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台弹花郎曹娥江流入杭州湾,在它身后的东南岸,留下一大片肥沃的河滩。当地人称为海涂沙地,而这块土地特别适合种植棉花。春季育花苗,夏季喷药除虫打顶脑。棉桃一批一批的结,棉花一茬一茬的摘,从初秋一直到立冬,人们祖祖辈辈在棉田里劳作,打发着那无穷无尽的岁月。 五十多年前,当时的浙东农村,农耕经济使生产力低下,人们买不起结实漂亮的机织布,而穿用家织土布。冬天来临,村村堡堡都是肩挑大弹弓、操一口闽南官话、吆喝着弹棉花的温州乐清弹花郎,挨门挨户到收了棉花的人家招揽生意。这块土地上的人家,家家都有纺车,棉花除了弹被絮还要用来纺纱织布做棉衣,而纺棉纱的棉花要弹得更为成熟。弹好的纺纱棉先卷成尺把长的圆筒,纺纱
2、前再把棉筒卷成拇指粗的棉条。农妇从小就练就纺纱织布的技巧,老少人等的衣着铺盖都靠女人这双手。右手摇着纺车嘤嘤嗡嗡地转,左手把棉絮一手一手地拉出纱来,密密实实的绕在锭子上,做成了一个一个纺锤。温州来的弹花郎深谙个中底细,就一拨一拨的到村里弹棉花赚工钱。 檀木榔头嘣嘣敲, 杉木弹弓蹦蹦跳, 羊筋弓弦帮帮叫, 漫天雪花纷纷飘。 流传在当地的这首民谣,就是弹花郎的真实写照。 2按说,这门弹棉花手艺一直传承下去本该不是问题,但仅几十年的时间,世事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人们发现还有比棉花更好的保暖材料,比棉纱更妙的织布纱锭,比弹花郎更快更好的弹棉花机具。转瞬间,那个响了几千年的弹花弓就没了踪影,敲了多少年
3、檀木榔头的温州人也断了踪迹。 许是恋旧怀古,许是追求回归自然,忽然一日,人们又想起了土里土气的老棉被,只是难觅当年弹花郎了。所幸在紫凝山脚有位年逾花甲的庞宪中老师傅,他还在用传统工艺弹被絮。庞师傅 13 岁到宁海跟表兄学串蓑衣棕棚,16 岁后又学弹棉花做被絮。一个人之所以要学几样手艺,就为多赚几个辛苦钱,过去的手艺人几乎都是这样。 “冬天弹棉花做被絮,春天串蓑衣,夏秋串棕棚,这样一年四季就不闲着。 ” 庞师傅有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做生意,谁也不愿再当弹花郎,挑着弹花弓、蓑衣针和棕棚刀走街串巷。又不能眼看着世代相传的手艺失传,让弹花郎断了香火。无可奈何的庞宪中重操旧业,希望有机会收徒授艺,传承这门
4、技术。他在平镇租了个竹棚,开了家小弹花店。弹的还是棉花,只是工具已今非昔比。又慢又费力的弹花弓被束之高阁,代之是电动弹花机,又重又笨的手工磨盘也被电动磨盘替换。过去罩被絮筋要两人一根一根的牵,现在有现成的纱网,一个人几分钟就能把网筋罩上。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大床被絮,可谓立等可取。比起早年起早贪黑一整天做一床被絮,不知快了多少。 传统手艺被现代技术取代,是社会的进步。庞宪中师傅心中高兴之余,难免夹杂着一丝无奈和惆怅。向老师傅请教弹花的传统技艺,真正3是如数家珍。他倒腾出弹花弓,羊筋,檀木榔头,毛竹弓片,压花,磨盘和牵被絮筋的竹竿,一边讲解,一边认真操作起这些弹棉花工具。 先说打花。把去掉棉籽的
