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届)双重身份下的美国犹太人论索尔贝娄赫索格中的犹太伦理取向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目录中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贝娄的双重身份与赫索格2(一)贝娄的犹太根基2(二)作为美国人的贝娄3(三)美国社会的边缘人4(四)贝娄的代言人赫索格5二、赫索格的精神受难7三、赫索格的犹太伦理取向10四、结语13参考文献13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1【摘要】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最主要的小说家,也是美国犹太文学的杰出代表。贝娄身上具有两重身份,首先他是一个犹太人,其次他是一个美国人。双重身份给了贝娄看世
2、界的双重视角,使他能够以传统的犹太伦理来看待美国这个实用主义社会。赫索格是贝娄最具犹太性的小说。主人公赫索格是贝娄的化身,他的思想、情感代表了贝娄对生活的体验和探索。赫索格在实用主义社会中的犹太伦理取向,代表了贝娄的思想倾向。【关键词】双重身份;精神受难;犹太伦理。【ABSTRACT】SAULBELLOWISTHEMOSTIMPORTANTAMERICANWRITERAFTERWILLIAMFAULKNERANDHEMINGWAY,HEISALSOTHEOUTSTANDINGREPRESENTATIVEOFAMERICANJEWISHLITERATURESAULBELLOWHASDOUBLEI
3、DENTITIES,FIRSTOFALL,HEISAJEW,THANHEISANAMERICANDOUBLEIDENTITIESGIVEBELLOWTWOPERSPECTIVESTOLOOKTHEWORLD,MAKINGHIMABLETOLOOKAMERICAWHICHISAPRACTICALITYSOCIETYBYTHETRADITIONALJEWISHETHICSHERZOGISTHEBESTONEWHICHSHOWTHEJEWISHNESSOFBELLOWSNOVELHEROHERZOGISTHEREPRESENTIVEOFBELLOWHISTHOUGHTANDEMOTIONREPRES
4、ENTBELLOWSEXPERIENCEANDEXPLORATIONHERZOGSCHOICEOFJEWISHETHICSINPRACTICALITYSOCIETYREPRESENTBELLOWSTHOUGTTREND【KEYWORDS】DOUBLEIDENTITIES;SPIRITUALSUFFERING;JEWISHETHICS。2索尔贝娄(SAULBELLOW,19152005)是当代著名美国作家,也是美国犹太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直到最近几年仍在继续。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出版了10部长篇小说、5部中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一部戏剧、一部回忆录和一本散文
5、集。他曾经5次获奖3次国家图书奖、1次普列策奖、1次诺贝尔奖。1976年贝娄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主要作品有挂起来的人(1944)、受害者(1947)、奥吉玛琪历险记(1953)、勿失良机(1956)、雨王汉德森(1959)、赫索格(1964)、最后的分析(1964)、莫斯比的回忆及其故事(1968)、塞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耶路撒冷归来(1976)、院长的十二月(1981)、更多人死于伤心(1987)等。贝娄的作品包含了深刻而丰富的社会内容。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犹太人,又大多是敏感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当代城市
6、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感到疑虑和厌烦,而追求某种高于现实的生活,期望在混乱的世界中找到一块净土。赫索格出版于1964年,是贝娄中年时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在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真正奠定了贝娄在美国文坛上的坚实地位。小说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普遍好评,连续42周成为最畅销小说,卖出了142万册精装本,并且获得1965年美国全国图书奖,还被美国读者选为十二部用英语创作的最佳小说之一。一、贝娄的双重身份与赫索格(一)贝娄的犹太根基索尔贝娄祖籍俄国,于1915年6月10日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并在蒙特利尔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924年,即在贝娄9岁时,全家迁至美国芝加哥定居。
