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论吴伟业“梅村体”的叙事艺术吴伟业是明清之际一代文学大家,歌行成绩突出,誉满当时,歌行诗“梅村体”风行一代,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吴伟业以明末清初的重要历史现实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七言歌行体的叙事长诗,其叙事诗号称中国古典文人叙事诗之殿军,我国不少学者也已经围绕此议题展开了各种研究,综述起来,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吴伟业的政治态度吴伟业的一生作品颇丰,在当时独步文坛,但其仅有的三年的“仕清”行为却是他一生最大的痛。施赛男从吴伟业隐居十年的作品看其仕清政治态度(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文章从吴伟业隐居梅村近十年所作的部分作品中寻找在政治之痛所在。
2、罗燕、周家胜在沉重枷锁下的心灵自赎论吴伟业诗歌中的“贰臣”意识(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吴伟业明亡之后无可奈何仕清朝,在的后半生的忏悔自辩中度过,不过也正因为有如此沉重的精神枷锁才使他的诗歌大放异彩。二、“梅村体”研究叶君远先生是当今研究吴梅村的第一人,他对吴梅村的研究深入细致,成果丰硕,曾先后发表过吴梅村研究、吴梅村诗选、吴伟业评传、吴梅村年谱等文集。吴伟业的歌行以学习四杰元白为主,兼融多家,既继承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又开拓了属于自己的领域。在清代诗坛第一家吴梅村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中叶君远先生认为,一种文学创作被冠以“某某体”时必有其与众不同的风貌,“梅村体”与历史上同类歌
3、行相比有其独创性,而最能体现其创作个性、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都是叙事歌行。1、“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叶君远论“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文学与文化,20051)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除了诗人自觉的艺术追求,时代变幻对作品题材内容、感情色彩、艺术风貌起了决定性影响。2、“梅村体”受唐代歌行的影响张宇声论“梅村体”所受李、杜歌行之影响(淄博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认为,“梅村体”在艺术继承上受李、杜歌行影响,其受李白影响是偶一为之,受杜甫影响则是常态,具体表现是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2王宇飞七言歌行的演变与“梅村体”(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以“梅村体”的艺术分析为切入
4、点,以七言古诗的声律特征为核心,梳理出七言歌行中的“齐梁体”和“盛唐体”的衍生轨迹,从而分析“梅村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陈卓“梅村体”对唐代七言歌行的继承和发展(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则认为“梅村体”是以唐诗为宗,学习借鉴初唐“四杰体”、杜甫“少陵体”和元、白的“长庆体”,再结合自身的独特创作,开启了七言歌行和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新格局。3、“梅村体”的比较研究关于“梅村体”的比较研究文章较少,目前有付华的“茶村体”与“梅村体”、“神韵体”比较研究,文章通过三者对比反映了清初诗人的不同心理特征、生活方式,体现了清初诗歌走向的变化与演进历程。三、吴伟业叙事诗研究学术界
5、对吴伟业叙事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其叙事诗与元白诗歌的关系以及吴伟业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个性。1、吴伟业叙事诗的特点林彬晖、郭建球类乎香山风华为胜谈吴伟业叙事诗对白居易的诗的学习和借鉴(湘潭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认为吴伟业的叙事诗是对白居易的叙事诗的继承和发展。吴伟业的叙事诗吸收白诗铺排特长,并在此基础上注入“史”的元素,在主题叙事的前提下将抒情发展到极致,论述了吴伟业叙事诗“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的特点。向琪吴梅村叙事诗的传奇色彩(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则分别从选材和叙事结构上分析吴梅村叙事诗的特点。2、吴伟业叙事诗与其他叙事诗的比较郝美娟吴伟业之梅村体与五古叙事诗的比较(
6、文学艺术2007年第4期)论述了梅村体和五古叙事诗的异同,虽然两者主人公不同,情感力度不同,但最终表现的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3、对吴伟业叙事诗圆圆曲的研究“梅村体”叙事诗约有百首,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更是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名篇。于慧谈吴梅村的叙事艺术(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认为,不朽的诗篇都是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圆圆曲的成就不仅在于主题的沉痛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还在于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肖鲁云开拓性的叙事模式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96)从叙述人的变化和叙述时空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吴伟业在创作圆圆曲时采用的是一种开拓性的叙事手法,采用“复调”叙述,时空跳转。四、
7、吴伟业诗歌的艺术风格3对吴伟业叙事诗的艺术特色研究较早的应该算是陈抱成1981年发表在郑州大学学报上的试论吴伟业叙事诗的艺术特色,文中作者从五方面阐述吴伟业叙事诗的艺术特色,分别是咏叹历史悲痛,用繁丽的语言表达哀思,注重格律,奇曲变幻的结构艺术,通过行动和语言塑造人物。文中列举吴伟业圆圆曲、鸳湖曲、永和宫词等作品,分析文中内容以支持自己的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李秀成、周金声在吴梅村诗歌艺术风格论(喀什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将吴梅村的艺术创作个性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主体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能力,主要表现为作品的实证性;二是作品表现出来的女性美的光辉;三是艺术意境表现出来的悲剧美感。郭建球论吴梅村叙
