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设计(20届)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和优化思路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工商管理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I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和优化思路【摘要】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优化发展逐渐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过度,优化农资供应链体系,促进农资市场改革升级,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现状,同时借鉴国外先进农资供应链管理体系,分析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现存问题,并提出我国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思路。本文认为加强农资供应链体系规划、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强化农资分销网络、加快农资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培育品牌连锁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是促进
2、我国农资供应体系产业升级的有效对策。【关键词】农资;供应链;流通ABSTRACT【ABSTRACT】THEOPTIMIZATIONANDDEVELOPMENTOFCHINESEAGRICULTURECAPITALGOODSMARKET,ISGRADUALLYTRANSLATINGFROMTHEPRODUCTIONAREATOTHEFIELDOFLOGISTICSOPTIMIZINGAGRICULTURETRADESUPPLYSYSTEMANDPROMOTINGREFORMINGANDUPGRADINGOFTHEAGRICULTURECAPITALGOODSMARKETARETHEMAINWAY
3、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RURALECONOMICINCHINA,ASWELLASTOSOLVETHETHREEDIMENSIONALRURALISSUESGUIDEDBYTHESUPPLYCHAINMANAGEMENTTHEORY,THISPAPERANALYZESTHEEXISTINGPROBLEMSOFCHINASAGRICULTURALSUPPLYCHAINOPERATIONWHILEINCORPORATINGITSSTATUSQUO,WITHTHEREFERENCEOFADVANCEDFOREIGNAGRICULTURALSUPPLYCHAINMANAGE
4、MENT,ANDMEANWHILEPUTSFORWARDIDEASFOROPTIMIZINGTHEAGRICULTURALSUPPLYCHAINTHISPAPERARGUESTHATTHEREAREASERIESOFEFFECTIVEMEASURESFORPROMOTINGTHEINDUSTRIALUPGRADINGOFOURCOUNTRYSAGRICULTURALSUPPLYSYSTEMS,INCLUDINGENHANCINGTHEPROGRAMMINGOFAGRICULTURALSUPPLYSYSTEMS,PERFECTINGLOGISTICSINFRASTRUCTURE,STRENGTH
5、ENINGTHEAGRICULTURALDISTRIBUTIONNETWORK,ACCELERATINGTHEINFORMATIONCONSTRUCTIONOFAGRICULTURALSUPPLYCHAINS,FOSTERINGBRANDCHAINENTERPRISES,ANDCULTIVATINGPROFESSIONALTALENTS【KEYWORDS】AGRICULTURETRADESUPPLYCHAINLOGISTICSII目录ABSTRACTI目录II1引言12农资与农资供应链相关理论概述221农资的涵义222供应链的涵义223供应链管理的涵义224农资供应链的涵义33农资供应链的运作
6、现状331农资产品供应现状332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433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多元化434农资供应链信息化现状535外资企业渗入现状54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的问题与瓶颈641供应链体系建立缺乏整体规划642流通渠道构建散乱643流通环节缺少品牌龙头企业744供应链缺少现代化管理模式745信息化建设滞后75我国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思路851完善农村物流产业规划体系8511从宏观角度把握农村产业规划8512将农村发展规划与区域特色相结合9513用政策配套农资供应链发展952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953规划农资分销网络建设9531物流节点的规划与建设10532物流网络的规划与建设1054培育品牌流通龙头企
7、业1055加强农资供应链信息化和管理建设10551加快农资配送信息化建设11552实行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1156注重人才培养11561加强现有人才队伍培训,塑造专业化队伍12562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新型人才队伍126结束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1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加强。然而,开放型的经济也导致了一系列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不平衡发展的东西部经济。而“三农”问题作为
8、一个历史积累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成为政府的心头大事,也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热研的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农村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逐渐从生产领域向流通流域过渡。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流通不再仅仅是价值实现的前提,更是价值创造的手段。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入世以来,现代化的物流理念逐步进入我国,也慢慢的融入了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规划与建设。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和现代化供应链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逐步成为搞活我国农村物流,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
9、民增收,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农村供应链体系的研究都着重于农产品物流方面,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流通增值过程等相关方面,对于降低农民生产投入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上的投入和研究明显不足。农资供应链作为农业生产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运用供应链运作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手段构建的农资供应链体系是减少农业生产投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新方式,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探讨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中的问题,优化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手段,合理发挥现代供应链技术在农资流通体系中的运用,对促进我国农资产品的流通,降低农民生产投入,提高