7、从此贝娄在美国扎下了根,成为了第二代美国犹太移民。贝娄家共有4个孩子,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贝娄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由于身体不太健康,母亲特别宠爱他,是母亲最宠爱的孩子。在哥哥姐姐眼里,贝娄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对他十分爱护。贝娄童年时,住在蒙特利尔街最穷的居民区犹太城中。犹太城中,盛行犹太正统文化,贝娄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犹太家庭,虽然他们不是正统派犹太教徒,但也会遵循一些犹太教的传统仪式,如过安息日,参加犹太洗礼,上犹太教堂,翻阅祈祷经书。犹太孩童从小观看父母在安息日点蜡烛,以及他们如何以公正的态度经商,以恩慈的态度对待外人,还施舍食物给穷人。通过模仿父母的行3为,孩子可以同时学到犹太教的礼仪
8、和道德规范。1传统犹太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对贝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犹太人而言,由于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国家,因而社会生活的中心集中在家庭。犹太家庭是实施宗教礼仪的最基本的单位,同时也成为文化传递和保存的最主要途径。2家庭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而教育却对犹太传统文化的吸收起到了强化作用。贝娄从小接受的是犹太传统教育,尽管家境贫寒,父母也尽量让子女受到最好的犹太教育。贝娄4岁就能够用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背诵希伯来圣经创世纪。他的意第绪语非常流利,他曾翻译过一些故事,其中包括犹太作家辛格的傻瓜佩尔吉姆,他还为一些犹太短篇故事写过简介。移
9、居美国后,贝娄念犹太人的星期日学校。到了13岁,按照犹太传统,家人在斯波尔丁街的犹太教堂里为贝娄举行了犹太成人仪式。这对犹太人来说意义重大。成年礼不仅仅显示出这个孩子是否充分掌握犹太教、希伯来语,同时也意味着生命从世俗向神圣的探寻和转化,表明他具有了作为犹太团体的一名正式成员的新身份。3索尔贝娄曾说“在我生命中最易动感情的时期是我过的犹太生活。那是一件礼物,一件好的馈赠,对此没有人有异议。”4所有这些铸就了贝娄的犹太根基,而他的犹太文化身份也由此确立。犹太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在贝娄身上体现得很深刻,他曾说自己常常会将希伯来圣经中的人物与家人联系在一起。他觉得上帝很亲切,是最初的父亲。到他5、6岁的
10、时候,他觉得希伯来圣经里的人物很像他的家人。父亲就是犹太始祖亚伯拉罕,母亲是撒拉,他那两个哥哥就是以扫和雅各,而他自己的名字就是以扫罗命名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移民及其后裔在异国他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移民及其后裔要在一个异域的文化氛围中生存和发展,族裔群体所给予的家的归属感和在一个陌生的社会文化中对民族与文化认同所带来的满足感是移民融入美国社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5。犹太文化是贝娄的根,是他最初和最亲切的家园,也是他在美国文化中寻寻觅觅,最终想要回归的家园。(二)作为美国人的贝娄贝娄是第二代东欧犹太移民,第二代犹太移民与第一代犹太移民很不同。第一代犹太移民到美国后的第一感受是强烈的茫然感
11、。他们是新来者,不会说英语,不熟悉美国的生活方式,不知道在新世界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举止得体,因而不免被早于他们移居美国的其他犹太人和土生美国人嘲弄。1刘兮颖贝娄与犹太伦理J外国文学研究,2010(3)2同上3同上4KULSHRESTHA,CHIRANTAN“ACONVERSATIONWITHSAULBELLOW”CONVERSATIONWITHSAULBELLOWEDGLORIALCRONINANDBENSIEGELOXFORDTHEUPOFMISSISSIPPI,199484925朱全红论美国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J学海,2006(1)46于是他们渐渐地将自己封闭起来,逃避主流社会,居住在“犹
12、太城”中。然而,第二代犹太移民虽然早先曾受到犹太传统文化的熏染,但是还未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有很大的可塑性,较容易接受美国的新观念。他们大多喜欢在美国看到的一切新奇事物,也急于摆脱父辈“落伍”的生活方式。他们从玩伴那里,或从自己的姐姐或哥哥那里,学得了一点英语和美国俚语,模糊地感到美国的生活充满新奇。他们入学之后,更是受到公立学校持续、系统的美国文化的灌输,迫切地要成为“美国人”。一位犹太移民妇女对先于自己迁居美国的女儿的“美国化”行为非常惊愕,她向犹太前进日报写信诉苦“在没有我们相伴的几年光景里,她变成了一个地道的美国佬,已经忘记了怎样说意第绪语她说意第绪语不优雅,还说我是
13、个新来者。”7接受美国主流文化,过美国式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第二代犹太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更好地适应新生活,也有利于他们事业的成功。与笔下的主人公一样,成年后的贝娄与犹太传统文化已经产生了一段距离,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接受美国式的高等教育。两年后,他转学到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自1938年以来,除短期在商船上服役以及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记者、编辑外,贝娄大部分时间在芝加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处执教,成为了一位普通的高级知识分子,信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崇尚个性,尊重自我。他的生活方式也完全是美国式的,他从来没有庆祝过犹太节日,也
