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4711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探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探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探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探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探讨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摘要: 面向 21 世纪,则应该是综合效益增长型的发展,改善生活的城市大环境和居住小环境,才能使我们在新世纪里不仅“住得上”,而且“住得好”,这样才能使即将步入的小康生活名副其实,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人居环境 可持续居住 Abstract: In twenty-first Century, it should b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growth and to improve the city environment of life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

2、f small, can enable us in the new century. Not only “live“,but also“live“. so that it is really about to enter the well-off life be worthy of the name, and rise to a new height. Keywords: living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living; 中图分类号:R1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能够拥有

3、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空间。对每个人来说,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包含着物质生活丰富、舒适,而且还包含精神方面的享受要求,尤其后者的优劣,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等生活的效率,而且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人居环境开发日益强调环境效应,“绿色地球” 、 “绿色城市” 、“森林都市” 、 “园林城市”等等设想和实践成为当今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居住环境的问题探讨 (一)噪声污染影响严重 噪声扰民问题在当今城市日常生活、工作中最常发生,影响又最为显著,人们经常在噪声的干扰中,往往会引起精神上的烦躁甚至于生理、心理的病变。在城市众多的环境噪声源中,通常有工业噪声源、生

4、活噪声源、交通噪声源、施工噪声源等等对房地产项目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尤其是交通噪声都处于交通要道如对国道、飞机场附近的房地产项目产生的影响强度最大,而且随着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噪声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环境空气质量不佳 由于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环境空气中常有臭气甚至有毒有害气体存在,尤其当项目处于大型工厂下风向时。房地产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在城市环境质量背景下进行开发建设的, 环境空气质量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所在区域空气质量及地理条件的影响。 (三)水体污染影响突出 由于大量的生活、生产废水处理不够甚至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周边河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这

5、一切既给项目带来环境空气的影响臭气,而且给项目外观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四)环境风险隐患增加 由于城市分区功能不明,加上房地产项目集中于“肥地” 、 “黄金地段”,许多项目和工厂相邻共处。工厂内存有的一部分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危险品,对于项目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隐患。另外,房地产项目周边常有一些潜在危险如高压线等存在,同样有损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五)生态环境结构欠佳 生态环境是供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然而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的总体设计大都是先排房子,然而剩余部分作为绿化用地,这种做法重点是突出建筑物的布局而不是生态环境,再加上后期管理中,没有及时进行绿化、植被恢复工作,区域内非生态结构尽量扩大,

6、绿地面积日益减少,生态与非生态结构比例发生根本变化,区域生态系统呈“倒金字塔”型,结果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单调、结构简单,完全失去了自然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功能和特性。 (六)视觉环境污染普遍 衡量一个生活环境的好坏,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否则是不可能形成人们对环境产生舒适的心理感受。然而,过去由于设计标准较低或处理、管理不善,电杆木及电线纵横交错;阳台搭建五花八门;晒衣架层层出挑,俗称“万国旗”飞舞;生活垃圾到处堆放,随风飞扬,污水遍地流,这些现象严重破坏、污染了项目的视觉环境。 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建筑学的促进 世界范围内,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正不断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孜孜不

7、倦地努力。从 1935 年美国生物学家斯坦利提出生态系统,到 1971 年 UNESO 组织提出世界范围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从 1987 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到 1992 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类行为的共同纲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建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促使建筑师们重新认识和评判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新的建筑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些重要的设计思想、原则和方法得到发展,并产生了一些新的建筑形式。如“新陈代谢建筑” 、 “共生建筑” 、 “节能节地建筑”以及“少费多用建筑”和“高技术建筑”等等。 这些新的建筑形式

8、从不同角度强调关注建筑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张建筑活动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土地,以及应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减少非再生资源的使用。 1993 年 6 月第 18 次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要“把环境与社会的持久列为我们职业实践及责任的核心” 。同年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阐述了生态建筑的一些设计原则,例如重视设计地段的生态系统和文化脉络;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材料,避免使用易破坏环境、产生废物及带有放射性的材料;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减少建设所需资源及建设过

