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成都玉林中学 熊国玲,说课提纲,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1.教学大纲要求:(1)知识要求: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读图分析: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综合分析: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2.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3.教材分析:
2、 本节内容共分两大部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着重讲述地域分异规律,侧重观点教育。本节是在前面学习了各个地理要素之后,对自然地理环境作宏观的、综合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后面人文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理论知识,是学习地理知识,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方法指导,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综合性和地域性。,(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四)学情分析:我所在的玉林中学是四川省示范性高中之一,班级学生经过大半学期的高中地理学习,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学习能力均有较大的提高。据初步了解,班里的许多学生还利用暑假乘火车去过北京、上海、海南、新疆等地,沿途对中、低纬度地区
3、,沿海与内地之间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二)确定教学目标:,依据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从而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及自然带景观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进而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二)确定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及旅行中发现地理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分析探讨,树立科学环境观、因地制宜的思想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本节课侧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观点
4、教育,而对具体的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将在第二课时再运用第一课时的规律、理论来分析、落实。,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1、教学重点:根据大纲及课程标准可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2)地域分异规律。,2、教学难点:(1)教学切入点。(2)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3)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2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导入。3新旧知识纵横联系。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5注重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四、教学过程,(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情境导入:学生旅游照片(可举与成都差异大的西北地区)学生活动:学生寻找出照片所反映的自然地理要素,并描述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引导归纳组成
5、自然地理环境的5大要素通过4大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活动:绘图表示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鼓励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对教材图做改进。并联系旧知举例说明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用案例或资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2个表现。人类在改造环境的活动中要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平衡,树立环境的整体观。,(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学生旅游经历与体验,说出不同地区看到不同的自然风光。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补充讲授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体现陆地自然带。,(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假想旅游,分组(3组)合作
6、,读图(自然带分布图、景观图)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 从海南岛出发一直北上,到达北冰洋沿岸,说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2)从北京往西到新疆,说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3)从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山麓到山顶,说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表格总结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分析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热量为主,水分为主,水热状况,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三)学生归纳总结,整理笔记。,(四)课堂练习1:是真是假?,课堂练习2:(
7、1)沿直线AB反映了陆地环境地域差异_的分异,决定这一分异规律最主要的因素是_。(2)沿直线CD反映了陆地环境地域差异_的分异,决定这一分异规律最主要的因素是_。,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由赤道到两极,热量,(六)课后练习,结合四川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探究水库修建的利与弊。,谢谢!,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干旱,例: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发育差肥力低,风蚀地貌,河流少内流河,表现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地表水丰富河流众多,大气,水文,生物,土壤,地貌,流水作用强烈山、丘、盆、谷交错,红壤、黄壤,亚热带常绿
8、阔叶林,例:成都,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多,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保温效应增强,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例:雨林对环境的影响,例:黄土高原的变化:地下丰富的煤层说明过去的黄土高原森林茂密(展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图片、再展示现在的黄土高原图片,形成强烈对比,引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例: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地理位置,图3.54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白桦树),温带草原带,荒漠带,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6、非地带性分布,由地形起伏、海陆分布、岩石性质、洋流等因 素影响,例1: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荒漠, 西侧是温带森林,例2:南半球缺少低地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吗?,森林,荒漠,东西两侧反映出非地带性特点南美洲南端,由于地形阻隔,,斯 山 脉安 第,温带,草原带,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