14、不曾加入任何犹太社团以及参与任何犹太活动,他没有遵从犹太家庭伦理中“从一而终”的要求,一生经历了五次婚姻,并且有很多情妇。显然,这种生活方式受到美国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三)美国社会的边缘人对东欧犹太后裔来说,努力学做“美国人”带来的并不尽是正面的结果。他们一方面不能认同父辈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不能被主流社会完全接纳,因而丧失了某种归属感,成为身处“新、旧世界”之间的“边缘人”。8实际上,东欧犹太后裔并不能被塑造成全新的“美国人”,而是“一种文化上的混血儿,是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中的人;即便他们可以抛弃传统,他们也不太情愿这么做;而另一方面,由于种族歧视,他们又不被社会完
15、全接纳他们是生活于两种文化和社会边缘的人”9。作为东欧犹太移民的一员,贝娄的情况也是如此。一方面他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接受美国实用主义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当美国式的意识形态与他内心深处的犹太根发生碰撞时,他感受到了他身上犹太性强劲的力量,这股力量排斥着异己的实用主义思想。思想上的矛盾造成了贝娄精神的流浪,使他既无法坚定对犹太传统的信仰,又无法对美国主流文化照6李爱慧论早期东欧犹太移民在美国的文化适应J世界民族,2007(1)7同上8李爱慧论早期东欧犹太移民在美国的文化适应J世界民族,2007(1)9同上5单全收。然而,也正是这种矛盾给了贝娄双重视角,使他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美国社会,使
16、他能够在别人沉迷于彩虹似的美国梦时保持清醒,以传统犹太伦理来反思美国主流文化,反思在创造灿烂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使他能够在驳杂的文化熔炉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个曾经使他的灵魂深受感动的伊甸园。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有其积极的因素与消极的因素,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是如此。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是一个由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的国家,是一个年轻富有活力的国家。新大陆给了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使美国逐渐形成了自由、平等、开放、博爱的意识形态,这种新兴、先进的文化促进了美国社会以及美国人的全面发展,为塑造惠特曼草叶集中务实、勤劳、自信、充满活力、富有血性、崇尚个性的美国人形象奠定了基础。贝娄也
17、深受这种清新的美国文化的吸引,要求摆脱犹太文化对个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全面解放自我,释放自我的潜能,以自我为中心审视周围的世界。但是,当这种文化与资产阶级的本性利己主义结合在一起时,自由、平等、开放、博爱的美国文化就演变成了资本主义借以掩饰自己贪婪本性的完美外衣。贝娄所排斥的正是躲在人道主义之后的利己主义。贝娄身上的犹太性在反对利己主义时,成了真善美的殿堂,传统的人性光辉呼唤着现代社会中沉睡的人类情感。贝娄身上犹太性的显现反映了他对人类最崇高、最原始、最普遍的情感“爱”的追求。作为美国社会的边缘人,贝娄看到了美国社会的成就和存在的危机。作为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将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
18、实用主义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通过对犹太家庭生活的回忆,他渴望用传统的犹太伦理融化实用主义的冰水。(四)贝娄的代言人赫索格赫索格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出身于犹太民族的大学历史教授,专长于思想史的研究,著有浪漫主义和基督教等学术论著。在事业上,赫索格十分成功,但是在私生活上却是一团乱麻。在他与第一任太太戴茜一个纯朴的犹太女人生活的时候,他的生活井然有序,妻子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可以安安心心地从事学术研究。然而不久他就厌倦了这种严谨的生活,爱上了一位戏剧导演的风流女儿马德琳。马德琳风姿绰约,才华横溢,但是性格乖戾、工于心计。为了她,赫索格与前妻离了婚,抛弃了妻子戴茜和儿子
19、马科。为了讨好新婚妻子,赫索格动用父亲留给他的两万美元遗产,买下了马萨诸塞州路德村的一座旧房产,并且亲自装修房子,在这期间,马德琳没有帮他丝毫的忙还挥金如土,使赫索格欠下了一堆账单。慢慢地,她越来越忍受不了赫索格对她的束缚,与赫索格最好的朋友格斯贝奇私通。在乡下呆了一年后,她终于受不了乡下寂寞的生活,要赫索格把家搬回城里,并且让他为格斯贝奇在城里找份工作。最后,处心积虑的马德琳在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向赫索格提出了离婚,将他赶出家门,还剥夺了他看望女儿的权利。6这第二次离异使赫索格的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无法接受爱情和友谊的双重背叛,精神备受打击的他,为了摆脱精神危机的困扰,急于想要与人交流,
