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水产养殖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前言 3 2.材料和方法 4 2.1 实验鱼的来源和驯化 4 2.2 实验饲料 4 2.3 样品采集 5 2.4 成分分析及测定 5 2.5 数 据的分析处理 8 3.结果 8 3.1 生长表现 8 3.2 生物学指标 9 3.3 鱼体组成分析 9 3.4 氮、脂肪的沉积以及能量的保留 10 4.讨论 11 5.结论 12 6.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和
2、体组成 的影响 1 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和体组成 的影响 摘要 本实验主要是为了研究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 L1( 5.12%)、 L2( 8.99% )、 L3( 12.74% )、 L4( 16.66% )、 L5( 20.57%) 的 5 种脂肪水平的饲料分别投喂给初始重 6.67 0.31g/尾的日本黄姑鱼 60 天。每个实验组设置 3 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 15 条鱼。饲料中脂肪水平过高导致 L4( 16.66% )、 L5( 20.57%) 的摄食量明显低于 L1( 5.12%)、 L2( 8.99% )、 L3( 12.7
3、4% ) 。在 L1( 5.12%)、 L2( 8.99% )、 L3( 12.74% )三组中发现了最佳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脂肪水平在 5.12% 12.74%之间,随着脂肪水平升高,鱼类的蛋白质 效率( PER) 也逐渐增加,在 L3 组出现最大值,随后就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增加, 脏 体比 ( VSI)、 肝 体比 ( HSI)、 肠 脂比 ( MFI) 都在增加,肝脏脂肪也在增加,蛋白质和能量保留基本上是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就说明了高脂饲料对鱼类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添加适宜的脂肪就显得很重要了。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脂肪水平 生长性能 脂肪肝 饲料效率
4、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和体组成 的影响 2 Effect of dietary lipid level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body composition by nibea japonica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dietary lipid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body composition by nibea japonica.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of the L1 (5.12%), L2 (8.99%),
5、L3 (12.74%), L4 (16.66%), L5 (20.57%) of the 5 levels of fat were fed to the initial feed weight 6.67 0.31 g/p, 60 days in nibea japonica. Each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et up three parallel groups, each parallel group of 15 fish. High levels of dietary fat led to L4 (16.66%), L5 (20.57%) in food inta
6、k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L1 (5.12%), L2 (8.99%), L3 (12.74%). In L1 (5.12%), L2 (8.99%), L3 (12.74%) were found in three groups of the best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utilization. Fat levels between 5.12% -12.74%, with fat levels of fish protein efficiency (PER) also gradually increased
7、to a maximum value in the L3 group, and then decreasing trend appeared. With the increased levels of dietary fat, dirty body ratio (VSI), hepatosomatic (HSI), intestinal lipid ratio (MFI) are increasing, is increasing liver fat, protein and energy reserves is basically the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8、and then decreasing.This explains the high fat diet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fish, so add the appropriate breeding proces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fat. Key words Nibea japonica Lipid levels Growth performance Fatty liver Feed efficiency 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和体组成 的影响 3 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及体组成 的影响 1. 前言
