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设施农业水平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1.当前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1 设施农业生产领域日益广泛 设施种植业由最初较为单一的蔬菜大棚种植为主,发展到目前的蔬菜、食用菌、瓜果、花卉、苗木等种植领域,有的已形成规模示范效应,带动了现代农业模式的快速发展。设施渔业出现了鲟鱼、鳄龟、石斑鱼等特种养殖,趋向优良、优势品种布局,生产所覆盖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宽泛。 1.2 设施农业规模逐步扩大 设施农业逐步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发展到联户连片基地化、规模化建设发展,大批专业种植村、养殖村涌现。 1.3 设施装备档次不断提高 从基础设施档次看,温室大棚等设施建设从以毛竹结构为主,迅速发展到目前的基本都以钢
2、管结构为主,不少大棚配备了自动卷帘机。从现代科技的应用看,设施自动化、智能化档次明显提高。畜禽养殖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智能化机械设备进行喂料、喂水,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粪污处理设备,专业的取暖制冷设备。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设施农业的效益。 2.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设施装备和作业水平还比较低 大多数设施装备水平还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土地利用率不高,连栋温室还很少,作业空间小,不利于机械操作。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 2.2 设施种植结构不合理,
3、反季节能力不突出 设施农业虽然具有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摆脱自然条件限制,反季节上市等特点,但是由于技术和资金不足等因素,使得种植品种受到一定局限,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没有真正按设施蔬菜的反季节特性合理选择品种,安排茬口,达到错位生产的目的。 2.3 农户自身投资信心和能力不足,限制了设施农业发展水平 部分农户对设施农业的前景和效益信心不足,加上资金匮乏,对动辄数万元的投资心存顾虑,难以继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同时农户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上缺乏必要的指导,对农产品的市场前景把握不准,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效益的提升。 2.4 融资难、保险滞后制约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 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产业,对资金
4、依赖度高。目前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总体还比较低,正是需要大量投入的阶段,对资金需求量很大。农户经营者自身投入能力有限,现有的设施农业经营企业绝大多数存在规模较小、资金匮乏问题,而财政投入能力也有限,需要大量融资。目前融资渠道狭窄,金融信贷对设施农业发展支持作用有限,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资金投入非常少,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服务不到位。同时,针对设施农业的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保险也不愿进入高风险的设施种养殖行业。融资、保险问题在相对资金需求量更大、风险更高的设施畜禽养殖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2.5 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对设施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足 由于
5、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起步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对设施农业的贡献能力偏低,设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由于育种、育苗技术相对落后,我国现在种植的部分品种的蔬菜、瓜果等国产的种子、种苗生产品质和收益相对较差,农户在选择种子时只能选择进口品种,这反过来又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设施农业科技含量相对偏低,设施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也有明显差距。 2.6 设施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 现代设施农业具有高度市场化、高技术和企业化的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目前,一是农民专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
6、效益、激活民间资本、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有效载体。而目前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相对较少,专业化的程度也不高。二是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力量弱、无力组织农民进行市场化运作,农民单打独斗,难以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三是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农业装备等硬件设施外,更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实现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目前,前郭县的设施农业还没有建立起这种运行机制,大多是以单户、单个企业为主体运作,而且基本都是停留在生产销售模式,加工、贮运能力薄弱,产品增值能力较低。产业链条短,设施农业还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
7、.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 设施农业是农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首先需要政府规划、土地、农业、水利、教育、财政以及金融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才能实现。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设施农业的领导,在政策、资金和科技投入上给予重点支持,适当扩大设施农业贷款范围和优惠政策,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使设施农业规模上新台阶、有新突破。如通过以奖代补等措施,对于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设施农业重点给予奖励,对于农户发展温室、规模养殖等给予一定财政补贴,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在设施装备水平和质量
8、上,应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建议进行适度的补贴加以引导,使其向较高水平设施建设和发展,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高、产业链长的设施发展,从而有力促进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品牌打造上,政府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抓质量,扩大宣传力度,重点培育出几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并积极引导农户参与进来,进一步做大做强,对设施农业发展起到一个示范带动作用。在土地流转上,设施农业建设只有上规模、集中连片发展,形成区域化专业生产,才能以规模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建议加快土地流转,加大政策力度,引导农民将土地进行合理流转和调整,保护农民利益,有效解决发展设施农业集中连片用地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区域种、养殖优势,发挥规模效应。 3
9、.2 加强市场化运作管理水平,提高设施农业效益 应根据气候条件及农业生产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优势,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和时间,利用春提前、秋延长的种植方式及修建冷贮库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农业结构更加合理,又充分满足一年四季农产品市场的需求,解决冬季自产蔬菜相对短缺等问题,通过时间差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效益,真正实现设施农业的反季节生产的特点,发挥设施农业的优势。 3.3 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弥补建设资金不足 根据各地经济实力和现状,灵活多渠道融资,充分调动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力量。一是招商引资。集体提供土地,企业或个人投资兴建。二是集体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由
10、企业或社会法人投资设备和生产设施,租赁经营。三是由村民集资兴建,政府给予一定补助进行建设,成立生产合作社,村民自主管理。四是以集体为主投资,给村民承包经营。 3.4 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规模集约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以主导产业或优势产品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壮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围绕特色种植、养殖及其加工和销售等产业打造农业合作社,积极吸引农户加入,把争取的项目、资金优先落户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合作组织实力,提高合作组织带动能力,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5 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实现设施农业产品优质化、品牌化、高端化 应在搞好规划的
11、基础上,借鉴国外及国内等地先进经验,制定扶持政策,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重点培育几个发展前景好、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作为突破口,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品牌创建主体,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园区,在全面推进的同时,更加注重重点发展和突破,打造出自己的名、优、影响力大的品牌产品,推动品牌化农业发展,进而推进设施农业的全面产业化水平。 3.6 适应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型农民 现代设施农业技术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但目前有文化的农民大多已经“走出去” ,剩下的大多数农民对发展“绿色农业” 、 “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不利于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转变农民思想,引导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选择发展设施农业较早、技术过硬、收入较高的种植和养殖户、企业作为示范点,通过现场会、新闻媒体宣传、组织发展设施农业致富农民现身说法等办法,给广大农民群众宣讲发展设施农业的好处,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吸引农民。同时,引进和培养设施农业技术人才,并加强对农民设施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产前、产后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