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和对策摘要:目前,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趋严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个人意见和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办法 2008 年经济危机至今,外需大幅下降,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员增加,使就业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发凸显。我国高校自 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剧增,从而伴随着大量毕业生涌向社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固然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但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等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何将大学生就
2、业难的问题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认真的全面分析,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 当前我国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2013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 700 万。在毕业率几乎不变,而就业人数连年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每年的未就业人数连年增加。毕业的大学生普遍感觉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很难用到。而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又难以找到大量能力、素质、潜力让企业满意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自身能力偏低以及就业期望过高。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普遍忙于自身学业和各项校园活动,没有注重自身求职能力和
3、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校里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创造条件或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以至于到毕业找工作时,很难找到一份令自身满意的工作。很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过高,与社会现实脱节,选择大城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世界五百强,而且对于薪资也有着超过现实的预期。毕业生多高估计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盲目乐观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 。 2.用人单位的原因。 用人单位不能做到唯才是举,而过多的考虑关系,如领导、朋友、亲戚等等,从而影响了优秀的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不少用人单位过分注重文凭,对毕业生缺乏科学的评判手段,过分强调某方面特长,从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少专科以及本科生其能力、素质、潜力都不逊色于研究生
4、,但因为用人单位的片面评判标准,导致了不科学的人事任用。 3.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原因。 首先,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传统的教育体制社会化制度不够,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为社会所接受。其次,高校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毕业生工作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不足。再次,高校没有在学生就业方面引起高度的重视,并给与毕业生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支持,从而影响了就业工作开展,增加了就业难度。 4.社会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来,由于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每年新增的毕业生人数,都逐年递增,而就业岗位的增长数目,远低于毕业生的增长数目。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无法给每年如此多
5、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由于得不到技术、管理、经济方面的支持,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思考和对策 1.大学生应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现代的企业,对于能力的要求超过了学历的要求,学历并非是越高越好,企业最为看重的是个人的能力、潜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专业的理论,还要有专业的技术经验。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转变一次性就业的观念,树立多次择业的思想;其次要提升自身的素质,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利用大学的时间,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习的能力。不但要有优异的学习成绩,还要
6、了解社会的需要,全面分析自己,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结合起来,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 2.各高校应提高教育质量并给与毕业生完善的就业服务 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改变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对于就业政策的了解和理解都不全面,需要各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给与其指导和帮助。如安排一定课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指导和规划,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对就业有自己的长远规划,从而指导其今后的学习。在大学期间,各高校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就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帮助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实习、假期零时工、各种社团活动,使其学以致用。这样学生能够加深对本专业
7、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我,而不是一味的学习,等到毕业之后才发现自己空有满腹理论,实践经验却非常匮乏。 3.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用人单位要摒弃以往错误的选择人才的标准,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把学历作为选择人才的唯一衡量标准,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单位还应当加强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让学校培育出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双方共赢。 4.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依然是比较落后的,对于真正的大学生人才,还很稀缺。
8、政府应当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确保新增就业机会;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总之,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的大学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就业压力。现在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看重学历之外,还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只有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在大学生努力提升自己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的前提下,才能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左春曼.大学生择业心理压力分析J.知识经济,2010, (1). 2黄美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依据与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 3王明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4杜德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考量与培养策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5李卓慧,郑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实测调研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