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4701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摘要: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关系到从基础到主体的整个过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否先进,施工人员是否专业,是否按规范规定施工,都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需要项目负责人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控制好每一道工序。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施工技术管理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广大建筑工程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果,混凝土工程建设项目逐年递增,

2、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水、砂石骨料等建筑材料搅拌而成的非均质材料。混凝土硬化成型后容易产生裂缝、孔隙、气穴等问题,会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都是与施工技术有关的,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就首先要规范施工技术,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从根源上控制好工程的质量。 1、施工的技术措施 1.1 施工准备要求 (1)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先做好对施工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要详细说明,强调梁柱、梁板与剪力墙的混凝土标号的控制,以及振捣时间、间距等等事项。 (2)在施工阶段,应该对该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掌握,根据工程的需要,把浇筑工程中所必备的防雨防暑物

3、资事先准备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在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对钢筋、模板、保护层等材料的规格尺寸进行检查,使其偏差值符合国家验收评定的标准。还应该对模版接缝处是否密合完好以及其支撑是否稳定进行检查,还要对钢筋和模板进行预检,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开始浇筑。 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混凝土施工前,将精心选择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混凝土施工技术性能、材料性能、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进行灌注、插入式捣固及浇水养护的施工工艺,以设计技术要求和所用外加剂的性能,共同试验配制多个的混凝土理论配合比。并委托经 CMA 计量认证的资信可靠的实验室复核检查后,报经业主组织有关单位人员从多个理论配合比中优化选

4、出实际使用的配合比。 (1)为确保混凝土质量,用于工程的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须由施工单位联合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共同完成,由施工单位提供坍落度和初凝时间要求,并对整个结构混凝土拌制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2)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所选定的配合比和材料的状态及机械设备的状况,确定其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作为搅拌站搅拌混凝土的配料单。搅拌站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配合比的正确使用。 (3)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混凝土供应,每一运输车必须有配料单和混凝土使用部位及性能的有关资料,运输进入施工现场后接受现场和监理及业主的联合验收合格后,方能卸料灌注。 1.3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5、(1) 泵机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且经考核合格持证,方可上岗作业。 (2) 泵送前,应先开机用水润湿管道,而后送水泥砂浆,当输送管壁处于充分湿润时,再开始泵送混凝土。 (3) 混凝土应保证连续供应,以保证连续泵送。当发现供应脱节不能连续泵送时,泵机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 45 分钟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把料从管道抽回重新拌合,再泵入管道,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 34 转,防止混凝土离析。 (4)对停水、停电要有有效的应急措施,设置发电机和蓄水池。 (5) 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应使料斗内持续充满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一旦吸入空气,应立即将泵机反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除去空气后再正转泵送。 (6

6、)炎热天气应对输送管道采用保湿降温,用湿麻袋复盖,并保持不断淋水降温。 (7)加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设置专人定时洒水,潮湿养护。 (8)每次浇筑混凝土前搞好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人员都明确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做法,施工过程,项目部管理人员在每一环节跟班监控确保执行。 1.4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要求 (1)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 3m 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最大不超过 55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

7、为 200mm。 (3)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一般为 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初凝时间确定,一般超过 2 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5)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

8、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6) 梁的施工缝宜留置于相邻两承台中间的 1/3 范围内,并用模板与水平挡好,留成直槎(企口) 。继续施工时,接缝处混凝土应先凿去浮浆,用水湿润并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才继续浇筑混凝土。 (7) 桩基承台梁混凝土浇筑 (a)承台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如留缝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若使用吊斗直接卸入模时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 300400mm 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b)振捣时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动棒与水平倾角约 60 度左右,棒头朝

9、前进方向,棒间距以 500 mm 为宜,要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冒出气泡为宜,混凝土表面应随振捣按标高线进行抹平。 2、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2.1 结构混凝土采用分段分层浇注,以减少混凝土的一次浇注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量,以避开混凝土的水化热高峰。采用二次振捣工艺进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2.2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以控制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掺入量可到 20%25%,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 2.3 应对混凝土中所掺入的外加剂(缓凝、减水剂)作使用试验,以避免其收缩时产生的裂纹对结构产生影响。 2.4 混凝土施工时,振

10、捣密实,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和密实性,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裂能力。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过大,以采用 120150mm坍落度为宜。 2.5 混凝土表面注意提浆、压光,并严格按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影响极大,当混凝土进入终凝后即开始浇水复盖或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天。 2.6 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要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之差不得超过 1520,以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 28以下,且需采取有效的保温保湿措施,减少早期裂纹的出现。地下高大承台采用测温感应探头测温,用以指导保温养护。地下室底板采用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2

11、.7 如有可能,地下室顶板外露部分最好能够铺设抗裂金属网。 2.8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有 24 小时的静止养护。 3、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措施 根据方案布置图,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测温点布设情况及防止浇筑时损坏该设施,并建立测温点初始值。混凝土初凝前,落实二次泌水处理,克服由于早期脱水引起的裂缝,并适量浇水后覆盖薄膜,并落实保温措施。根据施组要求,严格检查混凝土保温措施落实情况。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以及养护期内,应严密监测混凝土内温度变化情况。自浇捣时起 17 d,每 1 h 测定一次;第 814 d,每 4 h 测定一次。控制混凝土的温差,当温差超过 25时应督促施工方进一步落实加强保温措施。 混凝土养护

12、一般不少于 7 d,并根据板中心混凝土温度变化及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确定养护周期。 混凝土的养护应采用保温,保湿及缓慢降温的技术措施,一般浇筑厚度大于 3 m 时,要求考虑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循环降温措施,设冷却水管,并通过温度检测控制混凝土中心与表面的温度或混凝土内部与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 25以内。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抓住重点,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来保证施工的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种类将越来越多。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努力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使其成为更安全的施工技术,才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 2徐宏利.现代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企业资讯,2008,(4). 3梁汉金,欧庆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