9、 日本黄姑鱼( Nibea japonica)俗称黑毛鲿,属 于 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 1。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与日本的南部沿海 。 由于日本黄姑鱼 具有 生长速度快 的优点, 在 海水网箱内饲养半年即可达到商品 鱼的 规格 2。而且还具有养殖周期短, 抗病力强 , 易于养殖 等优良养殖性 状 ,同时 经济效益可观 ,所以 目前已成为海水网箱养殖诸多品种中倍受养殖者青睐的品种之一 3, 4, 5。 到目前为止 已经 对 日本 黄姑鱼的人工繁殖、生物学特征、人工养殖等 已有一些 研究 6, 7。但 是对它营养方面的研究 少见报道。 脂肪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 ,也是人工配合饲
10、料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 当饲料中 的 脂肪含量不足或缺乏时,可 引起 鱼类代谢 的不正常 ,饲料中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同时还可并发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但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又会导致鱼体 内 脂肪沉积过多造成脂肪肝等,鱼体的抗病力也会下降,同时也 不利于饲料的贮藏和成型加工,引起饲料脂肪的氧化、酸败,而对鱼类造成危害。 在一定范围内,饲料利用率 会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Watanabe 等 . 1979;Johnsen 等 . 1993; Peres 和 Oliva- Teles 1999a)8, 9, 10。 Watanabe 和 Beamish 等 8, 12
11、研究发现 , 饲料中的脂肪能减少 三文鱼( Salmon) 蛋白质消耗,取代蛋白质用于提供能源 , Lee 和Putnam( 1973) 13也发现了饲料中脂肪可以 减少 淡水黑鲷( Hephaestus fuliginosus) 有机质和氮的损失 。 在现在的鲑鱼 ( Salmon) 养殖中,通常 使用 高脂饲料。但在很多鱼种中,增加饲料中 的 脂肪含量必须 被 仔细 地 评估, 因为这 可能 会 导致鱼 体 脂肪沉积 。已 经 有些作者 报道,在一些鱼中没有观察到脂肪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存在 (Andersen 和 Alsted 1993; Regost 等 . 2001)14, 15。 脂
12、肪 含量 过低或过高均 也 会导致 鱼类 成活率 和增重(生长) 下降。 当 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时 ,则会抑制鱼类的生长 ,如 冯健等 ( 2004)16年对美国红鱼( Sciaenops ocellatus)的研 究中 就 发现了 类似 的情况。 脂肪水平对鱼类消化酶也有很大影响。 王重刚等 17研究发现 脂肪酶活性与 饲料 脂肪含量呈负相关 ,而随着 脂肪水平增加 ,肠道淀粉酶活性呈 现出 先降低后稳定趋势 。 王吉桥等 18研究 七彩神仙鱼( Discus)发现,随着饲料 脂肪水平 的 增加 ,肠道蛋白酶活性降低 。 而当饲料中脂肪水平不合适时,也会引起饲料难以贮存导致脂肪的氧化酸败,对
13、养殖鱼类造成毒害。 例如 高淳仁等 (1999)19通过 研究真鲷( Pagrus major) 饲料中添加不同氧化程度的鱼油 发现: 真鲷幼鱼的 生长(增重) 率和存 活率 随着饲料中过氧化值的升高而 下降 。 叶仕根等 (2006)20也 在鲤( Cyprinidae) 摄仞含氧化鱼油的饲料后其病理学的变化 中 发现 , 当饲料中脂肪氧化酸败后,鱼类 出现 了 特征性的瘦背症 和 渗出性素质样病变。 本实验主要 从日本黄姑鱼的 生长性能,生物学指标,对鱼体及其组织的影响, 对氮、能量、脂肪的利用情况等方面来研究不同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 的生长及体组成 的影响。 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
14、黄姑鱼生长 和体组成 的影响 4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鱼 的来源和驯化 实验在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进行。实验采用的日本黄姑鱼幼鱼来源于本所增殖 放流用的鱼苗。实验开始前先将若干健康的大小相近的幼鱼放在选定的水泥池中暂养 2 周。待生长与摄食稳定后,随机挑选幼鱼分别放入 15 个圆柱形养殖实验桶中,每个处理 3 个平行。每桶 15 条幼鱼,要求规格整齐。采用流水式养殖系统,连续充气,养殖用水经沉淀、沙滤池过滤的天然海水。实验期间采用自然光照,关照强度和时间相同。养殖用水的生化条件分别为:水温( 27.500.45) 、溶解氧大于 7mg/L、总氨氮在适宜的范围内、 PH( 7.