9、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从细则中可以看到生态建筑尊重自然,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筑观,这些思想已逐步成为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遵循标准。 三、用可持续发展思想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一)和谐的人居环境应重视地域性 地域环境不同,人们的风俗习惯也不同,建筑只有与当地的环境相结合才能产生和谐的氛围,也才最具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是尊重文化和历史,注重地方的建筑文化传统与人居环境文脉,处理好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充分利用自然要素,使建筑融于自然,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4。如果置地域文脉于不顾,那么人们的建筑将会是千篇一律、毫无生机的。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该首先关注所处的地形和地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脉络,并力图

10、在设计中使之得以丰富和升华,同时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人居空间环境。例如,在进行居住小区设计时,就应该使居住小区的外部空间设计结合当地的习俗,强调创造一种居民需要的规模适度的室外空间环境,满足邻里间的交往活动,同时又满足人与自然交往的需求,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组团中心绿地是院落空间的延伸,应结合地形、植被等因素,开辟便于居民休息交往、儿童游戏的空间,创造丰富的、生动的环境,增强居民对环境的认同感、归属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场所。 重视文脉并非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一方面需要尊重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应适应自然,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来达

11、到人居环境的和谐。例如,北京地区的建筑,就可以在分析居民传统的四合院居住方式基础上创造新四合院模式,而在江南则可以吸收低层建筑和传统造园手法,构造出现代江南水乡清新、雅致的风貌。 (二)建筑空间内部应具有功能的可持续性和空间的可适应性 一方面,在不同时期下建筑的使用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相同的使用功能可能因使用者的改变而需要进行空间的调整。因此,建筑功能空间应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目前,建筑大多采用静态的设计方法和固定不可变的结构,使建筑的更新改造很难进行,这是因为人们工作、居住、休闲等活动被安排在不同的空间里进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有些功能正慢慢合并,人们可以在家办公、处理事务等。随

12、着时代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会对空间提出新的功能要求。因此要对建筑的结构体系妥善处理,进行弹性应变设计,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提高空间的适应性。对数量最多的住宅建筑来说,可以把设备管线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卫生间、厨房集中布置,而其余部位则采用灵活空间。调查表明,灵活可变的大空间结构和方便拆装的轻型墙体分隔已得到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士喜爱。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人们不再为已界定的空间所限,它不仅能充分满足人性的自我需求,同时也能适应不同家庭、不同时期对居住空间的需求。 (三)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能节地 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生态建筑观倡导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保护和有效的利用。有关文献表明,与建筑有关

13、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 50%,所以建筑材料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提高材料的循环使用性。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就引进重要的生态观,结合居住区的环境、性质及要求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使建筑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充足的日照,用高科技手段使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可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且也有利于减少废水、废气对自然界的破坏,使得建筑不依赖能源或少用能源而让使用者感到舒适。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得动、植物相荣共生,人类应师法自然,以达到低能耗、高效益。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类电器的普及,但同时也使能源的消耗量剧增,因此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放到重要位置。 (四)合理运用高科技的手段 21 世纪是多

14、技术并存的时代,生态建筑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技术集成体,根据使用材料和应用技术手段的不同,在技术层次上通常可分为中间技术和高新技术,中间技术主要是实用技术和适宜技术,高新技术则侧重于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不管运用哪种技术都可以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不同程度地降低能耗和自然资源的占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能源的循环使用以及减少污染的目标。如果说中间技术以其低廉的价格、实用的技术和注重地域性而受到广泛的重视,那么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必将会向着源自于高科技的生态技术方向发展。这种高技术的生态建筑更加注重用高技术手段去解决建筑中的生态问题,更加关注建筑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注重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开发利用资源。 小结: 人类总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原生的生态环境中去,因此,在 21 世纪利用高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生态化是必然趋势。未来的和谐的人居环境必将是高科技和生态建筑观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仅是建筑设计的指导原则,它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牢牢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主旋律,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