10、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2农资与农资供应链相关理论概述21农资的涵义农资即农业生产资料指的是特定于农林牧渔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凝结了劳动者劳动价值的物质生产资料。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和渔具等七大类农资产品。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资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区域差异性和季节性。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各地种植的农作物具有很大差异,这也导致了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在空间上形成了地域的差异。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在时间上具有特殊的规律,农业生产的一些活动都需要按季节顺序进行,并且具备较强的周期性,这就导致了对农资的需求在时间上具有
11、很强的季节性,需因时制宜的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投入。22供应链的涵义供应链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再生产概念发展而来,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它主要是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一些活动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是企业能够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一般来说,供应链包括物资流通、
12、商业流通、信息流通和资金流通四个流程。四个流程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流通方向。23供应链管理的涵义供应链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管理学家STEVENS提出的一种以企业内部与外部的集成观,是一种建立企业间合作伙伴、战略联盟的思想。供应链管理执行供应链中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企业的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的作业流程的优化,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是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
13、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通过对供应链的管理可以对供应链进行优化,而供应链优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实现利润,从而使企业在各个管理和交易环节的成本降到最低。324农资供应链的涵义农资供应链管理是对农资生产商、农资流通企业、零售商和农资用户这些为了实现各自利益和目标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的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使生产出来的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能以准确的数量,恰当的质量,在合适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送到适当的场所满足农资用户需求,使系统成本最小和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3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我国的农资市场是逐步从计划体制逐步向市场体制转变的。到90年代中后期,国家逐
14、步放宽了对农资产品的经营管制,我国逐步进入了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农资产销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日益扩大,为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举措,为农业生产提供补贴,着重解决“三农”问题。这些政策和举措使我国农业经济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尤其是农资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31农资产品供应现状随着我国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粮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对化肥、农药、良种等农资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农资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
15、农资生产总量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要,部分农资产品还可以适量的出口。以我国化肥产品的生产为例19952007年我国化肥总体供需情况1单位万吨年度化肥产量化肥进口总量供给总量施用总量19952,54814915863,464003,5937019962,80904681963,491003,8279019972,82096636673,457633,9807019983,01000533023,543024,0837019993,25100525023,776024,2143020003,18600499853,685854,1464020013,38301448453,831464,25380
16、20023,79100802214,593214,3394020033,88131582874,464184,411601资料来源数据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或由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420044,80482604805,409624,6366020055,17786669575,847434,7662020065,34505540255,885304,9277020075,82498592636,417615,1078019952007年我国化肥总体供需情况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1995199619971998199
17、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年度万吨供给总量施用总量由上图和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持续增长,化肥的总供给量超过了总施用量,但这只是反应化肥的供需总量。在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外进口的化肥量占到了化肥总施用量的10左右,这是主要由于我国化肥生产企业的结构性不合理,化肥产品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的原因。同时,虽然我国的化肥产能较大,但是由于我国在高浓度、绿色化复合肥制造工艺上我国企业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化肥供给的结构性不合理的程度。32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
18、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在我国广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装备落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物流成本的增加。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进入每户家庭等惠民政策在我国大力实施。目前为止,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上农村改革、撤乡并镇等政策工程的完成,我国农村经济基本形成了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局面,为我国建立农资供应链体系,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3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多元化随着我国农资产业的逐步放宽以及农资流通体系的发展,我国的农资市场已经形成了多渠道的新局面。许多农资生产企业开始实行产销一体化