15、80.2)。试验期为两个月。每次投饵量以饱食为准,每天分 2 次投喂(上午 7: 00 和下午 16: 00),每天清洁养殖缸,将残饵和粪便吸出。 2.2 实验饲料 饲料配方如表 1 所示,以新西兰优质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鱼粉、鱼油和大豆磷脂为脂肪源,以玉米淀粉为糖源,配制成实际测量脂肪含量为 L1( 5.12%)、 L2( 8.99% )、 L3( 12.74% )、 L4( 16.66% )、 L5( 20.57%) 5 组饲料。将各种干饲料原料粉碎过 40 目,按照表 1 配方中的比例准确称重后初混和用搅拌机搅匀 15min,之后加入鱼油、大豆磷脂又搅拌15min,加水又搅拌 15mi
16、n,加水,用双螺杆挤压式制粒机( CD4 1TS)制成直径 1.2 毫米的实验饲料,在室温条件自然风干至水分含量少于 10%,然后用封口塑料袋分装 20 保存备用。 表 1 实验饲料配方 (干物质 %) Table 1 Experimental diet formulation (dry matter%) 原料组成 LP 1 LP 2 LP 3 LP 4 LP 5 进口鱼粉 36.0 36.0 36.0 36.0 36.0 豆粕 33.0 33.0 33.0 33.0 33.0 大 豆磷脂 0.5 0.5 0.5 0.5 0.5 鱼油 0.0 3.8 7.6 11.4 15.2 玉米淀粉 20
17、.0 15.7 8.5 1.0 0.0 Vc 1.0 1.0 1.0 1.0 1.0 胆碱 0.5 0.5 0.5 0.5 0.5 多维 2.0 2.0 2.0 2.0 2.0 多矿 3.0 3.0 3.0 3.0 3.0 羧甲基纤维素钠 4.0 4.0 4.0 4.0 4.0 微晶纤维素 0.0 0.5 3.9 7.6 4.8 100 100 100 100 100 营养 组成 水分 11.90 11.68 11.03 10.80 9.88 蛋白 % 45.65 46.15 46.07 47.13 45.68 脂肪 5.12 8.99 12.74 16.66 20.57 灰份 11.88 1
18、2 11.92 11.72 11.68 能值 kJ/g 16.07 16.81 17.46 18.26 19.21 复合维生素 , g/kg mixture: 硫胺素 ,5.0; 核黄素 ,5.0; 吡哆醛 ,4.0; 尼克酸 ,20.0; 泛酸钙 ,10.0;生物素 ,0.6;叶酸 ,1.5;肌醇 ,200.0;维生素 E,40.0; VA,5.0; B12,0.0; VK3,4.0; VD3,4.8; 纤维素 ,700.1。 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和体组成 的影响 5 复合矿物盐, g/kg mixture:磷酸二氢钙, 122.87;乳酸钙, 474.22;磷酸二氢钠, 4
19、2.03;硫酸钾, 163.83;硫酸亚铁, 10.78;柠檬酸铁, 38.26;硫酸镁, 44.19;硫酸锌, 4.74;硫酸锰, 0.33;硫酸铜, 0.22;氯化钴, 0.43;碘酸钾, 0.02;氯化钠, 32.33;氯化钾, 65.75。 2.3 样品采集 在正式实验开始前,随机选取 30 条鱼为初始样,以 3 个平行测定全鱼成分。饲养实验结束后,饥饿 24h 后,以桶为单位称总重,并计数。计算增重率( WG)、存活率( SR)、特定生长率( SGR)、饲料系数( FCR)和蛋白质效率( PER)。然后使用 MS 222 将鱼麻醉后,解剖后快速取出内脏、分离肝脏、肠系膜脂肪,并分别称
20、量内脏重、肝重、肠系膜脂肪重以计算脏体比( VSI)、肝体比( HSI)和肠脂比( IPF);剪去背部两侧白肌,称重。所有样品迅速用液氮急冻,存于 75备用。 2.4 成分分析及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 105 常压干燥 法,和 550 灼烧法,以及 能量测定仪 Parr 1281 分别测定全鱼及饲料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和能量 。 2.4.1 粗蛋白的测定 依照 Micro Kjeldahl( AOAC)方法进行,称取样品约 0.2g,然后加入 3g硫酸钾、 0.5g硫酸铜及 10ml的浓硫酸于消化管中,将消化管置于已经预热的消化仪器( BUCHI Distillation
