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应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2606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力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力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力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力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力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应用【摘 要】某市供电局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建设新途径,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开展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佛山供电局的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建设,是在网络教育的平台上尝试根据岗位应知应会标准,建立电力企业岗位应知应会培训模型,并采用信息化手段落地的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员工登录系统,即可看到本人当前知识结构及岗位知识要求,系统通过对员工知识结构的认证,来筛选和培养各专业人才,建立员工学习地图,逐步从原来的“人员库”转化为“人才库” ,并为员工转岗及晋升提供可靠依据。通过该系统的建设,电力行业培训标准得

2、以信息化落地、电力行业培训资源实现科学管理、各岗位人员学习地图初见雏形、电力教育培训工作正式跨入“智能化”时代。 【关键词】电力岗位应知应会标准;培训模型;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计算机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控制技术、能源管理系统的综合发展。涌现出了众多的开放性通讯标准协议,并获得了巨大发展。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酌发展,越来越多的业主。智能建筑的目标,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提供快捷的服务,建立先进与科学的综台管理机制,达到环保和节能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因此,建立各种智能化系统共用的统一 IP 网络平台,实现智能化系统的高度集成,就成为了解决此间题纳有效造

3、径。IP 技术通过高效的以太网把包括电力监控管理系统在内的各种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纳入整个旧 MS,使得建看任何一个子系统状况.满足智能建筑管理高度自动化的要求。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良好、舒适、便捷的居住与工作环境,这也是智能建筑的最终目标。2IP 技术在电力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随着智能建筑对各种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功能从单一的监测变为既监测又控制;从本地监控变成既能本地监控又能远程监控,直到天人值守;监控范围从只监控低压配电系统逐步拓展 5U 监控中、高压配电系统、变压器、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电源、直流电源、大容量不停电电源(UPS)互投电源(A 下

4、 S)和应急照明(EP5)等;从监控单一配电室发展到监控多个变电站;从自成独立系统扩展到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链网、与 BMS 系统链网,直到与供电局的调度所链网;从一般酌供配电监控管理发展到对电能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管理。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信息流量已越来越大,一般的现场总线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采用 IP 技术已是必然的趋势。1、建设背景电力企业培训模型被提及比较多的有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以及和实际培训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推广和利用。行业内一度认为职业胜任能力模型“看起来很美“,但是无法在实际教育培训工作中加以应用。2010 年,某市供电局作为省电网公司

5、教育培训创先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学习项目子体系创先工作。学习项目体系是教育培训创先的主线,围绕公司组织能力需求,全面梳理内部知识,以关键技术技能培训标准和课程课件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对公司内部知识的系统管理。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关键绩效指标等为依据,对应专业(工种) 、岗位和作业目录,制订覆盖公司管理、技术和技能专业领域的、以应知应会为核心的能力培训标准。借助国内外企业培训先进理念,从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入手,开发菜单式培训课程,使每一个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模块化,形成具有广东电网特色的学习项目培训系列教材和电子化课件。市供电局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分析了国内外

6、的先进培训手段,结合广东电网公司创先工作思想及智能电网先进思路。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技术,在原有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基于岗位应知应会标准的电力智能化网络培训系统。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传统配电网走向智能配电网的必由之路。配电自动化建设可谓源远流长。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在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开始使用时限顺序送电装置,自动隔离故障区间,加快查找馈线故障地点,而在此以前,配电变电所以及线路开关设备的操作与控制,均采用人工方式。20 世纪 70、80

7、 年代,应用电子及自动控制技术,开发出自动重合器、自动分段器及故障指示器,实现故障点自动隔离及非故障线路的恢复供电,称为馈线自动化。这种自动化方式,没有远程实时监控功能,且仅限于局部馈线故障的自动处理,因而称这一时期为局部自动化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包括远程监控、故障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电压调控、负荷管理等实时功能在内的配电自动化技术。1988 年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编辑出版了“配电自动化”教程,标智能电网知识读本志着配电自动化趋于成熟,已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之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供电企业开始大面积实施配电自动化,我国一些科

8、研单位也开始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这一阶段,称为系统监控自动化阶段。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lnformationSystem,GIS)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应用于配电网的管理,形成了离线的自动绘图及设备管理(Automated Mapping,AMFacilities Management,FM)系统、停电管理系统等,并逐步解决了管理的离线信息与实时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sCADA)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 Automation,D

9、A)系统的集成,进入了配电网监控与管理综合自动化发展阶段。3.智能配电网的组成 3.1 能量与通讯系统集成能量与通讯系统集成是开放式的、基于标准的架构,集成了数据通讯网络和智能设备,用于支持未来的电力交换系统。3.2 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的建设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分布式电源的辅助服务是对电网的支持。2、岗位应知应会的标准的定义岗位应知应会标准,是指员工完成某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将这些知识和能力进行梳理和规范后,制定出的可量化的标准。岗位应知应会标准是各单位开展年度培训需求分析和制定培训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建设的核心。3、系统的构建策略 3.1 建设思路由于系统建设的成败

