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析和谐美在水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水工建筑设计中美学的应用,阐述了和谐美在水工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重点,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和谐美;美学;水工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工建筑美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建筑不仅承担着实用的功能,也要体现一定审美的意义。作为人类建筑的一种,水工建筑在蓄水、防洪、排涝、灌溉、航运、发电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水工建筑一般规模大、投入大、利害关系大,且大多远离人类的日常生活,水工建筑的审美功能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走向自然,领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水利旅
2、游也在日益兴起,优秀的水工建筑需要考虑其审美价值,不仅是观光旅游的需要,也是美本身对水工建筑的呼唤。有些水利工程形成的或雄伟、或幽静的景观,本身就是旅游景点。如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形成的广阔库区,就成了著名的千岛湖风景旅游区。 水利工程的发展规划要实现水工建筑与美学的结合,与现代建筑艺术同步发展,首先要满足其挡水,输水等基本功能,修建得坚固耐用,然后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情况,配合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建造,实现经济、实用与美观三者的结合。 2 和谐是建筑美的普遍法则 和谐是指事物及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一种关系。在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的诸多美学观念中,和谐说一直占
3、据着主导的地位。在西方,古希腊的美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美是和谐”的命题,从数字比例关系中发现了和谐之美,并把这一原理推广至建筑、雕刻等其他艺术种类。在东方,春秋时郑国的史官郑伯提出了美学思想核心为和谐的“和实生物” ,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中和为美,建立了“美善相和”的儒家美学理论。 建筑是人们利用各种材料建造起来的构筑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的。因为建筑的实用性目的,建筑艺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不是依靠形象地再现客观世界来达到审美的目的,而是依靠自身包含的各种形式因素通过有机构图来实现自身的美感。即依靠建筑材料的质地及色彩,及建筑外形的刚柔曲直、大小方圆、高矮错落等形式因素,有机组合成和谐的整体,从
4、而创造美的形式,形成美感。 3 水工建筑设计中和谐美的体现 水工建筑要体现其审美功能,展现和谐之美。水工建筑设计人员要深刻领悟和谐美的原理,将体现和谐美列为总的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之一,应用到水工建筑的美学设计中,具体说应体现水工建筑自身的和谐、与周围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之间的和谐。 3.1 水工建筑自身的和谐美 首先从单体水工建筑来看,和谐美主要表现在建筑的体形、质地、色彩三大因素之间的协调相容,以及三大因素中各因素之间的有机配合,例如体形造型的大小、比例,色彩中的色相、明度、色调,质地中的软、硬等等,只有遵循“美是和谐”的艺术规律,才能构造出其自身美。体形是水工建筑最重要的表现形态,其比例协调
5、存在于长度、形状之间。根据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的观点,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上,因此,水工建筑的比例关系也要注意和谐美的体现。水工建筑的比例一般包括建筑整体或部分的长、宽、高比例,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之间的比例。水工建筑要以匀称的外观形态、合理的内在结构,来体现高度的协调一致性和艺术完整性。例如,水利枢纽中的水闸,闸墩分割出的数个闸孔的宽度与高度之间的适当比例是形成整个水闸和谐美的基础。 水工建筑一般是由多个单体建筑构成,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和谐美不仅要求各单体建筑的自身形式因素协调,也要求各个体建筑之间的序列和整体配合协调。群体建筑要从整体来考虑各种建筑物的布置,在造型、质地、色彩等方面有机配
6、合,使整个水工建筑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要达到和谐美观。如英国 Cruachan 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大坝建在较为宽阔的山地上,没有在坝上设计启闭设备、闸室等附属建筑物,而是利用地下洞室内安置操作设备,使人们从山谷那边望过去能看到大坝简洁、明快、完整的线条。 3.2 水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水工建筑是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环境是水工建筑的背景和依托,水工建筑的美学设计要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美国建筑师莱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应该努力做到融入周围的环境,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一座优秀的水工建筑,更应该做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般不着
7、痕迹。水工建筑的环境空间艺术是由许多关系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与周围地形、地貌的关系。水工建筑在设计中应做到: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自然山水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因地制宜,保护和强化山水相映的自然生态景观,二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美学方法,合理组织、美化建筑、道路和绿化地带,使之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创造和谐的现代景观。如处于崇山峻岭、绿林成荫之中的隔河岩水利枢纽,第一级升船机的上游有宽阔的上游引航道,下游有与之呼应的第二级升船机和下游引航道,形成水波涟涟的壮丽景观,使水工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3.3 水工建筑与人文景观的和谐 人文景观是历史积淀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值得保护和利用
8、的的无价财富。水工建筑的周围难免有一些体现当地文化、风俗的人文景观,水工设计时也要考虑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一致。作为人类改造自然、使水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建筑构造,水工建筑自身其实也是一种人文景观,设计者要深入考察人文景观,分析其内在特点和风格,使水工建筑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努力体现人文景观的特点和风格,从而达到和谐之美。例如江苏吴县太湖风景区内的提水工程,依据所在地的人文景观采用不同风格的水工建筑,使水工建筑协调地成为了周围景观的一部分。其中东山镇上湾提水工程的环境比较有特点,附近是朝一条街的古建筑群明,不远的山坡上是古迹轩辕宫。设计人员依据周围古色古香的环境,设计了苏瓦粉墙,屋角翘起的仿古式泵
9、站,四面回廊环绕,加上中式的围墙和洞形大门,一派古色古香、宁静幽雅,是水工建筑与附近人文景观实现和谐美的典范。 4 结语 水工建筑作为建筑的一种,它们在蓄水、灌溉、防洪、排涝、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其特定功能的限制,水工建筑的设计不可能像住宅那样自由大胆地发挥和显示造型艺术的美。此外由于水工建筑规模大、投入大、利害关系大,且大多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人们对水工建筑的审美方面也一直缺乏考虑。实际上,优秀的水工建筑应该有令人难忘的形象,这不仅是观光的需要,也是美本身对水工建筑的呼唤,因为美是文明社会的标志和主题。当代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市区内难以见到大片的自然风光;而日益加快的
10、生活节奏,又使人们需要在山水美景中放松自己,这就促进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水利建筑宜人的自然山水环境,便是人们寻求的目标。而一座优秀的水工建筑,无疑会为自然山水增色不少。同时,一些水利工程由于自身雄伟壮观或幽雅娴静的特性而成为旅游景点。比如千岛湖风景旅游区就是由于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而形成的。但现在,许多水利工程的发展规划却一直未找到水工建筑与美学的结合点,水工建筑未能与现代建筑艺术同步发展。在水工建筑的美学设计中,应把和谐美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在保证其实用功能的同时努力水工建筑自身的和谐、与自然环境和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建造出体现现代美学意义的水工建筑。 参考文献: 1李勇强,余勇民.我国建筑美学的应用及其趋势研究J.大家.2011.(14). 2程建新,李海涛,户三林.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加强人文艺术教育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4). 3赵维学,魏博.城市周边水利建筑景观浅论J.吉林水利,2001, (11). 4李思孝.西方古典美学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