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中创新意识教育与学生性格培养研究引言我国的科学教育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对于这个发展历程,许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我国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并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缜密的探索性论述,由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尤其是国民素质中最重要的科学素养的高低。于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许多的科学教育研究者提出了在教育中实施创新意识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性格的人才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实施创新意识教育及如
2、何培养学生性格进行了研究。(1)我国科学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历史与现状研究)。曾琦(1999)【1】通过分析我国科学教育自开创以来的发展趋势将我国二十世纪至今的科学教育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形成阶段、过渡阶段、学习苏联阶段、探索阶段、十年动乱阶段、调整尝试阶段以及全面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全面发展阶段,自教学大纲出台以来,由此而生的素质教育促进了我国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重视对科学教育的全面普及、对科学价值观的理解不全面,教师素质亟待提高成为其中最主要的问题。王永斌(2007)【2】通过与发达国家科学教育
3、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科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与困境,并对这些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提出了科学教育发展中的四个最主要的问题与困境1、以社会为本位的科学教育价值取向;2、推崇“双基”的科学教育理论;3、以分科为主的科学教育课程;4、“非科学”的科学教育方法。而针对以上的问题困境,他提出了中国科学教育未来发展分策略选择1、明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2、改革科学教育课程体系;3、突出探究性学习;4、加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5、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王红柳、张迎春和刘明(2005)【3】通过调查发现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结构都十分不均衡,探其原因是一方面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原因,但是最主
4、要的为教师的教育问题。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可以通过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两方面来完成,具体的措施有树立全新的教师培训观;完备培训内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采取有效途径,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和知识水平;适时进行培训的评估,保证培训质量。CHINCHUNGTSAI2006【4】通过研究一批台湾的在职和职前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看法对科学教育课程的效果发现无论在职和职前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时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对科学课程的本质的认识。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重新诠释和改造对科学课程的意见,并使他们的意见已经朝着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发展。这项研究还表明,有关学生相异
5、概念的指令与概念改变理论的教学比以直接指令改变教师对科学中自然哲学的意见更有帮助。路甬祥(2000)【5】通过反思新世纪人才的需求,总结了我国科学教育优势与弱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应确立新的科学教育目标,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要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其次要确立科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观,把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使科学教育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贡献。再者在改变科学教育的内容、方法的同时,注重建设科学教育完善的内部发展机制和社会反馈机制。曲铁华和梁清(2003)【6】通过分析指出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孤立的科学教育、片面的科学教育以及非科学的科学教育,
6、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正确认识科学教育的内涵,追求全面的科学教育;合理确定科学教育的价值选择,追求与人文融合的科学教育;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追求解放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2)改变教育模式推行创新意识教育杨凌2006【7】把创新意识归结为个体改变现存事物状态、内容、性质等的心理倾指向。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造性思维、风险意识和系统观念。创新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在当前教育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她指出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教师、教学方法和学业成就评定都会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因素。创新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环
7、境和条件,而环境和条件的具备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关。对学生的创新性管理,不但能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学生独特的品质和风格,进而形成创新性性格。孔祥琢(2009)【8】认为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知识的创新性型人才,在教育中必须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欲望;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在这个方面,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再者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励他们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的意识;最后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展示他们讨论出来的创新过程。龙湘玲(2010)【9】认为创新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为
8、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唯本思想、唯师思想和唯考思想的束缚下,使得学生都没有了原本应有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树立“问题意识”的新观念,并勇于承认不足,在师生对话时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其次,学生应该自主设题,跳出唯本思想和唯师思想,敢想、敢说、敢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隋庆林和张孝元(2010)【10】通过论述当前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并与传统教育进行比较,进而对创新教育的任务、原则、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前提是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职能观。(3)教育与学生性格培养的关系陈叶蝉(2004)【11】将性格定义为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
9、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她总结了性格的四个特点,分别是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和性格的道德特征。苏勇(2004)【12】从性格的定义出发阐述了学校教育中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一个为教师的教育态度,它可以分为权威主义的教育态度、民主的教育态度以及放任的教育态度;其次是学生在班级体中的地位;再者是师生关系;最后是教师的性格。这四方面共同对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性格产生影响作用,此外家庭、社会等其他因素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至关重要。FCLARKPOWERANDVLADIMIRTKHMELKOV(1998)【13】通过研究发现性格的发展与心理基础和教育有关。性格是
