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语文源自于生活 生活孕育着语文【摘 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 ,从教学、生活出发,着重谈了“还原影像情境,读出语言神韵;还原文本情境,与作者心灵对话;还原生活情境,轻松快乐作文。 ”三个方面的教学体会。对于引领语文教学,提高阅读实效有一定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文;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这一切基本上是通过课堂阅读和语文教材来实现的,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因此,在教学与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引领孩子走语文与生活相结合的道路,还原生态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就结合自己
2、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还原影像情境,读出语言神韵 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有感情地读。 例如,我在一次公开课上,指导学生朗读“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2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我播放了电影狼
3、牙山五壮士中的这个片段,真实再现了战斗的激烈情景。看了视频,孩子们个个怒目圆睁,摩拳擦掌,一双双小手举得老高:“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有的读出了坚定的决心,有的读出了敬佩的语气。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有的带着仇恨的语气,有的带着愤怒的语气,有的一边读,一边还咬牙切齿。孩子们激动的情绪,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在场听课的老师。通过这样入境入情地朗读,学生不仅留住了语言,留住了形象,也留住了情感。 二、还原文本情境,与作者心灵对话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4、“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要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传情达意之精妙。 下面是我与象共舞教学中的两个案例,很能说明文本情境还原教学。 案例 1 “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教学这段话时,王老师和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3师:大象是随着什么在跳舞? 生:随着音乐的节奏。 师:没错!把节奏这个词儿圈出来。节奏有快有慢,有长有短,有急促的时候就有舒缓的时候。孩子们,你再读一读,再感受一下,
5、大象跳舞的四个动作,在语言的节奏上,你感觉哪儿是短的,哪儿是长的? 生:摇头晃脑是短的;踮脚抬腿是短的;而前后左右颤动身子是长的;长长的鼻子在空中飞舞是长的。 师:没错,你再听听,在语言的节奏上,哪儿是急促的,哪儿是舒缓的?(师范读)听出来了吗? 生:摇头晃脑和踮脚抬腿是急促的,颤动着身子是舒缓的,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是舒缓的。 师:是的,孩子们,这就叫语言的节奏。明白了吗?来,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节奏,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优美动作。预备,起 师:你看,这就叫好的文字。孩子们,好的文字相差一点点,那个味儿可就完全不同了,作者把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融合在一起,那真是美妙啊。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真是
6、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 案例 2 “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4热烈的气氛(fn)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中的“拥” ,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孩子们,这句话是写什么? 生:观众和大象一起跳舞。 师:作者写观众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一个字。 生:拥。 师:把“拥”字圈出来。孩子们,拥是走吗?拥是跑吗?拥是跳
7、吗?三三两两地走进场地,那叫涌吗?你谦我让慢条私理地走进场地那叫拥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大家蜂拥而至地到场地上和大象一起跳舞。 师:好,我发现两个词用得特别好,第一个词是大家,而不是三三两两。第二个词用得更好,蜂拥而至,说明人怎么样? 生:人非常多。 师,是的,人非常多,那叫拥。还可以怎么理解拥? 生:很多人一起。人挨着人。 师: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忙而不乱,那叫拥。 师: 有一个成语叫做,争 生:争先恐后 师:是的,没错。争先恐后地进去那才叫拥啊!孩子们!来,把这种感情带进去,不是三三两两,不是整整齐齐,也不是慢条私里,而是大家迫不及待地、争先恐后地一块儿进去,那叫拥,预备,起 师:孩子们,
8、瞧瞧,这叫拥啊。从这个拥字当中,你分明能够感受5到人对大象的那一份感情,那叫信任、那叫喜爱、那叫亲密无间、那叫和谐相处。孩子们,来,把这种喜爱,这种信任,这种亲密无间,这种和谐相处表现出来。 师引读:在音乐的尾声 就这样,学生在品读文章时,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三、还原生活情境,轻松快乐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这实际就是要让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
9、在生活中学习写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写作就是在生活。 我在指导第八册第六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习作时,正是春末夏初时节,是孩子们最喜欢捉苦竹虫的时候,抓住这个生活契机,我帮助学生回顾生活情境: 师:捉苦竹虫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生:准备一个带盖子的罐子,罐子要打几个小孔,一个拍子。 师:选择什么地点?然后做些什么? 生:选择有苦竹的竹林。生:最好是平缓一点的地方,不容易摔倒。生:茅草少一点的地方,苦竹虫掉到地上很容易找到。 生:然后认真观察,仔细寻找哪些苦竹上有苦竹虫。 6师:当你看到苦竹虫时,心里想些什么,怎么靠近它,怎么捉,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捉到以后心情怎样?回去以后怎么玩?在一连串的提
10、示下,孩子们喜形于色,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捉苦竹虫的情形,有的说:要捉住它的背,不然手会被它的嘴咬伤或被它的脚抓伤,会很痛的;有的说:一颗苦竹有好几只苦竹虫,要先捉下面的再捉上面的,要是惊动了上面的苦竹虫,它就会飞走,这时,就要跳起来用拍子把它拍下来有的学生还给苦竹虫分类、起名,可有趣了。玩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别提有多开心了。在孩子们眉飞色舞的叙述中,就像放电影一样,把捉苦竹虫的场景重播了一遍。学生在快乐中享受了生活给作文带来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而语文恰恰就是一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学科,它来自于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总之,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切切实实地体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促使学生充分地享受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让语文还原生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