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度文明的时代创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特大地震,向世界奉献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十年间,中国的精彩表现,引发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世界性赞誉,也让人们思考: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历史的地表之下,总是隐藏着深湛的奥秘。国外学者透过中国救灾的强大动员力看到“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效率,外国媒体由“中国式民主”观察中国政治模式的特点所在,由此可见,制度因素是解码“中国故事”最有说服力的答案,印证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耀眼光环之外,“中国道路”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部分:制度创新的推进,制度文明的生长。这是理解中国何以成就斐然的现实枢纽。十
2、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风云激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全局性、根本性制度保障。面对长期执政下的各种挑战,推进党的领导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和完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为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夯实了制度基础。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开辟了新渠道。面对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改善民生诉求的高涨,创新社会管理的制度设计,建立社保体系,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社会和谐、民众福祉开拓了新的增长点。“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经
3、济规则到道德规范,从民主政治到社会管理,从社会保障到文化建设,从局部突破到顶层设计。10 年来,制度创新的每一步,都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时代理念,汇集了观念更新、改革深化、利益调整等“历史合力”,以制度形式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命题,构建起支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格局的制度框架,诠释了一个执政党治国理政智慧和能力的时代演进。辉煌 10 年,是发展转型的 10 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在时代变革与挑战中彰显活力的十年。抗击非典,推动了应急体制的完善;抗震救灾,激发了从“对口援建”到“对口合作”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4、倒逼出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了民生保障体制的改革。10 年来,制度文明的每一次跃升,都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新要求而变,都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而动,都感应世界潮流的新趋势而行,因而能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集中最广大的社会力量,发挥最强大的制度优势,为社会主义中国在现代化关键阶段的历史跨越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强劲动力。小平同志曾经设想,到建党 100 周年时,争取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回望 10 年,制度创新带来巨大发展成就,不仅使转型期中国朝着“制度定型”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也将一个执政党、一个国家的制度创造、制度自信写在了走向未来的新起点上。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
5、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 习近平主持胡锦涛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新华社北京月日电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
6、,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出席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主持。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年为到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
7、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胡锦涛指出,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我们要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
8、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奋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胡锦涛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综观这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胡锦涛强调,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胡锦涛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在谈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胡锦涛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11、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全党同志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在谈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胡锦涛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
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谈到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时,胡锦涛指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
14、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谈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胡锦涛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胡锦涛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
15、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胡锦涛最后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高度负责、奋发有为的精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继续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抓好落实,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为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要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工作,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特
16、别是要做好关心困难群众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全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习近平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十分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进一步统一党的高级干部思想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
17、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温家宝: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确立了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健全了促进就业的法律体系,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体制机制框架,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加大了工作力度,在劳动力总量增加较多、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
18、瞩目的新成就。我们努力保持了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至年的年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万,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以下的较低水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和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是中国就业史上的辉煌篇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们妥善解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先后有多万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实现再就业。基本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有效保障了社会安定。我们稳步推进数以亿计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坚持实施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19、积极推动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亿多人,比年底增加亿人。有力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活。我们有效化解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的压力。面对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高峰期的到来,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首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制度环境。年至年,多万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既化解了新一轮就业高峰压力,也很好地发挥了高素质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成功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严重冲击。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先后帮助
20、多万灾区劳动者在本地实现就业,近万劳动者异地转移就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们果断决策、妥善应对,到年下半年我国就业状况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万人,年又进一步达到万人,创历史新高。持续提高就业水平,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近年来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告诉我们,只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的制度优势,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解决好中国的就业问题。近年来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使我们倍受鼓舞。更为重要的是,经