20、想要解释,想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可是他却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之倾吐心中的苦闷,他只能把内心的思考、情感、困惑、迷茫倾泻于笔端,写成一封封没有地址的信,在假想中实现与人交流的愿望。赫索格的身上涂抹了贝娄本人的色彩,是贝娄思想情感的代言人。赫索格的身份和贝娄一样都是犹太高级知识分子,他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也与贝娄相似。赫索格父母的原型来自贝娄的父母。贝娄的父亲亚伯兰是一个要强的人,他在俄国时还是个绅士,但在加拿大时却是一介平民,而且生意上总是失败。“一九一三年,他在魁北克省的瓦利菲尔德城附近买了一块地耕种,但失败了。这之后他搬到城里开了家面包店,失败了。改做呢绒布匹生意,失败了。
21、做批发商,失败了。战争时期,开了家睡袋加工产,别人都赚了钱,他又失败了。作废品商,也失败了。后来他开了家婚姻介绍所,仍然失败,因为他脾气太急躁,而且说话鲁莽。而现在,他做的私酒生意,又面临失败。”10贝娄的母亲是一个传统的犹太妇女,温柔、善良、坚忍不拔。在家中,贝娄最爱的就是母亲,不幸的是,1933年,母亲因乳腺癌去世,贝娄非常伤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以至他一生都挥之不去,在赫索格中,贝娄通过赫索格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眷恋。“赫索格心里思忖,她(母亲)哪来精力溺爱孩子的呢她的确把我给宠坏了。一天傍晚时分,大概是在日短夜长的一月份下午四点来钟吧,她把我放在雪橇上,拖着我在坚硬的冰雪地
22、上走。离杂货铺不远处,我们遇见了一个裹着披巾的老太婆。她说干嘛要这么拖着他呀,孩子妈妈的脸消瘦、冰冷,眼圈发黑,呼吸很是急促。她身上穿的是件破旧的海豹皮大衣,头上带着顶红色尖顶羊皮帽,脚上穿的是带扣的薄底长统靴。孩子,我看你在儿女身上还是少花点力气吧那个裹着披巾的老太婆,站在冰冷的薄暮中说。”11赫索格两个哥哥的原型取自贝娄的两个哥哥,他们精力充沛、头脑灵活、善于经商,很好地适应了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赫索格的第二任妻子马德琳的原型取自贝娄的第二任妻子。她风姿绰约、富有才华,但却不满于传统的家庭伦理,渴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10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6年,P192
23、11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6年,P1947二、赫索格的精神受难赫索格是一名善良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人道主义是他赖以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但是,以妻子马德琳与好友格斯贝奇的私通为爆发点,赫索格最终发现,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人道主义理想已经被现实生活击得粉碎。赫索格着重描写的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受难,而不是外在的现实。贝娄运用意识流手法和书信文体使外在现实成为背景,在这个背景上清晰呈现的是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充分表现出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危机。现代人不仅仅面临传统社会中战争、瘟疫、天灾带给人们的创伤,更是面临例如传统价值观念破灭、人际关系恶化、信仰与意义缺失等一系
24、列精神疾病。对于高级知识分子赫索格来说,衣食无忧且具有高级的社会地位,他的受难主要是精神而非肉体。当然,外在现实与内心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外在现实触发内心世界的变化。在小说赫索格中,最主要的外在现实是马德琳与格斯贝奇的私通,这件事直接导致了赫索格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夫妻关系上,赫索格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他真心实意地爱马德琳,为了她抛弃了原配妻子和儿子,娶她为妻。这对赫索格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是一个深受犹太家庭伦理熏陶的人,怀着深厚的犹太情感,抛弃原配妻子和儿子意味着对犹太传统的背叛。马德琳性格暴戾乖张,赫索格并没有因此而憎恨她、抛弃她,而是同情她。他将马德琳的情况和家庭医生说了,
25、医生说这些都是妄想狂的症状,赫索格以为马德琳生病了,于是更加同情她,决心要好好照顾她。在马德琳面前,赫索格就像是一只温顺的羔羊,然而羔羊的命运似乎注定是任人宰割,马德琳非但没有感激他,反而“指责我(赫索格)是在装出一副驯顺的样子,企图以一种新的战术来使她就范。”12在马德琳眼里,赫索格不是爱人而是敌人,为了摆脱赫索格,她处心积虑地做了周全的准备,最后成功地将赫索格撵出了家门,夺取了女儿的监护权。对于赫索格来说,马德琳是一个入侵者,破坏了他的家庭,破坏了他宁静的生活,也动摇了他对人道主义、传统犹太家庭伦理的信仰,使他对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忠诚、仁爱的关系产生了怀疑。但是,正如马德琳背叛了赫索格一样
