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摘 要】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国广大网民开始对实时,政事和社会热点等问题自由的讨论。伴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的公信力也就会有一些下降,再加上我国政府的管理方式难免会存在着一些缺陷,这就造成了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有所缺失。由于一些关于政府的负面信息会在网上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曝光,这就给政府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将会很严重的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迫切需要应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准确的分析了政府公信力不断流失的各个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管理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提升政府公信力;原因;对策 政府的公信力是指
2、政府可以保持权威的能力。同时也是民众对政府的认可和信赖。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用户的电脑,手机等新媒体也在快速的发展着,新媒体建立的新环境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民众的生活中的,这种新媒体将会改变了民众的生活习惯和政治行为。民众不再只是在电视上看待政治,而是可以参与政治活动。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也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可以和社会互动的平台。所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公信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一、新媒体发展的现状。 2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是指二十一世纪后期,因为在世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前提下,所以社会中信息的传播领域和传播的速度都很大程度上加快的一种方式,这种新媒体,和传统的
3、大众统媒体截然不同。新媒体的媒介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或者手机登移动终端获取移动互联网上上的信息。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和转发。新媒体传播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而且信息较全 因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互联网,互联网采用了电子化的存储模式,所以信息存储量比较大,除此之外,新媒体的信息的时效性也比较强。此外,新媒体这种新的方式也大大的突破了地点和相关设备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的传播。 (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主要采用电子互联网这个方式来传播。互联网将全世界都连接在了一起,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比如一条微博,可以在几
4、分钟之内转发几万次,这就大大的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三)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更强的特点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所以新媒体的操作界面变得更加简洁,新媒体的展示方式也越来越直观。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在新媒体设备上的广泛应用,这就使得民众与政治越来越近。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转发,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突破了传统的那种民众只能看的方式。 二、新媒体下的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 3现在的我国正处在逐渐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阶段,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成都的改善,人们的思想水平也不断提高。虽然我国的社会法制化进程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行政的权力也逐渐朝着有序化、
5、规范化的主要方向发展,但是经济的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没有让政府获得公众更为广泛的信任和支持。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民众越来越多的参与了政治生活。之前的政府的那套应对模式已经受到了新媒体严重的压力和冲击。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同时也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猜测和议论。 (一)新媒体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任何一种科学技术都有消极和积极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积极地影响下,看到其存在的内部冲突。因为新媒体具有的特殊的方式方法,所以新媒体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这就使得一些人利用网络的力量,去编织谎言欺骗大众。对政府公信力造成影响。
6、因为网名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之后,网名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论承担任何的法律和道德责任,所以将会让一些负面的信息快速的传播和扩散。这将会很大程度的调动公众的情绪。当我们的政府企图掩盖某一项事实,或者是清除某一种不良的影响时,对舆论的控制将会反而导致公众长生反感的思想。进而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我国行政决定的透明度相对比较低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首次颁布了行政许可法 ,伴随着这项法律的颁布,我国逐渐建立起来了属于自己的行政公开制度,4对于行政透明有了很大一个程度的改善。但是在现实行政中,我们政府部分更多的是对宏观政策的相对公开,而对于那些具体的行政的依据,决策的程度和行政的结果公开的都
7、比较少。有的一些地方的政策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进行虚报或者浮夸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一些地区甚至在发生重大的公共安全事故之后,不积极善后处理,而是故意虚报或者瞒报。在被媒体曝光之后又随意的找一个借口来搪塞。因为这些政府资讯的不透明现象的发生,使得民众对政府的资讯有很大程度的怀疑,从而造成了政府公信力下降,政府的工作变得被动。 (三)政府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对舆论的处理方式不及时或者不到位 纵观我国的整个网络虚拟的社会,我们可以知道舆论在整个网络社会中占据着很大的主导地位。舆论在经过网民的互相传播,互相讨论之后会让原本的事件变得更热,或者扭曲了原本的事实。因为在信息的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
8、颇或者误解,着就会让网民产生对政府的不满的情绪。而且新媒体下的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在网络中会存在着很多偏激的网民,如果网络中有一个消息散布出去之后,或者某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如果我国的政府不能迅速的介入此事调查,并且解决这个问题,这就会让这一个事件进入到了一种偏激的热议之中,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会对政府自身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政府的公信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对网络的监督不完善 网络社会相比我们的现实社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网络上的发表的5一些言论或者发的帖子,都是没有经过事实的证明就出现在了广大的网民面前。这些消息中会存在着大量的虚假的或者消极的消息,这些言论和虚假的信息有可能
9、会对政府的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此外,网络的虚拟社会也是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的一个延伸,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的社会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应该明辨是非,找出虚假的信息。另一方面,现在在网络社会中涉嫌违法和犯罪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了,有些人利用网络虚拟的环境来骗取钱财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编织谎言,散布谣言。 三、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 现在的我国已经初步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利用网络的方式来参于政治,议论政治。网友们参与议政的热情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就此环境下,政府如何提高其公信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政府对外公布信息应该相对透明化
10、而且应该及时 政府公布的信息应该做到透明化,而且应该及时的公布一些事件的相关消息,以免在网上引发社会的舆论,政府的相关网站应该做到全面的公开,尽量减少广大网民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政府可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者在政府网站实时发布信息等这种方式,及时的发布一些全面的、客观的、公正的信息,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切实的做到公众参与议政。 (二)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该实现反腐和网络的互动 因为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具有公开、而且透明的这个特点,所以新媒体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反腐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监6督政府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果政府可以加强在反腐败中和网民的互
11、动,就会大幅度的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 (三)政府应该强对网络社会的监管力度 因为网络虚拟社会具有的特点,所以网络虚拟社会相对我们的现实社会并不是很安全。但是网络虚拟社会又同时关联着我们每个人或或者一个集体的利益。所以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大力启用专业性的网络管理人才对整个移动网络进行安全调控,应该找到那些可能会对网络的安全带来危险的因素,并快速的将这些因素排除解决。同时还应该不断进行网络系统安全的建设,给网民一个比较绿色,比较安全的网络社会环境。 政府还应该鼓励新媒体和广大网民进行政治监督,政府在没有查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下不能过多的干涉新媒体报道的相关消息。政府应该转变传统对媒体的管制的制度,而
12、应该大力的鼓励沟通和协作一体的新媒体模式。一方面媒体可以监督政府,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和新媒体协作。政府可以组织力量对网络进行监督管理和完善,应该尽快的出台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法规,例如针对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该提高政策的可信度 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政府的决策占有的地位是非常的重要的。尤其是在现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现代现实社会中。政策占有的地位更是非常高,一个政府的政策可以当做是政府和它的公民之间的一种社会契约,同时也可以看成是政府为了解决某一个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或针对某一项7社会事务对民众做出的承诺,但是如果政府在政策制定之后没有很好地落实,变成了一句空话,一句
13、废话,这样就会大大的降低政府的公信力。所以现在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从而来让政府制定的政策得到更高的可信度和可实行性,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四、结语 网络虚拟的社会其实也不是真正的虚拟,反之,那个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反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就是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同时它也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在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逃避,而应该积极面对,争取将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为民众满意的政府。 参考文献 1 谢柯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 2 刘秋丽.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塑造政府良好形象J.现代企业教育,2009(2). 3 陈胜军.因人设岗抑或因岗设人J.华东经济管理,2005 (3). 4 宋国庆.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及其对策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 5 陈柯.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 8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