21、过不断实践,我们深化了对就业工作规律的认识,探索了不少成功做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就业发展路子。对这些重要经验和有效做法,要认真总结,继续坚持,不断完善。第一,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经济发展是带动就业的“火车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不断扩大的过程。过去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年至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年均城镇新增就业多万人。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了居民收入,扩大了国内需求,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
22、作用,有效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第二,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强化政府责任相结合。我们彻底改革统包统配为基础的就业制度,确立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方针,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鼓励劳动者通过市场自主就业、自主创业。另一方面,切实履行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鼓励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通过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创造了有利于稳定扩大就业的制度环境。第三,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发展。我们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23、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取消了针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凭证管理制度和相关收费,将农民工就业服务、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大规模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初步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会保障、进城落户等问题,推行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第四,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基本格局。我们着力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扩大职
24、业教育招生规模。目前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每年超过万人,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达到一半,高职招生占高等教育招生比例也接近一半。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工就业、再就业能力。每年参加各种类型培训的超过亿人次。十年来,全国共有多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我们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十年来各级财政投入职业培训资金累计达亿元。年开始推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目前已覆盖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数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
25、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难以改变,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需要强调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短期内不会减弱,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仍然突出;随着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加快,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也会更加尖锐。综合分析判断,今后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更加严峻。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就业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促进就业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
26、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通过更加扎实的工作,切实把这项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大事抓紧抓好。(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的需要,探索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更加注重政府公共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建立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促进就业的考核机制。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
27、政策。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实施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适应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和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经济。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促进就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经济
28、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给就业创业工作带来新的压力。我们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扩大就业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城乡就业机会。(三)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着力解决好
29、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抓好各项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保持较高初次就业率,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支持和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逐步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工城镇化进程。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继续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加强妇女、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等就业工作。(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0、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是稳定扩大就业的主力军。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认真落实针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扩大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完善金融体系结构,逐步缓解和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要改善对小型微型企业的公共服务,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要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环境。要激发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动力,加大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力度,更好落实完善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五)大力兴办职业
31、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职业教育是直接解决就业的教育,是提高技能的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特别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统筹推动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训,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使城乡劳动者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要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高等教育要与就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由注重招生规模扩张向
32、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市场需要转变,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实习实训力度,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培养现代农民。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十八大截至 7 月上旬,历时 9 个多月的全国 31 个省(区)市党代会全部落幕,一大批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走上工作岗位,一份份党代会报告勾勒出各地未来 5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从内地的“
33、跨越发展”,到沿海的“转型创新”;从强化“民生优先”,到提高“幸福指数”;从规范权力运行,到强调源头反腐,各地党代会报告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十二五”开局的良好势头,也让人们对党的十八大更加充满信心。从现在起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了。在这段紧张忙碌的日子里,我们该以什么样的状态投身改革发展?又该以什么样的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把握;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我们已经绘就了“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各地党代会也确立了落实规划
34、的路线图,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将蓝图化为现实,把中央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各地生气勃勃的改革发展实践。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大力改善民生,都必须靠实干推动工作,靠实干落实要求。以求真务实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以实干实绩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各地区各部门迎接十八大的最好行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尤其需要“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精神,既要有必要的“务虚”,更要有心无旁骛的“务实”。把心思放在
