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在健身食疗中的应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黄芪性甘温,具生发之性,故能补气升阳,并可固表止汗。凡脾肺气虚,头眩气短,无力少食便溏,阳气下陷,发热畏寒,久泻脱肛,气不摄血,崩漏便血,表虚不固,盗汗,溃久不敛,以及气虚失运的小便不利,皮肤水肿等症,皆可用之。因黄芪能补气升阳,故血虚津亏之症,亦可用以补气生血,生津止渴。惟黄芪功偏温补,易于助火,故凡气滞湿阻,消化不良或外疡初起,表实邪盛之症均不宜用。据报道,黄芪能增强造血机能,促进白血球生长,能对抗化学物质、放射线
2、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人体的免疫机能。近年来,医学研究还进一步发现,黄芪含有 r-氨基丁酸,r-氨基丁酸被认为是降压有效成分。黄芪含微量元素硒,硒是某些肿瘤的天敌,同时硒又是人体内酶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质(抗氧化酶类)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黄芪不仅具有抗癌作用还具有消灭人体内自由基而抗衰老的作用。黄芪是一味多功能滋补药物,体弱气虚,气血不足,易患感冒者用黄芪滋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还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不仅是医疗中的常用中药,而且也是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
3、鉴于黄芪具有以上种种作用,黄芪作为健身食疗佳品应受到重视和应用。现举例有关黄芪的食疗方法供读者选用。 黄芪粥:煎生黄芪 20g,放入砂锅中用水煎,20 分钟后过滤液汁,与糯米 100g 煮成粥,加入适量白砂糖,早晚各服一次。此方可补中益气,增强机体抵抗力。对慢性肾炎患者有利尿消肿,减轻尿蛋白,改善全身营养的作用。对心力衰弱、心动过速者可减慢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量。黄芪中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经常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抗癌消肿作用。若用于癌症食疗,黄芪剂量须加大到 80120g。 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
4、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黄芪炖母鸡:取 500g 以上重的母鸡或乌骨鸡 1 只,杀后去毛、内脏洗净与生黄芪 3050g 一起放入砂锅中煮、炖、煲均可,鸡肉熟后食肉饮汤。吃时可加入适量盐、味精调味。此方鸡肉味甘性温,用于脾胃气虚或阳虚所致的纳少,乏力,四肢无力等症的补养。二者合用可增加补气之力,对长期病后体弱、体虚血弱等有较好疗效。 黄芪红枣黑豆汤:生黄芪 20g,大枣 10 枚,黑豆 40g,用清水洗净,放入砂锅中,先将黑豆煮烂,然后放入黄芪、大枣共煮,熟后加入适量白砂糖饮用,早晚二次服用。此方中大枣补气养血,调和脾胃,黑豆滋补肝肾
5、,益气固表,养阴止汗,适用于脾胃虚实弱,气虚自汗之症。 单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胡适先生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 黄芪炖甲鱼:黄芪 50g,枸杞子 30g,甲鱼 500g。盐、豆油,冷水各适量黄芪切片,纱布包扎;枸杞子洗净,甲鱼去内脏后切细。三者放入锅内,加适量冷水,炖熟,去药渣,用豆油、盐调味即成。 补中益气,滋阴生血。适用于鼻咽癌放疗疗法所致眩晕或白细胞减少者。 仁芪粥:生黄芪、薏苡仁、赤小豆;去杂质洗净。黄芪先在砂锅中煎20 分钟,过滤液汁,煮 30 分钟
6、以上成粥后再放入鸡内金,分二次服用。服时金桔于粥同服。此方薏苡仁为渗湿利水消肿之药。能祛湿利水,健脾补肺,解热镇痛。赤小豆主利水,能利水除湿,对肾炎水肿,脚气,黄疸,痛肿有较好疗效。鸡内金能强脾健胃,去除胃肠道中呆滞的食物。金桔能下气,开膈消胀,既可防止黄芪服后起壅胀作用,又可起健脾运化的作用。此粥有扶正祛邪,消肿利水,表本同治之义,特别是对长期迁延不愈,时好时坏,蛋白尿量增多的慢性肾炎有显著疗效。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黄芪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