10、指在具体的道德层面的自我。性格的形成包括个人把他们对自己的描述的真我与他们期望成为的理想自我以及害怕成为的自我相比较的自我评价过程。从6岁到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横断面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些自我描述有一个共同的结构而且都与年龄有关。其中约一半的描述至少有一定的道德内容。尽管自尊和性格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但发展水平高的个人更有可能对他们的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批评,而作为自我批评反过来可能增加拥有一定低自尊的可能性。严军与韩星(2003)【14】从良好的性格培养出发,指出应以未来的全新视角、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科学的评价模式来促进创新型人才优秀性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格,在教学过程教师必须采取
11、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并时刻重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此外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创新性格。刘丽娅(2008)【15】指出教育与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接受品德教育并对心理性格形成影响。对于学生心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从学习过程的管理、教育管理方式、提倡集体活动的参与、改革传统评定学生的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思维的改变,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性格了解,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文献评述综观国内科学教育研究者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发现
12、我国的科学教育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1、对科学价值观的片面理解,忽视科学的人文性,忽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进而忽视科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观;2、以社会为本位的科学价值取向,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需要;3、过分推崇“双基”教学理论,缺乏探究性精神;4、“非科学”的科学教育,主要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过于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5、科学教师专业素质低下。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科学教育研究者也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1、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科学教育的社会价值;2、明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受教育者自身需要为出发点;3、改变传统科学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倡探究式教学;4、关注科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
13、升,改变他们对科学课程本质的认识。当代教育的模式从原先的应试教育已经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带来,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在教育中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内很多学者都对创新意识教育进行了研究。在教育中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教师、教学方法和学业成就评定都会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而具体在实施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励他们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等,通过一些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的学者甚至直接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具有创新意识的学
14、生,他们的性格又是怎么样的呢许多学者认为学生性格的形成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的方式方法、受教育的环境、教师的态度、师生关系、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学生原有的心理基础等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教师应以以未来的全新视角、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科学的评价模式来促进创学生优秀性格的形成。就我认为我国的科学教育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个途径来解决科学教育改革。科学教育需要改革,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更倡导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在教育领域其实早已应用到,很多学者在其他学科上已经对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索,并期望科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其实也一直在实施,只是所涉及的研究仍然比较少。此外,虽然
15、不少学者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原因做过很多研究,但是创新意识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影响的研究不多,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科学教育中创新意识教育与学生性格培养的研究,来探讨一下当下科学教育中的创新意识教育的普及程度,并通过对创新意识教育下学生的性格与传统教育下学生的性格的比较,来深入分析创新意识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从而来解释说明创新性格的来源问题,并对今后的科学教育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主要参考文献1、曾琦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教育学科教育J,1999,(8)2、王永斌中国科学教育的问题、困境与发展策略教育与现代化J,2007,(1)3、王红柳,张迎春,刘明我国科学课程教师
16、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J,2005,(6)4、CHINCHUNGTSAIREINTERPRETINGANDRECONSTRUCTINGSCIENCETEACHERSVIEWCHANGESTOWARDTHENATUREOFSCIENCEBYCOURSESOFSCIENCEEDUCATION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3)3633755、路甬祥关于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J,2000,(3)6、曲铁华,梁清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问题集对策当代教育科学(课程与教学)J,2003,(11)27297、杨凌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教育因素辽宁
17、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5(1)79808、孔祥琢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中国校外教育(教学方法)J,20094389、龙湘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0,30(3)12712910、隋庆林,张孝元中学生创新教育浅析硅谷(教育科学)J,201019011、陈叶蝉学生良好性格特征培养的三个着力点小学语文教育J,2004,78474812、苏勇学校教育中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克山师专学报J,2004,(3)10510613、FCLARKPOWERANDVLADIMIRTKHMELKOVCHARACTERDEVELOPMENTANDSELFESTEEMPSYCHOLOGICALFOUNDATIONSANDEDUCATIONALIMPLICA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1998,27(7)53955114、严军,韩星论创新人才的性格培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3,2329129215、刘丽娅教育中对学生心理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注消费导刊(教育时空)J,200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