用正面接受或拒绝的处理办法2。受访者 A12 就她应对婚姻压力的方式时谈到“我也会定期去参加家长安排的相亲啊,只是总是说没有合适的,不相中,这样家长也不会多想,也没有别的办法。 ”受访者 A14 谈到“我也经常找朋友假装成我的男朋友和我一起回家,家里人下次在问起时,就说感情不和,分手了。她们要是逼得急,我就再找一个别的朋友带回家。 ”所谓转移则是指同性恋者因压力无法对同性抒发的情感、欲望或态度,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的一种应对策略2。受访者 A11 谈到“每次
8、家里人一问我,我就说赚钱要紧,现在大城市的女性都流行晚婚,都是先立业后成家。 ” 第二,逃离。所谓逃离,即逃离现有的困境,给予自己的心灵一个解脱。这里的逃离不同于逃避,不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面对,而是抽身而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开始2。同性恋者 A2 谈到“我选择到外地去工作,远离父母,这样就可以少很多困扰,心也可以静静。” (三)27 周岁到 28 周岁 在这个年龄阶段,家人的压力和社会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对于选择出柜的女同性恋者来说,出柜成功,即在一定意义上获得了自由,今后的压力也会变小;出柜失败,家人就会强制性的要求其结婚,于是她们必定要走进一段婚姻,这段婚姻可能是形式的异性婚姻,
9、也可能是真正的异性婚姻。27 周岁到 28 周岁的女同性恋者,在面对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时通常会选择以下三种方式来应对。 第一,出柜。在同性恋亚文5化话语里,出柜意指同性恋向亲友或陌生人表明自己的性取向、向外界公开性身份。这一词语来自英文 COME OUT OF THE CLOSET,原意是从橱柜里站出来,同性恋者被称为“藏在柜子里的人” ,因为她们有双重身份,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们是一种身份,在外面的世界里,她们又是另一种身份。通常她们都需要用第二种身份来掩盖第一种身份3。受访者 A10在面对婚姻压力时就选择了出柜,她谈到“我大学毕业后向家里出柜,出柜的过程伴随有激烈的争吵。先和母亲说,母亲很激动
10、;之后和父亲说,父亲显得平静些。在我向父母亲坦白了性取向之后,她们并不认同我,并且逼我去谈男孩。 ”受访者 A1 谈到“一直想和我爸妈说的,但是没有勇气,后来我父母看出来了,他们问我的,我就说了,出柜之后她们管得也不多啊,现在家长想得都比较开。 ”受访者 A9 谈到“出柜之后就没有压力了” 。 第二,形式婚姻。形式婚姻,又称互助婚姻,主要是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假结婚,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实质性家庭关系,没有共同财产,双方仍然保持同志身份的人格和生理上的独立,她们只是借助婚姻这种形式做壳,来抵挡家庭和社会对其婚姻方面的要求,从而获得爱的自由4。受访者 A12 在面对婚姻压力时就采取了形式婚姻的办法
11、,她谈到“她的形婚对象是她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对方是男同性恋者,现在她们过得很幸福,各过各的。时常去双方家长那里应付一下,就没有问题了,现在结婚一年了,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新的问题。 ” 第三,异性婚姻。在问到受访者 A7 面对即将来临的婚姻的打算时谈到“如果还能找到一个可以在一起一辈子的人就出柜,要不然就听从父6母安排” 。受访者 A10 谈到, “在出柜之后,我和父母之间达成了共识,找一个爱我的,他们觉得满意的男生,在适合的时候结婚” 。 本研究支持其他类似的研究结论,85 后适龄女同性恋者面临着巨大的异性婚姻压力,大多数女同性恋者都考虑将来会走进异性婚姻。在彭心筠(2010)的研究中提到,不
12、是每位女同志都能在适婚年龄之后顺利摆脱结婚的压力,有一些家庭对于传统结婚生子的要求,依旧持必要的人生态度,虽然女同志在逼婚过程中采用许多拖延战术,甚至用出柜的方式让大家放弃对她的期待,然而对某些人来说,结婚的压力依旧如影随形,挥之不去5。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的女同性恋者婚姻压力的应对方式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国内尚无类似的研究结果。但已有研究表明,同性恋者因为同性恋身份而面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家庭、朋辈、工作、婚姻四个方面,这些压力是几乎每个同性恋者都承认的客观存在,一部分压力是同性恋者的某个生命阶段所必须面对的,另一部分则贯穿同性恋者的生命历程2。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涉及女同性恋者婚姻压力应对策略的研
13、究还比较少。本研究已经对女同性恋者所面临的婚姻压力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质的研究,但这种研究方法由于取样限制还不能代表大多数同性恋者的情况,如果对同性恋群体进行量化研究,将更能说明同性恋群体的普遍状况。此外,本研究只对女同性恋者的压力特征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描述,但怎样帮助她们减轻压力以及怎样解决她们的心理困扰将是以后的研究者所应关注的方面。在中国,同性恋的总数是惊人的,他们作为一个由于不被大众理解而被主流社会排斥的群体,其生存状况应该引起研7究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麦子.女同性恋现状和女同运动面临的困境以西安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1, (1):70-72. 2马源.同性恋的身份压力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北京同性恋者的质性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 3易柳.同性恋者身份认同、对社会态度的感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4李启凤.对广西 L 市同性恋人群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5彭心筠.台湾女同志面临婚姻压力的生存策略D.台北:世新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