26、,赫索格也同样背叛了原配妻子戴茜。戴茜是一个传统的犹太妇女,为人忠实本分,做事循规蹈矩、有条不紊。她尊奉犹太家庭伦理要求,对丈夫全心全意,对孩子细心照顾,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庭。她信奉“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被丈夫所拥有。这种关系表达了亲近和从属的两重意义。男人是家庭的中心,女人是他的助手,她的愿望就是服从12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6年,P2668丈夫的愿望,他指使她的一切。她以丈夫的姓为己姓,丈夫的意志就是家庭的意志。”13在戴茜的打理下,赫索格的生活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可以安安心心地从事自己喜欢的学术研究。然而,赫索格却抛弃了她。抛弃戴茜意味着赫索格对传统犹太家庭
27、生活的背弃,使他成了一个坏丈夫和坏父亲,但他并未因此而受到精神折磨。精神受难是他在遭到背叛时才感受到的。受美国现代婚姻家庭观的影响,赫索格的婚姻家庭观虽带有犹太性,但并不明显,因此,他遵从了自己的情感需求与戴茜离婚,娶了马德琳。马德琳是美国现代婚姻家庭观的代表,她集美貌、才华与一身,喜欢打扮,富有魅力,总是能够迷倒一大片男人。虽然出生于犹太家庭,但她却与戴茜截然不同,她极其憎恨犹太家长制,恨专制的父亲和愚忠的母亲。她的父亲是个极不负责任的人,经常在外拈花惹草,但是母亲却对父亲的行为忍气吞声,“嫁给庞特里特(马德琳的父亲)后,三十年来,这个女人(马德琳的母亲)受尽了那个放荡不羁的艺术家的欺凌,听
28、够了那些空洞乏味的陈词滥调,一直被老头子白眼看待,尽情利用,可是,她依然保持着对他的忠贞,束缚在她戴的那只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的、灰黯的银制戒指之中。”14马德琳决心不再走母亲的老路,要把自己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解救出来,她不以丈夫为核心,而以自己为核心,争取女性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她不再局限于家庭这个狭小的活动范围,而是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她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要求自己的成就得到男性,特别是丈夫的尊重。赫索格被马德琳的美貌、才华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所深深吸引,与马德琳相比,戴茜显得太过古板、守旧、沉闷,马德琳像是一股新鲜的风,吹走了传统家庭的陈腐。与马德琳结合,表明赫索格在潜意识中对
29、美国现代婚姻家庭观念的认同。但是,在与马德琳结婚后,赫索格却发现新的家庭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他发现自己在婚姻家庭观上与马德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无法摆脱犹太传统教育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婚姻家庭观虽然一定程度上将妇女从家庭生活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但是也造成了夫妻之间新的矛盾与冲突,夫妻关系不像过去那么亲密,现代家庭也不像传统家庭那么稳固。在现代社会中,夫妻关系貌合神离,家庭分崩离析的现像有增无减。丈夫和妻子都只关心自己的幸福、利益,而不再关心与自己最亲密的人的幸福,每个人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奉献,这使赫索格对现代婚姻家庭观产生了怀疑。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关系,
30、上帝说女人是用男人的肋骨做成的,只有两人的结合才会完美。赫索格无法想象夫妻之间形同陌路,因为若是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都恶化了,那么与其他人的关系将会怎样呢犹太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最重视家庭生活和亲情的宗教,因为犹太民族是个流浪的民族,在长期的流浪中总是受到原住民的排挤,他们没有国家,无法通过国家的力量来保护本民族人民的利益,因此他们只能依靠家庭的和睦团结。“为了应付外部13黄天海、梁慧论犹太家庭与社会观念的传统J浙江大学学报,2004(2)14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6年,P1519险恶的环境,根本不允许家庭的纠纷与离异增添麻烦。他们要求的是家庭的和睦与稳定,需要家庭内聚
31、力的强化,以保持民族的凝聚力。”15对犹太人而言,家庭伦理观念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在犹太人流散的近两千年中,始终保持了四样东西家庭生活的凝聚力、对自身宗教传统的忠诚、弥赛亚信仰和犹太人必须完成的使命之热诚。”16作为一名犹太人,他无法承受家庭破裂带给他的打击,因为家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它给了犹太人爱、温暖、支持和力量,“使犹太人得以生存下来的正是他们那种对家庭观念的挚信,在他们心目中,家庭既是体验人生的场所,又是克尽传宗接代义务的完美形式。那种集体互助与团结一致的传统也是这样保持下来的,它不久就成了犹太人世俗生活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17。妻子的背叛、家庭的破裂,抽走了赫索格的精神支柱人道主义