19、的经营发展战略,发展自己的农资营销公司。另外,大量个体经营者通过挂靠、租赁、承包、代销等形式进入农资的经营领域,他们往往直接面对最终的消费者,是流通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以我国安徽省为例,截止2006年3月份,安徽省共有各类农资经营主体20508户,基本形成三大经销网络。供销社、农技部门虽然人就是农资销售的主渠道,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销售量日渐萎缩,总量仅占全省农资销售量地三分之一。而个体工商户、私5营企业已发展到了10473户,点多面广,已成为农资产品销售主渠道之一。作为异军突起的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快速发展,全省共有经营店2000多家,县级配送中心20多家,但大多发展有限,难成规模2。总的来说,
20、目前生产企业、农资系统、农业“三站”、社会资本、民营个体都在从事农资的流通工作,同时也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多种经营模式,主要的经营方式有直销、代理、连锁经营、分销、超市、加盟连锁、总经销等以及各种形式的混合经营形式。34农资供应链信息化现状大力推动我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电视广播、农村图书馆、电脑等信息渠道已经逐步来到大多数农户周围。农户获得信息的渠道也从单一的口口相传和经验主义逐步向应用科技技术,优化资源配置的科学生产方式转变。同时条形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订单技术等也逐步开始应用于农资产品的供应和分销,
21、通过现代科技建立农户、生产企业和分销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起到了整合农资供应链资源,优化农资产品资源配置,提高了农资产品的使用效率。35外资企业渗入现状随着国家逐步放宽对农资领域的管制,一直窥视中国农资市场的外资企业开始逐步进入我国的农资市场。目前,外资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渗入我国农资的分销领域。一是延伸服务,通过建立农化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形式向农民宣传自己的产品,树立品牌如美国嘉吉公司(现在已经与美磷协合并)在山东设立了客户服务站。二是合资控股。外资企业通过控股国内农资企业,以生产企业的名义建设销售网络。俄罗斯阿康公司通过与山东红日化肥厂合资建厂销售其产品。所以也可以这样认为,外资实
22、际上已经进入了中国的农资分销领域。当然,外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农资市场的影响是两面的。在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农资市场加速开放,配额制逐步取消,这样一方面是对贸易企业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批发分销业务的竞争。当然,国外企业的进入,在另一种角度来说也对农资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外国农资产品的进入,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资产品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我们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资金雄厚的企业大量进入,也有增加了农资企业的融资渠道。2刑云峰当前农资经营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第11期64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的问题与瓶颈从一个完善的农资供应链体系所应具备的要素来分
23、析我国的农资供应链,其现存的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即供应链系统规划问题和供应链具体的运作管理问题。规划理应包括整体认识、供应链系统的系统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没有完善的整体规划体系,就达不到系统的最优,那么供应链的效益就没法得到最好的体现。而供应链运作的管理不到位,流通环节管理不当,那么再好的规划也只能够减少部分环节的成本,无法发挥供应链具有竞争力的整体效益。因此,从现代物流角度来分析我国农资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可以从宏观角度把握供应链规划方向,从微观剖析我国农资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为供应链的优化提供支持。41供应链体系建立缺乏整体规划我国地域广大,农村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离不
24、开国家的宏观规划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协作。然而,我国各级政府鲜有将农资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放到政府工作的议程上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流体系规划不健全,生产布局与物流系统没有综合系统考虑,影响农资供应链体系的整体发展。对农资供应链体系的规划不充分或者不全,缺乏对全国农资供应链的系统规划,地方政府的规划缺乏大局观念,都各自为政,甚至于搞政绩工程,使得物流设施难以得到应有的建设和发展。农资供应链体系的规划没有和区域经济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没有把物流系统与营销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区域的划分若仅局限于行政区域,将会大大限制市场规划与特色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充分体现特色。
25、42流通渠道构建散乱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的农业居民和农业生产者分布在我国各个地方,农民的分布极为分散,而他们的生产规模也较小,这是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因此,我国农资产品的需求十分分散。目前,我国的农资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主要由2个环节构成。(1)延伸到乡镇的供销社中的农资公司、一些农资流通企业的连锁企业以及其他流通企业等。(2)分布在农村的“夫妻店”和流动商贩。而我国农资流通体系现存的很多问题都与这两个环节的衔接和管理有关。由于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供销社农资系统以及其他类型的大型流通企业的销售终端只能够延伸到乡镇一级,虽然这些企业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农资产品,但是由于他们的覆盖面有
26、限,使得农资产品的个体经营者在广大的农村市场有了发展的空间。而在乡村从事农资销售服务的个体经营户数量大、规模小,大多数是个体承包,点多面广且分散,没有固定的供应渠道,经营者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而且大多出去单独分散经营的状况,彼此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抵御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而个体经营户往往会考虑农资产品的价格因素,而选择从一些非正规渠道购买产品,这往往使得农资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最终危害了农户了利益。而目前为止,作为现代流通方式的重要形式农7资超市发展滞后,种子、饲料、农药和化肥销售基本分开,农资超市未能成为农民购买农资产品的重要场所,个体经营和流动商贩的总比重居高不下,不利于提高农
27、资产品的销售质量、销售服务。43流通环节缺少品牌龙头企业我国现阶段的流通企业难以形成具有品牌优势的农资流通龙头企业的原因具有多重性。首先,我国目前的参与农资流通的企业,自己的发展具有局限性。传统的供销社农资企业自身活力不足,缺乏开拓创新和自我改革;生产型企业销售的产品比较单一,难以负担建设物流网络的成本;农业三站缺少资金、人才和设施,营销局面难以打开,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科技服务功能逐渐弱化。虽然有少于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在分销网络上有所努力,也形成了一定的分销网络,但是这些网络往往是局域偏向,而且东西部网络建设的差异性较大,距离建设全国的销售网络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新兴的农资流通方式和流通主