8、事诗的艺术成就(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在谈到吴伟业叙事诗的艺术成就时高度赞扬吴伟业的叙事诗,肯定他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并从结构、比兴手法的运用、讽刺艺术、抒情风格这四方面对吴伟业的作品加以分析,将这四方面归结为梅村叙事诗的四大成就。叶君远先生是当今研究吴梅村的集大成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吴梅村诗歌的艺术特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中,叶君远先生指出吴梅村诗歌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史诗般的场景和丰富的内容,内心的真情实感,精美的艺术形式。在吴伟业的诗中,这三个特点和相融合,形成一种“容娇气壮”的独特诗风,确立了吴伟业在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五、吴伟业与卞玉京与“秦淮名妓”卞
9、玉京的交往,是吴梅村一生中的重要经历。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刘琳的从看吴伟业的两种情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87)和施祖毓、洪丽慧的吴梅村与卞玉京(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前者主要探讨两人之间的苦恋与国破家亡时刻的悲欢离合;后者主要梳理了吴梅村与卞玉京之间的关系。六、吴伟业集外文近年来,李学颖先生积数年之功,以梅村家藏稿为底本,编成了吴梅村全集,堪称当今收录吴氏作品最完备的文集,然而吴伟业交友广泛,创作甚多,难免会出现沧海遗珠。这里便列举一篇对吴伟业集外文的拾遗之作。陆永强吴伟业两篇集外文(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7期)文中介绍两篇吴伟业的序文,分别为槐轩集序和诒清堂文集序。以上即为目
10、前学者对吴伟业“梅村体”的研究现状,纵观上述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人们对清代叙事诗的重视,一些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在研究有关“梅村体”形成与发展中,学者基本都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的“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为依据进行研究。相对于吴伟业“梅村体”形成发展研究而言,学者对其叙事艺术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内容基本集中在其代表作圆圆曲、鸳湖曲、永和宫词等作品上,范围较窄。在分析艺术特色时每位学者4各有论断,缺乏统一性。吴伟业相对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是其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经历的特殊性,因此,本次论文希望结
11、合历史背景及吴伟业“仕明而明亡,不愿仕清而违心仕清”的特殊经历对其叙事歌行进行分析,从而结合作品总结其创作中的叙事艺术。主要参考文献1吴伟业、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2王勉吴伟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钱仲联明清诗文研究资料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叶君远清代诗坛第一家吴梅村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伍福美吴梅村诗歌艺术新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7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8童庆炳文学论文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叶君远论“梅村体
12、”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文学与文化,2005(1)10付华“茶村体”与“梅村体”、“神韵体”比较研究J天中学刊,2009年第1期11郭建球论吴梅村叙事诗的艺术成就J中国文学研究,1997(1)12郝美娟吴伟业之梅村体与五古叙事诗的比较J文学艺术,2007(4)13曾垂超论梅村体D福建师范大学,200214高琪吴伟业与娄东诗派初探D苏州大学,200515张金环论吴伟业的“诗史”观兼论与“梅村体”之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616李杨梅村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17陈抱成试论吴伟业叙事诗的艺术特色N郑州大学学报,1981(1)18林彬晖、郭建球类乎香山风华为胜谈吴伟业叙事诗对白居易的诗的学习和借
13、鉴N湘潭工学院学报,2000(2)19李秀成、周金声吴梅村诗歌艺术风格论N喀什学院学报,1994(3)20叶君远论吴梅村诗歌的艺术特色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21王宇飞七言歌行的演变与“梅村体”N苏州大学学报,2002(7)22于慧谈吴梅村圆圆曲的叙事艺术N泰山学院学报,2004(4)23张宇声论“梅村体”所受李、杜歌行之影响N淄博学院学报,2000(4)24向琪吴梅村叙事诗的传奇色彩N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3)25施赛男从吴伟业隐居十年的作品看其仕清政治态度N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26陈卓“梅村体”对唐代七言歌行的继承和发展N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4)527肖鲁云圆圆曲开拓性的叙事模式分析N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9(6)28WALLACEMARTIONRECENTTHEORIESOFNARRATIVEMNEWYORK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629JAMESPHELANANDPETERJRABINOWITZTHEORYANDINTERPRETATIONOFNARRATIVEMTHEOHIOSTATEUNIVERSITYPRES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