32、,使他成为了一个没有立足点的晃来晃去的人,他不知道如何来解释这个社会和这些人,不知道自己该凭借什么信念继续生活下去。朋友的背叛加深了赫索格的精神危机。格斯贝奇原是个电台广播员,赫索格一直把他当做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天真单纯的赫索格与格斯贝奇无话不谈,甚至将与马德琳的矛盾都向他倾诉,希望得到好友的安慰和帮助。赫索格帮格斯贝奇在芝加哥市闹市区一家调频电台谋到了一份教育指导员的差使,为他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久,他就成为了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让赫索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格斯贝奇本质上是一个极其虚伪的人,“(他)会高声大嚷我爱你,或者是这一点我相信。但就在你被这套信誓旦旦所感动的时候,他会把
33、你偷个精光”18。格斯贝奇从来没有对赫索格真诚相待过,他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无知可笑的工具,利用他的善良、信任为自己谋利。他甚至恩将仇报,背地里与赫索格的妻子勾结,“她(马德琳)和格斯贝奇开始管理起我(赫索格)的生活来了。可是对此,我一无所知。一切全由他们两人决定我住在哪儿,我在哪儿工作,我该付多少房租,等等。甚至我的思想活动都是他们安排的。我的家务也由他们分配。当他们决定我应该离开时,他们连一切细节财产的分配、赡养费、孩子的生活费全部计划好了。”19格斯贝奇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朋友的背叛,他厚颜无耻,认为“他的一切作为全是为了我(赫索格)好。他一定认为,由于他,马德琳才有所克制,没有那么放肆。
34、他知道自己是个好人,他了解。我照顾不了自己的妻子,那个可怜的人。他照顾她。我不适于教养自己的女儿。只好由他来教养,这出于友谊,出于怜悯,出于他灵魂的纯洁博大。”20爱情和友谊的双重背叛使赫索格成了20世纪的哈姆雷特,使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忠诚、信任、友爱感到失望。家庭的变故将赫索格从人道主义的温馨迷梦拉到了利己主义的冷酷现实中。他第一次抛开了幻15潘光、陈超南犹太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P19016刘兮应“如烟往事”中的犹太伦理叙事J外国文学研究,2008(6)17欧文豪著,王海良、赵立行译父辈的世界,三联书店出版,1995年,P1818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
35、6年,P26919同上20同上10想接触了真实的社会。他的所见所闻加深了他对社会的失望感,他善良纯真的感情被人们视为幼稚的表现。马德琳的律师桑多说“你在人情世故方面的知识,和我那十岁的儿子谢尔登差不多,你这个可怜虫。”21哥哥瑞拉是托马斯霍布斯的忠实信徒。他对赫索格这样喜欢他感到很有趣。在他看来,人类之间的互相关心,完全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所有人都是现实的导师,他们要用现实的教训教导和惩罚赫索格,让他明白现实是卑鄙龌龊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婊子。“像赫索格这样的一个人,善良、文静、有希望、有理性、勤奋、尊严,而且有孩子气,认为人类的生活,也像别的课题一样,是一个研究课题,这种人应该受一点教
36、训。”22审判室中听到的母亲亲手杀死三岁孩子的事件更是让赫索格痛苦万分,使他对人性可以败坏到这种地步感到震惊。就连动物也会爱惜自己的孩子,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会杀害亲生骨肉,连这种事都做得出来的人类,还有什么事不会做。让赫索格惊奇的还有人们麻木冷漠的反应。赫索格感到自己的心一阵又一阵地绞痛。他对人类、对仁爱、对亲情感到绝望,他不知道在这个价值崩溃、罪恶的世界里该如何活下去,活着的意义又何在。现实的打击使他无法再以童话式的道德标准来欺骗自己,使他认识到怀着颤抖软弱之心和宽大为怀之爱是写不成历史的。善良的人们以为历史是按照正义的轨迹运转的,但是“多少世纪以来,亿亿万万人被欺骗,被奴役,受气受压,流
37、血流汗,直至到死,被埋葬掉,也没有比牛羊牲畜多得到一点正义。”23现代社会并没有像人们所期盼的那样越来越圣洁,而是越来越疯狂残酷,“整个感情激动市场的价格已经暴涨震惊、愤慨的价格已经超出一般人能负担的能力。开一点煤气,或者割破手腕之类,现在已经不够了。抽大麻小意思戴手铐没什么放荡淫乱也没什么这不过是淫乱时代之前传下来的老得掉了牙的名词”24“看过上次大战中发生的事,赫索格父亲所诉说的,实在算不上什么特别的苦了。现在,苦难的标准已经更加残忍,有了一种新的极端的标准,一种不管人死活的标准。有些人甚至很乐意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倾注在毁灭人类的大计上。”25在现实的再三打击下,赫索格成了现代社会中的精