10、关键在于岗位应知应会模型的建立,主要工作都围绕岗位应知应会模型建设来展开,根据省电网教育培训创先工作方案的要求,建设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技术标准,以及设备和技术参数、关键绩效指标等为依据,对应专业(工种) 、岗位和作业目录,制订覆盖公司管理、技术和技能专业领域的、以应知应会为核心的能力培训标准。某市供电局人力资源部和信息中心通力合作,开展了岗位应知应会标准培训模型信息化落地工作。邀请专业咨询公司及软件开发公司,对人力资源部梳理出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划分,拟定需求分析说明书、系统架构设计、拟定应知应会培训项目编码规范和项目开发监理,由实施厂家进行系统设计、开发以

11、及相关数据转换工作。3.2 建设方法 3.2.1 业务再造流程先固化后优化。为了保证流程再造成果得以迅速推广应用,在项目实施中佛山供电局采取“先固化后优化”的工作思路,由“点到面”的推广方法对系统进行逐步的升级和完善。3.2.2 集中开发、统一部署。该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充改造,以佛山供电局为中心进行集中的软件开发、测试,统一对各部门和区供电局进行部署。3.2.3加强业务流程再造宣贯与培训。为更好落实“先固化后优化”的实施策略,佛山供电局通过专项培训情况,开展了针对培训业务人员的流程扩充成果的逐层宣贯工作。3.2.4 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利用监理方丰富的实施管理经验深度介入项目的

12、组织管理工作,从项目的准备工作开始时就要求监理方深度介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配合做好项目的组织、进度监控、成果审查和测试等工作,保证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4、系统的主要功能介绍 4.1 应知应会标准固化与维护 由各负责单位培训员负责录入标准,可实现各个岗位的应知应会标准维护。通过人员编码与岗位代码的一对一映射关系,可自动形成人员编码与培训项目代码的一对多映射关系。4.2 岗位符合度评估 根据人员和岗位信息,通过一定的公式和逻辑关系,得出个人积分,依据岗位应知应会标准,计算出人员岗位符合度。4.3 培训需求调查管理 由员工所在部门利用岗位应知应会标准,确定员工应知应会差距清单,识别差距对员工培训的要

13、求,从而得出年度培训需求,形成年度需求报告。4.4 培训计划生成 年度培训计划应包括岗位应知应会培训需求调查每年自动生成的、员工自己选择的、直接上级领导指定的。由各单位培训员负责汇总录入每个人的计划,自动形成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初稿。对下年度培训项目进行策划,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间,编制培训预算。 5、系统的建设和推广解决的问题 5.1 实现了局培训的全员覆盖 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全局全员培训的完全覆盖。截止到 2012 年 7 月,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了将近 2 年时间,审核并固化了全局 698 个岗位应知应会标准,为支持网络培训应用,开发了将近 400 门电子课件,并同步建设了基本涵盖所有岗位的配套题

14、库数万道,节约培训成本,提高效率。5.2实现了培训的智能化全过程管理 依据佛山供电局岗位应知应会标准,按岗位制订培训方案,自动生成员工的培训计划,并结合课程课件,推送到员工的学习任务中,实现员工学习过程的监控,培训积分的自动计算、学习档案的自动归档,实现培训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有效提高培训宏观管理能力,并可依据远近期目标,选择所需的培训知识和技能及评估绩效等;5.3 实现对员工岗位符合度评估 根据人员和岗位信息,计算个人积分,依据岗位应知应会标准,推算出人员岗位符合度。可按员工进行分类统计,查看详情后,可查看具体的员工已完成的课程与实际应学习的课程之间的对照关系,为员工绩效评价和人才选拔提供依据

15、。5.4 实现网络培训的在线管理 实现从培训项目的建立到培训效果分析等一系列在线管理功能。可由系统生成学员报名、办班管理、学员学习情况监测与统计、培训效果评估、月度、季度、年度等报表,实现办班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提高各项数据查询的速度与准确性;5.5 实现培训的监督考核管理 可依据培训目标制订详尽、周密并可操作的培训,并可从培训、业务主管部门、直属上级等不同层次对培训目标的监督考核,保证严格按培训计划与要求将培训落到实处。6、小结国外先进企业早已有通过培训模型信息化来实现智能化培训的案例,国内一些较先进企业也已经逐步开展岗位胜任力模型及岗位知识库的建设工作,但大多由于电子化培训资源不足没有得

16、到很好的推广。 面对如此广阔且发展极为迅速的领域,要用很小的篇幅讲清其走向是很困难的,所以本节只介绍与电力系统控制和监测有关的局部的情况,即着重介绍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中具有变革性重大影响的三项新技术: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FACTS(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和 DFACTS(用于配电系统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以及基于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统一时钟的新一代动态安全监测系统。某市供电局基于岗位应知应会标准的电力智能化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的建设以“智能化、实用化、标准化、集约化”为基本原则,以“创先”为指导思想,运用“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益”的远程网络教育为主的培训方式,以岗位课程体系为指引,以课件教学为依托, 以培训管理机制为约束,以岗位符合度考核为手段的培训教育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流程、注重培训效果,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业绩,推动企业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发展,使教育培训工作在服从企业主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广东电网公司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规范2佛山供电局网络教育培训系统扩充需求说明书3佛山供电局网络教育培训系统扩充建设实施方案4佛山供电局岗位应知应会标准(试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