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十八大看国民“幸福感”摘 要: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幸福感日益成为人民对政府、对社会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水平,是政府和人民所关注的热点。从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国民的幸福感,例如国民收入、平等的收入分配等。如何正确认识国民幸福感和其重要性,如何真正提高国民幸福感,是十八大后我们重点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十八大;国民收入;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01-02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同阶段、不同时间的感受不同。而幸福感是基于人民对生活现状感受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
2、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幸福感日益成为人民对政府、对社会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稳定水平,是政府和人民所关注的热点。政府不能决定幸福程度,但能够创造环境。 何为为人民服务?码头上一群武警官兵接送回家过年的老百姓,由于码头风大,部队官兵心系群众的安全,在人人都回家过年的时刻,为了百姓的幸福,坚守在岗位上,这就是对老百姓幸福的保障。 2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说,中国
3、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报告中,针对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的新指标。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表大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更注意百姓生活幸福感。 “让人民幸福”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调。美联社的报道认为,“幸福感”是中国政府近年工作的主题,政府为此将降低通胀,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而非一味追求发展速度从而造成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为此,我国政府也将 GDP 年度增长目标定为了 7.5%。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被视作中国高层着力传递
4、的政治信号,也被视作“幸福中国”的第一级台阶。 创新,一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近年来一直提倡创新理念。权威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积极幸福的情况下才更易发挥创新性思想,有积极幸福心绪的人才更有创意和思路,所以创新和幸福是未来我国能够持续发展的最终保障。而我们最终的信仰共产主义也是体现了对国民幸福的追求。所以,我国应该走创新和幸福的路。 那么,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怎么才能提升幸福感呢? 这次由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发起的,对全国发展水平不一的 24 个城市 4800 名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中国居民幸福感的 19 个因素之3中,排在前五名依次为家庭和谐、健康、子女教育、
5、生活安全和医疗服务。这一调查结果真实反映出民众最关注的地方,这些也是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着力点。 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幸福感指数不容乐观,排名垫底。调查发现,江苏、四川、福建和重庆四个省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数较高,有一半的家庭表示他们对家庭生活感到满意,而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人却不这么认为。而根据网民投票,公民权利行使、基本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民众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渠道畅通都是幸福感评价的重要标准。 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说明幸福感与 GDP 指数的相关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这种客观因素也显示了经济发达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不占提升幸福感的主要
6、权重。或者说,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政府对幸福感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 GDP 数据,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比较,江苏和福建经济水平和幸福感水平都居前,这是一种榜样,也是值得挖掘其中的深刻原因。 幸福基于民生,但内涵不止于民生。幸福感是老百姓的主观感受,要由老百姓说了算,而不是以往统计数据的重组,不能“换汤不换药” 。“幸福”涉及经济生活质量、政治生活质量、文化生活质量、社会生活质量、生存环境质量等等,在这些领域中寻求突破,是提升幸福感的应有之义。 其实现在世界各地对提升国民幸福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收入一直被当作提升幸福感的“硬通货” 。比如国外最受关注的经济数据
7、是失4业率,正如这种实实在在的影响国民幸福感的问题,是政府绕不过去的。十八大报告中“十年翻一番” ,并不简单,是因为过去低水平下收入的快速增长相对容易,在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后,再保持同样的速度,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收入与 GDP 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分配翻番的目标,就是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实现,将形成的中等收入人群,恐怕会有 5 亿-6 亿。 这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最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动力之一。政府对国民的这种庄重承诺,无疑彰显了对国民幸福感的重视。但任重而道远,在提升我国国民幸福感的问题上,笔者认为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8、 第一,基本生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保障的不足,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区别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稳定物价、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加大教育支出为人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保障条件。这一点,关乎民生根本,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提高生活保障,就能提高人民安全感,刺激消费,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公民权利行使。这是尊重人权要求。不少网民认为,幸福感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安宁的治安、优美的环境、富足的生活,还包括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的行使。近年来,我国政府除了满足公民的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之外,开始重视民众自由、平等的政治需求。在此,笔者提出要从法
9、律的制定,特别是具体执行上需更增加保护公民的权利,我国社会法律的制定趋于完善,但在依法治理方面仍然5存在很多不足,人治、腐败、司法受各方势力影响很大,无法做到完全的公正。这些是我们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保障和实现了公民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益,会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第三,民主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渠道顺畅。大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牵连到现有利益格局如政企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动和调整、劳资关系,这是十分浩大的社会工程,必须通过顺畅的公众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渠道来实现对社会整体的减压。这种表达和协调的机制越健全,社会发生动荡的几率就越低,公众的幸福感也就越强。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很多
10、人大代表更是深入基层, “听人民说话” , “正视民主诉求开拓表达渠道” ,让人民在表达和参与中实现了自身利益诉求。同时,信访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群众意见甚多,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种摆设,如何完善信访制度,是我们下阶段要重视的问题。 第四,社会公平正义。在市场经济可以自动调节出适当的薪酬等级,大部分企业的职工根据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利润获得相应的报酬,即便彼此之间有些差距,也是能接受的。如果企业的一些职工仅仅靠企业的垄断性等特殊地位,就坐享其成,甚至获得更高的工资和奖金,比较之下,就严重影响到了前者的幸福感。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1、”众所周知,腐败问题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打击腐败可以大大提高社会公平程度。 第五,社会财富再分配问题。中国 1992 年以来的历史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都证明,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近几年我国6居民新增储蓄额一直居高不下和消费需求不断下降也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阶层消费倾向高,由于社会收入过分集中在高收入阶层,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就会下降,就引起全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形成“生产过剩” ,并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利润率下降、下岗失业增加,进而形成通货紧缩,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所以,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从稳定房价,打击过度投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
12、做好税收改革。 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政府必然会发挥作用,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如何发挥作用,起到保护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寻找新的途径,来进行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由此可见,人民的幸福,成为国家更坚定的追求,民众更鲜明的期待。党和国家更是以这五点作为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重要方向。 幸福是什么?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一直以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是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经过岁月的流年以后,才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我们党和国家给我们创造了足够的“幸福的环境” ,我们人民更应该拥护党和国家的政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们更加幸福、和谐的明天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