38、神受难者,他感到痛苦、绝望,但并未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三、赫索格的犹太伦理取向在精神受难中,赫索格坚持了犹太伦理取向。面对残酷的现实,高级知识分子赫索格却无法用理性来摆脱精神危机。理性创造了实用主义的美国,但也毁灭了情感的殿堂。在只有利益没有仁爱21同上,P11422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6年,P26823同上,P30324同上,P24925同上,P20711的社会里,赫索格不知道存在的意义。天真善良的他不愿意相信现实只是卑鄙龌龊的,人与人之间也只有冰冷的利益关系。拖着疲惫的身心,他在现实社会中漂泊着、搏斗着,寻找着真善美的精神家园,然而现实带给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
39、打击。幸运的是赫索格并不是无家可归的,在现实社会的摸爬滚打中,他渐渐地找到了回家的路。他回忆起了他的母亲。赫索格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犹太妻子和母亲自我牺牲、不断奉献自我。她是维系家庭稳定的纽带,保持家庭生活持续进行下去。26母亲对父亲,对孩子们是充满爱的,在艰苦的环境下,是这份爱与责任支撑她活下去的。在美国,母亲是贫民窟拿破仑街上的厨娘,洗衣婆,女裁缝,艰苦的生活使她头发花白,牙齿掉落,指甲高低不平,手上散发着阴沟气味,但是她却默默忍受着艰辛和痛苦。有一天母亲收到了她哥哥米哈尔在莫斯科死于斑疹伤寒的信,她看过信后,大叫一声就晕过去了。不久,她就站起来了,回到房间倒在床上,整整哭了一天。可是第
40、二天早上,她照常起来煮麦片粥给孩子们当早餐。这就是母亲,不论遭到什么样的打击,她都必须勇敢地去承受,都必须坚强地活下去,因为家庭需要她。父亲做私酒生意被人抢劫了,还被打得遍体鳞伤,回到家后,母亲不是责怪他,而是让他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生意了,并且充满关爱地给父亲处理伤口。对孩子,母亲是不论有多大困难也要让他们念书的。“齐波拉姑妈所反对的是妈妈对儿女们的奢望,因为她要他们成为律师、议员、拉比或者是音乐家。他们这家人对社会地位这件事一个个简直都着了迷。不管生活多么贫苦,现在的地位如何底下,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想象中的显赫,未来的光荣,今后的自由。”27“正是她(母亲)的辛勤劳作才使她的子子孙孙得以享受
41、谈天说地的奢侈”28。面对巨大的苦难,人如何才能生存下去,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过上幸福美满的人生赫索格在回忆中找到了答案,必须要具有像母亲那样对上帝、对家庭伦理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记忆具有一种特殊的道德重要性”29。应该说,对于过往生活的回忆加强了赫索格的犹太伦理价值观,如家庭的重要性、兄弟情义、生活的价值、个人的尊严等等。30赫索格明白了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它给予每一个家庭成员爱、温暖、依靠和力量,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睦、团结。家庭就像是一颗贝壳,父母是贝壳的两翼,紧紧拥抱,抵抗外界的风雨,保护自己的孩子。赫索格还回忆起了拉维奇叔叔,拉维奇
42、是赫索格家在拿破仑街时的房客,他一生最大的计划就是想找到在俄国革命时失踪的妻子和孩子,但总是无果而终,伤心欲绝的他把工资喝个一干二净,半夜三更坐在冰冷的阶梯上哭泣。相似的经历,共同的苦难,犹太人之间的同胞之爱,使赫索格的26刘兮颖赫索格中的精神受难与道德困境J外国文学研究,2009(6)27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1986年,P19728欧文豪父辈的世界,王海良、赵立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P16929ROVIT,EARL“SAULBELLOWANDTHECONCEPTOFTHESURVIVOR”SAULBELLOWEDHAROLDBLOOMNEWYORKCHELSEA,
43、1986,P12630刘兮颖赫索格中的精神受难与道德困境J外国文学研究,2009(6)12父母对拉维奇充满了同情,一次次把醉倒的拉维奇扶进房间。父母的善举教会了赫索格以仁爱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胞。犹太民族具有强烈的团结互助观念,保持群体的团结和谐,被认为是犹太社团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东欧一些国家的犹太社团成员为了清除互相之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隔阂,在赎罪日前夕的礼拜时,往往真诚地向相遇者招呼,道声“请宽恕我”。此时听者一定是全神贯注,并立即回答“我宽恕你”。然后要求对方的宽恕。31慷慨解囊相助是犹太人之间团结互助精神的突出表现。在中世纪,不少犹太社团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则是“穷人
44、的权利”。32童年的经验使赫索格相信人类拥有普遍的情感,人会对陌生人产生怜悯之心,这种爱心可以使人们充满力量,使人们在困境中携手并进。作为第二代犹太移民,赫索格没有父母辈那样的坚定信仰、稳固的伦理观念、执着的伦理实践,但是童年犹太经验的影响毕竟是不可忽视的,它像是一颗种子埋在赫索格的心灵深处,精神受难是一场春天的雷雨浇灌着他的心田,使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利奥拜克在犹太教的本质中指出“犹太教的特征,犹太教传授给其他民族的东西,是它对世界的伦理肯定犹太教是一种伦理乐观主义的宗教。”33它认为虽然人犯了罪,在今世要遭到上帝的惩罚,必然会遭受巨大的苦难,但是它相信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