21、Unit K 355)中,盖上抽气头,打开水流并加热(约 420C)消化液至澄清碧绿后,停止加热并取出消化管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每支试管依次装入蒸馏仪器( Digest Automat K 438)中,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先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稀释,然后加入适量 40%NaOH,最后以含有溴甲酚绿和甲基红指示剂的 4%硼酸 50ml收集 5min,用标定过的 Hcl滴定至溶液呈微红时达滴定终点。 计算公式: 蛋白质含量( %) = 10S N25.6007.14a-b )( a: 空白组的滴定毫升数 b: 样品的滴定毫升数 S:样品的重量( g) N: Hcl的摩尔浓度 2.4.2 粗脂肪测定 称
22、取 0.5g左右的样品,放入滤纸筒,然后将滤纸筒放到干燥的 浸提管内,浸提管置于抽提瓶中,加入约瓶体 1/2的石油醚,并置于已预热的 BUCHI脂肪测定仪中。打开冷凝水,按照预选设定的程序开始加热抽提, 60分钟后抽提完毕,回收石油醚。取下抽提瓶,移去浸提管;将抽提瓶放在通风厨中,使抽提瓶中的石油醚完全挥发,再将抽提瓶置于 DGG 9123A型恒温鼓风干燥箱中 105烘干 2h后,取出并放进干燥器中冷却。等冷却至室温后准确称重。抽提瓶前后的重量差即为样品中的粗脂肪重量。 计算公式: 脂肪含量( %) = 100S 0W1W W0:抽滤前抽提瓶重量( g) 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和
23、体组成 的影响 6 W1:抽滤后抽提瓶重量( g) S:样品重量( g) 2.4.3 水分测定 依照 AOAC( 1984)分析方法,先称取样品或饲料,置于已达恒重并且已称重的称量瓶中,放在 11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为止。取出称量瓶置于干燥器皿,待其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并记录。 计算公式: 水分( %) = 1000W1W 2W1W W0:称量瓶重量( g) W1:称量瓶重量 +样品重量( g) W2:干燥至恒重的重量( g) 2.4.4 灰分测定 依照 AOAC( 1984)分析方法,称取饲料或样品,置于已达恒重且已称重的坩埚中,置于550的马福炉中,灰化 12h,取出放入干燥皿中冷却至室温,称
24、重并记录。 计算公式: 灰分( %) = 100S 0W1W W0:坩埚的恒重量( g) W1:坩埚重 +灰化后的样品重量( g) S:灰化前样品重量( g) 2.4.5 能量测定 将 实验 所用的饲料或日粮以及所收集 的 样品,制备成一定质量的测定试样,装于充有( 255 ) kgcm -2纯氧氧弹中进行燃烧。燃烧所产生之热量为氧弹周围已知质量的蒸馏水及热量计整个体系所吸收,并由贝克曼温度计读出水温上升的度数。该上升的温度乘以热量计体系和水的热容量之和,即可得出试样的燃 烧热。 饲料燃烧热(总能)的计算 : Q= m qbTRTRT )()(KH 00 式中 Q 为饲料的燃烧热 ( kJg
25、-1) ; K 为热量计的水当量; T 为主期阶段最终 温度 ( ) ;T0为主期阶段最初温度 ( ) ; R 为在 T 温度计刻度的校正值 ( ) ; R0为在 T0时温度计刻度的校正值 ( ) ; H 为用贝克曼温度计时,温度计上海一刻度相当于实际温度值 ( ) ; m 为试样的质量 ( g) ; T 为热量计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校正值; b 为点火丝的质量 ( g) ; q 为点火丝的热值 ( kJg -1) 。 样品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差不超过 0.13kJg -1。 点火丝热值:铁丝, 6.69kJg -1;镍丝, 3.24kJg -1;铜丝, 2.51 kJg -1;铅丝, 0.4
