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书评中国经济制度史论摘要:文章对中国经济史材料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应当说是意义深刻的,在如何选择与排列史料方面,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运用史料来证明传统经济为市场经济的同时,辅之以理论分析说明这一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路径,较好地论证了传统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尤其是私有制和市场方式在其中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微观经济学;传统经济;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259-02 台湾经济史学家赵冈,与陈钟毅合著的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986 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影响甚广。在这本中国经济制度史文集中,作者阐述了他的
2、独特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并研究了这些市场的运作,涉及了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城市发展史和中国经济制度史等内容。笔者着重拜读了本书的第一至六章,讨论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土地部分,参读了赵冈的另一著作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 ) 。兹就本书的主要内容作一概述,并赘以研读期间引发出来的管见,以供作者和时贤参考。 一、概述 本书绪论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制度演进过程,它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2(主要是土地所有权)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耕种契约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史料挖掘。同时,本书的两个突
3、出特点是:不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史观的束缚,反对用史料来迁就理论框架;从通史的角度来阐释,避免断代研究中的片面。这为近人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富有建设性和启示价值的思路。 本书在论述中,把市场经济和人口变化作为两根主线,认为中国自战国以来已形成自由的、包括土地在内的私有产权制度,并在这基础上实行市场经济。这与传统的观点不同,同时代的许倬云也有类似的观点。马克思经济史观认为:市场经济是现代的经济制度。作者却认为中国很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经济。理由是:“只要有私有制度发生,经济财货的所有权分散在众多的单元中,就会形成市场经济。可以有古代的市场经济,也可以有现代的市场经济。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技术水平
4、的高低不同,但是这些经济单元在决策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却是相同的在既有的制约下寻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本书,第 2 页) 。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市场与土地分配,赵冈通过对地主户每户平均占有耕地面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农村中没有大地主,是特别值得注意之现象。如果村庄中大部分农户只有 10 亩 20 亩土地,即令分配不均,上下出入也不过是几亩之差,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赵冈,2006,第 160 页) ,这也使得中国的生产制度与典型的封建社会特征有所不同:“中国两千多年来就是以这种众多的个体自耕农为主体的生产制度” (本书,第 75 页) 。诺思(1999,第 25 页)阐明,只有当人口增长
5、使得土地资源短缺时,才会形成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由于西欧(不要3理解成南欧的希腊罗马地区)人口稀少而土地丰裕,所以直到 15、16 甚至 17 世纪才形成完全的土地私有权。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已经存在严重的人口压力,于是就形成了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诺斯认为土地稀缺才会导致明确产权,而赵冈认为土地制度两千年前就基本形成了,二者实际上是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拥有数量庞大的农业人口, “要研究中国传统农村的长期变迁,我们不能忽视人口增加对生产结构及地权分配的影响” (赵冈,2006,第 168 页) 。笔者也认为在农业社会的经济史中,以“人地关系”最为重要。 经营地主的大范围的长期存在
6、,也使得这种生产制度不同于封建社会地主将土地租佃给农民以进行耕种。所谓经营地主是指那些“设法取得家庭人员以外的劳动力,从事经营农业生产”的地主,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短期雇佣他人劳动力”或“用购买奴婢的方式长期占有他人的劳动力” (本书,第 76 页) 。赵冈认为第一种获取劳动力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劳动力买卖关系” ,它表现为私有经济下的产权合约。因此,地权的分散分配方式,也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更倾向于自我经营,并利用劳动契约关系来进行生产的组织。同时,租佃制度也是一种典型的生产组织方式, “在人口不断增殖,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的状况下,地主自己经营农场的相对利得渐渐不如出租土地所得为多,后者便
7、逐渐取代前者” (本书,第 105 页) 。但是,土地出租的规模却很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 “全国耕地 71.3%是自耕,只有 28.7%是出租” (卜凯,1937,第 194 页) ,雇农的比例也极低:“南方各省雇农占总农户之比重,大多不足 1%;华北各省略高,最高者也不过 7.39%,全国平均的雇农比重只4有 1.57%(本书,第 108 页) 。租佃制普及的情况下,佃农在订立租佃合约时具有相对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 二、商榷 现在,对“市场经济”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理解的,最通常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许多人头脑中的市场是狭义概念,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
8、资源配置(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的配置)大都不通过市场进行,所以不能称为市场经济。但对市场一词还可以作广义的理解:只要存在由供求关系制约的价格,生产要素可以按照价格信号的指引进行流动,就可以认为是存在着市场关系,存在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这种经济就可以称为“市场经济” 。按照这种理解,中国战国以后的经济,应当是可以称为市场 经济的。 我国自战国以后逐渐形成了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商业和市场也比较活跃,赵冈的“市场经济论”强调了这一方面的事实,有利于突破人们头脑中僵化的自然经济模式;但是李根蟠(1997,第 69 页)认为战国以后“自给性生产仍占主要地位,市场机制远远没有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
9、 ,把这种经济称为“市场经济” ,其片面性是明显的。笔者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体现在边际分析上的,即使自给部分比重高,只要边际价格是市场价格,那就可以用市场经济模型来分析。 本书在首章提出了一个“均衡模型” ,该模型对本书有一定的基础性。这个模型最重要的是说明了,即使是市场经济下,人口的过剩也会导致5家庭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传统学者用工场手工业不如家庭生产来证明中国不是市场经济,是封建经济。但是本书后来的取材甚少再论证到这个模型之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数据来对模型进行规范的检验,而经济实践与这个经济模型的关系为何,在此书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说明,这是一个遗憾。
10、且在书中的第 9 页,有关资本与土地的边际报偿率的不等式上出现了一个错误,明显地把不等号的方向弄反了。 本书在细节之处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第六章探讨雇佣劳动的问题时,只计算现金工资,而忽略了实物津贴的部分;第二,在首章提出的经济模型中,忽略了职业的季节与地域的转变,也未能考虑生产规模等问题。 笔者认为本书对中国经济史材料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应当说是意义深刻的,在如何选择与排列史料方面,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运用史料来证明传统经济为市场经济的同时,辅之以理论分析说明这一市场经济下的发展路径,较好地论证了传统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尤其是私有制和市场方式在其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M.新星出版社,2006. 2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赵冈.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M.新星出版社,2006. 4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M.成城出版社,1937. 65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6 李根蟠.中国封建经济史若干理论观点的逻辑关系及得失浅议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 (3). 7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M.新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