28、体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发挥流通的优势。其次,我国地域的客观因素的约束。我国国域面积极大,而农业产业化水平却较低,广大的农户分布极为分散,流通水平较低,同时每个经营者的市场区域半径较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大型农资流通企业的培育造成了客观性的难题。最后,国家配套政策不到位,现有政策执行不到位也是影响大型品牌物流企业建立的因素。总的来说,我国的农资流通企业在数量上较多,但是规模小、实力弱、分布散、各自为战,处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中,农资的分销领域的资金、人才以及渠道和设备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企业直接的联合合作难以展开,适应国际竞争的龙头流通企业尚未形成。44供应链缺少现代化管理模式从农
29、资市场开放以来,农资企业积极顺应新形势,借鉴国外先进的农资技术和农资流通理念,不断深化自己的改革,以引入连锁配送的现代物流方式为契机,逐步推广企业重组和网络整合,在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区域的农资分销网络。但是,企业在注重分销网络的拓展过程中,忽视了配套管理理念的学习,导致农资分销网络的管理失效,管理意识薄弱。同时,农资连锁经营的网络建设过程中分销网点的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严重依赖总部的输出,而即便连锁经营总部有资金实力来进行营业网点的建设,但个体连锁体系所需要的经营人才和流程管理并不是资金所能购买到的,因而我国的连锁经营的网络建设还是任重道远。在现代化物流技术和物流理念与我国农资流通体
30、系相结合发展的现阶段暴露出来多个问题首先,农资连锁经营的各级连锁机构在现实的经营运作中,并未被授予其相对独立的协调运营管理职能。其次,连锁总部对各级连锁分支机构营业资金的回收,还未建立高效通顺的管理体制。再次,各连锁子公司间的组织管理协调基本都依赖连锁总部。因此,任何一项风险最终都会转嫁到连锁总部,致使连锁总部存在极大的管理隐患。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现存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流程方面的不足,是管理执行不力的突出表现。45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系统是供应链管理的神经系统,从农资产品的生产、采购到存储、运输及销售,每一个环8节的物流信息应及时处理,才能应对市场变化。虽然我国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较快,但
31、是我国信息网络建设地区差异性很大,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而农资产品的需求又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为了防止农资产品的供应中断,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资企业往往都会建立一定的储备来应对农资的需求。同时,在传统的农资产品营销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供应链中供需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实时的共享造成了“牛鞭效应”,增加了农资供应渠道中的不确定性,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终而导致成本的上升。5我国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思路完善我国农村的流通体系是一条艰巨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其可以完成并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
32、发展功效是毋庸置疑的。农村供应链体系构建和完善的可行性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还体现在实际操作上的可行性,而且国外的经验与研究证明也表明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的可行。我国关于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研究开始供局部到整体,从国家到地方,从企业到农民都对物流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农村市场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的条件,经济的发展更加各阶层各团队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以及更高的要求。目前来说,针对我国农村物流体系,政府足够重视、理论基本成熟、技术条件足够、其他条件具备、企业有利、农民有益,因而具备了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的动力与条件。农资供应链作为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经济的基础和根本
33、,它的运作现状的完善与提升离不开农村物流的整体建设和完善。只有将农资供应链的完善与优化与农村整体的物流体系建设相结合,将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效益的提高和优化农资供应链,同时也实现农村物流效益的提升,从而真正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保证。51完善农村物流体系规划目前,我国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业发展状况。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农业物流体系的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及农民对物流的认识性越来越高。同时我们必须知道,农村物流体系的规划和发展必须不仅要有国家层面的高瞻远瞩,还需要因地制宜地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因此我认为农村物流体系的规划需从以三方面
34、同时进行511从宏观角度把握农村产业规划农村物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化农村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就必须与农业及农村的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国家物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以前者为主,后者为前者服务。我国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目标可表述为以国家主干物流网为基础,以现代物流技术为手段,以降低农资产品综合成本,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前提,9结合农村和农业的特点,通过市场化原则,优化重组现有物流资源,建立新型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以满足我国农资产品的需求战略和市场发展战略的需求3。512将农村发展规划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在根据我国的国家物流体系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的
35、基础上,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还必须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及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农村物流发展规划,通过加强本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物流配套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资源优势,来满足农资产品物流需要和降低农资产品的物流成本,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13用政策配套农资供应链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战略目标的完成,除了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相结合外,还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这些政策和法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52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资供应链的优化离不开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而基础