5、皮棉堆放平台上,用一根光滑篾青棒序次抽打。经过多次反复,皮棉就会变得松散,然后分别堆放平台两角。 打花要点是把皮棉全部抽打松散,不能留下死角,篾青棒上纠缠的棉絮要及时勒去,不然抽打效果不好。 再说开头操,就是用弹花弓第一次弹棉花。左手握住弓背,右手持弹花锤,把弹花弓的羊筋陷入棉花中连续敲击,使棉花打散弹松,然后把棉花一弓一弓地往中间翻移,最后对接合并,连成一体。这是皮棉从生花变成熟花的关键一步。 开头操要点是左手持弓,羊筋调整到松紧适度,用檀木榔头试敲,能听到清脆的梆梆声说明松紧合适。弹生花羊筋陷入要深,在棉花中檀木榔头敲得要重要有节奏,棉花在受到剧烈震荡后逐渐松弛。这时听到的是“笃笃笃笃”的
6、闷响。随着敲击的次数增加,原来发闷的声音会逐渐透亮,说明羊筋周围的生花已经松散,可以提出弹花弓在空中敲击,弹去缠在弦上的余花,这时羊筋弓弦会发出清脆嘹亮的“梆梆”声,能传到远处;弹弓要从皮棉边缘一步一步弹击前进,这样才不至于漏藏生花;中间对接处更要用心敲弹,使两堆棉花和谐结合,这个步骤用的时间最长,也最费力气。如果出现被絮对断、上下脱开的毛病,主要是这个环节没有处理好。 三说拔面子、平“大面” 。这两道工序连着做,是对开过头操的棉花进行第二次细弹。从边沿把棉花由低处往上弹,把开过头操的棉花再翻4一遍。经过拔面子的棉花已经没有粘结,颜色变得白净如雪。接着平整“大面” ,把棉被的四周拉平,中间凸起
7、如一块方正的发糕。 操作要点,经过开头操棉花已经松散,所以这次弹敲是反其道而行之。弓弦在表面走,敲得轻,弹的松,速度慢,这样可以避免花絮满天飞,也容易把大面弹匀拉平。 四说压平、绷被絮筋、初磨。用竹编花把蓬松的被絮压平压实,然后由两人合作牵被絮筋。被絮筋共四道,横直两道加两条对角线。牵好被絮筋,用花压实;手持磨盘,一行一行地由轻到重、由快到慢序次打磨,直到看见棉絮包粘在棉纱外,即可把被絮面翻转。如果是嫁妆被,就在压平拉被絮筋前摆好装饰红绿色线,无非是鸳鸯戏水与百年好合等喜庆图案。 操作要点是花要光滑,不能扎碎拉断棉花和被絮筋;第一个面称为“大面” ,被絮筋的余头要能包过反面延伸到小面;这次磨盘
8、用手磨,只要被絮筋能粘着就行,因为后面还有两次碾磨。 最后是加工小面,这道工序比大面简略,主要是把面上的花弹平整,花压平,接着还是牵被絮筋,初磨。 操作要点是先把大面的被絮筋覆盖在四周并拉平整,再牵小面被絮筋后拉紧拉平,这面的纱线一样要翻过大面,随后捻磨压实;每次牵被絮筋后,棉纱要用拉棉丝竹竿掠平再用花压实才能用磨盘;手磨开始要轻,压实后再用力捻磨。手磨完成后用大磨盘走磨,即人站在磨盘里扭动腰胯使磨盘一左一右前进,直到所有棉纱交叉点上都出现细小的粒子,再用手细作一遍。经过手、脚、手的三次交叉捻磨,原来松软的棉絮被5压实,牵罩在外面的棉纱也嵌入棉絮中,一条新棉被絮才算制作完成。 棉花要经过弹花弓
9、的重弹轻弹、深弹浅弹,才能把生花弹熟。这活看似简单,但是想把被絮弹好,里面有很多技巧需要熟练掌握。头操开不好,下面的活就做不顺。面子拔不匀,被子就无法达到整体均匀、四周线条平直。磨盘碾磨不透,被絮筋与棉花会脱开。一条用心打造的棉被子,应该经得起扯拉蹬踹,用被搭敲打能完好无损。 机弹棉花省时省力速度快,但是手工弹花也有明显的长处。首先,皮棉细密的长纤维被弹花弓的羊筋逐渐震松,而不是被机器巨大的动力拉开,这样就能使棉纤维很少受到破坏而保持原状;其次,经过反复弹敲的棉花松软度更好,在弹击中还能把夹在皮棉中的杂质清除,比在机器内加工更为洁净。再者,因为加工过程看得见摸得着,当然感觉踏实。传统弹花目前市场较小,但是仍有一些热衷古朴、崇尚自然的人士喜爱。愿庞宪中老师傅的手艺不会失传,愿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能留住弹花郎。 (责编:耿国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