35、实干上,把劲头放在实干上,在实干中建树信心,在实干中推动发展,才能让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创造新成效。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我们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满怀深情地为群众谋利益,饱含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充满真情地为群众解忧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必须认真落实稳定这个“第一责任”。没有稳定,什么
36、事情也办不成。把维护稳定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迎难而上,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积极面对各方诉求和利益关切,高度重视各种民生难题,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创平安、促和谐、保稳定;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群众工作暖人心、谋共识、得民心。回首新世纪以来的 10 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举世瞩目的辉煌,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来之不易的成就,靠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靠的就是一点一滴的实绩。紧紧围绕中央各项战略部署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不等待,不观望,
37、以时不待我的精神真抓实干,以改革创新的责任做出实绩,我们就一定能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条件,营造良好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深度解读之三】论“内需市场前沿”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这是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基于深刻分析新形势下湖北的宏观环境和省情特征的科学判断。“内需市场前沿”是支撑湖北“黄金十年”的核心优势,是未来五到十年我们必须切实做好的一篇大文章。一、湖北成为内需市场前沿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湖北的发展曾长期受制于“内陆劣势”。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方式从外需拉动为主转向内需拉动为
38、主,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加快扩张,沿海与内地优势互补,中部地区整体崛起加快,湖北“内陆劣势”开始加速转变为内生优势,进而推动湖北成为中国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内需市场相对外需市场而言,是国内投资与消费市场的总和。内需市场前沿就是国内投资与消费市场的重心和枢纽。在投资方面,是投资需求最为旺盛、投资空间最为广阔、投资要素最为密集的区域。在消费方面,是市场门户枢纽,即国内商品要素流动的门户,内陆地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的门户;是市场辐射枢纽,即通过对国内市场其他区域的影响、促进与拉动,提升国内市场容量、交易量和效率;是市场调节枢纽,即运用市场信号调节国内市场的宏观运行,特别是对重要商品提供价格指数、
39、期货指数等价格信息、交易量信息、物流信息等,调节生产和市场运行;是市场集散枢纽,即通过市场交易客体和物流的汇集与扩散调节国内市场,形成不同层次区域市场的差序结构;是市场整合枢纽,即通过市场枢纽功能的发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近年来,伴随国内市场体系建设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湖北的国内市场前沿地位日趋显现。一是沿海产业加速向湖北转移。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进入升级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湖北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加速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之一。2012 年上半年,湖北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2757 亿元,同比增长一倍。来湖北投资的世界 500强企业,
40、从 2007 年不到 60 家升至 2012 年的 99 家,跨国公司在湖北设立研发中心 19 个。外商外资加快在湖北的布局进度和布点密度,力图在更大范围抢占国内市场。二是市场要素加速向湖北聚集。伴随湖北综合交通体系的初步形成,投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湖北气场”持续增强,国内外市场要素加速向湖北汇集,形成了集聚效应。东盟谋求在湖北建立面向中部地区的窗口,香港、澳门、台湾将湖北作为最佳内销基地,深圳、东莞等沿海地区陶瓷、家具、服装等领域市场主体和商业资本组团进入武汉。湖北、武汉作为国内市场要素高地的地位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和重视,聚集国内市场资源的优势日益彰显。三是中部消费中心加速形成。2011 年
41、,湖北人均 GDP 突破 5000 美元,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位居全国第五。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构成扩大消费内需的支付能力基础,湖北开始成为中部消费集散地。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外来消费者消费比重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奢侈品消费等方面,武汉在中部名列前茅。湖北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两湖绿谷”市场辐射范围已达 20 多个省市区的 400 多个县市,汉口北市场建成后,工业原料市场规模将超过深圳华南城,小商品市场规模将超过义乌,服装和家具市场规模将超过广东顺德。湖北成为“内需市场前沿”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一是梯度推移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无
42、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产业和先进生产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30 多年以来,中国的区域开发基本遵循了梯度推移规律,湖北成为内需市场前沿,正是区域经济梯度从沿海向内陆推进的必然结果。二是大国需求转换规律。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等发展经济学家就指出,具有明显“劳动力剩余性”和“二元经济”结构特性的国家,在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过程中,“成功地向成熟经济的转变基本上是一件国内的事情”。美国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国内需求拉动的。1839 年美国国内
43、贸易额首次超过国际贸易,到 1910 年美国国内贸易额相当于当年外贸的 10 倍。居民消费和国内市场总体规模的扩大互相推进,从根本上支撑了美国发展的国内市场需求。历史经验与理论研究表明,国内需求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湖北成为内需市场前沿,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从外需为主转向内需为主的必然结果。三是国内市场扩张规律。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物质基础。1998 年以来,国家就强调“扩大国内需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培育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把发展方
44、式转变建立在国内市场的基点上。近年来,伴随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国内市场规模扩大,一体化程度增强,国内市场体系逐渐形成,湖北成为中部消费中心和市场枢纽,就是国内市场快速扩张的产物。四是湖北潜力和优势发挥的结果。湖北具有农业、工业、科教、生态文化、交通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通过一系列战略运作,形成了充分发挥这五大优势的平台和抓手。包括推进“四个一批”工程以发挥农业优势,推进集成发展以发挥大工业优势,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发挥生态文化优势,推进华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等。比较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特别是“九州通衢”交通区位优势的形成,构成湖北作为内需市场前
45、沿的强大支撑。二、“内需市场前沿”是湖北最大的核心优势和长远优势在扩大内需时代,湖北必将以其历史上的枢纽地位、现实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成为内需市场的前沿。这是湖北最大的核心优势和长远优势。“内需市场前沿”是湖北历史地位的复兴。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湖北长期扮演着重要地理枢纽和国内市场枢纽的角色。战国时期,楚国在湖北建都,荆楚地区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商业枢纽。秦汉时期,全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北方和中原人口开始迁入长江中上游,荆楚地区成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的发达地区。东晋时期,南方获得长足发展,尤以荆、扬两州为最,湖北成为中国南方发展的前沿地区。唐代“安史之乱”后,大运河受阻,自南而
46、北的“漕运”重心从长江下游移向长江中游的湖北,武汉成为“九省通衢”。宋元以后,武汉成为长江流域与北方的中转枢纽。明清以后,“货到汉口活”,汉口成为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武汉开埠以后,尽管开始了对外贸易,但转口贸易始终占较大比重。湖北在中国历史上地理枢纽地位是由湖北的独特区位、时代机遇和国家区域格局演变所决定的。当前,在新的发展阶段,湖北必将在扩大内需中复兴历史地位,再铸中国历史地理枢纽地位新的辉煌。“内需市场前沿”是湖北的核心优势。未来“黄金十年”,湖北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综合优势全面形成,内需前沿的核心优势将逐步彰显。从人口地理来看,湖北地处我国人口地理“爱辉-腾冲线”以东的中心地区,该区域
47、集聚我国 90%以上的人口,是国内市场的主体,湖北是该地区的中心,内需市场中心优势十分明显。从经济地理来看,我国未来经济布局的骨架是“三纵两横”,即从东北到广西的沿海带、京广-京九-京珠中部带、包昆西部带三条纵向经济带,从新疆到连云港的欧亚大陆桥、长江经济带两条横向带,湖北位于“中部带”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上,理所当然是各类市场要素聚集的高地。从市场地理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内需市场培育与扩张的前沿主要在经济腹地即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是内需市场的核心腹地。湖北位居中部之中,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已经成为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枢纽与物流枢纽优势的凸现,将有力支撑湖北市场枢纽优势。“内需市场前沿”是湖北的长远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步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型,扩大内需将为湖北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这是湖北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长远优势所在。一是国内市场总体规模扩张,凸显湖北内需市场前沿优势。党的十七大明确提