36、设施建设是物流的根本,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必须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在农村用于物流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易市场物流结点、物流通道(包括公路、水路、铁路及其他的运输系统与通道)、储藏场所、港口、交通枢纽站等。在我国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普遍存在,但是由于我国国域面积颇大,农资需求地过于分散,加上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东西部差距较大,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道路建设相对落后,仓库等物流配套设施缺乏,使得我国农资供应链在分销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同时由于对供应链物流理念的理解不够,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现有的许多物流设施也无法充分利用,故建立和完善农
37、村物流基础设施并充分地保护和利用它们是我国农资供应链乃至整体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供应链优化的当务之急。因此,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是完善我国农村物流体系,优化我国农资供应链的必要选择。因而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给予大力支持,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积极扶持农资产品集中产区的仓储、码头与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为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支撑农也生产资料的配送、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保障农资供应链优化的前提。53规划农资分销网络建设
38、农资分销网络的完善与发展必须以物流节点的规划与建设和物流网路的规划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节点为依托,用网络做纽带,使我国的农资分销网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在网络和3王新利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结构设计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5期10节点的建设与规划中,要以全国的分销网络构建为依据,结合区域的经济发展来构建,故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531物流节点的规划与建设物流节点是农村物流服务的站点,同时也是农资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它担负集货、信息与管理的功能,因而节点规划与建设是农资供应链的建设与完善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等农村基础设施
39、的建立,农村改革、撤乡并镇的完成,农村经济已经形成了以小城镇为中心覆盖周围村庄的局面。因此,县城一级设立区域物流中心,然后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在乡镇设立相应的物流节点,以城镇为中心,构建具有放射性特点的节点分布,为农资分销网络的构建提供支持。532物流网络的规划与建设供应链的分销网络由各个节点构成,并由不同的商品、不同的运输线路、方式,不同的流向所形成网线组成。规划农资的物流节点就是要形成严密的物流网络体系即城市、城郊、农村三位一体,节点遍布各农业区乡镇,同时把流通加工、销售形成一个有机的供应链。将农资供应链网络建设和节点规划与整个农村供应链网络建设相结合,以农村物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为契机,大
40、力完善和改进农资供应链的物流建设。在国家宏观上的物流网络应该以县级区域为单位节点进行系统规划,再由各县依据相关的生产销售情况布置对应的网点,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物流整体网络。此外强化节点中的信息建设,并扩展信息节点的功能,针对我国农资供应链现状以及现存问题与特点,按计划逐步进行信息化节点建设,由点及面。54培育品牌流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和推广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资流通体系,就必须提高大型品牌农资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建立以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为中心的枢纽、以农资超市和便民店为重点的新型供应体制。同时建立农资流通企业的信用档案,
41、建立质量保障和损害赔偿机制。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形象、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以直接投资或特许加盟的方式将现代的流通方式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培育适应我国农村农资流通体系的品牌农资流通企业。同时针对农资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农资生产的注入机制,整合企业资源,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同时对现有的农资生产企业按照国家的最新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格监督检查,规范农资生产秩序,促进和加快农资生产企业升级,提升供应链上游企业的效益。55加强农资供应链信息化和管理建设加强农资供应链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和实行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农资供应链体
42、系的唯一选择。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具体展开11551加快农资配送信息化建设完善农资供应的配送中心,是实现农资供应链有效管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内部渠道的扁平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努力将配送中心从盈利的链条中抽出,由盈利型转变成服务型,统一规划各配送中心在本区域内的采购、运输、储存和配送事务。作为一种动态联盟,供应链的宗旨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增进信息沟通,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供应链中各环节的效益和整体效益。因此农资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应建立在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之上,信息传递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的始终,将信息转化为生产力。农资配送信息化是指农资配送企业内部通过建