45、象创造出来的,人能够接受上帝的指引过上一种好的生活,一种具有美德的生活,一种伦理生活,按照托拉(犹太教的经典之一)所要求的模仿上帝的生活。所有的磨难对于好人来说都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帮助行善者在磨难中更加接近上帝,获得一种与上帝交流的极乐,获得真正的幸福。斯罗宁姆斯基(HENRYSLONIMSKY)说“好人为什么必须受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为世界的不充分,世界还在成长,在发展,并且不可避免地带有缺陷,这就需要足够高尚的人去承担重任,以作为新洞察的范例,也就是高贵的任务,贵人应有的品德。”34以赛亚书第53章认为“苦难具有代人受过的性质。正直的人并非只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罪而受难。通过受难,他承担并赎
46、抵了其作恶同伴所犯下的罪行”35。犹太人认为生命是神圣的,无论遭遇怎样的磨难也必须坚持下去,因为活下去是一种道德职责。赫索格也是一个伦理乐观主义者,虽然他对上帝、对人类有过怀疑、失望,虽然他甚至绝望地拿起枪想要结束马德琳和格斯贝奇的生命,但是当他看到格斯贝奇温柔地给小女儿洗澡时,他的怨恨就消失了。现实只要给他一点点希望,他就愿意紧抱希望,追求善,这就是犹太教的乐观主义,也是犹太人绝处逢生的奥秘。犹太教的乐观主义与浅薄的乐观主义不同。浅薄的乐观主义者洋洋自得,声称世界是纯然美好的,而犹太教的乐观主义腾升于阴郁低调的悲观气氛之上,是一种不向悲观事实低头的理想乐观主义。36因为坚信,因为不放弃,现实
47、为赫索格开路,让他明白人的灵魂是个31杜幼康犹太民族的凝聚力简析J朱威烈、金应忠90中国犹太学研究总汇,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2年,P4932斯蒂芬D伊塞克犹太人和美国政治,纽约,1974年版,P11733利奥拜克著,傅永军、于健译犹太教的本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P727534转引自周海金“论犹太人的苦难观”,犹太研究(第七辑),傅有德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35撒母耳S科亨犹太教一种生活之道,徐新、张利伟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P4536祝平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J当代外国文学,2007(2)13两栖动物,“人类既非神明也非野兽,而是受到某种伤害、但仍抱有高贵品
48、性的野蛮人”37。赫索格相信事实的王国和价值的王国不会永远分离,相信“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情,会使得一个人富有人性。假如我欠上帝一条人命,这就是我陨落的地方。人不是单独自己活着,他活在他的兄弟的脸上每个人都将见到永恒的天父,而爱与欢乐会充满人间。”38经历了精神磨难,赫索格的犹太经验在一点一点地复活,他越来越坚定对犹太伦理的信仰,越来越渴望过一种伦理的、合乎上帝要求的生活。四、结语赫索格是贝娄最具犹太性的一部小说,也是贝娄小说中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在作品中,贝娄塑造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赫索格的形象,通过他的遭遇,所受的精神折磨,反映了广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遭受的精神危机,他们的苦闷和迷惘
49、。更值得肯定的是贝娄笔下的赫索格并没有对现实彻底绝望,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像祖先们一样勇敢地承受苦难,并且坚定对上帝、对犹太伦理的信仰,执着地追求合乎道德的、有益的和积极的生活,为现代社会中备受精神折磨的人带来一丝希望。赫索格是“非传统英雄式的主角”。赫索格虽然以犹太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作品带有犹太性,但是它超越了犹太性使作品带有普遍人性。在现代社会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犹太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重灾难。而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本质上浓缩了人类的共同命运,他们在精神流浪过程中,试图阐明人究竟是什么我们是谁活着为什么等等问题,揭示人生存所面临的窘境,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力图寻求人类最终的归宿。贝娄正是从民族的特殊性来表现人类的普遍性,深入挖掘了现代人的人生体验和孤独感,进而又着力探讨人生价值失落时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39经历流浪与苦难的赫索格暂时获得了平静,在人生的道路上他还会碰到许多挫折与痛苦,但下一次他可以更加自信,更加坦然。参考文献1刘兮颖贝娄与犹太伦理J外国文学研究,2010(3)2KULSHRESTHA,CHIRANTAN“ACONVERSATIONWITHSAULBELLOW”CONVERSATIONWITHSAULBELLOWEDGLORIAL37同上38索尔贝娄著,宋兆霖译赫索格,漓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