26、2 kJg -1。 2.4.6 结果计算 实验鱼的 特定 生长率( SGR) 、 增重率 (WG)、 蛋白质效率( PER) 、 饲料转化率( FCR) 、 饲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和体组成 的影响 7 料摄入( DFI) 、 每条鱼摄食量( FI) 、 脏 体比 ( VSI) 、 肝 体比 ( HSI) 、 肠 脂比 ( MFI) 、 丰满度( CF) 等的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 (WG) = 1 0 0g gg )实验开始时鱼重( )实验开始时鱼重()实验结束时鱼重(特定 生长率( SGR) = 1 0 0glngln 投喂天数 )(实验开始时鱼重()(实验结束时鱼重(饲料转
27、化率( FCR) =)实验开始时鱼重()实验结束时鱼重( )摄食量( gg g蛋白质效率( PER) =)蛋白质摄入量( )实验开始时鱼重()实验结束时鱼重( g gg饲料摄入( DFI) = 天数)平均体重( )摄入的饲料重( g g每条鱼摄食量( FI) = 条数 )总投喂量( g 脏 体比 ( VSI) = 100gg )鱼体重量( )内脏重量(肝 体比 ( HSI) = 100gg )鱼体重量( )肝脏重量(肠 脂比 ( MFI) = 100gg )鱼体重量( )肠脂重量(丰满度 ( CF) = 1 0 0cm3g )(体长)实验结束时鱼重(平均体重 (ABW)= 2 gg )实验开始
28、时鱼重()实验结束时鱼重( 氮摄入( DNI) =实验天数平均体重 摄入氮的量 氮获得( DNG)= 实验天数平均体重 实验开始时鱼体含氮量实验开始是鱼重实验结束时含氮量实验结束时鱼重 不同 饲料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 和体组成 的影响 8 氮保留( NR) = 100氮摄入量氮获得量 能量摄入( DEI) = 实验天数摄入的能量 ABW 能量获得( DEG)=实验天数 实验开始时鱼体能量实验开始时鱼重实验结束时鱼体能量实验结束时鱼重 A B W能量保留( ER) = 100能量摄入量能量获得量 脂肪摄入( DLI) = 实验天数摄入的脂肪量 ABW 脂肪获得( DLG)=实验天数 实验开始
29、时鱼体脂肪量实验开始时鱼重实验结束时鱼体脂肪量实验结束时鱼重 A B W脂肪保留( LR) = 100脂肪摄入量脂肪获得量 2.5 数据的分析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平均数 标准误差表示,经单因子方差分析( ANOVA),之后采用Duncan s( 1955)多重比较检验均值的差异显著性,显著水平为 0.05。所有统计分析采用 软件 SPSS10.0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生长表现 在两个月的养殖期间内,没有死亡发生,存活率 100%。 表 2 显 示的是不同 饲料 脂肪水平对日本黄姑鱼生长、饲料转化率以及 营养素保留 的影响 。 由表 2 可以发现 ,两个月的养殖实验结束时,不同
30、的 饲料中脂肪水平对 日本 黄姑鱼的 增重率 (WG)和 特定 生长率( SGR) 有着显著的影响 ( p0.05), L1、 L2、 L3 组的值显著大于 L4 和 L5 组,但是 L1、 L2、 L3 组 之间的 增重率 (WG)和 特定 生长率( SGR)却没有显著 性差异 。而随着脂肪水平增加饲料转化率有先 升高 后 降低 的趋势, L3, L4 组没有显著差异 。 蛋白质效率( PER)有随着脂肪水平升高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 L2, L3, L4 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但是在 L3 出现最高值。当 饲料 脂肪水平逐渐升高,饲料的摄入量( DFI)和 每条鱼摄食量( FI) 反而 显著地 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