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2496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作者简介:熊光明,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2012 级财政学专业。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主题,它既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也是科学发展观题中之义,本文主要对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城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病;半城市化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2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接下来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处理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值得

2、我们深思。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状况 从纵向看,我国的城镇化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原有的封建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束缚,发展及其缓慢,建国初仅为 10.64%。建国后,国家逐渐将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城市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到 1978 年达到了17.92%。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迅速,平均每年以 1%的速度增长,2011 年实现了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 50%。 从横向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量方面来看,我国城市化率仍然偏低。国际上的城市化率标准是 80%左右,当然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城市化率也应当有所不同,但我们仍要看到其中的差距。二是从质来看,我国

3、的城市化是低水平城市化。2011 年尽管在量上城市化水平超过 50%,然而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半城市化人口”,他们难以享受到与当地的城镇居民相等或者相近的由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待遇,如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医疗、教育。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化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城镇化慢于工业化。孙晓华和郭玉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城镇化慢于工业化,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研究。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政策,而重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吸纳的人口相对较少。同时我国独特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也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二是城镇化过

4、程中土地利用粗放,后备土地严重不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以不到世界 10%的耕地养活了超过世界 22%的人口,这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奇迹。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 1981 年的 6720 平方公里增加到 2011 年的41860.6 平方公里,短短三十年时间翻了 6.23 倍。城市人口增加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这是符合常规的,但是以“土地财政”和“以地换城”的指引下,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率,不但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还危及到国家的 18 亿亩耕地红线。据统计,现在的耕地面积已低于 18.26 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由 10 多年前的 1.58 亩减少到 1.38 亩。试想我国 50%的城市化率就已逼

5、近耕地红线,在人口仍在增加和城镇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耕地红线是否还能保住。三是“半城市化人口”现象突出。人们习惯把工作和居住在城镇中的农业户口者称为“半城市化人口” 。 “半城市化人口”以农民工为代表,他们在社会保障、住房和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方面不能享受到与务工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享有的城市政治权利基本为零。 “半城市化人口”为我国城镇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付出和获取上极不平衡。近年来,要求教育改革、户籍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四是超大城市和大城市出现的“城市病”不断蔓延。城市病主要表现为大量人口集聚后,引起的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环境恶化,贫民窟,从而给城镇居民的工作

6、和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降低生活质量。五是“有城无业”现象严重。前 30 年的城镇化在很大程度是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大,如近几年掀起的建城热没有完全考虑市场的供需,导致城市住房空置率严重。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产业的滞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使农村人口进城后却无业可做,更多的农民扮演着候鸟的角色,在沿海与内地之间迁徙。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体来说,城镇化就是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二是提高迁移人口和原有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半城市化人口”完全融入城市。城镇化应当是经济发展

7、、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其中人是中心,城镇化的过程要统筹兼顾和可持续,政府和市场都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研究大多注重的是如何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而对如何提升迁移人口的生活质量,研究较少。对于我国目前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应该不断重视质的城镇化,使人口转移和提升“半城市化人口”生活质量同步进行,在后期要更加重视质的提高。城镇化的过程要循序渐进,片面的追求城镇化速度会导致“有城无业” 、 “城中村” 、“贫民窟” ,墨西哥的城镇化就是最好的教训。 针对我国的城镇化,笔者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和力量源泉。城镇化的过程是

8、“拉”和“推”的过程,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不断释放出农业人口,同时也只有城镇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得到不断发展,提供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才能吸引农村人口,促使其城镇化。此外,城镇人口的增加需要提供足够多的公共产品,而这些都需要经济实力做支撑。二是制度改革应当与城镇化相适应。我国“半城市化”现象的出现和我国独特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密不可分,制度的不适应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应改革相关制度,降低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门槛。三是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城市是未来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空间,城市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政府应当做好城镇规划和布局,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做到未雨绸缪,同时也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四是加快农村的发展。城镇化不能只发展城镇而忽视农村, “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城镇化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李炜等.2011 年中国民生及城市化调查报告A 2孙晓华,郭玉娇.中国城市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 年 3 月 注解 李炜等.2011 年中国民生及城市化调查报告A 孙晓华,郭玉娇.中国城市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 年 3 月 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