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报告2012016.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19652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报告20120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枣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报告20120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枣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报告20120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枣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报告201201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枣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报告201201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枣庄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2015-2016 年度)枣庄市教育局2016 年 11 月2枣庄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2015-2016 年度)枣庄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有关精神,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民生、抓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不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年度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继续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1、职业教育基本情况枣庄市职业教育以建设区域现代职教体系为目标,以服务经济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以“校企深度融合、质量全面提升”为着力点,实现了职业教

2、育稳步、快速、持续发展。(一)保持了适度的职业教育规模,构建了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目前,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 18 所,其中公办 15 所(行业办2 所)、民办 3 所。18 所学校中,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2 所,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 1 所,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 2 所,在建省级中等职业教育规范化项目学校 3 所。有乡镇(街)职成教中心 56 所,各类培训机构近 300 家。每年向社会输送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 万余人,年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10万人次。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城乡社区教育中心和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与基础教育相沟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

3、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去年全市高中段招生职普比为36:64(外省籍生源未计),今年全市高中段招生职普比为342.53:57.47,基本维持在一个适度、健康发展的范围内。(二)不断增加中等职业教育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本年度,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达 4.8 万人;开设有信息技术、加工制造、旅游服务等领域 15 大类、42 个专业;建有机械电子、数控技术、现代制造业、旅游与服务业、互联网产业职教集团 5 家。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在设备设施的投入上,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见附表一)。附表一:枣庄市中职教育设施设备投入情况简表数 目学年度教学仪器设备

4、值(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个/生均)图书(本)2014-2015 2970 0.25 26.82015-2016 3200 0.28 34.1(3)教师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直接影响着中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制约着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矢志不渝地加强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保证中职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首先,我市严格落实中职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专业教师招聘以测试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为主,将专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作为基本条件。同时,扩大了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学校遵照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自主招聘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教师

5、。在特殊情况下,允许教学急需但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人才参加学校招聘,合格的项目目4先作为兼职教师使用,待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再转为正式教师。一系列得力的措施,保证了招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其次,我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管理队伍、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队伍的建设。为中职学校选好校长、配齐班子,注重“双师型”教师的招聘、管理和使用,为他们的工作、学习、进修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和完善了“双师型”教师、“职教名师”的培养、认定和交流制度。大力开展了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促进了中职学校管理队伍和专任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了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较为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见附表二)。附表二:枣庄市中职教

6、育师资情况一览表专任教师生师比“双师型”教师占比兼职教师占比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本科以以上学历占比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014-2015 28/1 62 15 23 96.4 8.002015-2016 25/1 71 16 24 97 8.58本年度,我市组织了全市中职学校微课比赛,为调动教师参赛热情,提高参赛作品质量,赛前由计算机专业兼职教研员对专业教师进行了微课制作培训。10 月,举办了中职学校微课教学比赛。经学校选拔,共有 62 件作品进入市级复赛。评出一等奖 6 人,二等奖 12 人,三等奖 19 人,推荐 20 件优秀作品参加山东省中职学校微课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7 项

7、、三等奖 6 项,其中枣庄经济学校宋晓妍提交的微课作品优雅坐姿训练荣获一等奖第二名。我市省赛获奖比例达 75%,远高于省 30%的获奖率。两所职业中专(薛城区职业中专、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参赛项目数目学 年5选手总分排名全省并列第五。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我市 4 支教学团队参赛,荣获一等奖 1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薛城区职业中专代表队荣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赛项三等奖。1 人荣获全国“创新杯”医学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二等奖。我市在 2015 年举办的山东省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大赛中总分名列滨州、烟台之后,荣获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期,还举办了全市

8、教师技能大赛、中职学校校园礼仪风采大赛、中职礼仪教师培训暨教学研讨等活动。全市共有 26 人参加了国家级培训,143 人参加了省级培训。完成了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审核推荐工作,共推荐上报 16 项教改立项申报项目,15 项通过立项评审,其中 2 项被列为重点立项项目,共计获得经费支持 21.5 万元。5 月组织了全市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大赛,共设置装配钳工、动画片制作、学前教育(含公共艺术)、护理技能和汽车运用与维护5 个项目,有 82 位教师参赛。其中评出一等奖 8 人,二等奖 16 人,三等奖 25 人,授予 5 位选手“枣庄市技术能手”称号,通过本次活动,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

9、有效提升。为提高中职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充分发挥我市礼仪教学联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10 月举办了我市中职礼仪教师培训暨教学研讨活动,对全市中职礼仪教师进行了全面的礼仪仪态训练,为举办全市中职学校礼仪大赛做好了准备。12 月,举办了全市中职学校校园礼仪风采大赛,全市 11 所学校参加了比赛。共评出一等奖 3 个、二等奖 4 个、三等奖 4 个、优秀组织奖 3 个,充分展示了我市中职礼6仪教学成果。二、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中职教育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推进了中等