43、立有关客户需求信息、市场动态、企业内部业务处理情况等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依靠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起的运输节点间的处理网络来实现对农资配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农资配送业务的连锁经营和规划化发展将难以实现。为实现农资供应链整体物流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转,必须建设高度信息化的配送中心,加强对农资采购、库存和配送计划等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实现程控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因此,配送中心应尽快建立高效、完善的“农资配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订单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功能,提高管理的透明度。552实行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我国农资供
44、应链体系,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运用先进的供应链技术、供应链体系和供应链理念的同时,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情,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建设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农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在经营组织内部实行纵向一体化式管理,即要求以核心企业为轴心,前向与农资生产企业、中间与农资流通企业、后向与广大农户相互结成一个供应链条。在供应链一体化的链条上的各个交易主体即为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不再是独立于市场的交易关系,而应该是以信任和互利为基础的合作关系,实际上也就是要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种运营机制对供应链上下游整体企业都要很高的要求,尤其是供应链里的核心企业。农资核心企业必须紧密的联
45、接上下游企业,将市场中所需要的多层交易转移到供应链一体化的内部中来,通过对供应链的整合与建造,分析和预测终端市场的实际需求,再向上逐级传递。这样既可以提高供应链内部各节点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系统的经营风险,减少经营决策的不确定性。56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农资供应链体系乃至农村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农资行业的重心转变,调整现有人才结构、打造一支与现代农资供应链体系协调发展的人才队伍,是农资供应链实现战略变革,培育新型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我们可以以下从两方面发展人才12561加强现有人才队伍培训,塑造专业化队伍在
46、目前的农资供应链体系中,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的优秀人才。他们对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有十分了解,对我国农资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也了然于胸。因此,鼓励和选拔一批具有可塑造性的优秀人才,对其进行农资供应链体系的系统教育,教授他们现代化农资供应链管理方法和运作要求,将他们打造为精英队伍,这将会使我们的农资供应链优化得以实施。562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新型人才队伍农资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和持续推进,必须依靠人才。而农资网络建设中,需要一大批具备行业发展战略思维、掌握现代经营管理技术、专业从事农资网络发展规划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离不开高校的教育,因此开展校企合作,加速人才队伍培养是优
47、化农资供应链的必要选择,也是农资供应链体系建立和完善的保障。6结束语我国农资供应链体系的发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全国的农资供应链网络构建正在逐步形成,品牌连锁农资超市异军突起,农资供应链体系在优化我国农资生产和配送过程中逐渐形成优势,农民购买农资的途径更加方便,农资的质量也有了更好的保障。本文在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农资供应链体系,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调研,分析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和现存问题与瓶颈,提出了我国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思路。根据我国国情,优化我国农资供应链体系需从下面6方面同时展开完善农村物流体系规划、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
48、资分销网络建设、培育品牌流通龙头企业、加强农资供应链信息化和管理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将流通体系的规划和供应链实际运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本文的研究的结论虽然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但是由于学术界对我国农资供应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受篇幅限制,对我国农资供应链建设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提出的我国农资供应链体系的优化思路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检验。13参考文献1高道友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校构建我国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瓶颈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12期2张海旺席念霞农民收入稳定的增长主要制约因素J四川省情2005
49、103陈建华完善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28304程国强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515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商业联合会课题组我国化肥流通体制历史沿革与基本现状J,经济研究参考2006第5期6洪云华农资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07年第36期7夏春玉中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2588党国英农民能富到哪里去J中国新闻刊200669高铁生郭铁乐等中国化肥市场改革与发展报告R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10龚基云我国农业市场结构的SCP范式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二期11龚艳萍李波论现代商业流通模式对我国农资市场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第6期9710412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13张雨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14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模式及体系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15刑云峰当前农资经营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第11期16王新利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结构设计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5期17YUJIROHAYAMI(1969)“SOURCESOFAGRICULTURALPRODUCTIVITYGAPAMONGSELECTEDCOUNTRIES”M,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