10、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为此,我市的中职教育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新教育理念,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入手,统筹兼顾地做好了中职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提升了综合办学能力。1.扎实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各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推进中职学校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市推行了以学科为切入点,大力促进全员育人,把课内和课外、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学校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德育模式,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整体目

11、标的达成。同时,开展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做中学,养成学生优秀的品质。本年度,各中职学校积极开展了演讲、助学、志愿者服务、眼中的正能量等系列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 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积极作用,并实现家校联动,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配合育人的大好局面。三是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各校建立了卫生与心理健康7咨询室,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针对青少年时期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2.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市一贯重视中职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本年度通过政策引导、考核细则、品牌交流、现场会等形式,全面提升全市中职生综合素质。一是做好了中职素

12、质教育顶层设计。我市着眼于中职学校的健康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方便学校优化升级,在机构设置、硬件建设、软件设施、校园文化、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德育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规划与安排,并顺应社会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凝练特色、打造品牌。二是立足中职教育特点开展了素质教育。各校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在保证学生学好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年度各中职学校定期开展了文明礼仪活动月、读书活动月、艺术节、体育节、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主题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见附表三)。附表三:枣庄市中职生综合素养比率表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

13、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 毕业率2014-2015 95.31% 95.44% 95.12% 96.35%2015-2016 95.52% 95.67% 95.57% 97.50%(二)创新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就业质量1.按照“贴近行业、围绕专业、面向职业、服务就业”的原则,着重加强了学生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数目学年8校企合作,全面开展了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逐步建立起了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中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学徒制。2.探索专业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办法,鼓励学生一专多能。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枣庄市

14、中等职业教育“双证互通”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枣教发201431 号)精神,在我市所有达到合格办学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进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互通”试点,推动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做好双证融通教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学生一专多能,适应大中型知名企业的人才准入制度,增加了学生的择业机会,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我市中职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专业对口就业率稳步增长(见附件四)。附件四:枣庄市中职学校学生就业质量一览表数目 项目学年度就业率 对口就业 率 初次就业 月收入 创业率2014-2015 95.36% 75.98% 2000

15、 1.00%2015-2016 96.40% 79.00% 2000 1.00%3、措施得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保障本年度,全市进一步加强了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强化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协同推进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向就业9市场,整合了区域资源,建立了区域专项人才需求发布机制,有力促进了我市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1)落实了中职学校专业分级认定制度,实施了专业差异化发展根据枣庄市教育局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的指导意见(枣教发201461 号)的要求,各区(市)教育局、各中职学校依据本区域产业发展前景以及专业设置条件,对专业进行

16、了全面优化调整。同时组织专家根据专业设置标准对相关专业进行了评估认定,并结合专业布局调整要求,确定了我市设置信息技术、加工制作、旅游服务等 15 大类、42 个专业、85 个专业点。撤消了轻纺食品、公共管理与服务两个专业类别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家政服务等16 个专业 46 个专业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整后,市教育局又依据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分级标准(试行)的通知,对所设专业进行了规范化、示范性的等级认定。(2)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断完善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监督、激励和评比机制,充分发挥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本年度,成立了机电技术应用等4 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

17、指委的主要职责是:研究相关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教学要求和质量评价体系,对相关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师培养等提出建议;指导职业院校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对接不同层次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科学布局、设置专业,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增进为主线科学规划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动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衔接;指导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10合作,实现院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师生与员工对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先进的经营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指导职业院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组织、承办国

18、家、省、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比赛等。本年度,我市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中成绩优异,共荣获全国大赛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8项,荣获省级大赛二等奖以上 10 余项。(3)学校建设和科学发展考核工作圆满完成本年度,市人大进行了全市职业教育“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市政协进行了“职业教育重点提案”专题调研。重点推进了 2 所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和 3 所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建设,2 所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立项,全面按时完成了省委对我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中职学校规范化率”的任务目标。(4)进一步完善了督导评估制度1.根据枣庄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对各区(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枣教督20148 号),市教育督导室依据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试行)(鲁 教 职 字 2009 3 号 )的 要 求 , 组 织 评 估 组 对 全市 职业教育进行了专项督导评估。2.市教育局印发了枣庄市教育工作评估方案,制定了职业教育评估细则,并于 2016 年 1 月聘请市外专家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评价。评估的结论作为市教育局对区(市)教育局、市直学校工作评判、评比、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市及区(市)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